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笑塵108


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同盟國之前的約定,越南北部屬於“中國戰區”範圍,蔣介石指派滇軍盧漢所部和中央軍一部前往越南受降,剛剛復國的法國迫切想奪回曾經的勢力範圍,居然派兵硬搶,結果與國民黨軍隊爆發了“海防之戰”,法國人被打的很是狼狽。

越南、老撾和柬埔寨被統稱為“印度支那”地區,在古代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末隨著清朝腐朽,法國人趁機控制了印支地區,並且企圖繼續深入,爆發了“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捷就是在此戰期間。從這一層講,與越南陸地相連的雲南龍雲、廣西李宗仁還是有功於民族的,這兩位軍事政治強人阻遏了法國勢力對我國西南諸省的進一步擴張。

抗日戰爭爆發後,經由越南港口和“滇越鐵路”到達雲南的交通線成為國民政府獲得海外物資的重要通道,日本人恨的牙根癢癢,但一時還不敢跟西方列強翻臉,所以只是外交施壓,同時派兵佔領桂南地區;到1940年情況惡化,遠在歐洲的希特勒用閃電戰擊敗法國,失去了祖國的駐越南法軍處境非常尷尬,不得不容許日本部分軍隊進駐越南,滇越鐵路實際上被切斷。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乾脆解除了駐越法軍的武裝,同時進軍滇越邊境。關鍵時刻,從湖南戰場緊急調往滇南的關麟徵第15集團軍堵住了日軍侵犯雲南的企圖,一直對峙到日本投降。

在法國人傳統盟友英美的支持下,以及蔣介石急於調兵回國,最終達成妥協,滇軍海運東北,法國人捲土重來重新控制了越南。但是胡志明領導的越南人民軍游擊隊已經活躍起來,堅持與法國佔領軍作戰,不過由於力量較小,尚不能趕走法軍。1949年新中國成立,次年解放西南諸省,胡志明立刻北上求援,北京給予了鼎力援助,越南人民軍開始在廣西和雲南進行裝備與訓練,我方同時派出了以陳賡將軍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

在陳賡將軍的指導下,越南人民軍取得“奠邊府大捷”等一系列勝利,終於迫使法國退出越南。1954年在日內瓦簽署了《法越停戰協定》,越南北方由胡志明領導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南方則成立了由原退位皇帝保大執政的臨時政府,後來由美國支持的吳庭豔成為“總統”,雙方以北緯17度線為界。胡志明當然想統一越南,並且得到了中蘇的支援,此時的印支地區,已經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和西方陣營的冷戰前沿和角力場,為了防止整個地區“赤化”,美國決定代替法國,支持南越政權對抗胡志明的統一進程。

從1955年到1960年,越南兩個政權之間不斷髮生戰爭,南越軍隊開始有了美國軍事顧問團,但是南越軍隊戰鬥力很差,到後期只能控制南越的大中城市,而廣大農村已經被北越支持的南方游擊隊佔領,南越政權搖搖欲墜。

從1961年起,為挽救南越政權的崩潰,美國開始加大軍援力度,派遣空軍和特種部隊參與南越地區的戰鬥,1964年更是藉口“東京灣事件”直接轟炸越南北方,中蘇則同時加大對北越的軍援,甚至直接派出了防空部隊,戰爭升級。

到1965年,由於南越陸軍的無能,美國不得不赤膊上陣了,派遣陸軍直接投入南越地區的戰爭,越戰至此全面爆發,經過三年多的殘酷戰爭,美軍損失慘重,國內反戰浪潮逐漸增強,1968年起美軍開始逐部減縮兵力,到1973年美軍全部撤出了越南。

1975年,沒有了美國支持的南越政權被北越橫掃,越南統一。


烏拉雜談


越南戰爭可以說是自從二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了,從1955年開始,直到1975年結束,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越南軍民死亡人數超過160萬,而且還導致1000多萬人無家可歸。

而美軍這邊也很不順,也在這二十年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總計有5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器裝備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但我們都應該知道,當年的越南和美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而且越南也沒有對美國的地位造成威脅,為什麼美國還要執意侵略越南呢?

