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報看阿里巴巴:消費+科技雙輪驅動



從財報看阿里巴巴:消費+科技雙輪驅動

​阿里巴巴集團公佈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季度業績,雲計算業務持續強勁,季度營收92.91億,超越分析師預期。從商業起家,在中國互聯網巨頭中被認為是最擅長運營的一家公司,通過十年持續在核心科技領域的投入,科技已經成為其成長的第二驅動力。

不僅如此,它的科技力量,也正在改寫全球信息技術的進程。

十年爬北坡,公共雲世界的中國一席

財報顯示,阿里雲季度營收92.91億元,比去年同期淨增36.24億元,增速達到64%。對比上一季度營收77.87億,環比增長19.3%。這一強勁的營收數字也超過了資本市場預期。

全球信息技術很長時間都是國際巨頭的天下,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通訊系統等核心技術,這些不僅是技術,更是IT基礎設施。如今,雲正在成為新一代基礎設施,而阿里雲則作為中國勢力的代表,在這個領域佔有重要一席。

與阿里巴巴同時,亞馬遜和微軟了相繼發佈財報,雲計算營收增長分別為35%和59%。在全球雲計算3A(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陣營中,

阿里雲以64%的增速最高,這也體現出在3A當中,阿里雲正以更高的增長拉近與前兩者之間的差距。

阿里雲在亞太市場的優勢更為明顯。據Gartner數據分析,2018年阿里雲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9.6%,比上一年增加4.7個百分點。這一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亞馬遜和微軟的總和。

從財報看阿里巴巴:消費+科技雙輪驅動

​在這些數字背後,更為重要的核心基礎技術上的突破,正在改寫中國在信息技術產業的地位。

十年前開始進入公共雲領域的阿里,既沒有亞馬遜起步早,又不像微軟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

而在這一季度內,阿里巴巴在芯片、人工智能、數據庫、區塊鏈等領域發佈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其中,含光800是業界性能和能效比最好的AI推理芯片,阿里AI每天調用規模超過了1萬億次,自研數據庫OceanBase刷新了此前由甲骨文保持的世界紀錄,飛天大數據平臺計算引擎MaxCompute再次刷新世界紀錄,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創造新型雲服務器。阿里雲之所以可以增速超過AWS和Azure,這些核心技術的突破是重要原因,這些也將成為阿里雲未來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

這些技術,突破哪一項都非常難。這就如同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登頂,一路上困難重重、九死一生,成功幾率極低。但是在中國,有阿里、華為這樣的企業敢於爬北坡,一爬就是很多年。

今天,我們看到華為在操作系統、芯片上都有了自主權,不懼美國清單的制裁,也看到阿里雲掌握了這些核心技術,可以與亞馬遜、微軟在同一舞臺較量,擺脫跨國巨頭的控制,都是因為爬北坡練就的硬功夫。

從甲骨文的沒落和阿里雲的新角色 看IT歷史的轉折

最近有兩個消息震動了全行業。

10月2日,在被譽為“數據庫領域的世界盃”TPC-C基準測試中,阿里自研的分佈式關係數據庫OceanBase創造新的世界記錄,打破甲骨文(Oracle)保持9年的世界記錄,基準性能測試成績為甲骨文的2倍多。

10月15日,亞馬遜宣佈消費者業務徹底棄用Oracle,這也宣告了其去IOE首戰告捷。

阿里巴巴十年前提出去IOE的時候,一是因這不希望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二是因為這些舊的IT基礎架構在全新的互聯網業務面前有些力不從心。今天的OceanBase採用的新一代分佈式架構,不同於甲骨文沿用至今的傳統數據庫架構,具有水平拓展性能優勢,是主流的數據庫發展方向,也在宣告技術創新才能彎道超車。

從被阿里超越到被亞馬遜棄用,甲骨文沒落的背後是整個信息產業的進步與迭代。

20 世紀 80 年代,IT 時代開啟,操作系統是微軟,芯片是英特爾、高通,數據庫是甲骨文,這些跨國公司實現了全球範圍內的最優資源配置,成為企業信息獲取、戰略決定以及生產、營銷等所有運營的底層架構。

但是,90年代開始的互聯網大潮,以及近十年的移動互聯網爆發,全新的應用對傳統技術架構形成挑戰。而未來,5G、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智能技術群的“核聚變”,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時代正在加速邁向萬物智能(Intelligence of Everything)時代,進而帶動了“智能+”時代的到來——AI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阿里雲在這個節點也發生了質的變化,要承擔更多的角色。去年11月,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增加了“智能”二字。今年初,阿里雲的新定位是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底座,阿里巴巴所有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平臺。而在前不久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的角色再進化,從單一的IaaS層的基礎設施變成全方位的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在傳統的IT基礎設施中,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存儲,這些都是最底層的技術,上面則是由ERP、CRM等應用軟件來支持企業的運營。但是今天面對海量數據和快速多變的業務,這些都已經不再適用。幾年前阿里巴巴為應對內部業務的挑戰而統一的中臺系統,如今正在成為業界最通用的方式。

