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挖礦”收益穩定且高於“白領”?個體挖礦現實嗎?

比特幣剛出來的時候,普通電腦就能挖到比特幣,而現在需要專業的礦機,接入礦池才能挖到比特幣。

比特幣的挖礦在牛市創造了很多財富神話,在熊市中也產生礦機當廢鐵賣。

總之,這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產業。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比特幣挖礦。

個體“挖礦”收益穩定且高於“白領”?個體挖礦現實嗎?

比特幣是一個記錄交易的工具或是系統,他所做的事,在中心化的系統中都可以做到,他的天才之處在於不需要任何一臺中心服務器就能做到,而且從理論上證明了目前是不可攻破的。

交易記錄,比特幣系統中的任何一臺礦機,都在監聽網絡中的交易信息,每收到一條交易信息,就記在自己的塊裡。

出塊要求,比特幣系統中的任何一臺礦機,都把自己當前所有接收到的交易記錄放到塊裡,然後對塊裡的所有數據進行哈希計算,生成一個哈希值,或者說是數字指紋。上面這兩個一點都不牛叉,很多系統就這樣乾的。

比特幣是怎麼挖礦的呢?現在可以看出來的:

礦就是一小段可以改變,對區塊的其它內容不構成影響的一串數字,礦機在記賬的同時,不斷修改這一小段數據,計算hash值,直到這個hash值滿足當前系統的要求。

如果你算出來了滿足要求的哈希值,你就把這個哈希值和塊一起廣播出去:“哈哈,我挖到了”,大家幫你驗證一下,發現是對,然後就默默地把你的塊放到系統裡。

真有這一天,恭喜你,目前按9300美金一個比特幣來算的話,一次出塊獲得12.5個,12.5x9300x7.03=82萬人民幣到手。

個體“挖礦”收益穩定且高於“白領”?個體挖礦現實嗎?

是不是心動了,現在再跟大家聊一下如何才能用計算機挖比特幣。

其實,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當然,現在也可以用家用電腦的CPU、GPU挖礦,只是收益非常低了。

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GPU挖礦也早已不是主流,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集群挖礦的時代。

回顧挖礦歷史,比特幣挖礦總共經歷了以下五個時代: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集群挖礦

挖礦芯片更新換代的同時,帶來的挖礦速度的變化是: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規模集群挖礦(3.5THash/s*X)

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哈希碰撞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到比特幣的概率越大,挖得比特幣也就越多,回報越高。

個體“挖礦”收益穩定且高於“白領”?個體挖礦現實嗎?

挖礦實際是就是用高端顯卡算力計算

然而挖礦的受益並不是穩定且有保障的,電費將成為持續挖礦最大的成本之一,所以,有廉價電力的地方便成了曠工的最愛。

挖礦的風險不僅於此,16年7月開始,比特幣網絡發行比特幣數量就減半了,即每10分鐘,每個區塊只包含12.5個比特幣,意味著相同算力挖出的比特幣也會相應減少。但另一方面,幣價也有上升可能。同時還伴隨著斷電、機器維護折舊等風險。

因此,挖比特幣的風險很大,需要計算買礦機、找礦池、計算算力,最重要的是廉價的電力,缺一不可。另外當然還得是比特幣的價格在上漲,如果像去年一樣大跌,那隻能自認倒黴

總之,挖礦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千萬不要貿然挖礦,不然很容易入坑,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