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產業發展新風向:小微化+移動互聯網


托育產業發展新風向:小微化+移動互聯網

周健報道 我國托育產業市場規模近萬億,聚焦社區服務場景的“小微”托育機構,全球範圍內佔比高達70%,移動互聯網化將能大大幫助”小微“托育發展,這是11月2日-3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首屆托育服務發展論壇”透露出的托育產業發展新風向。

萬億托育產業“小微”佔比70%

托育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托育市場約930億元,市場滲透率僅為5%,潛在需求高達30%。我國托育市場規模大約為7705億元,加上產業鏈上下游,托育產業的整體市場規模實際逼近一萬億。

論壇上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托育產業呈現出明顯的“小微化”趨勢,早期教育全球領先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小微化”家庭托育服務機構,佔比70%。

互聯網社區托育服務平臺——摩爾媽媽,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北京托育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朝陽區,個體托育服務經營者也佔到了70%。

托育產業發展新風向:小微化+移動互聯網


(摩爾媽媽創始人姚娜,受邀在“托育服務發展”論壇發表《互聯網大數據:托育“小微化”趨勢明顯》演講)

論壇與會專家分析,托育行業獨特的兩大因素,5公里嬰幼兒密度、規模不經濟特徵,決定了“小微化”是托育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5公里是家長步行、開車接送的最佳距離,這決定了社區是全球托育服務的最重要場景。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定數量的老師、一定面積的活動場地,因此,單個入托兒童的托育成本,並不會隨著孩子人數增加而降低,反而會呈現大幅上升,這是典型的“規模不經濟”特徵。

互聯網托育服務平臺——摩爾媽媽的抽樣調研數據顯示,300平米以內,30個孩子以下,房租人力成本不超過總收入的50%,只要符合這一經濟模型,100%都在盈利,且保持著高品質。

“小微”托育瓶頸:招生難、效率低

互聯網托育服務平臺——摩爾媽媽的數據顯示,社區”小微“托育機構的經營者,90%以上為女性,其中,絕大多數是有1個以上孩子的媽媽,大多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和社區孩子開辦了小型托育機構。

媽媽經營者們紛紛反映,因為有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經營非常用心,品質好、口碑佳,但是僅靠“口口相傳”,招生仍然比較困難。與此同時,在日常經營中,“小微”托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涵蓋教研、家長溝通、管理老師等,管理效率很低,經營起來比較費勁。

托育產業發展新風向:小微化+移動互聯網

數量大、單體規模小、位置分散,是“小微”托育機構整體呈現的三大特徵。與會專家們分析,要解決“小微”托育的發展瓶頸,只能“抱團”起來,集聚“小而美”的力量,一起向著專業化、標準化的目標發展。

移動互聯網化“小微”托育的未來

“為托育服務付費的決策人是家長,家長現在都在手機上,只有在手機上找到整體展示的入口,‘小微’托育機構才能真正走出招生的困境。”有經營者代表在“托育機構經營與管理”分論壇上分析。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以摩爾媽媽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平臺,正在匯聚眾多“小微”托育機構,方便有托育需求的家長們,通過手機就能完成搜索、比較、選擇、決策。

除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在經營者與家長之間提高匹配效率之外,摩爾媽媽創始人姚娜表示,自己就在社區給兒子開辦了一家小型日託中心,因此能切身體會到“小微”托育經營者的不容易。未來,摩爾媽媽上所有的產品功能,都會圍繞“小微”托育經營者的真實場景、真實需求開發,讓摩爾媽媽APP成為一款非常接地氣、能解決托育產業問題的產品。

姚娜介紹,在摩爾媽媽第一期產品中,教學觀察與記錄是產品開發的重點。在摩爾媽媽APP中,經營者可以輕鬆設定每位孩子的當天流程,老師可以在每個關鍵節點,用文字、圖片、視頻等記錄孩子的發展,這些圖片與文字形成的數據,會自動彙總後發送給家長,形成每日觀察報告,並逐步累積為孩子多個維度的發展測評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