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猶太經典《塔木德》裡說,世間若有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後人又補充說,世間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給了耶路撒冷。

的確,沒有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樣凝聚了人類的文明與野蠻,歷史在這裡沉澱了太多眼淚、哀怨、嘆息......所幸今天的耶路撒冷正如它的希伯來語名字的含義一樣,是“和平之城”。

這座古城給人的感覺是熱鬧而神聖,天國與人間、傳統與現代、宗教與世俗,在這裡交匯。可以說沒有耶路撒冷,就沒有今天的西方文明。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耶路撒冷

從歷史而非宗教的角度來說,聖經、古蘭經講的其實是同一段歷史。

1

亞伯拉罕(易卜拉欣)遷到耶路撒冷,最早得到神(耶和華)的啟示,神把這個地方賜給了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

亞伯拉罕七十多的時候,妻子撒拉還沒有孩子,就把侍女給了亞伯拉罕為妾,生下了兒子以實瑪利。在亞伯拉罕99歲的時候,和神定下了割禮契約,直到現在猶太男孩生下來第八天要行割禮,也是基於這個契約的提示。

神施展神技,讓90歲的撒拉在亞伯拉罕100歲的時候生下了孩子以撒。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為了試驗亞伯拉罕的虔誠,神命令他以愛子獻祭,亞伯拉罕完全經受了考驗,毫不憐惜自己的獨子。於是天使出面阻止,留下了亞伯拉罕的孩子。在這裡,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獻祭的是以撒,而他們就是以撒的後代;伊斯蘭教則認為獻祭的是以實瑪利,而他們則是以實瑪利的後代。

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撒的兒子雅各和天使摔跤,天使是耶和華的使者,見自己難以取勝,摸了雅各的大腿窩,雅各瘸了。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黎明之後,神賜名為“以色列”,意為“與神角力”。而至今正統猶太人在預備肉食的時候,依然會把動物的大腿窩的筋切除,因為那裡是神摸過的地方。

而雅各和天使摔跤的地點,就是耶路撒冷的“聖殿山”所在的地方。

2

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佔領了這裡,並賜名為“耶路撒冷”,同時把與神訂立契約的櫃——保存先知摩西十誡石板的約櫃遷到了耶路撒冷。

大衛的故事想必很多人知曉,撲克牌中的黑桃K(King,王)就是他,其他三個K(王)分別是紅桃K——查理大帝;梅花K——亞歷山大大帝以及方塊K——凱撒大帝。

在舊約中,大衛被提及多次,而今人們最為熟知的藝術形象,則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大衛》。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

500多年前,閒置了一個世紀的部分損壞的巨型大理石等到了它的命運,米開朗基羅說他在石頭裡看見了天使,於是將天使的容顏展示給大家——一個名為“大衛”的美少年,側身而立,凝視遠方。大師用精湛的技藝還原了古希臘藝術風格“高貴的單純、靜謐的偉大”(溫克爾曼語),讓力與美、動與靜在凝固的雕像裡得到了和諧統一,這種永恆的張力令無數人為之著迷。

雕像展示的,是牧童大衛迎戰巨人的前夕。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大衛塔的燈光秀

以色列王掃羅在位期間,非利士人入侵,其中一位高大的巨人歌利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以色列人不敢出戰。年幼的大衛見此,主動請纓,拒絕了盔甲,帶著投石機打昏了歌利亞,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從此,大衛便在人們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並繼承了掃羅的王位,成為以色列的國王。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衛的勝利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牧童機智地戰勝了巨人,而是一個有著先進武器(投石機)的兵種對戰傳統步兵的勝利,而眼神不好卻身材高大的歌利亞,更被認為是巨人症患者。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教堂裡穹頂裡的大衛和豎琴

不管後世如何解讀那段歷史,大衛是以色列歷史上英勇的王,同時還多才多藝,詩歌音樂樣樣精通,大衛王和他的豎琴是教堂常見的壁畫題材。

而以他為藍本的電影也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格里高利派克的大衛,沒有《羅馬假日》裡的瀟灑帥氣,派克的大衛倒是多了一絲沉重,可能派克本人的形象太正了,即使演繹搶佔了下屬的妻子這樣的戲碼,也演得正義凜然。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格里高利·派克版本的大衛

後來,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耗時7年,完成了父親大衛未能完成的心願,在此修建聖殿,這就是第一聖殿,據說裡面珍藏了約櫃等很多聖物。

3

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是所羅門修的聖殿,而不是他的父親大衛呢?

按照舊約記載,即使英明神武如大衛,也會有凡人的弱點。其實看多了歷史便知,不管怎樣英明的君主,終歸是政客,哪有雙手乾淨的政客呢?

大衛看上了一名軍人的妻子拔士巴,軍人在外打仗,大衛則和他的妻子珠胎暗結,為了掩蓋醜聞,命令軍人的上司把軍人拍到最危險的前線,以此殺死了軍人。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觸犯了十誡中“不可殺人”“不可姦淫”兩條的大衛,令神震怒,降下懲罰,殺死了大衛和拔士巴的頭子。其實讀到這裡一直有個疑惑,既然神震怒為何不直接降罪於大衛,讓子死去總有點父債子償的感覺……可能神的旨意就是這麼,不可言喻吧(ineffable)。

然而神對大衛還是偏愛的,見大衛悔悟之後,把智慧的所羅門賜給了他,觸犯了十誡的大衛不能修建聖殿,這個任務也是由他的兒子所羅門完成的。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所羅門在西方歷史上是智慧的象徵,英語中經常說“智慧的所羅門”,就是這個意思。《簡愛》裡引用了所羅門的一句話,“吃素菜,彼此相愛,勝過吃肥牛,彼此相恨”,來形容孤女簡離開了舅媽,在福利院過著清苦卻快樂的生活。

當年看的時候還不太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如今知道,這句話的原文出自《舊約·箴言》:Better a meal of vegetables where there is love than a fattened calf with hatred.舊約整個箴言都是所羅門的語錄,裡面有很多警示的道理。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第二聖殿模型

所羅門所建的第一聖殿存在了幾百年。然而公元前五百八十多年,巴比倫人來到這裡,摧毀了聖殿,趕走了猶太人,直到五十年後,波斯滅了巴比倫,猶太人才允許回到這裡,並歸還了五千多件聖殿物品。

公元前516年,在第一聖殿原址上建了第二聖殿,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二聖殿成了做買賣的地方。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裡,耶穌走進聖殿,掀翻了聖殿的零錢桌子,說:

經上說,‘我的殿要作為禱告的殿’,你們卻把這裡弄成賊窩了。

在聖經裡,耶穌知道了自己被出賣,也預見了第二聖殿被毀和猶太人的悲慘命運,大滴汗珠落下,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一整晚。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萬國教堂

客西馬尼就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在耶穌被捕的地方,矗立著萬國教堂。

公元70年,羅馬人鎮壓猶太人起義,毀了第二聖殿,只留下了西邊的一段牆基,後人收集殘存的石頭,在牆基上建了牆。

耶路撒冷:猶太文明與歷史

哭牆

羅馬人統治時期,只有聖殿毀滅日這天,才允許猶太人來到聖殿的西牆遺址祈禱。飽受苦難的猶太人面對第二聖殿的殘垣斷壁失聲痛哭,“哭牆”由此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