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也認同下面這些看起來很正確的觀點:

  • 假如一個人一天有60%的時間是開心的,40%的時間是不開心的,為了使自己多開心一會,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能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 在教育水平一樣的前提下,規模較小的學校或班級,能實現因材施教,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而優秀學生的比例會更高;
  • 對於一個企業,為了避免養“小白兔”,就要多招收一些好員工,從而減少壞員工的比例;

我想說,以上這些觀點看起來很正確,但其實本質上都是錯誤的。

多做一些開心的事不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縮小學校或班級規模和提升學生學習水平沒有多大關係;提高好員工的招收人數,並不能保證公司壞員工比例一直比較低。

我們之所以一直認同這三個錯誤觀點,主要是因為我們將很多事物簡單看成了因果關係,從而被表象迷惑誤導,忽略了事物本質和發展走向。(對於為什麼說這三個觀點是錯誤的,本文第二部分也會給出相應論證說明。)

再進一步分析,生活中我們為什麼老犯這樣類似的錯誤,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缺乏運用“思維模型”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那麼,什麼是“思維模型”?三大思維方式:“代表性思維”、“抽象性思維”、“替代現實思維”分別是什麼呢?它們與“思維模型”又有什麼關係?

如今說起“思維模型”,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窮查理寶典》,都是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理論。

查理·芒格曾談到他之所以能一直擁有超強的投資能力,就是因為他有100多種思維模型。正是這些思維模型,幫助他從事物表象中抓住了本質,從而進行價值投資。

在查理·芒格看來,宇宙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人類全部的知識都是在嘗試對這個複雜整體進行研究,各學科之間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而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去看待事物,就可能會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維模型,進而犯下愚蠢可笑的錯誤。

這是查理·芒格對“多元思維模型”的理解。

其實說簡單點,思維模型就是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主觀抽象描述,通過思維模型來分析問題,我們就能彌合存在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鴻溝,從而更為準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現在要估算一頭活牛的牛皮面積,我們通常會怎麼做呢?

由於牛是不規則的立體形狀,為了估算簡便,我們會忽略牛頭、牛尾以及牛腿,把它想象成一個長方體,從而估算出它的牛皮面積。

這整個過程就是用到了“思維模型”的概念。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個過程其實用到了三種思維方式:

第一,代表性思維

排除現實中那些不重要的細節,比如對牛頭牛腿和牛尾巴上的牛皮忽略不計,只選取了一頭牛身上跟牛皮產量最相關的部分,即用牛的軀幹部分代表了整頭牛,這種思維方式叫代表性思維;

第二,抽象性思維

我們知道哪怕只留下牛的軀幹也肯定不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長方體,但在計算的時候還是把它想象成了一個長方體,即在估算的時候對現實中的牛進行了一次抽象處理,這是抽象性思維;

第三,替代現實思維

利用牛的軀幹代表整頭牛,把牛的軀幹當成長方體之後,我們就認可了一種在現實世界裡完全不存在的情況,而且還根據這種情況計算出了一個數值,並且認為這個數值對現實世界是有指導意義的,即我們拿一個虛擬的數字替代了現實中的情況,這種思維方式是替代現實思維。

為什麼要分析這三種思維方式呢?它們跟思維模型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代表性思維、抽象性思維、替代現實思維這三種思維方式是一切思維模型的支柱。由它們發展出來的“代表型模型”、“類比型模型”和“替代現實型模型”是大多數思維模型的三個基本分類。

對於怎樣運用這三種思維模型來分析、解決問題我們將在第三部分說明。在這之前,先來看看缺少運用思維模型分析問題的能力,我們是怎樣被表象迷惑的,以本文開篇三個觀點為例。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為什麼需要“思維模型”?缺少運用思維模型分析問題的能力,我們是怎樣被事物表面現象迷惑的呢?

還記得我說本文開頭的三種觀點都是錯的嗎?

