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特展集萃孫中山康有為胡適百位近現代名人翰墨

上海寶龍美術館明起將呈現“大道——百年名人翰墨集萃”展覽,將彙集孫中山、廖仲愷、黃興、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嚴復、胡適等百餘位現代知識精英的103件信札,其中不少均為歷史關鍵時刻的重要文獻,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意義。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彙集孫中山、廖仲愷、黃興、袁世凱、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嚴復、胡適、陳獨秀、陳寅恪、王國維、羅振玉、周作人、劉半農、錢玄同、郭沫若等百餘位現代知識精英的翰墨手澤。

展覽呈現的103件函札、手澤,俱系近年由拍賣行所流出,引發關注的部分,所涉人物或為民初政元,或為“五四”風雲翹楚,或則享譽海內外,引領一時風氣、垂範至今、推為政學各界重鎮者,時間則跨度20世紀上下半葉。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孫文楷書《無量佛》

在近現代史中,公私檔案、報刊書籍乃至各類未刊文獻之繁多,難以想象。這些客觀條件,極其有利於個案研究,有利於從細節上再現歷史情境,然而卻增加了宏觀把握的困難。同時,由於學術理念的進步,人們愈來愈重視社會史與群眾史的研究,特別是下層群眾的研究,而許多此類研究又屬於起始階段,這樣不免增加了研究視角“細化”的權重。面對紛繁研究材料,要既能有對所關涉史事的全面陳述與把握,同時亦要有對史事細節的鉤沉與精審考訂,要能大中不遺其小,小中以見其大。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杜月笙書法《大道之行》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裡說:“一種學問能擴張他研究的材料便進步,不能的便退步。”清以來至民國政要、社會影響人物、前輩學人函札、日記、電報、公牘,逐步發現,作為歷史材料運用於人物專題、學術史、思想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甚或政治史研究,有其獨特的價值及優勢,尤其對於細節研究,別具視角。研究者可藉此貼近了解所研究所關注對象當日之生活圈、交誼圈、交集圈、戚友往來、公牘往還、上傳下達、人際脈絡,甚或身體景況、心靈細微及相關貫連,即有可能藉此將所關注之對象、所研究之人物、所牽涉之史事、現象及人物日常居恆、進退出入、史事前後、彼此因果、相關係連,“體貼”並大體“復原”出來。而所“體貼”並大體“復原”出的生活圈、交誼圈、交集圈、戚友往來、人際脈絡、人物身體景況、心靈細微、前後史事、相關貫連,又反過來有助於增進研究者之“歷史感”(進或“歷史現場感”),使研究者知世論人、“讀其文而想見其為人”,進而對所關注、所研究之對象于思想、文化、生活、境遇、社會政治、彼此係連,有較清晰之認知與瞭解,即可做到誠如陳寅老所謂“瞭解之同情”,慧眼只具,開啟研究新層境。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老舍楷書詩三首,題跋者為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

例如,此次展覽中,有胡適1960年7月在柏克萊為餘小仙題句,及同時稍後致《時代週刊》《財富》《生活》三大雜誌創辦人、“時代之父”亨利·魯斯的英文函,對於研究胡適當時的處境、心境、晚年境遇,均大有幫助。這是胡適生前最後一次出國之行,也是他晚年最令他煩擾不已的肇始,他於1962年2月24日突發心臟病遽然奄逝,與此行有莫大關係。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胡適飛行小贊》

上款人餘小仙女士(b.1927)與胡適先生1960年相識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別後適之先生書此見貽,並由餘小仙女士珍藏至今。餘小仙女士和其先生喬治·坎特於1957-58年間,寓居香港蒐集博士論文資料。期間,坎特夫婦大量旅行,遇到許多孜孜向上的學生、藝術家和當地傑出的學者。返美后,坎特先生於1961年獲得柏克萊大學東方語言博士學位。1962-66年,他為羅切斯特大學創建東方語言系,隨後轉至加州大學艾爾文分校,創建東方語言系。該系發展為今天的東方語言文學系,乃國際知名的人文科系之一。

又如,陳獨秀寫於1923年12月20日的《序》手稿,現在平心去看,無論在當時及今天,均意義非凡,值得深思。以當日而論,陳氏實有總結平息由張君勱於當年初在清華演講所引發的“科學與人生觀”爭訟未已的意曲,希冀通過評述論戰各方的機會(捲入討論者有張君勱、丁文江、梁啟超、任鴻雋、胡適、孫伏園、林宰平、張東蓀、章演存、朱經農、唐鉞、王星拱、吳稚暉等),做一總結,同時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在他看來,“科學與人生觀”不是什麼“永恆的問題”,而是歷史發展到某特定階段被注意及引發人們困擾、思考的一個問題。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陳獨秀科學與人生觀序手稿》水墨紙本信箋十開

“大道”展覽,將一個時代的“大先生”們的書法作品進行甄選和集結,以期通過這些作品,觀察這些人;通過這些人,觀察那個時代,乃至那個時代生態裡的芸芸眾生。當然,對於其中的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的書法,其藝術價值是遠遠不能和專業的書畫家相比的;但毛筆對於他們是一種工具,信札是交流,書法是遣興。然而,惟其如此,方顯本真,回到書法最初的使用價值,更遑論附著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與文獻價值。據悉,此次展覽由上海明軒國際藝術品有限公司與寶龍美術館聯合舉辦。

展品精選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胡適跋《紅樓夢考證》之一手稿 水墨紙本稿紙四頁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伍德彝劉季平鄧爾疋題舊拓漢宋伯望石刻後面

題跋者簡介:

伍德彝(1864-1927),字懿莊,廣東番禹人。居廉弟子。擅書畫、篆刻。

姚禮修(1878-1939),字叔約,又號粟若,廣東番禺人,早年留學日本,為同盟會最早社員,也為南社成員。擅長水墨畫,花卉山水無所不精,為民國時期廣東著名的畫家。

劉季平(1878-1938),行三,自署“江南劉三”,中年研漢儒汝南許慎之學,晚年好古器文物。在北京,與蔡元培、陳獨秀、沈尹默等交往,切磋學術,多有唱和。隸書功力深厚。收藏甚富。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郭沫若汪闢疆題延光四年磚拓片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章太炎篆書二十一言聯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茅盾行書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周作人行書節錄一鬆齋隨筆扇面

“大道”特展集萃孙中山康有为胡适百位近现代名人翰墨

袁世凱致朝鮮大臣金昌熙叢札及文稿

百年名人翰墨集萃

展期:2019年11月3日—11月10日

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