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山民種雞頭根,3到5年才能收穫,畝產能過萬,一斤賣3塊多


近日,作者進山拍秋景,在洛陽市欒川縣一處高山頂上,遠遠看到三個人在地裡挖掘什麼。說是紅薯吧,沒那麼大,說是山藥呢,又沒那麼長,於是有些好奇,遂走上前詢問。正在幹活的阿姨從土裡扒拉出來姜塊一樣的東西,清理掉泥土,說:“你們城裡人估計就沒見過,你看看這是啥?”猜了三四個知道的植物品種,都不對,猛然想起來,在集市上好像見過,叫雞頭根。

阿姨終於清理出來一塊大的,舉起來給作者拍照。“看來你就是見過,我還當你沒見過哩。種點這個,通是費事呢,咱不是想少花點錢買種子嘛,俺倆擱山上刨了快一個月,還不夠,又買了一些,才種到這兒。5年了,剛能收。”作者雖然不在村裡生活了,也是山裡長大的,知道農民的辛苦,對於雞頭根的種植,卻是完全不瞭解。

阿姨挖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東西,白色、很脆,大的有嬰兒手臂粗細,小的只有小拇指那麼粗。但是種植的非常密,一耙子下去,都能挖出來一大塊。雞頭根算是中藥材黃精的一種,藥鋪裡通常叫雞頭黃精,價格稍微便宜一些,街頭的集市上,很多人都分不清雞頭根和黃精。作者之所以有印象,也是曾經讓小販忽悠著買黃精泡茶滋補,買了一大包,懂醫的夥計一看就笑了,說:“你回家醃鹹菜吃,或者蒸蒸吃都中,能不能大補,那我就不知道了……”


大叔告訴作者:“確實有小販用雞頭根炮製後冒充黃精,賣給進山旅遊的人,不過那號人不多,咱山裡人大都還是比較實在的。俺種這個,到時候兌給藥販子,小的人家賣種子了,大的聽說是賣到外地了,不清楚。”大叔家這塊地不足一畝,每天三四個人來挖,已經四天了,還沒有挖完。

“鎮暫不像以前,叫個親戚都能來幫忙,人都不在家了,找人幹活都得掏錢。喲人一天,最少也得50吧,年輕的還沒人幹,都是六七十,上歲數的。這東西不好挖,不會挖的,一撅頭下去就都挖斷了。一挖斷,算去求,不論貴賤,人家都不要了……”剛挖出來的雞頭根粘著很多泥土,把泥土清理乾淨,還要保證上面的鬚根不掉。有鬚根的還可以繼續栽種,沒有鬚根的,可能就不會好好發芽了。

“要是都跟這一樣,那就宣了。都跟這個這麼大,一畝地能產1萬斤沒事,我這地薄,這兩年俺倆也沒在家,沒人管它,挖了兩千多斤,估計還能挖千把斤吧。”大叔指著雞頭根頭部的嫩尖告訴作者:收成的好壞,跟種子的大小有很大關係,這些比手指粗的,栽到地裡面,兩三年就可以收了。自己當年從山上刨回來的,都只有筷子粗細,二年了還沒有發頭。有錢人家買的好苗,多上點肥料,一畝地收萬八斤,還是可以的。


今天請到的幫工是一位70來歲的大娘。“沒人呀,俺這村裡,原來也一百多口呢,年輕的都出去打工了,像俺這年紀的,都在山底下,街上看孩子。想找個人幹活,都得從下面拉上來。咱也長時間不在老家住了,院子裡頭草大深,屋裡都是灰。都不敢叫你去家裡坐,老髒……”阿姨說。

阿姨曾經也是一位非常能幹的農村女性,早些年大叔在外地打工,她一個人,用了好多年,改造了80畝荒山,栽種了板栗、核桃等,剛開始聽說有補貼,後來也只是說說。阿姨說:“栽那些樹,是咱自己想栽,國家給不給補貼有啥關係?核桃熟了,也是咱吃了,國家領導們也吃不著,你說是不是?咱農村人呀,都有兩隻手,不能光想著靠國家,你說要這兩隻手幹啥呢?不就得幹,幹了有吃的,啥也不幹,活該受窮。”

挖出來的雞頭根分三個等級,整根都特別粗壯的,裝在編織袋裡,還能夠繼續生長的,裝在籃子裡,這些小的,隨手丟在一個編織袋上。大叔說:“我得去打工掙錢,就你嬸兒說那,不幹就沒啥吃。娃子們也都是過一家子,要是過得好了,咱就不說了,咱山裡條件差,我沒本事給他們弄到城裡當官,也都是打工。她平時了,給俺孫子孫女做做飯,送到學校,看看孩子。老了,快七十了呀,也幹不了幾年了……”


大叔的老家就在地邊不遠處,兩間土房,說是院子,沒有圍牆,石頭壘砌的沿下面,是一小片竹林,已經長到了院子裡,荒草和落葉撒漫了整個院子。大叔以前在家時候,應該還養過蜜蜂,土牆上閒置著一個蜂箱,用一塊橡樹皮遮蓋。“蜂子跑完了,我走的時候還有好幾箱呢,沒人管,敗了。”

儘管山頂上已經沒有幾戶人家,村子裡早年間修建的抽水塔還能夠使用,水池裡放著一個沒來得及刷的碗。“這兩天她沒回去,我得回去呀,咱尋著人呢,人家家都在山底下,我得開車給她們送回去,清早再接上來。嗯,對了,你嬸兒清早蒸的有豆包饃,還熱呢,給你拿兩個吧?俺晌午吃飯,想燒了,燒點雞蛋茶,要是忙了,吃點乾糧,喝點自來水,對付一下。來幹活的,跟咱一樣,也都是莊稼人,沒啥講究的,吃飽就行。”

走的時候,大叔非讓帶一些大的雞頭根回家嚐嚐,還專門交代了食用方法。當然,我們是沒有接受的,大叔擺手向我們告別,阿姨卻說:“你可別把俺的照片給別人看,咱穿的老爛,叫人看見了,該說俺欒川人就這麼窮?咱家裡頭有好衣裳,這不是幹農活,都是土,專門尋得舊衣裳……”如果你的老家也在豫西地區,歡迎告訴小編,去記錄下來村裡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