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把錢存在銀行會越存越窮?

athenacool


這就是活生生的存款的騙局。

01存款讓誰掙錢

我們將錢存在銀行以後,銀行每年給我們利息在3%以內,有些人認為存在銀行就能掙利息錢。但是事實上你掙得可能只是銀行給你的“湯水”,真正的“肉”還是在銀行手上。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貸款的時候利率高達4.9%,但是存款卻很少看見這麼高的利率,從這一方面上來說,你存的錢,產生的收益一大半被銀行拿走了。

除了銀行,還有就是來貸款的人了,他們才是真正把你的錢發揮最大功效的人。他們通過貸款來讓自己的資金量放大,做更大的生意,一年產生的收益在30%以上,有些能翻好幾倍。

所以,你的存款讓貸款人和銀行掙到更多錢,而你只能拿一點微薄的利息。

02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懂,那換個簡單的說法,那就是錢沒以前之前了。同樣是100元,以前能買10碗牛肉麵,現在只能買8碗半了。

錢不斷貶值,購買力不斷下降,但是你把錢存在銀行拿到的利息可能還沒有通貨膨脹率高。這種情況下錢可不是就是不值錢,你可不就是越存錢越窮了。

03不要焦慮

雖然存錢在銀行是越來越窮,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難道把錢放手上就不窮了嗎?

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能拿到更高的收益率,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跑過通貨膨脹,變得更加有錢。

不然,還是老老實實存在銀行或者早點消費早點享受好了。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感謝閱讀!!!

易將學財


大約15年前,跟一起北漂的兄弟閒聊,說起買房的事情。當時他手裡有20萬元存款,而北京四環外的房子四五十萬元就能買一套兩居室,於是他就想著努力掙兩年錢,爭取一次全款買下一套房。然後,一個悲慘的故事開始了。


房價漲幅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一開始跑著漲,後來跳著漲,半套房的存款變成了首付,首付變成了衛生間,後來衛生間也不大夠了。大約10年前,我的這位兄弟累了,拿著多年存款在一個二線城市貸款買了一套房,自己依然在首都租房打工,哪怕年收入已經到了20萬。


錢存在銀行會越存越窮,歸根結底是物價漲幅遠遠超出了存款利率。


居民價格指數CPI能夠反映局部物價漲幅,但是有滯後性,此外居住成本佔比過低,難以反映房價漲幅。正因如此,直接把CPI看作通貨膨脹率是不合適的,考慮到居住成本已經是居民最大的消費支出項,過去二十年房價漲幅更能體現真實通脹情況。


以2019年的存款利率水平來看,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能達到5.50%左右,接近6%,這是保本保收益產品裡的最佳表現。那麼,即便是存到民營銀行,選擇五年期存款,就真的能夠跑贏通脹嗎?相信多數人還是會認為不行。保守來說,年收益達到8%左右才能有望跑贏通脹,實現財富保值目標。


除了通脹因素,錢存到銀行還會失去機會成本。


在2015年之前的二十年內,存款都投資了房產的,或者借錢買房的,到今天資產都得到了快速增長。手上有幾套房產的,很多人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在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投資渠道,是資產增值的重要方式。


有人拿著錢去創業,有人拿著錢去投資,當然也有人拿著錢去揮霍,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幾分眼光加上幾分運氣,同樣起點的人十年後的資產就會出現巨大差距。


讓錢生錢,而不是一味在銀行趴窩,這是致富的根本思路。具體如何選擇,這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財智成功


為什麼說把錢存在銀行會越存越窮?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也是一個涉及很多方面關係的問題。

不是把錢存在銀行會越來越窮。當今社會,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大多還是把錢存在銀行。關鍵是,怎樣把錢存在銀行。

很顯然,所謂把錢存在銀行會越來越窮,是指本來錢就不多,又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炒股風險太大,炒房實力不夠,炒其他東西又不會的人,當然只能把錢存在銀行了。而存在銀行,顯然又面臨著貶值的風險。因為,按照目前市場的貨幣流動性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貨幣出現一定幅度貶值是必然的。縱然銀行利息也會提高,但不可能比貨幣貶值的幅度更大。因為,一旦銀行利率過高,就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所以,必須保持利率的相對穩定性。如此一來,錢存在銀行貶值的風險虎來越大。

原本錢就不多,就是屬於中低收入人群,如果錢再一貶值,自然也就生活水準更低了,購買能力更差了。所以,如何掂手中的錢不貶值,最好升值,是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需要給普通居民更多投資渠道的問題。不然,真的貨幣貶值對居民的購買力影響是很大的。


譚浩俊


錢存銀行越來越窮?不認同這個說法!

