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閨蜜過來和我訴苦,說孩子無緣無故發脾氣,我聽完她的講述,含在嘴裡的茶差點噴出來。

她的孩子十週歲生日,邀請了很多人來家裡玩。

在派對上,她給孩子送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禮——一套5冊的閱讀理解,一套3本的奧數習題,和一套價值不菲的原版英語小說。

不僅如此,閨蜜還送上了額外的“語音”禮包——當著眾多孩子同學的面,她說:“孩子,媽媽希望你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只要肯吃苦、多用功,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話音剛落,原本情緒高漲的孩子,瞬間就變臉了,把幾本書往地上一扔,跑到房間把自己關起來了。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閨蜜說:“這孩子就是愛使小性子,好好的聚會不歡而散,也弄得來參加的人都很尷尬。”

我笑著說:“要不下次你生日,我也給你送一套家務全書,然後再祝你多多勞動、成為更好的家庭主婦,你什麼感覺嘛。”

閨蜜聽了,沉默不語。

是啊,孩子就想在生日當天開開心心地玩一玩,結果還是被媽媽Cue到學習和成績上,還當著眾多同學的面,暗示自己學習不用功。

十歲的孩子,已經是要面子了的呀!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要麼是不懂孩子要什麼,要麼是知道孩子要什麼,卻不拿它當回事。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

而愛護孩子,就要從發現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做起。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看見孩子的需求,就是看見孩子本身

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按照馬斯洛的理論,未被滿足的需要,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比如一個人肚子餓,他就會去覓食;一個人感到總是被忽略,他就會到處找存在感。

孩子也是一樣,他的各個行為背後,其實都暗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能通過孩子的行為,發現他背後的需求,那我們對孩子的瞭解也就多了幾分。


曾有一個名為“孩子四年級,第一次玩離家出走”的帖子,引起了廣泛熱議。

發帖人是孩子爸爸,孩子正念四年級。當天晚上孩子去上籃球課,因為正值中秋節,教練給學生們一人發了一個月餅。


帖主覺得月餅質量不太好,就偷偷地扔了掉了。

回到家之後,他還和孩子鬧彆扭,自己進屋後就關了門。孩子不願意進來,在外門摸摸索索待了好久。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最後,終於倆人又鬧了起來,帖主衝著孩子喊道:“你給我滾蛋。”

孩子轉身就走,在北京的深秋,半夜11點的時候。

雖然一番周折,孩子還是回家了,但是到事件的最後,孩子還是沒有得到自己爸爸哪怕一丁點的理解。

因為他是這樣對離家出走的孩子說的:“你記住,我永遠不會主動去找你。因為找了第一次,你嚐到甜頭,就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離家出走!”

真是一篇佈滿了槽點的帖子。但是來不及吐槽,一位網友的評論戳中了我的淚點:

是啊,孩子卑微躲在家門外,不斷製造一些響動,是為了父親能主動開門,親切地迎接自己回家。他珍惜一個廉價的月餅,無論如何也要吃,是為了能回應教練給他的重視,是因為他珍惜在球隊找到了歸屬感。他在球場嚎啕大哭,不是捨不得一個月餅,而是在哭自己從未被父親看見的心情。

在這位父親的敘述裡,從頭到尾自己都沒錯,他還感嘆自己心好累,為帶娃操碎了心。

可是我只看見一位高高在上的父親,冷漠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哭和鬧,卻從不屈尊降貴,去看看孩子在吶喊著要什麼。

沒有心貼心地去感同身受,只是一味期望孩子滿足自己的要求,哪裡算得上是孩子的父親,不過是帶娃的機器罷了。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尊重孩子的需求,是愛孩子最高級的方式

光看到孩子的需求還不夠,我們還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需求。

電影《狗十三》裡,李玩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很清楚自己女兒要什麼,卻選擇敷衍著去應對。

李玩的父親有了重組的家庭,他深知女兒對這件事是在意的,但是他卻不用陪伴去化解李玩的落寞,只是打算用錢來解決問題。

他給李玩買狗、買旱冰鞋、買展覽館的票,因為比起花時間的陪伴,還是花錢來得方便。

李玩的狗丟了以後,他也知道李玩不開心,但是他補救的辦法,卻是買來另一隻一模一樣的狗。

畢竟,在李玩爸爸的眼裡,自己做到這些已經很足夠了,你李玩還要鬧,那就是不懂事了,打你一頓,都是應該的。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過:“尊重孩子,就是說我們將孩子看做和我們自己一樣。”

如果我們不想被敷衍,那就不要敷衍孩子;如果我們不想被忽略,那就不要忽略孩子。

尊重孩子的需求會很難麼?

嗯哼參加《去哪兒的時候》,不願意上交自己的玩具汽車,大哭大鬧;一開始也不願意參加遊戲,只是在一邊看著。

杜江沒有罵他“不乖”,他知道孩子哭鬧和不配合的背後,可能是對新環境的害怕,對遊戲規則的陌生。所以他給了嗯哼充分的時間去觀察、去熟悉。

所以有的時候,尊重孩子的需求並不難,只需要我們去認真對待。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尊重孩子的需求,不意味著予取予求

最近在重看《家有兒女》,有一集覺得特別搞笑。

爸爸夏東海拿到了一萬元的稿酬,答應給劉星買筆記本電腦。小雪知道了,提出想買一個服務器給自己做網站用;小雨聽說了,也提出要買一架新的床。

這一萬元的稿費,可不夠買這三樣大件。可是孩子們的要求都很合理呀,到底是買還是不買呀?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困境:面對孩子的需求,我們並不是永遠可以滿足。

孩子要求買昂貴的玩具,或者出國旅遊,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孩子要求自己陪玩,可是自己做完家務已經很累了,精力上不允許;孩子希望自己能去學校參加課堂活動,可是又要上班,時間上不允許。

有的時候我們會愧疚,覺得對不起孩子;有的時候又會罵孩子麻煩、太粘人、沒事找事。

其實尊重孩子的需求,並不意味讓孩子對自己予取予求。

誰也不是鐵打的,不可能無限度去滿足孩子。當力不從心的時候,我們首先是要去肯定孩子的需求的合理性,然後再向孩子清楚表明約束和限制。

“寶貝,你想要去旅遊是完全合理的,旅遊多麼好玩呀,我也很想去,只是現在我們暫時無法支付這個費用。”

“寶貝,媽媽知道你想吃糖,糖多甜呀。只是我們有過約定,今天不能再吃了,明天可以吃。”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儘量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哪怕只有一兩次,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重視和愛護。

李艾曾說,當年她媽媽獨自撫養她長大,家裡經濟拮据,但是每到新年李艾媽媽都會“斥巨資”買一條漂亮的裙子,每週末再“豪氣”地買一下包零食。

到如今,她都記得當時品嚐零食和穿上新衣服時的幸福。

真正的富養,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美好。


不懂“需求”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體諒父母

有人說,中國的家庭裡,父母總是在等著孩子一聲謝謝,孩子卻在等著父母的一聲對不起。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父母的付出,總是沒有落在孩子的需求上。

在《家有兒女》那一集裡,夏東海稿酬被拖欠,可是既然答應孩子要買大件兒了,就一定要做到。於是他和劉梅去參加跳舞比賽,每天勤於練舞,希望可以獲獎,用獎金來買東西。

孩子們知道了,都很體諒父母,紛紛說不用給自己買大件兒了。

孩子是我們行為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看見並尊重孩子的需求,不隨意否定他們、批評他們,那麼孩子也一定會體諒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