在二戰之前,越南是法國人的長期殖民地,不過在二戰中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而在二戰結束之後的同一年,以胡志明為核心的越南共產黨向法國人宣佈獨立,並且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不過事情可並沒有這麼簡單,四年之後,法國人重新介入越南國事,前越南的皇帝得到了法國人的支持,開始走上了和越南民主共和國分庭抗禮的道路,並且在西貢成立了“越南臨時政府”。所以後來人們習慣性把越南民主共和國稱為北越,越南臨時政府稱為南越。

而隨著南北越的矛盾愈演愈烈,北越人民對法國人的仇恨也越來越深,1954年,北越人民軍將法國人從越南趕了出去,本來以為事情就此結束的人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等待他們的是再一個危機。


因為第二年,美國開始介入越南的國事之中,並且以幫助訓教越南軍隊為由支持吳庭豔政權,也是在同年,吳庭豔正式登上了南越的領導人之位。

這個時候,整個越南就像是被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瓜分”了一般,因為北越得到了蘇聯的支持,南越是得到了美國的支持。

但是,在北越人心中清楚南北越不能分離,要不就得重蹈朝鮮的覆轍。於是在1959年,準備妥當的北越徹底按捺不住了,大規模出兵討伐南越,意圖統一越南。

而美國深知,一旦北越統一了南越,意味著美國在越南行動的失敗,同時也意味著蘇聯的得手,在大局上輸給了,蘇聯,於是美國也找了一個藉口向北越宣戰。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裡,美國以絕對優勢,重創了北越軍隊,但是美軍始終都不能完成他們的最終目標——消滅北越。

而且美軍還屬於不長記性的那種,忘了在朝鮮被我國志願軍打敗的事實,試圖通過越南作為跳板,進而侵略我國。

對於美國人的陰謀,我國不可能看不透,於是我國開始源源不斷的派兵和物資援助北越,而且蘇聯也為北越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隨著越南戰爭的延長,美國士兵的補給越來越困難,而且美軍的傷亡率也直線上升,甚至在他們國內還出現了“動亂”,比如不斷有民眾遊行反對美國政府的對越戰爭,被逼無奈的美國最後只好宣佈從越南撤兵。

而在失去了美軍幫助下的南越,實力遠遠不如北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北越就徹底打敗了南越,實現了越南的統一。


夏目歷史君


越南戰爭跟朝鮮戰爭極其相像,同樣是北越壓著南越打,打到南越存亡之際,美國出兵開外掛趕來支援。

同樣是我國的警告,在朝鮮戰爭讓對面別越過北緯38度線,在越南也說好別過北緯17度。

否則中央政府直接出兵支援越南,終越戰從頭到尾,美國都沒踏入過北越的領地,在1973年後隨著中美關係的解凍,這場戰爭最後以北越的勝利告終。


自從麥金德提出“世界島”的地緣政治概念後,這意指東歐和中東這一帶地區,美國就一直盯緊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

