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八村抱團打造鄉村振興“共同體”

沂源八村抱團打造鄉村振興“共同體”

王莊村採摘園。

沂源八村抱团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

朱家戶村景。

金秋時節,沂源縣燕崖鎮傳來令人欣喜的消息:連通八個村的寶峪路完工;紅旗水庫的水通到了碾砣村的農田裡;起於王莊村、長5600米的景觀牆完工;計寶峪村的宿營基地正加緊建設;朱家戶村至雙馬山道路提升工程提上議程……

得益於八村聯建機制的創立,燕崖鎮八個山區村在交通、旅遊、農業發展、鄉村建設等方面結成“共同體”抱團創業,走上產業振興的大路。

八個村莊為何要“聯”,又如何相“聯”?燕崖鎮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聯村黨委副書記周生亮指著牆上掛的一幅聯村黨委構架圖,向記者娓娓道來:過去,除朱家戶村實力較強外,西白峪、石井河等相鄰村莊,雖各有資源,但這些村要麼有山沒田,要麼有林沒湖,靠單打獨鬥一直沒發展起來。此外,美麗鄉村建設中,農林水基礎設施等也是硬指標,相鄰八村“身單力薄”,資源浪費的現象也不少。

何不讓八村聯合,把資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個有山、有湖、有林、有田、有河、有業的共同體?從去年起,“八村聯建”開始逐步實施,今年6月8日,朱家戶聯村黨委正式成立,八個村統籌發展。根據石井村有龍潭,西白峪村有古樹,朱家戶有美食民宿,碾砣村有古法釀造醬油、香醋的傳統,山水河村有草莓、大櫻桃休閒採摘園等特點,規劃鄉村振興共同體,打造聯村大景區,發展農業休閒觀光、運動養生健康、農村電子商務、精品特色民宿等產業。“‘八村聯建’突出‘聯’字,八個村一體化佈局,差異化發展是我們的共識。”周生亮說。

以山水河等4個村為例,在借鑑朱家戶村旅遊經驗後,選擇了與朱家戶全然不同的休閒採摘、村落文化、攝影基地、農事體驗、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領域細分了,吸引力卻更強了,原來的“引資”變成“選資”,目前有10多個項目落地,有效帶動村民收入增長。

在王莊村,一家公司投資了果蔬凍藏生產加工項目,現年加工珍珠油杏、秋葵、青刀豆20餘萬斤。項目全面達產後,年可加工1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2500萬元,利稅300萬元。截至目前,加工車間已安置120名村民就業,月均工資達3000元左右。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朱家戶村,腳下是乾淨整潔的石板路,滿眼是生機勃勃的綠樹繁花,“八村聯建”的建築標誌立在路口。朱家戶村黨支部委員杜元祥說:“多村成為一個共同體,能優勢互補。”他說,今年十一假期,每天有兩三千人到朱家戶遊玩,觀風景,住民宿,走時帶的是周邊村種的農產品,“碾砣村的紅提、王莊村的蘋果,賣得都很快”。

抱團發展、形成合力、路徑清晰的八個村莊,也陸續爭取到了多個民生項目。在姚南峪村,與石井河、碾砣村聯合申報的水肥一體化項目已經落地。村黨支部書記柳西強介紹,三村聯合讓每畝成本降低了300元,而且還享受到了每畝500元的政府補貼。“只有規模達到200畝以上才能享受補貼,若不是三村聯合,單個村達不到標準。”柳西強說。

蜿蜒的寶峪路將八村串起,沿路而行,農業園區、民宿、文化創意、休閒度假等產業一路鋪展。周生亮說:“多村成為一個共同體,能避免盲目跟風、千村一面的問題,不僅實現借力發展,而且更強調錯位發展、做強產業,整體競爭力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