“雙11”前 多位“縣長”走進直播間為農民實力帶貨

新華社杭州11月10日電(記者張璇)今年“雙11”前,為了更好地把“農貨”賣成“網貨”,多個貧困縣或欠發達縣的縣長們登錄網絡直播、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直播賣農產品,他們為自家產品實力“打CALL”。有網友笑讚道:“這些縣長直播裡沒個‘縣長樣子’,但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樣子。”

直播變成了新農活 數據變成了新農資

7日下午6時,已是下班時間,但對於湖南省邵陽市城步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書軍和縣長助理劉寒來說,他還要趕赴一場特殊的“應酬”——與網友互動,直播賣農貨。

劉書軍和劉寒在電商平臺上開了直播號,幫助農民賣貨。這場直播總觀看量超過4000多人次,短時間成交400多單,成交金額超過2萬元,牛奶和竹筍成為熱銷品。

一罐野蜂蜜168元,在“二劉組合”的實力推銷下,直播期間成功售出。據悉,這罐蜂蜜是劉寒在山裡一戶貧困戶家裡發現的野蜂蜜。這戶家裡夫妻二人都有殘疾,劉寒幫忙把這個野蜂巢割下來,將賣蜜所得5000多元,給了這家人。前幾日,劉寒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了位於大山裡的丹口村,為了在即將到來的“雙11”能賣出更多的農產品,準備看看山裡冬筍的情況。

有村民說,自從有了縣長直播,他們的農產品好賣了很多。“直播變成了新農活,數據變成了新農資。”在劉寒看來,直播正在讓農產地和市場連接更加緊密。

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為了帶領全縣脫貧,多個貧困縣或欠發達縣的縣長們趕起時髦,加入直播大軍。他們來自甘肅、安徽、湖北、湖南、陝西、山西、江西、新疆等地。據悉,每兩天就有一位縣長走進直播間,參與互動的用戶超過2億。

“扎堆”直播 促進貧困農民增收

今年7月,在一場扶貧直播的現場,江西尋烏縣委常委、副縣長米雅娜特意換上了一身漂亮的裙裝,在鏡頭前展示介紹尋烏縣的農產品百香果,還當場切開了一個百香果試吃。這場僅僅2個半小時的直播,總觀看量超過220萬人次,2萬多斤百香果全部售罄,出貨量相當於20畝地的產量。

米雅娜說:“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電商是農產品上行的一個載體和渠道,對農業縣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了直播、短視頻這類傳播方式,面對的群體主要是年輕群體,而這個群體正是我們做農產品品牌化或者進一步提檔升級需要抓住的重要群體。”

在網紅界,貧困縣縣長們絕對屬於“非主流”,網友們偏偏卻很“買賬”。淘寶高級業務專家朱曦說,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群“網紅”在直播攝像頭面前和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反差實在太大了。這種“反差萌”,直接轉換為直播平臺的“吸睛指數”,進而成為縣長們的帶貨能力。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認為,直播賣貨是精準扶貧工作中具有技術創新性的一種扶貧方式,不僅減少了傳統農產品市場銷售的中間環節,同時也快速打通了市場供需的信息,推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為促進貧困農民增收提供了一個實際有效的探索路徑。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已經有近百個縣的縣長參與了多個平臺的直播活動。其中,有8個縣在2018年已經脫貧摘帽。

把直播的“新鮮感”變為產業長久的“保鮮期”

“互聯網+”模式的迅速發展,使貧困地區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從“輸血”到“造血”,電商扶貧為全面脫貧提供瞭解題良方。“縣長直播”給外界帶來了“新鮮感”,但這些參與其中的縣長們卻在思考,如何讓直播的“新鮮感”轉變成產業長久的“保鮮期”。他們給出的答案是“長久發展需厚重產業基礎”。

米婭娜說:“直播銷量瞬間爆發增長,帶給我們驚喜之外,其實也讓我們看到了新產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的臍橙在電商銷售中包括包裝、物流上都曾一度跟不上,通過迅速調整,我們正致力於讓農貨產品的通道更順暢、品牌更深入人心。”

安徽省碭山縣素有“梨都”之稱,全縣年產酥梨15億斤。今年的每次直播,碭山特色水果產品的銷售額都突破100萬元,破除了豐產不豐收的“魔咒”。曾在安徽碭山縣掛職副縣長的朱明春說:“通過直播的方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需求信息可以直接反饋,據此延伸產業鏈、開發新產品,有助於果農增收。”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春根介紹,自2018年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通江縣按照“新農人+市場化+全鏈條”發展思路,打通了電商發展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