美國發動朝鮮戰爭就是想從朝鮮半島登陸歐亞,作為戰略的一個緩衝地帶,可惜在我黨的領導下鎩羽而歸。

基於冷戰格局的分析,美國想遏制共產主義在南亞的擴張。

本來還以為馬哲只是理論,結果二戰後居然出現了中蘇兩個社會主義大國,而且蓬勃發展。


美國不動手很可能失去亞洲,這直接影響到冷戰的結局。

而朝鮮戰爭打完局勢差不多就定在那裡了,美國還想著借南韓日本臺灣制掣東亞。

然而越南的形勢讓美國越來越焦慮,除了印尼,越南人口東南亞第一,影響力第一。

共產主義的擴張勢如破竹,越南周邊的國家泰國緬甸都被牽連到了,美國擔心蘇聯的勢力徹底佔據整個東南亞,而且美國必須堅持“反蘇”。


面對著蘇聯援助北越的情況下,美國的境遇避無可避,這也是冷戰的一場局部戰爭,蘇聯將美國拖在亞洲的戰略成功了,美國最終不得不插手越南的戰局。

本來美國倒沒打算出兵越南,想著扶持一下南越的政府就好,最初派一些軍事顧問過去。

然而1960年後南越節節敗退,南越政府爛泥扶不上牆,東南亞的戰局惡化到美國不出兵絕對會崩的地步。


越南就是那塊多米諾骨牌,美國無奈之下除了出兵沒有其他選擇。

在1948年杜魯門的政策開始注意到印度支那這裡,在1950年後把它的地位升級,54年艾森豪威爾決定支持南越。

之後接手的肯尼迪直接把越南視為東南亞的橋頭堡,再下一任的約翰遜就直接把戰爭升級,到1964年在越南的美軍超過3萬人。

可惜美國最後發現,北越的游擊隊永遠都打不完,扶持南越早晚要垮,國內居然還持續掀起了反戰浪潮。


美國最後也沒預料到1973年中美關係解凍這事,導致最後又把軍隊全撤回來,美國這場戰爭白打了。


虎歷


美國為什麼要進攻一個萬里之外的越南?說起來這個故事有點長。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驚人的勇氣,將中國人民志願軍開進了朝鮮的土地。

1953年,美國經歷了它建國以來的第一場失敗,美軍從鴨綠江邊退回到了三八線以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剛剛誕生的方興未艾的國家,居然擊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這徹底刷新了整個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對東亞的看法。乃至對整個亞洲的看法。


雖然在二戰時,日本也曾經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但是在二戰結束後,歐美核心論依然停留在歐美各國的腦海裡。即使在二戰結束後,歐洲依然是歐美各國眼裡的核心地帶,而亞洲只是歐洲的附庸。所以在毛主席訪問蘇聯時期,赫魯曉夫曾經對毛主席說:“將來歐洲的革命蘇聯負責,亞洲的革命中國負責”。說明在赫魯曉夫眼中,歐洲依然是主要方面,而亞洲只能做次要方面。

但是在朝鮮戰爭之後,亞洲的重要性在美國人眼裡,陡然提升了。

亞洲,尤其是有中國的亞洲,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股力量甚至能夠遏制美國的擴張,能夠在正面戰場上與美國硬碰硬並擊敗美國,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抗美援朝之後,遏制中國也成為了美國國家戰略之一。

可是在朝鮮戰爭之後,美國人沮喪的發現自己手裡的牌並不多。

朝鮮半島沒有想象空間了,因為朝鮮戰爭打完之後,三八線南北的局勢已經確定,任何一方都不再可能挑起戰爭。而臺灣方面,被共產黨攆出大陸的蔣介石政權,也是爛泥扶不上牆,根本不可能反攻大陸。算下來在整個亞洲東部,美國人只有臺灣,南韓和日本三張牌可打。


不過如果僅僅有這三張牌的話,美國人也還算能夠招架,雖然不能形成有力威脅,但是面對中國,美國人的實力也不算太弱。

但是越南的形勢,嚴重的影響了亞洲的局勢。

越南在歷史上是法國殖民地,二戰時日本侵入越南,二戰結束後日本撤出越南,但法國人重新回到了越南,越南民族主義者自然不會再允許法國第二次殖民越南。所以,越南與法國展開了為期9年的法越戰爭。1954年,越南共產黨贏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重創了法國殖民者,法國殖民者再也招架不住,雙方簽訂了日內瓦協定,法國撤出了越南北部。



越南北部被越南共產黨佔據之後,法國人在越南南部扶持了之前的越南國王,成立了一個偽政權。

其實法國人急於撤出越南,已經對越南南部沒什麼興趣,只希望留一個尾巴。這個越南偽政權絲毫不得人心,從成立開始就勉強維持,內部動亂不斷,眼看著就要崩潰。

越南的局勢深深的牽動著美國人的心。

為什麼呢?

