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最近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又將校園霸凌的話題推到了公眾面前。現實生活裡,有很多令人無奈的因素,讓許多家長感到焦慮而又無能為力。

有很多文章分析到,什麼樣的孩子被霸凌的可能性較大,家長可以從哪些角度,卻降低孩子被霸凌的可能。

可是我們仍然很惶恐,因為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絕對杜絕校園霸凌的發生。我們還沒有辦法確保自己的孩子,不成為受害者。

於是我們會對事情的另一面,充滿忌憚:成為霸凌一方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態?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01 即使"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

警察在調查胡小蝶死因時,找到了幾個曾經欺負過她的學生。這幾個施暴者卻反過來說死者的壞話,說她很"聖母",人緣不好。有的甚至說"死了好,她媽媽才能拿那麼多賠償金。"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明明是施暴者,這將責任歸結於受害者身上。這些孩子或許認為,她所做的很正常,是被害者有千萬種不好的理由。

前幾年還有一個極端的案件,霸凌時間居然長達十多年。浙江溫嶺的王女士,從高中起就因一個玩笑,開始受到校園裡各種不實信息的攻擊。

有人在校園論壇、貼吧等各個地方,不斷髮帖誣陷她是品行惡劣的"神女"。一直持續10年,在她工作、結婚、生子之後仍然沒有停止。最後王女士忍無可忍,在丈夫的幫助下將霸凌者告上了法庭。

而調查發現,一直以來堅持傳播謠言,不惜用十幾個小號煽動他人跟風的始作俑者,居然與王女士並無過多交際。

是什麼能讓施暴者理直氣壯地打著正義的口號,實施欺凌?而那些不明真相又熱衷參與跟風的同學,又是什麼樣的心理?

這大概就和《少年的你》裡,施暴者的心態如出一轍:都是受害者應該的,是他們的錯。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態?

日本著名心理學家岡田尊司,在《怪癖心理學》中提到:

支配欲是人類的根本衝動。

世界上的人們分為兩種人,一種是支配欲強的人,一種是支配欲弱的人。但是,支配欲弱的人並不滿足於被支配的狀態,而是會選擇三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支配慾望。

第一種方法是去支配比自己更弱的對象。例如,長期遭受上司和同事打壓的社畜,在工作環境裡不敢吱聲反抗,卻會對家裡比自己更弱小的妻兒大發脾氣,頤指氣使地進行支配。

第二種方式就是把自己與支配自己的人同一化,也就是產生"自虐"的心態。被人支配太過痛苦,支配別人成本太高,但是如"暴君般"支配自己卻很容易實現,同樣可以獲得滿足感。

第三種方式就是通過別人或集體的力量來滿足自己的支配欲。一個支配欲弱的人可以通過加入龐大的群裡來贏得優勢,從而滿足自己的支配慾望。平常不起眼的蔣某,以及參與校園欺凌的一眾同學,隱藏在群體的力量背後,達到倚強凌弱的欺辱效果,滿足自己的私慾。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王女士在採訪中說道:"能抱團的總是那些成績不好、能力不強的人"。

由此可見,愛欺負人的孩子,本身卻也是"弱勢群體"。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其中一個施暴者,由於本身也很膽小怕事,最後也成為了受害者。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也不能成為他們"可恨"的理由。

02 "霸凌者"的家庭因素也不可忽視

電影《少年的你》裡,主要霸凌者角色魏萊,明明總是臉帶笑容,可做出來的事情卻極其狠辣。眼神令人膽寒,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威脅感。

魏萊成績很好,和其他兩個施暴者不同,不像一個"弱勢群體"的孩子。這不禁讓人疑惑,她為什麼成為了主要施暴者,還會學到這樣一幅"笑面虎"的可怕模樣?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我們能從影片裡找到蛛絲馬跡:母親"護犢子",不把欺負同學當做一回事;父親只關心她的學習成績。

魏萊害怕受欺負的陳念報警,向陳念求情時說:

"我不能再復讀了,因為復讀,我爸爸已經很長時間不跟我講話了。
我如果考不上好大學,我不知道爸爸會對我怎樣。"

她內心也有恐懼感,而這種恐懼感則來自她的父親。父親的冷漠,成為她心靈扭曲的誘因。

再加上母親的一味維護,又疏於管教,讓她有了很大的空間為所欲為。

追溯"霸凌者"心理形成的原因,家庭背景同樣不能疏忽。

▲一種情況,是孩子的父母愛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比如經常吵架、打架,或者父親有家暴行為。孩子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長大,會把使用暴力當做一種正常的手段。所以當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同學時,絲毫不覺得有問題,反而認為是受害者太弱小。

▲另一種情況,是像魏萊這樣,只關注孩子成績,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又不關注心靈的健康成長。這類看起來很優秀,或者不算弱勢群體的孩子,會把欺負同學當做一種調劑"無聊"的手段。嘲弄、欺負、辱罵同學,讓他們覺得很有趣。

總之,這些施暴的孩子,不僅不能體會受害者的心態,反而把快樂建立在欺負同學身上。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缺乏同理心,甚至心靈有些扭曲。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03 別讓孩子繼續墜入深淵

《少年的你》裡,校園霸凌事件不斷升級,最後走向了不可控制的方向。受害者陳念變成了殺人犯,施暴者魏萊意外身亡。

如果魏萊的父母,早一點發覺孩子的異樣,而不是用冷漠的態度去處理,事情也不應該是朝這樣的方向發展。

有的施暴孩子,看起來是受了太多的"溺愛",變得肆無忌憚。可是父母給予愛的方式不正確,說到底還是缺乏父母真正的"關愛"。

《少年的你》:“霸凌者”也是“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不可忽視

父母缺乏對子女的教養,就會給悲劇提供溫床。無論是受害一方,還是施暴一方,都別再讓孩子繼續墜入深淵。請給給予自己孩子真正的關愛,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HI,我是西卡弟弟,專注優質內容,助力快樂童年。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評論、轉發、收藏、點贊~與我一起說說育兒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