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劉文步和郭德綱的恩恩怨怨很多人都很清楚,大概就是劉文步曾因生活問題(與有夫之婦通姦)被送進監獄三次,後來到北京加入德雲社,但因漲薪問題與郭德綱鬧翻,後來劉文步即使跪求郭德綱,也沒有得到老郭的原諒。兩人從此“不共戴天”。

而對於他為何是“太平歌詞第一人”,這個並不是瞎吹鬍掰的。

相傳太平歌詞是清朝初葉由太平鼓和一些民間小調慢慢演變而來的。一開始,太平歌詞從屬於相聲,相聲演員在開場前招攬觀眾,或者在演出中間調節氣氛,都會演唱太平歌詞。後來,太平歌詞漸漸發展,演變成為單獨的曲藝表演形式。

太平歌詞只需要下圖中的“玉子”,便能表演。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曲調太平歌詞到底起源於哪兒,有遠中近三種說法。

最遠的說法,起源於我國傳統宗教裡的“道情”,也就是宗教用來勸人行善的勸善歌。道情的歷史最早可以推到唐宋時期。但這個說法太寬泛,因為很多小曲小調的起源都可以說成是道情。

中間的,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岔曲。這個說法相對就比較近了,岔曲最早是滿族旗人喜歡唱的小調,說太平歌詞起源於岔曲相對靠譜。但流傳於京津地區的很多小調論起源也都來自岔曲。

近的,那就是起源於蓮花落。這一下子就把太平歌詞的歷史推進到一百多年前,這個起源就比較讓人信服了。

而為何叫太平歌詞也有兩種傳說。第一種與“民間傳說發明人”慈禧有關,稱慈禧在宮中聽了蓮花落藝人趙星恆的演唱之後大喜,她說趙星恆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賢良,頌揚的是國泰民安,特賜名為太平歌詞。

另一個版本則比較寬泛,那就是清政府把一切歌唱國泰民安的小曲都叫做太平歌詞。

不管哪種說法吧,太平歌詞似乎是清朝末年的一種主旋律音樂。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那麼為什麼用玉子板?

太平歌詞演唱用來伴奏的玉子板的由來也有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都和馬三立的外祖父恩緒(恩培)有關。據說恩緒被召入宮中給慈溪演唱,他隨身帶著的伴奏工具是“霸王鞭”,李蓮英認為霸王鞭有武器之嫌不讓帶。恩緒只能拍著大腿唱曲兒,慈溪不解遂問,瞭解情況之後讓李蓮英去後院找個替代的東西。版本在這裡分開了,第一種說法是李蓮英拿了兩根竹竿來當伴奏。第二種說法是李總管拿了兩塊竹板。

不管怎麼說,這是御賜的,以後伴奏工具就叫御賜,時間長了就改叫玉子了。筆者認為還是拿竹竿比較靠譜,李總管哪有閒工夫現場做一副板子啊。

而太平歌詞出現之後依然處於一種不受重視的狀態,一般都是相聲演員畫鍋和圓粘兒的時候唱一唱,或者是白沙撒字的時候結合著字唱一唱。比如傳統的《字像》就是配合太平歌詞一邊唱一邊撒的。因為這個調兒和歌詞很簡單,遠遠比不上鼓曲,用行話說就是不夠一賣的,自然沒有得到重視。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真正讓太平歌詞火起來的是三個人,汪兆麟,吉坪三和吉文貞。

這三個人尤其是前兩位都算相聲演員,但讓他們名聲大噪的並不是說相聲,而是唱太平歌詞。他們也是最早把太平歌詞單獨拿出來賣藝的藝人。汪兆麟不光是唱,他將太平歌詞的曲調進行了創新,每四句一個反覆,字字上韻,唱起來婉轉動聽。而且汪兆麟還創作了很多新詞,比如歌頌秋瑾的《女士英豪》等。