因為越南可能導致美國整個亞洲局勢的崩潰。

越南雖然是一個小國,可能那是相對中國而言,在東南亞越南絕對是一個有重要地位的大國。 除了印度尼西亞之外,越南的人口在整個東南亞是最多的,影響力也最大。而一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正要佔領越南美國人怎能不害怕?

在越南周圍,老撾,柬埔寨的共產黨也是勢如破竹,大有奪取政權之勢。 更要緊的是,越南共產黨是蘇聯和中國大力扶持的政黨,雖然此時蘇聯和中國關係已經破裂,但是兩國作為共產主義陣營中的兩個大佬。為了爭奪共產主義陣營的領導權,對於越南的扶持都是不遺餘力的。就連法越戰爭中,越南的奠邊府戰役也是由中國顧問團負責指揮的。

如果北越政權順勢拿下整個越南的話,那麼緬甸,老撾遲早也會被共產黨拿下。而與之相鄰的泰國和馬來西亞,本來境內就有共產黨在小規模的活動,如果他們的鄰國都被共產黨佔領的話,這兩國也很難維持。這樣一來,整個東南亞的策劃也指日可待了。


為了避免越南這塊多米諾骨牌被推下,美國人決定出兵援助越南——準確的說是援助越南南部的南越政權。

可是美國人實力雖強,挑人的眼光卻始終不怎麼樣,無論是南韓李承晚,臺灣蔣介石還是南越吳庭豔,美國人總是能在萬千的候選人中挑出一個最廢物的候選人,充當他們的傀儡。

在法國人撤出越南後,美國人接手南越政權,一開始,美國人只不過是派出了一些軍事顧問團,總共人數不到1000人。可是從1960年開始,隨著北越政府加大了向南越滲透的步伐,南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美國人發現戰局已經惡化到了不直接出兵根本無法維持的地步。於是為了挽回南越局勢,美國人開始直接出兵越南。

到1962年,南越的美國人已經超過了12,000人,到1964年,這個數字超過了3萬人。


美國人有心要扶持南越政權,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消滅北越政權。 直接消滅北越就能終止永無止境的反游擊戰爭。

可是,不要忘了,北越的背後也是有大哥的。

中國政府明確的告訴美國,讓美軍不準踏過北緯十七度線,否則中國政府將直接出兵援助越南。

抗美援朝之前,中國人警告美國,不要跨過北緯38度線,當年的美國人是拿這句話當笑話來聽的。可是,20多年後,當中國人再次警告美國人不要跨過北緯17度線的時,這句話美國人是實實在在聽進去了。 終整個越南戰爭結束,美國人從沒有踏入過北越的土地,這一點是大家預想不到的。


越南戰爭並不是北越政府與美軍的直接戰爭,而是南越偽政權和美國一起。進行了一場反游擊戰爭。而得到百姓支持的北越游擊隊,根本殺不盡,打不絕。美國無奈的投入到了戰爭泥潭之中。 美國人有飛機有大炮,用炸彈炸,用炮兵轟。扔掉了多於整個二戰所消耗的炸彈,可是就是無法摧毀北越和南越人民的抵抗意志。

而南越政府也是一如既往的不能打,一切戰爭完全依靠美國。 美國本來想通過扶持南越來穩定局勢,為自己在東南亞爭奪一份領地。以制約蘇聯和中國。

可是美國人逐漸發現,扶持南越是一個無底洞,游擊隊永遠打不完。而南越政權也永遠扶不起來。

進入70年代後,中美關係逐漸解凍。中國與美國的教好,讓越南遏制中國的意義大大減弱。而中國與美國的合作,讓中國成為了制約蘇聯的最有力的武器。這個時候,繼續維持越南戰爭,意義已經不大了。

1973年在中美關係解凍之後,美國人停止了對越南的轟炸,軍隊也完全撤出了越南。兩年之後,南越就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被北越消滅了。說明哪怕再強大的力量,想扶持一個偽政權也是不可能的。

