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統土陶製作工藝第30代傳承人,大膽創新讓效益提高了數十倍


我叫劉海龍,家住重慶市黔江區美麗的阿蓬江邊.1983年,我出生於一個傳統土陶製作世家,因為從小生活在罈罈罐罐之中,對製陶有了感情和興趣,便從小跟著父親學習土陶工藝製作,如今是重慶黔江石雞坨土陶製作技藝的第30代傳承人。#自拍我的故事#

重慶黔江石雞坨純手工土陶製作技藝源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當地岩土為原料,用腳蹬輪盤、龍窯柴燒的古法制作陶藝品,施以傳統的印花工藝和古樸的手工旋紋,因劉氏土陶保持了原始古樸的手工製作工藝,2016年,被列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在12歲時,剛剛上完初中一年級後便輟學回家,跟著父親劉沛良學習土陶工藝製作。先是進行了三年制陶基本工學習,學習過程異常艱辛。記得我做的第一個陶器藥罐,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製作出來,結果被父親否定,令我扔掉重做,再做一個,仍然不合格,再扔掉、再重做。


反反覆覆的幾個動作重複了三年,夏日天氣炎熱,在作坊裡工作一會,就熱得滿身長滿了痱子。冬天裡河風刺骨,做陶丕經常接觸冷水,雙手長滿了凍瘡,三年下來,我自己也數不清被父親否定了多少次,摔了多少個陶罐。

後來,我做的陶罐終於得到父親的肯定,再也不用摔壞它。那一刻,我掩蓋不住內心的欣喜,也覺得自己成熟了,以前對父親的不理解甚至是抱怨,一瞬間都轉化成感恩和感動。

每製作一件陶器製品,按照劉氏製作工藝,需要經過選土、揉泥、拉坯、晾乾、刻花、上釉、燒製等18道工序。我們的土陶是以白砂泥為原料。選泥比燒窯更為講究,我的父親總結出一套經驗,用舌頭嘗試泥土的味道,酸澀的泥土是好原料,甜膩的泥土容易燒壞。

劉氏土陶的獨特就是取決於土陶的原材料,我們的原材料是重慶地區少見的一種砂泥,它具有優良的透氣性,適用於多種民用生活用品,如菜缸、酒缸、盆、碗、茶具等等,我們採用純手工的土法制作,讓陶器最薄只有3毫米,最厚的也不超過10毫米,陶器都達到了“薄如紙、聲如磬”的評判標準。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由於外來商品的侵入,本地純手工製作的陶器因為製作成本太高逐漸地失去了市場,我家的陶器生意逐漸蕭條,為了求生,我決定出門打工。2007年,我告別了父母,隻身外出闖蕩,先後到過全國多個城市打工,當了一名水電安裝工人,一干就是8年。


2015年,因為父親年歲逐漸增高,一再催促我和同樣在外打工的哥哥回家,接替他繼續經營劉氏土陶,由於犟不過父親,我們又回到家裡,繼續從事我家的傳統祖業。由於國家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力度加強,我家的傳統土陶製作工藝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工藝也需要創新。2017年,我再次走入校園,在蘇州工藝美術學院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同其他30多個民間藝人學習了美術設計、美學等知識,還到上海、蘇州、杭州等城市參觀學習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民間藝術。

之後再次到江蘇工藝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學習兩個月。經過學習,讓我清楚的意識到,要將傳統的土陶工藝繼承和發揚,必須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否則,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在工藝美術學院老師們的指導下,我開始嘗試製作工藝性更強的茶具、擺件、裝飾品等物件,通過增強工藝品的藝術感和設計感,來提升陶器的附加值。並把產品的種類從以前的10餘種增加至現在的50多種。

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8年第七屆中國文化產業博覽會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展上,我的作品《龍鳳呈祥》獲得2018年第三屆“工匠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另外還多次獲得過其它獎項。

我們還利用非遺項目進行扶貧活動,先後培訓了50餘名非遺扶貧學員,這位李大姐就是非遺扶貧學員之一,8月底,我將帶領包括李大姐在內的4名非遺扶貧學員參加在山東濟南舉行的“老字號非遺扶貧展”,並展出她們的作品。

經過創新,商品的價值得到了體現,一個碗過去賣5元錢,現在好的能賣上百元;通過各類展售活動和平臺推介,其年收入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從曾經的50元/天,一躍在重慶非遺博覽會上接了近10萬元訂單”,更可喜的是老顧客的後續訂單絡繹不絕,其中多為定製款。


現在,我們土陶作坊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為了適應需要,2018年,我們投入100餘萬元修建了一個1000平米四層土陶館,集集展覽、展示、銷售、培訓、體驗為一體,我希望這裡能成為石雞坨土陶製作技藝的傳承基地和實踐基地,讓更多人來了解土陶藝術,更好地傳承我們的石雞坨土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