關於學校規模與學生成績的關係,美國就曾犯了一個錯誤。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的一些機構對中小學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根據全校學生的成績來看,那些規模比較小的學校,表現優秀的學生比例更高。

這個結果還影響到了比爾·蓋茨,導致蓋茨基金會也主張把大學校拆分成規模更小的小學校,通過這樣來提高教育水平和學生成績。

但事實上那個調查數據有一個誤導性很強的結果,完全可以說這個結論就是假的。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司各特·佩奇就就對“學校規模小,學生成績好”的觀點進行過建立思維模型來分析。

這個模型是用一個數軸建立起來的:縱軸是學生的成績,從最下邊的零分一直到最上面的滿分:橫軸是考出這個分數的學生人數,從最左邊的零到右邊逐漸增加。

將考試分數和人數的數據填進去之後連成線,教授發現這條線的形狀像一個凸起的山峰—中間高,兩邊低,而且兩邊基本上是對稱的。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那這張圖到底能說明什麼呢?

其實,這張圖滿足了數學上的正態分佈規律。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90%以上的數據會集中在中間凸起的山峰部位,兩邊的數據都很少。

在我們這個案例中,就是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在中間突起的那個區間裡,就代表他們的分數都是中間狀態既不是特別低也不是特別高,那考的特別好的學生能考的特別差的學生一樣。人數都很少,都是一些極端情況,

第二,在正態分佈裡,如果一旦樣本的數量足夠多,那數值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就會變小。

也就是說如果樣本的數據比較少,數值內部的差異性就會增大,這就會導致在山峰兩邊的數據比較多,兩邊的數據多,就意味著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和考試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比例都增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的這次調查當中啊,規模比較小的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比例會更高的原因。

而這並不能代表規模比較小的學校,學生成績更好。因為規模比較小的學校,學生的數量更少,正態分佈的樣本變少而已。

事實上,學校規模和學生成績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很模糊的,把規模大的學校分成小學校,學生的成績未必會提高。

這就是為什麼說“學校規模小,學生成績好”的觀點是錯誤的、不科學的原因。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馬爾可夫模型

再來用思維模型分析一下“多做一些開心的事並不能讓自己更開心起來”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原因。

對思維模型或統計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馬爾可夫模型”。

什麼是“馬爾可夫模型”呢?

簡單來說,這是前蘇聯數學家安德烈馬爾可夫曾經提出的一個動態狀態如何變化,最後達到動態平衡的思維模型。

司各特·佩奇教授就曾用這個模型來分析學生上課時認真聽講和走神的人數變化情況。

首先假設一個班級有100名學生,認真和走神這兩種狀態之間是可以轉換的,並且假設每過一天這個班裡好好聽講的學生90%的概率是繼續處在認真聽講的狀態,只有10%的概率會變成走神的狀態。

同時已經進入無聊狀態的一些學生裡,有70%的概率會一直保持這種無聊的狀態,但也有30%的概率會重新打起精神。

設置一個起始狀態--認真聽講和走神的學生各是50個。

然後按照上面假設的概率進行下去,最終結果是:

認真聽課的人會變成75個,感到無聊的人會變成25個。到了這個人數之後,從認真聽課變成走神的人數就會從走神變成認真聽課的人數一樣多了。

不管怎麼變,認真聽課的人數和無聊的人數都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永遠都是這麼多,而且只要轉換狀態的比例不變,不管一開始的狀態是怎麼樣的,到最後都會是相同的結果。

也就是說只要學生狀態轉換的比例不變,不管你一次性使用多少外力,讓其中的多少個學生變好,其實都不會影響最終“上課認真和走神學生人數”的結果。

通過這個模型我們就會發現真正影響學生狀態變化的核心因素並不是某一個具體學生的狀態,而是學生從認真到無聊以及從無聊到認真的轉化率。

所以老師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針對個別的學生進行短期的干預是沒有真正的作用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想辦法降低認真的學生便無聊的可能性,同時提高無聊的學生變認真的可能性。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舉一反三:

一個人一天的時間裡有60%的時間是開心的,40%的時間是不開心的,很多人覺得多做幾件讓自己開心的事自己的幸福水平就能提高。

看了上面的馬爾可夫模型之後,我們明白了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心情狀態,

真正決定心情狀態的其實是我們心情在開心和不開心這兩種狀態之間轉換的概率,只要這個概率不變,開心和不開心的時間總是會回到原來的比例下,也就是說一段時間內你的開心和不開心時間還是最初的比例。