越南戰爭讓美國人懂得了很多,首先他們明白了,在別人家門口發動一場不義的戰爭,並不是一個很划算的買賣。其次,由於廣播電視傳媒的發展,讓美國人第一次如此直觀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越南戰爭雖然不是美國所參與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但是由於它被電視媒體向美國人民直播。讓人民感受到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它引起了空前的反戰遊行。讓美國人民的反戰意識提高了一個檔次。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美國帝國主義的擴張。


小約翰


越南戰爭始於1955年,結束於1975年,歷經二十年,戰況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五萬美國青年喪命在這片被稱為“印度支那”的土地上,被擊毀和丟棄的裝備、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那美國為什麼要不遠萬里跑到這塊陌生的土地來發動一場戰爭呢?

因為越南當時對於美國來說在東南亞地帶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事是什麼?是冷戰,是美蘇為代表的兩大不同政治制度集團的爭霸。

從歐洲到亞洲,乃至整個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了這一場兩大集團的博弈。作為僅次於歐洲的角力戰場,亞洲更是為美蘇所重視。

當時,東亞的日韓依附美國,中朝站隊蘇聯,局勢十分明朗,誰也奈何不了誰。但在東南亞,特別是印支地區,卻還大有文章可做。

越南,原法屬殖民地,二戰中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時,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向法國宣佈獨立,並於同年9月2日在河內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而在同年4月27日,流亡在外的原越南皇帝保大就已經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了越南臨時政府,臨時政府在1955年被吳庭豔推翻,後者建立越南共和國。

北越和南越採取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劃地而治。北越背後有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南越的背後則是美英法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集團。兩邊都有著統一越南的想法,自然摩擦不斷,總的來說北越佔上風。

印度支那地區對於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部署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並且還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利益。冷戰初期,美國就對這個地區有特別地關注。

1948年底,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就制定了“防止共產黨在亞洲的進一步擴張的政策”,其中明確提出“對法屬印度支那應給予特別關注”。

1950年和1952年,美國先後出臺《美國對印支的立場》和《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和行動方針》,認為印支衝突是東西方對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意義。

1954年艾森豪威爾重申了阻止印度支那淪陷的重要性,並決定支持南越對抗北越。

之後接替艾森豪威爾的肯尼迪更是將越南視為美國在東南亞世界的基石和橋頭堡。

可見美國在冷戰時期對越南是多麼重視,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扶持的南越傀儡政權被消滅,從而在印支地區被蘇聯壓過一頭。

所以,美國不惜耗費大量錢物派軍隊奔襲萬里,發動一場越南戰爭,實際上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遏制以蘇中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和發展。


我變強了我的腰也折了


說到越南戰爭,很多人都很疑惑,美越之間並無歷史糾葛,為何美國要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來參與這場毫無勝算的戰爭呢?乍一看確實如此,但要從當時的國政治格局及越南的地理位置來看,此事就不難理解。

二戰之前,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已有五十五年曆史。1940年,越南被日軍佔領,法國人被趕走。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後,法國人重返越南。當時的越共已經在北方建立了民主共和國,法國只能扶持末帝成立南越政權。

為了爭奪越南的控制權,越共領導的北越同法國扶持的南越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爭。北越最終在中蘇的援助下,取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在二戰中遭受重創的法國,實在沒有實力再耗下去,於是做出撤軍的決定。

1954年,有關結束印度支那戰爭的《日內瓦協議》得以簽署。協議規定,越南以北緯17度線為界,越共政權控制北方,而保大帝政權控制南方。次年,美國便決定取代法國在越南的位置,扶持吳庭彥在南方建立政權。

當時的國際環境正處在冷戰之中,美國在亞太戰略中將東南亞視為冷戰的關鍵戰場,美國為了避免共產主義席捲全越南,因此支持吳庭彥在南方通過政變建立政權。本來越南要在這年進行選舉,但因分治而不了了之。

