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11月起流感逐漸增強 12月進入高發季

防範!11月起流感逐漸增強 12月進入高發季

11月6日,石家莊市召開秋冬季流感防控新聞發佈會。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 記者吳培源攝

河北新聞網11月6日訊(記者吳培源)從石家莊市政府新聞辦今天上午召開的秋冬季流感防控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10月20日,石家莊市報告臨床診斷流感病例數較2018年和2017年同期均有所增加。石家莊市流感流行期通常為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結合往年的流感流行規律,預計11月起流感活動開始逐漸增強,到12月進入高發季節,流行的型別甲、乙型流感病毒可能會共同流行。

目前,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以流感為主的秋冬季傳染病即將進入高發期,為有效預防和減少流感等傳染病的發生,特別是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人群聚集場所的發生,保障公眾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秩序,石家莊市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公眾如何預防流感?

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趙川提醒市民,要養成並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外出回家後及時洗手;在公共場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汙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養成並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如均衡清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汙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做好防護。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到公共場所少觸摸環境物品。保持良好的居室和環境衛生狀況。保持居室和環境衛生清潔,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寒冷冬季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對流感病人居室和使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

他介紹,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兒童、老人、孕婦、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重症和死亡的風險。一旦出現高熱、全身肌肉痠痛、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治。就醫時注意告知醫生自己近期的外出史、同類病人和禽類的接觸史。

學校和托幼機構,要認真執行晨午檢、因病追蹤制度。每日對發熱伴呼吸道等可疑傳染病症狀者和因病缺勤學生進行主動監測,及早發現可能的流感患者。隔離治療病人。流感患者在家或醫院隔離治療,病癒後方能上課;對流感密切接觸者進行重點關注,出現流感症狀及早隔離治療。做好教室等公共場所通風消毒。除做好流感高發季常規預防性消毒外,發生流感病例的班級、宿舍要做好隨時消毒。及時報告疫情。學校發生流感聚集性疫情後應儘早報告轄區縣級疾控中心並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標本採集等工作。

●哪些人群為流感疫苗優先接種人群?

中國疾控中心新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9-2020)》建議:原則上,≥6月齡所有願意接種流感疫苗且無禁忌證的人都可接種流感疫苗。對可接種不同類型、廠家疫苗產品的人群,可由受種者自願選擇接種任一種流感疫苗,無優先推薦。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後發生嚴重臨床結局的風險,指南推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對象。

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6月齡-8歲兒童應接種兩劑次,間隔≥4周;2018-2019年度或以前接種過一劑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兒童,建議接種一劑。9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僅需接種1劑。

新聞鏈接—

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

第一,兩種疾病的病原體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種;普通感冒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細菌及支原體等,一般人在受涼、雨淋、過度疲勞後,因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病。

第二,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同。與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全身症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至5天痊癒。流感的表現全身症狀較重,突然畏寒、發熱、頭痛、全身痠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噁心、食慾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併發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可以導致人死亡。

第三,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傳染性不同。流感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於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普通感冒較流感傳染性要弱得多,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像流感流行那樣病人成批大量出現。

第四,流感與普通感冒的流行特點不同。流感特別是甲型流感常易發生暴發、流行甚至大流行。流行季節常在某些侷限的範圍,如社區或單位發生暴發;當新的亞型產生時則可出現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如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我市流感的流行通常發生在冬春季。普通感冒只是個別散發出現。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