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盲盒似乎突然就蓋住了炒鞋的風頭:

某95後妹子花費幾萬元收藏了300多個盲盒娃娃、某Molly娃娃收藏家剛剛退坑,套現30萬、某系列隱藏款娃娃溢價40倍、原價幾十元的娃娃能賣到5600元一個……好像突然間,到處都看得到類似的新聞。

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天貓在2019年8月的China Joy發佈《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稱盲盒是硬核玩家增長最快的領域,一年有近20萬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的硬核玩家。盲盒主要推手POP MART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宣稱他們用了兩年就做到模型玩具品類第一,超過日本萬代、韓國line、迪士尼,天貓甚至因為POP MART把模型玩具品類改名成潮流玩具。

在線下,POP MART的直營店正在到處開花,而且專門找地標性的地段開店:北京的三里屯太古裡、上海的環球港……POP MART的"Molly"娃娃彷彿一夜間就打敗了苦心經營多年的《海賊王》路飛、《七龍珠》孫悟空和復仇者聯盟——後者在北京還只能“蜷縮”在鼓樓大街、搜秀商城這種傳統手辦自留地。

業界開始關注盲盒“成功”的秘訣,而王寧也給POP MART的打法總結了一套區別於傳統動漫產業鏈的方法論,但仔細梳理了王寧的理論及POP MART的經營現實後,【商業街探案】認為:至少目前看,漏洞似乎有點多。

分水嶺

盲盒其實不是一個新概念。現在去日本的朋友也應該可以經常看到大大小小的各種扭蛋機,裡面是各種動漫周邊,也就是手辦,投幣後出蛋,打開才知道是哪一款,而集齊全系列後還有個彩蛋,就是可以拼出一個隱藏角色。後來,這些盒蛋流入國內,商家乾脆直接拆開,按照受歡迎的角色和場景標價。

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不過,因為日漫產業鏈比較成熟,拿龍珠手辦來說,大到幾千元的樹脂雕像,中到各類廠家的常規手辦(不同品牌的價格差異也很大),小到扭蛋、組立式合單等等,已經有了個非常完備的產品矩陣,所以所謂的“盲盒”其實就相當於玩手辦的彩蛋,不能算主流。

此後,盲盒的品類有了外延,一些設計師設計的玩偶也以這種模式發售,但基本都屬於小眾或者特定圈子的玩物。

有玩家把盲盒分為前POP MART時代和後POP MART時代,意思是在POP MART出現後,盲盒破圈,成了大眾的心頭好。

但在【商業街探案】看來,前後時代的分界線,主要還是打法變了。

如前所述,早期的盲盒以手辦周邊為主,手辦就是典型的先有核心內容再賣產品的模式,後來的潮玩公仔雖然不需要依靠動漫,但是也要有一個“養”的過程,拿KAWS來說,創始人KAWS本身就是美國知名的、能在巴黎開畫展的街頭藝術家,從街頭的先鋒塗鴉開始,逐漸創造自己的潮流服飾品牌,和各大服飾、消費電子公司做聯名跨界,就這樣,KAWS的公仔在2010年正式發售,當時全套六隻公仔賣到幾萬人民幣,如今稀有公仔號稱市價在60-80萬港幣。

總之,模式很重,做起來很難,但溢價非常高,有穩定的粉絲買單,區別在於手辦一般都是圈內粉絲消費,潮玩的客戶群體會更廣。

相比之下,POP MART的Molly就好像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一樣,突然就火了。王寧對此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據他說海洋堂的社長髮現有故事的手辦比如《海賊王》的周邊銷售越來越不好,原因是對方沒想明白,現在消費者面對的內容過於龐大和碎片化了,比如《延禧攻略》很火,但是大家剛看完,《如懿傳》就來了,時間沒有給這些新IP沉澱的機會,所以原來那套做內容形成IP的思路在今天跑不通了。

所以Molly的思路很簡單,不做內容,成本最低化,只做低價入門的潮玩娃娃,然後因為沒有內容的“束縛”,產品可以沒有價值觀,也不需要靈魂,100個人收藏鋼鐵俠得到都是同一個鋼鐵俠,但是同一個Molly娃娃,100個人眼裡有100個靈魂,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的靈魂放進去。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沒有內容別人不認怎麼辦?靠渠道刷臉。

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從公開信息看,目前POP開設了線下直營門店共61家,覆蓋全國29個城市。機器人商店(自動售賣機)106個,覆蓋22個城市。其中線下門店一二線城市佔有率超過80%,在不開設加盟的情況下三線城市幾乎沒有直營門店,大多數都是機器人商店。

線上渠道除了“淘寶·天貓”,“京東”等傳統的電商渠道以外,POP還擁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除可以做以盲盒抽取形式的購買和售賣,會員積分與兌換。還自主研發設計了一款名叫“葩趣”的軟件,用於社交,購買,抽盒,二次交易等多個內容,品項包含盲盒,徽章,BJD,手辦,周邊,甚至是福袋等多種方式和種類。

