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改革開放初期的萬元戶:大哥大是標配,圖六女老闆很有氣質


從字面意思上來講,"萬元戶"即為存款有一萬元的家庭,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一萬元並不算多,但一萬元在改革開放初期屬於一筆鉅款。此為1982年拍攝於河南鄢陵縣的照片,照片中縣長吳德榮親自上門為當時的姚銀釗頒發"勤勞致富"的光榮匾,因為姚銀釗依靠種植花卉成了鄢陵縣的第一個"萬元戶"。

"萬元戶"這一名詞開始出現是在1979年,當時甘肅蘭州雁灘公社有個名叫李德祥的社員在生產隊分到了一萬元,從而村民們稱他為"萬元戶",自此經過新華社的報道,社會中開始流行"萬元戶"這一名詞。畫面中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拿著大哥大打電話的萬元戶。

八十年代初,萬元戶在我國人均年收入還是幾百元的時候就相當於是個大款。80年代中的那一批萬元戶中,很多都是個體工商戶。此外,還有一種只進行倒買倒賣而不生產商品的群體,人們稱他們為"倒爺","倒爺"無論在哪個特殊的時期都能賺的非常多,故而他們也是最先富起來的一個群體。畫面中為1987年手拿大哥大的廣州美女。


改革開放時期,商品信息流通還不是很好,在不同的地方,同樣的一件商品也許價格相差許多倍,故而許多人就會利用這種不對稱的信息從而發家致富。照片中的男子就是九十年代時期手拿大哥大的萬元戶,他嘴裡叼著煙,手腕上帶著手錶,還提有一個水杯,儼然一副大老闆的模樣。

在如今的社會中,大款們經常就是會通過開豪車帶名錶來彰顯他們的身份,同樣的在改革開放那個物質並沒有很富足的時期,萬元戶們也有一定的彰顯他們身份的手段--手拿一個大哥大。當時的大哥大售價高達兩到三萬,但是它基本上只能用來打電話,和今天的手機相比功能實在是少的可憐。

畫面中為大街上手持大哥大,正在打電話的美女。圖片中的這位美女五官精緻,一頭秀髮,穿著講究,無疑是當時的"白富美"。

火車上正打著電話的萬元戶。改革開放初期的固定電話還沒有很多,當時更是沒有手機,故而大哥大的出現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

照片上的美女穿著時髦,手拿大哥大,並且還靠在一輛桑塔納的汽車上,顯得氣派十足。當時的一名普工的年收入約在兩千元以下,而一輛桑塔納大約要花上二十四萬元錢,故而如果要按照比例進行換算,在今天如果要買上當年的一輛桑塔納可能要花上兩百萬元左右。並且除了價格高昂之外,還需要有"條子"才能買車,總而言之,當年能開上桑塔納的人非富即貴。


1982年坐飛機出行的萬元戶,當時航空公司還無償提供給客人茅臺酒。1975年開始,凡是乘坐中國民航國際航班的均可得到航空公司贈送他們一瓶茅臺酒,但隨後把贈送改成了免費飲用,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末,這個政策才被取消。畫面中空姐正為乘客倒茅臺酒,而戴眼鏡的乘客正在盯著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