說越存越窮,基本是兩個觀點,一個是貨幣的貶值,一個是機會成本的喪失。的確,當貨幣貶值和更好投資機會的喪失,或貨幣的購買力降低,或喪失財富更快增值的機會。但並不意味著越來越窮。

一、每年都把餘錢存銀行,在固定利息下,可以使財富逐步增值。

在這種情況下,利息可能低於CPI,放任劇增財富的機會喪失,但至少能保證本金的存在,財富穩步增長。

假設存三年定期,到期滾動,每年存錢且每年增長,算3年一個複利期,數十年年後,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越來越窮?

二、把款項存銀行,不會有喪失本金的風險,或者說這種風險很小。

的確,很多財富劇增的投資機會,但這些機會普通的民眾能把握多少?有多少投資,你要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本金?

無限風光的某寶,從“舉手之間,財富盡攬”,到“舉手之間,財富盡散”,才幾天?數十萬投資人本金血虧啊!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把款項存銀行逐步增值,和這樣喪失本金的投資,誰會越來越窮?

三、款項是否存銀行,是與這個人對待風險的態度有關的。

人們一般對待風險的態度,一般分三類:厭惡風險、喜好風險和風險中性。厭惡風險的人,喜歡無風險的投資,其投資一般保守,把款項存放於銀行或購買國債。

你能說厭惡風險的人越來越窮?

錢存銀行一定會越來越窮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沒有絕對的事情。錢不放銀行,放家裡,發黴了,腐爛了,沒了,那才是真窮!投資失敗了,血本無歸了,不能東山再起了,那一刻是真窮!


東嶺財經


但凡說把錢存入銀行會越來越窮,我認為可能是出於一下兩方面原因: 一、要麼就是你的錢太少了;二、要麼就是對銀行存款利率較低而跑不贏通貨膨脹率存有偏見。


如果你有100萬元存入銀行,就是啥也不幹,一年下來甚至可以有5萬以上的利息。如果有1000萬元那就有50萬元以上的利息收益。以此類推,越多越好!試問怎麼會越存越窮了,說明還是錢不夠多。

當然啦,目前來看,國內銀行存款利率確實不太高,但別忘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還不如存款產品利率呢,而且還有虧本的風險,搞不好一年下來本息全無(這雖說有些誇張),就算不會虧本,但也不見得收益就跑贏高通脹。


我們常說有錢人不喜歡存入銀行,那是因為它有其他投資渠道可以確保更高收益,但它們的投資並非100%保本,萬一虧了就打了水漂,甚至變為“老賴”,也就是失信被執行人。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投資就一定賺錢,尤其是認為一定會賺得更多或者高於存款利息。這個還真不一定,只不過你見過的都是通過投資生意贏了的,而忽視了那些失敗者。其實失敗者一大堆,到最後他們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的人自在。而且,當前在市場資金面比較寬鬆的情況下,存款可鎖定收益未嘗不可,更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選擇。


東震木



這個話題表示的觀點,和尚個人認為是基於兩個邏輯:

1、通脹因素

把錢存銀行,就目前來講,活期和定期利率水平都不高,農商行和城商行稍微比大銀行好點,特別是定存三年、五年利息水平也較低,普遍在3.2%以內。這就是存銀行的收益狀況。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考慮通脹因素的話,存款的實際利率要低很多。我國長時間CPI值處於1.0~3.0之間,定存名義利率扣除價格因素,存款收益水平處於0或以下,這樣可以認為存錢在貶值。



如果按M2與GDP增速來考量,從2008年到2018年,GDP從30萬億增長到了90萬億,這十年時間GDP的年化增速10.9%。M2從45.6萬億增加到182.7萬億,貨幣發行量增速達到了年化14.4%。也就是說過去十年,真實的通脹水平應該是3.5%左右,存款的貶值幅度更大,這就是為什麼說存錢會越來越窮的邏輯之一。