這麼看,POP MART的思路是這樣的:做內容吃力不討好,那就不做,然後潮流娃娃就做幾十元的入門級,成本也不會太高,主要的資源砸到銷售與運營,不停出現在年輕人眼睛前和耳朵裡,他們只要入坑了一到兩個娃娃,以後砸錢的概率就有了。

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漏 洞

限於較低的客單價,POP MART的娃娃顯然要靠走量了。不過目測壓力很大:

以上海為例,靠市中心商場B1樓比較火的商場150平米的店鋪租金價格一般在6-10萬每月,算上人員工資,一個導購工資在6000,一家大一點的門店需要4個導購一個收銀員一個店長,再加上其他費用也就是光門店和人員費用就要15萬,門店想要達到不虧本的狀態,每月必須基本盈利15萬,而租金比較底的地方,人流量稀少,顧客質量不高,很難進行購買。而抽盒機的投放租金每月大概在1萬-2萬不等。

所以,不做內容的POP MART必須給用戶一個穩定持續的理由來購買自己的娃娃,遺憾的是,王寧的邏輯看上去很完美,但從他自己的演講來看,漏洞很多。

首先是“內容不重要”。

他對相關論點的論據裡有很多忽悠外行人或者偷換概念的地方。比如海洋堂的社長找到他諮詢說《海賊王》這種有故事的周邊不好賣。事實上日本動漫廠商分的是很細的,海洋堂的主力產品本來也不是火影海賊這種燃系周邊,而是機械、生物這種手辦多一點,《海賊王》的大廠有萬代、 Megahouse,變形金剛的主力廠商是TAKARA,拿海洋堂海賊王周邊銷量不好說事兒實在有些無厘頭。

至於他說人們記不起來《如懿傳》,古裝電視劇從來都不是賣周邊的好載體,拿《如懿傳》沒有周邊論證內容對周邊不重要,就更無厘頭了。

如果拿當下的案例來說,不如看看美漫。美漫圈最好的手辦系列是HT出品,而HT出品的復仇者聯盟眾人形象都不是經典美漫形象,而是電影裡的形象,因為電影強勢,按照小羅伯特·唐尼、寡姐的臉設計手辦就好賣,這就說明了內容決定手辦價值,在今天還是適用的。

其次,沒有靈魂的玩具才是有靈魂的玩具。

這話怎麼講呢……小米創業發手機時還說“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後來做起來有錢了不是照樣開始賣各種設計,聽聽就好。

所以,沒有內容支撐和昂貴設計帶來的核心粉絲與高溢價,最可能的結果不是“創新”出了一款絕無僅有的突破性潮玩,到更有可能陷入到紅海競爭裡,就拿另外一家盲盒推手19八3來說,號稱簽約200多位設計師,旗下八個“獨家IP資源”, 可見在脫離內容和設計支持的前提下,這些娃娃頂多算工業流水線下的小玩具,是不是能叫自己潮玩,還要兩說。

當然,POP MART很清楚這個現實,所以為盲盒設計了隱藏款——至於隱藏款,大家都懂,這在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賣彩票的生意。

90後周先生告訴【商業街探案】:“我玩盲盒到現在大概一年多,實際上普通的娃娃被拆開後大多是低價賣出,只有極低概率的隱藏款才會被高價賣出,在我認知的情況下,隱藏款一般能賣到1800左右已經不錯了,但是抽中的概率極低,所以很多人都是以整箱都買回去,抽中隱藏以後把剩下的在閒魚上賣掉,其實大多數的玩家還是覺得單價低,又挺可愛的娃娃隨便買買也沒關係,才會這麼多人去嘗試的。”.

【商業街探案】記者在在上海環球港的POP MART旗艦店裡看到,因為POP MART在10月下旬出了萬聖節系列,很多玩家一直圍著盒子尋找隱藏款,儘管服務員一直旁邊提醒請勿掂盒,玩家依然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試探重量,以及用網絡流傳甚廣的方法捏盒子兩端看看是不是硬的,最直接粗暴的就是想辦法看到裡面的卡片,試圖從中抽取到隱藏款。

有玩家告訴【商業街探案】:一般抽出隱藏的概率極低, 一箱12盒,一盒12個玩具,也就能出一個隱藏款,有的“土豪”型玩家會選擇一次性購買一整箱花費8496元,在抽出隱藏後把自己不喜歡或者重複的掛在鹹魚上賣掉,也有玩家試圖買到隱藏款就是為了等待升值。

至此,其實手辦也好,潮玩也好,原本是粉絲用來收藏、把玩的用處已經消失了,似乎開始帶有金融產品的屬性,也有網友認為,回顧在今年“突然”冒出來一大波千篇一律的關於炒盲盒發財的報道,不排除就是官方自己帶的節奏,從這個角度看,做內容確實吃力不討好,還不如直接用金錢刺激銷售來的見效快,只是,這股炒作帶來的銷售熱潮到底還能持續多久呢?

目前,閒魚上已經出現了專門製作隱藏的商家,在閒魚上開始了一塊錢預定,做出了萬聖節款的隱藏款美人魚,並且給出了白膜,並且承諾11月中旬發貨。當隱藏的稀缺感沒有了,POP MART還怎麼給大家一個購買的理由呢?

把盲盒玩成彩票,POP MART的功利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