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的輕機槍,裡面有兩把子呢


歪把子是一挺獨具特色的機槍,但也是一挺性能低劣的機槍,最終被1936年定型的彈匣供彈的九六式6.5mm輕機槍所取代。抗戰初期,中國抗日軍民也很看重“歪把子”,每戰必欲虜之而後快,但到後來,正規部隊使用的並不太多,但凡能用上捷克ZB-26式輕機槍的部隊,決不會用“歪把子”。倒是地方部隊、民兵、游擊隊使用“歪把子”的多一些。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部隊仍有使用“歪把子”。

九九式輕機槍是在九六式的基礎上研製的,口徑增大為7.7毫米,槍口上安裝了喇叭形狀的消焰器,其他方面與九六式基本一樣。該機槍在太平洋戰爭與美軍的作戰中大量使用。由於日軍基本沒有裝備衝鋒槍,更沒有類似M-1半自動步槍這樣的壓制火力,所以輕機槍經常起著衝鋒槍的作用,提把向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九六式輕機槍是日本於1936年(日本神武紀元2596年)研發的日軍新一代的制式輕機槍,是力圖全面改進“歪把子”存在的缺陷而研製的,承襲“歪把子”的一些特點,大量借鑑了“捷克式”的設計理念。中國抗日武裝有將該型機槍稱為“拐把子”的,但這個俗名並沒有叫響,更沒有叫開,不像它的兄長“歪把子”那麼為人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