2、機會成本

由於將錢存入銀行,獲取的是低利率收益,在通脹因素影響下,實際上存錢是在貶值的。那麼存銀行相對於理財/投資來講,存錢的市場增值性(錢生錢)概率大大減弱。比方說理財市場上有收益達10%或以上的基金的產品,你存錢沒去理財,就會失去獲得更好收益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

理財10%的收益能扣減通脹3.5%的水平,實際收益等於有6.5%的增值,這種機會成本相對於將錢存銀行,也是越存越窮的邏輯之一。

總而言之,在當下存錢實際利率偏負的時代,要學會投資理財,也是生活必修課之一。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最近,有網友提問,周圍的朋友都說現在把錢存銀行最不划算,會越存越窮,那為什麼說把錢存在銀行會越存越窮呢?對此,專家表示,把錢存銀行,就目前來講,活期和定期利率水平都不高,農商行和城商行還稍微比大銀行好點,長此以往,銀行存款的利息跑不贏通脹,手中存款的購買力在不斷的縮水。

實際上,把錢存銀行說成會越存越窮,主要歸納有三個原因:一是,除了房價飆升外,國內物價也年年在上漲,如果把錢存銀行,一年下來的利息收入肯定跑不贏通貨膨脹,也就是負利率。這樣10年、20年後,手中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會越來越削弱。

二是,如果客戶只知道把錢存在銀行裡吃利息,那其他機會成本就會喪失。比如,你若是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獲得5%的收益率,你卻沒有去投資。還有你在信託、基金等領域能獲得10%以上的年收益,你卻沒有去投資,白白失去了更好的收益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失去了。本來人活絡一點,就可以拿到更高的收益率,而把錢存銀行的收益率很低,這樣就不划算了。

三是,在負利率時代,往往是窮人存錢補貼富人。因為富人很少在銀行裡有存款的,他們喜歡向外貸款去投資,去獲取更高的收益率。往往是窮人喜歡把錢存銀行。由於富人投資收益高,越來越富有,而窮人把錢都存銀行,貨幣的購買力在不斷縮水。當然是富人投資理財更富有,窮人墨守成規錢貶值。

不過,我們認為,經濟形勢在不斷的轉變中,現在把錢存銀行也未必會越存越窮:第一,把錢都存銀行定期當然利率不高,但是你如果購買一些保本的結構性存款,或者購買大額存單,那收益率就會好很多。一般大額存單三年期收益率在4%以上,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在下降,相比較大額存單具有安全性高、可作質押、靠檔計息等特點,還是有較大的優勢。

第二,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時,投資者購買一些高風險理財產品,追求一些高收益還情有可願。但是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再去盲目追求10%以上的收益率是風險太大,弄不好是血本無歸。最終你會發現,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弄不好本金都賠光了,還不如把錢存銀行,至少資產還在,最多就是跑不贏通脹罷了。

第三,由於國內對外出口減少,貿易順差更加趨於優化,以及房地產投資、炒房者降溫,還有就是基建投資的減速,國內M2增速在放緩。央行也承諾不再搞大水漫灌。未來國內經濟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的概率較小,所以未來人民幣的購買力未必會大幅下降多少。所以,負利率情況有望得到逆轉或者有所改善。

把錢存銀行越存越窮?這個觀點主要是基於通脹、機會成本、保守的投資理念。但把錢存銀行也是理財方式。若在經濟上行,高風險投資相對還安全,把錢存銀行確實比較吃虧,但是隨著經濟出現下行週期,投資風險上升,高利率意味著高風險時,把錢購買一些結構性存款或者大額存單,也不失為防禦風險之策。等到經濟下行調整趨勢過後,再抄底那些投資領域,可能風險更小,會賺得更多。


不執著財經


儲戶把錢存在銀行是對於資產增值保值、抵禦風險的重要途徑。

根據人行數據統計來看,截止8月末,人民幣總存款餘額達到190.01萬億,較2018年末的177.52萬億,全年增加近12.49萬億,僅僅八月份就新增了1.8萬億。

由此說明,把錢存銀行仍然是大眾最為喜歡的投資理財方式。

那為什麼說把錢存在銀行會越來越窮呢?

