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會終於“打”出知名度

高雄市議會終於“打”出知名度

自選戰開打以來,上從臺灣地區領導人、“行政院長”、“政府”高官、民代,下至新聞媒體、政論名嘴,幾乎天天輪番炮轟韓國瑜,而高雄市議會作為“抗韓”第一線,綠營議員早已磨刀霍霍,但無奈每天“黑韓”、“蹭韓”者眾,想要博得媒體版面也非易事。終於,高雄市議會在綠營杯葛市府預算時血濺議場,“打”出了知名度。

高雄市议会终于“打”出知名度

臺灣過去登上國際媒體常常是因“立法院”打架,縣市議會則較少見肢體衝突。尤其高雄市在民進黨長期執政20、30年下,“祥和”很久了。俗話說“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但沒爭執未必是好事,一切藏在臺面下決定並非是“民主的常態”。2003年高雄市議會也曾因議長賄選案躍上媒體頭條,擔任高雄市長謝長廷的競選要角、後來擔任民政局長的王文正,公然在辦公室內介入議長買票操盤,不僅被起訴,還遭彈劾,最後有17名議員被判有罪。因此,議會內的理性辯論值得鼓勵,但暴力相向還是必須譴責。

當然,沒有重大議題時縣市議會吸引不了媒體的目光,議員表現好壞沒人知道。但這一切在高雄市被韓國瑜翻轉後發生了變化。除了“韓粉”的關注,高雄市政府與市議會開始成為媒體不能忽略的地方,當然也成為“黑韓”者放大鏡聚焦之所在。

高雄市议会终于“打”出知名度

現在高雄市議員有了更多政治舞臺:鎂光燈所到之處,吸引了觀眾,但也鼓舞了演員,不僅高雄市長與團隊的施政表現將受更多人檢驗,高雄市議員的表現也同樣攤在陽光下,面對監督。

市長決定參選2020後,讓這個秀場更加激情。韓國瑜競選的決定市民能否接受,當然必須回到市民身上;至於議員監督的內容是否合理,手段是否過度激情,市民也看在眼裡。如果市長請假,總預算就不能審查,那過去謝長廷北上擔任“閣揆”時,當局先後派了陳其邁與葉菊蘭代理市長,而陳菊北上擔任蔡辦秘書長,則由副市長許立明代理,怎不見民進黨議員以相同標準杯葛預算審查?

高雄市议会终于“打”出知名度

現在期待高雄市議員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地理性審查預算,已不可能。有論者認為因為大選,不管韓請不請假,這場血濺議場的大戲都會上演。但就算韓不選,在媒體高度關注與議員作秀的風氣下,類似的杯葛戲碼難道就會消失?想要出名,不能只靠“打”,尤其這種對人不對事的問政,雖然能夠博得版面,但市民恐怕也淪為祭品。2007年民進黨為反制“在野黨”杯葛,推出一支文宣:“再怎麼野蠻、‘亂黨’,也不能擋住人民的幸福”,同樣的話,今天轉送給該黨的高雄市議員!

本文摘自臺灣《中國時報》,作者為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