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成為東北的軍事重鎮,最早的軍隊駐紮在長春南嶺大營

長春成為東北的軍事重鎮,最早的軍隊駐紮在長春南嶺大營

清政府在長春設治後,並沒有在長春駐軍,直到光緒三十一 年(1905年),清政府在全國實行軍制改革,取消八旗兵制,

編練新軍三十六鎮,1907年,調北洋軍第三鎮到長春,駐紮在長春南嶺大營,此後,長春成為東北的軍事重鎮。

長春成為東北的軍事重鎮,最早的軍隊駐紮在長春南嶺大營

南嶺大營位於長春南門(全安門)外約3千米的高地南嶺(現南關區磐石路)。該地為伊通河西岸的高臺地,居高臨下,周圍數里沒有障礙物,“遠於城市,便於交通,地勢曠衍,水泉甘洌”,符合駐軍的基本條件。1907年 始建,當年冬天竣工,花費白銀26萬兩。兵營佔地13萬平方米,其中建築佔了一半面積,包括軍事指揮機關、官兵營舍、軍械庫、馬廄、草場、練兵 場等,比奉天、新民等地新軍的兵營都大,是長春佔地最大、駐軍最多、歷 經時間最久的兵營。北洋新軍第三鎮的統制(師長〉都是民國赫赫有名的人 物,先後有徐世昌、段祺瑞、段芝貴、曹錕都曾任過第三鎮的統制,吳佩孚曾任過管帶。

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駐守南嶺大營的新軍第三鎮奉命調往關內,長春防務空虛。吉林地方政府為了吉林的防務而新建了新練巡防營六個營,鎮 守吉林和長春。1913年2月,新練巡防六營被合編為吉林陸軍混成旅。1915年7月,被改編為吉林陸軍第一混成旅。1920年,由掌握東北三省軍權的張 作霖下令統一東三省軍制,又被改為吉林軍第一混成旅,旅部及步兵一團、 炮兵營、機關槍連駐紮南嶺大營。南嶺大營作為駐有重兵之地,備受重視, 張作霖曾多次派人來視察,張學良曾親自到南嶺大營檢閱駐軍,吉林軍務督 辦張作相每年必來視察。1928年張學良易幟,軍隊統一歸屬國民政府,原有 東北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東北邊防軍步兵第50團駐紮南嶺 大營。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 一八”事變。19日凌晨,長春南嶺大營的中國駐軍也遭到關 東軍的大舉進攻,當時南嶺大營的駐軍是獨立步兵671團和獨立炮兵第19團, 是長春實力最強的軍隊。中國駐軍雖然得到上方“不準抵抗”的命令,但仍 憤然砸開軍火庫,取出武器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槍炮戰,斃傷日軍百餘人,給 猖狂的日軍以重創。在雙方互有傷亡的情況下,中國駐軍撤出營地,日軍炸 毀了部分營房、倉庫和武器、彈藥後,於下午2時許佔領了南嶺大營。在大 營的東部,日軍為進攻南嶺大營被擊斃的日軍官兵修建了一座“南嶺戰績紀念碑”

長春成為東北的軍事重鎮,最早的軍隊駐紮在長春南嶺大營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熙洽統領的吉林警備騎兵第五旅調人長春, 被改編成偽首都警備軍,進駐南嶺大營。1934年日本關東憲兵司令部遷入長 春,其分遣隊進駐南嶺大營。1935年以後,偽滿軍政部的第一獨立炮兵隊的 高炮營駐防此地,1936年,日軍的“米山部隊”和“板鼻部隊”也駐紮在此, 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軍高炮隊都駐紮在這裡。

1945年8月20日,蘇軍進入長春後駐紮在這裡,並把大營作為日軍戰俘營,當時,被俘的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參謀長秦彥三郎及司令部的參謀 等都被押送到這裡,南嶺大營先後集中了上萬名日軍戰俘。9月,集中在此 的大批日軍戰俘被押送到蘇聯遠東地區。1946年4月14日,蘇軍撤離長春, 南嶺大營變成空營,無人管理,營房被嚴重破壞。長春解放後,長春商業專 科學校在此建校。1955年10月,商業學校遷出,空軍第九航空學校遷入。 1992年10月1日,學校更名為空軍第二航空學院。2011年,長春市在兵 營舊址上建起了佔地2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的陳列館,在 “九一八”事變80週年紀念日,長春南大營舊址陳列館正式落成,免費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