同理,對於一個企業,讓企業裡面的好員工就必須降低好員工變成壞員工的概率,同時提高員工變成好員工的概率,而不是多招好員工就能解決的。因此,比招收好員工更重要的是制定好制度,比如獎懲制度,促進壞員工向好員工進化,防止好員工退化。

是不是顛覆了你以往的一些認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會運用思維模型來分析問題的原因,事物表現出來的現象實在太迷惑人了。

正如查理·芒格就說的:

“人們太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所以人們非常容易被誤導,甚至被別人操控。”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思維模型”來提高自己分析問題本質、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叔本華曾說:

“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預見到了事情將往哪一方向變化。”

利用“思維模型”來分析問題,就是為了避免我們被表象迷惑,從而更準確地抓住事物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前面說到,“代表型模型”、“類比型模型”和“替代現實型模型”是大多數思維模型的三個基本分類。那麼下面就分別說明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這三種思維模型。

①運用代表性思維模型,對現實簡單化處理,排出不必要、不重要的因素,只留下代表性最強的一部分。

比如說我們經常看到的天氣預報,使用的氣候分析模型就是代表性類型,一般氣象學家發現一個氣旋之後,就會把這個氣旋單獨拿出來,在電腦上模擬它的軌跡。

從而預測它會不會變成颱風,什麼時候會走到哪,能不能帶來降水,但是實際情況中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要更復雜,這時候使用代表性模型目的就是排除細節的干擾,讓我們抓住事物的本質。

②運用類比型思維模型,用抽象出來的模型或者已有的模型來類比現實中的情況,幫助我們理解現實。

比如說你想要了解一個廣告的宣傳效果,這樣的情況是沒辦法用任何孤立的事件來代表整個過程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能模擬整個過程的模型。

科學家發現一些傳染病擴散的模型跟廣告宣傳的擴散就有點像,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用傳染病擴散的模型去類比廣告的宣傳效果。

近幾年大火的HBO鉅作《權力的遊戲》為什麼以前一直沒火?很多專家就分析得出,這和他們類似於病毒式宣傳方式是分不開的。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病毒式營銷

③運用替代現實型思維模型,就是完全假設出一種在現實中不存在的情況來模擬現實。

歐拉曾說:

“雖然不允許我們看透自然界本質的秘密,從而認識現象的真實原因,但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形:一定的虛構假設足以解釋許多現象。”

囚徒困境就是經典的模擬假設現實的案例。

囚徒困境並不是我們根據現實情況分析出來的結果,也不是我們抽象某一個案例的結果,它更像是我們假設出來的一款遊戲,遊戲的結果和現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對我們研究現實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鑑意義,這就是替代現實性思維模型。

運用這種思維模型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和分析真實情況,而是尋找一些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一些啟發。

以上就是三種思維模型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情況,下面再說一下正確使用思維模型的兩個注意事項:

第一,不必過度關注思維模型的結果,而是要通過思維模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因為很多問題其實是錯綜複雜的,很有可能運用單一的思維模型得出來的結果並不是很正確,所以我們更要關注的是運用思維模型來找到問題的關鍵。

第二,是要用動態的眼光看待問題,如果使用簡單直接的因果關係,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澳大利亞就曾經犯過一個典型的靜態目光、因果關係的錯誤。

金融危機時,澳大利亞政府也和很多國家一樣認為穩定存款,就能穩定整個金融體系。於是,澳大利亞就在恐慌當中引入了存款保險制度。結果導致貨幣市場的投資減少,貨幣市場的風險進一步加大,而風險的增加又導致更多的資金從貨幣市場撤出。最後甚至使得社會秩序一度陷入混亂。

學會這三種思維模型,能讓你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容找到問題的關鍵

最後強調一下:

當我們提起“多元思維”的時候,一般會把它當成一種方法論,但從本質上來說,它其實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基本態度,這個態度是包容的、系統的,也就是芒格說的,多元的。

查理·芒格經常引用的那句諺語說的,“在手持鐵錘的人看來,全世界都像一顆釘子”。

運用思維模型對我們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擺脫憑感覺看待事情的習慣,以及避免被一些表面的數據所誤導,讓我們能夠通過事情的表面看到本質所在,掌握這件事情的本質,從而把控整件事情的走向。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