以前,ERP、CRM都是按照業務線劃分,形成了業務孤島,數據不能在各個業務之間打通,業務也不能隨外界變化而靈活調整。而中臺負責打通數據和業務,向上層可以支持業務靈活多變。可以說是傳統IT基礎架構理念的一個顛覆。比如,阿里巴巴早就開始在自己的體系內搭建中臺,旗下不同業務之間保證用戶隱私前提下可以共享數據。當有團隊需要建設一個新業務,或者需要上線一個新功能時,就可以直接快速複用這些已經沉澱在中臺的功能,避免重複造輪子。

那麼,隨著公有云、中臺、數據智能等新的IT基礎架構成為企業用戶普遍採用的方式,以前由歐美公司主導的ERP、CRM逐漸被取代。在這一次基礎設施的交替中,中國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企業替代了歐美企業,走在了最前面。

阿里雲智能的雙重角色 阿里的第二驅動力,企業數字轉型的橋樑

從之前阿里集團對阿里雲定位的調整來看,對內是把其作為阿里在商業之外的二級火箭業務,以科技作為企業未來的第二驅動力;對外,是張勇所提出的“商業操作系統”的技術支撐部分。也就是說,無論是對於阿里巴巴的未來,還是對於新商業體系,阿里雲都將以科技提供發展的原動力。

在阿里內部,一方面,阿里所有的業務,包括交易、支付、物流、供應鏈服務等等,這些業務的成長都依賴於底層的阿里雲支撐,他們的成長,離不開阿里雲的強大。另一方面,阿里雲業務的快速增長,也成為阿里整個未來業績增長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從阿里雲的業績就可以看出,從去年Q2的46.98億,一路增長到這個季度92.91億。

所以,從內部看,阿里雲以科技的力量形成阿里巴巴未來的雙輪驅動模式。

更大的價值在於外部。根據IDC最近剛發佈的《2019年數據及存儲發展研究報告》中稱,2019年企業數字化轉型IT支出首次超過非數字化IT支出。IDC稱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拐點——開啟新數據時代元年。這也就意味著由數據驅動變革的“智能+”時代的到來。

舉一個例子來理解這種不同:比如,過去的服裝廠,需要ERP、CRM等管理軟件,保證業務的順利運營,但這是從管理角度出發的IT支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運營效率,而無法帶來更多的增值。再看淘寶,它可以把前端數以億計的消費者與後端的服裝工廠直接打通,用成熟的C2M模式以及依託阿里強大數據服務能力的IoT技術,通過銷售預測與行情預測、設立動態定價模型等智能措施完善C2M柔性供應鏈。這樣的工廠就是真正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的工廠,創造了增量消費的模式。

顯然,技術的價值被重新定義,從過去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化為賦能產業數智化轉型,實現全生態可持續發展。

阿里研究院在今年年初發布首份“智能+”研究報告《從連接到賦能:智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稱,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網購人群(6億)、全球最大規模的網絡零售業(9萬億)、全球最多的快遞數(507億件),數字化工廠的比例卻遠低於歐美(歐洲46%、美國54%、中國25%),50%的廣告屬於無效投放,這直接導致供應鏈柔性生產、定製化生產能力不足。報告認為,要實現製造業“智能+”,就需要為消費端和供給端架起一座數字化能力的遷移之橋,探索一條數字化全面轉型之路。

阿里雲之所以是消費端和供應端最適合的遷移之橋,就是因為阿里過去二十年實踐。“哪怕今天有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如果沒有一個產業的實踐,沒有自己業務的嘗試,憑空做一個有非常高質量的雲,變成一個數字經濟體的基礎,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張建鋒認為,雲作為全新的基礎設施,不僅是技術,更需要經驗、實踐、方法論,而阿里雲就是被阿里各種複雜的業務挑戰和鍛煉出來的。比如,馬上又將來臨的雙11,以阿里的交易量,這恐怕將是雲平臺接受的最高考驗了。

基礎科學技術的投入,是一個長期而難於見效的大工程。阿里雲十年爬北坡,自主研發雲技術,創造性的在實踐中凝練中臺方法論,投入芯片、AI等核心基礎技術研發,積累下技術與經驗。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新一輪的數字經濟基礎建設也拉開大幕,阿里雲將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數字化轉型中,擔當起重要的角色。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