而吉坪三和他女兒吉文貞則主要是唱,尤其是吉文貞,她14歲就靠演唱太平歌詞在南京上海等地走紅,得藝名荷花女,後來還收徒弟小荷花。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在汪兆麟吉家父女的帶動下,北京天津也有很多相聲演員開始鑽研演唱太平歌詞,這中間比較出名的有常寶堃的父親常連安和侯寶林等人,他們倆都是唱戲出身,嗓子好,唱起來更是圓潤嘹亮韻味濃郁。

其他比較出名的還有張傑堯、秦佩賢、袁佩樓、馬壽巖等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楊少奎,他是第一個將太平歌詞帶進相聲茶社的相聲人藝人。

汪兆麟和吉文貞錄製了大量唱片,可惜的是如今傳世的只有三張,分別有汪兆麟的《小上壽》《勸人方》《韓信算卦》,荷花女的代表作《餑餑陣》。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但進入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太平歌詞逐漸走入了沒落。

一般觀點認為還是太平歌詞先天不足造成的,曲調簡單,作品稀少,不夠一賣,在競爭中肯定不敵京韻大鼓這些對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四十年代的曲藝重鎮天津還有北京出現一種反串熱,這種亂七八糟尋求新鮮勁兒的表演形式壓制了很多傳統節目。比如這個時期的侯寶林就去演了話劇,有時候也跟著演反串戲。

馬三立雖然不願意演,但是迫於生計也在很多反串戲中出演惡婆婆或者媒婆之類。反串戲的流行連傳統相聲都壓制了,更別說不夠一賣的太平歌詞了。

解放後,相聲表演幾乎全進了劇場。白沙撒字的表演形式幾乎絕跡,圓粘兒也不用了,觀眾直接買票進場就可以觀看。

太平歌詞除了在個別段子裡有應用之外幾乎沒有了演出價值。甚至很多曲子比如《姐夫戲小姨》這些糟粕也讓太平歌詞淪為俗調的代名詞之一。

雖然五十年代仍有一些新曲目出現比如《劉老漢過年》和《劉胡蘭》等,但已經難以改變太平歌詞沒落的現象。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馬三立、趙佩茹、劉寶瑞在《扒馬褂》的墊話裡,有一段對話能說明太平歌詞在相聲演員心目中的地位,馬三立說太平歌詞太俗了,俗透了。趙佩茹同意: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因此到上世紀60年代,太平歌詞幾乎絕跡。不過雖然表演絕跡,會唱的人還在,擅長表演太平歌詞的楊少奎和王本林將大部分太平歌詞保留了下來。

從60年代開始,有三十年的時間相聲界幾乎沒人再提起太平歌詞。1999年,天津眾友相聲團團慶日,佟守本登臺演唱了太平歌詞《秦瓊觀陣》,沒想到在現場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太平歌詞重見天日。在此後,每當佟守本登臺表演的時候總有觀眾點唱,而楊少奎的得意門生劉文步則將老師的大部分曲目繼承了下來。雖然劉文步的嗓子不好,但他的太平歌詞婉轉掛味兒,尤其是鼻音的運用乃是太平歌詞最原汁原味的樣子。

受到鼓勵的佟守本再接再厲,在天津相關部門和老藝人的幫助下,他蒐集了104段太平歌詞唱詞編纂成冊,這就是《中華太平歌詞珍本》。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歌詞傳承人授予了佟守本和劉文步,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歌詞傳承人則授予了王本林的兒子王雙福。至此,太平歌詞重新回到了相聲表演的舞臺。大家也終於聽到了“那莊公閒遊出趟城西,看見了人家騎馬我就騎著驢……”

而三人當中只有劉文步離世,對於媒體來說,按照既然是非遺傳承人,那就是“當世第一”的邏輯,就把“太平歌詞第一人”的稱號封給了劉文步。

佟守本和王雙福算是吃了個啞巴虧。

劉文步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歌詞”第一人,有兩位大師算是吃了暗虧


而實際上,劉文步的雙簧表演才是圈內獨一無二,70多歲時表演《大雙簧》時,說到磕頭立馬跪在臺上磕得嘣嘣作響。

而太平歌詞方面,劉文步只能說是第一陣營的前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