根據近30年來1年期存款利率走勢和當年通脹率對比來看,大部分時間當年的通脹率高於定期存款利率,即使在存款利率達到10.98%的1994年,其通脹率也達到了驚人的24.1%。

取通脹率與存款利率的差值是13.12%,意味著當年存10萬元,即使利息能有1.098萬元,但是當年這十萬元實際購買力僅為8.68萬元,而2018年的一年期基準利率1.5%,銀行最高的利率不過剛超過2%,以2018年的通脹率3.13%來看,存一年定期存款,仍然會有近1%的貶值率。

因此,僅僅通過把錢存銀行來提升貨幣資產的價值,很難。題主所說的把錢存銀行會越來越窮,也就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何理財才不會越來越窮呢?

除非你的投資理財收益率能高於通脹率,要不然想你手頭的資金不貶值無異於痴人說夢。

但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投資理財方式,平均收益率並不高,年化收益率普遍低於6%,想要通過穩妥安全係數高的理財方式跑贏通脹率並不是很現實。

而股票、期貨、黃金等雖然可以有機會跑贏通脹指數,但是它們均是較高波動率的投資理財產品,把握的好,一天就能有超10%的收益率,把握的不好,本金大幅度虧損的可能性也較高。

因此,想通過投資理財變得富有,除非你有較強的風險承壓能力,要不然很難實現跑贏通脹率。

綜合上述分析,把錢存進銀行確實可能越來越窮,但是這是家庭理財比較保守的投資方式,偏重於防禦性,但是總體還是有貶值的可能性。而對於高風險的投資方式,還是建議大傢俱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風險抵抗能力再做考慮。


財富公元


曾幾何時,我們父母那一輩人只有存銀行這一種理財方式,可貨幣的貶值速度卻讓我們瞠目結舌,人民幣20年間58倍的發行速度也是讓人很無奈;再後來銀行理財不保本、股市指數的“永葆青春”、P2P平臺連續暴雷讓老百姓血本無歸……似乎,可憐的中國人只剩下買房這一種投資渠道!可這20年來,房價暴漲到已經讓管理層開始使用“堅決遏制房價增長”這類激進詞語,那麼房子未來還有希望嗎?最基本的,拋開房子的居住性質,作為一種金融工具,還有保值甚至升值的空間嗎?通貨膨脹是任何國家任何地區正在發生的事,由於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通貨膨脹的速度比發達國家要快的多,現金,握在手裡,存在銀行,在通貨膨脹中都是不斷貶值的。錢不值錢,同樣的錢,幾年下去,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都是肉眼可見,直接可以察覺到的。從單純從廣義貨幣總量角度計算。2006-2016年間M2增長了348%,就像往糖水裡兌水一樣,糖水的甜度肯定下降,同理貨幣的購買力也要下降。單純考慮這一個因素,10年前的100萬元,等同於現在448萬元的價值。換算過來,10年之前的100萬元,到了今天已經貶值為了22萬元。1995年底的時候,中國的廣義人民幣供應量大約是6.075萬億元,2018年已經變為167.68萬億元,折算下來,廣義貨幣數量變為1995年底的27.6倍。算下來,每年的增長率大約是16.3%。也就是說你存在銀行的現金每年讓通脹吞噬掉16.3%。對於那些正準備買房欲哭無淚的剛需族來說,那就是個噩夢。不知道這個回答理論上正不正確。




草根老百姓15


錢存在銀行越存越窮是因為沒有考慮到實際利率問題。考慮實際利率後,即使存到銀行裡的本金沒有減少,但實際購買力出現了下降,就表現“越存越窮”。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以一年期整存整取為例,目前中國銀行公佈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為1.75%。而2019年8月份公佈的通貨膨脹率為2.8%,實際利率為1.75%-2.8%=-1.05%。舉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假設我現在有100元,能夠購買雞蛋100個(假定雞蛋1元/個)。將這100元存入銀行一年,一年後我能夠得到100元*(1+1.75%)=101.75元;但雞蛋價格通貨膨脹上升到了每個1元*(1+2.8%)=1.028元。一年後,我這100元能夠購買到的雞蛋數量為101.75元/1.028=98.97個。存進銀行一年後,能夠買到的雞蛋數量少了,這就是越存越窮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