隨著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失利和越南共產主義的擴張,尤其是中蘇同盟的形成,都使美國意識到潛在的威脅。冷戰格局形成後,美國除了在亞洲扶植日本而遏制中國外,還將目光投向了包括越南在內的中南半島。

越南是中南半島上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對美國來說,越南北可牽制中國,南可控制馬六甲海峽,東可與蘇比克灣美軍基地相呼應。越南的金蘭灣是世界最好的深水港之一,美國對其垂涎欲滴。

金蘭灣有亞洲第一軍港之稱,可停泊航母,扼守著太平洋和印度洋間的戰略通道,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越南就像一顆釘子一樣,牽制了東南亞的顏色革命。從戰略上來講,美國自然不想看到越南被蘇聯控制。

杜魯門主義盛行後,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其首要目標。美國先後出臺方針,闡明印度支那衝突是東西對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意義。支持在越南的法國人,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美國的既定亞太地區政策。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美國是從1961年開始介入戰爭的,直到戰爭結束的兩年前。前期的越南戰爭,美國主要是向南越提供援助,用以遏制北越政權的發展,軍事上是以顧問團的形式存在。

1960年,中蘇關係出現僵化,第二年美國便直接介入越南戰爭。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撤出亞洲就會打亂世界的均勢,他要在越戰中顯示出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隨後美軍派出特種部隊進入越南,但戰局並未扭轉。

同時美國派出軍艦進入北部灣,企圖靠近北越軍事基地。不料卻遭到北越的襲擊,隨即美軍對北越海軍基地展開轟炸,這就是著名的“北部灣事件”。該事件激化了美國和北越間的矛盾,美國認為這是北越的挑釁。

1965年,美軍對北越進行了第一次打擊報復,隨後美軍不斷增兵越南。在肯尼迪主政時期,他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東南亞的柱石”,聲稱如果越南變色,則東南亞國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都會受到嚴重威脅。

美國出兵越南已成定局,其它事件只不過是找來的藉口或者導火索而已。同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動了第一場陸戰,北越很多軍事基地被摧毀。在德浪河谷戰役之後,北越決定採取游擊戰術,以避免美軍的正面打擊。

北越及時調整戰略,採取無限制的消耗讓美軍失去耐心。三年後,北越集中八萬多兵力發起春季攻勢,讓美國突然覺得離戰爭結束還很遙遠。同年,美國國內出現大規模的反戰示威運動,參戰士兵也出現厭戰情緒。

當時美軍在越南的兵力已達最高的53萬人,已出現十萬多人的死傷。尼克松上任後,推行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政策,讓美軍逐漸撤出越南。美越雙方開始談判,但局部戰爭還在繼續。直到1973年雙方才簽訂和平約定。

越南戰爭中,美軍死亡5萬人,傷30多萬人,越南有160多萬人死亡。共和國也為越南的抗美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派遣了包括工程、防空等部隊在內的30多萬人赴越支援,使得美軍始終沒能越過北緯17度線。

自杜魯門以來,美國曆屆政府都以共產主義威脅為藉口,在世界各地到處插足,企圖奪取維護世界霸主地位。越戰使得美國全球擴張政策遭到重創,越戰改變了亞太地區的戰略格局,使得美國逐漸在東南亞收縮力量。

與此同時,蘇聯趁機向南擴張,改變了美蘇兩國在亞太地區的力量對比。而且在越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又遭受經濟危機的打擊,使得軍力發展步伐放緩,蘇聯在軍力上乘勝追擊,大大縮短了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綜上,美國參與越南戰爭,就是杜魯門主義盛行的產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張,維護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野史也是史


o

美國和越南打仗,主要是出於冷戰思維。他們不願意看到傾向於蘇聯的越共胡志明(北越)吞併投靠西方的越南南方政權,因此增援南越對抗北越,發現增援無效就自己赤膊上陣。 交趾支那地區,原本是中國的藩屬,在19世紀晚期被法國人佔領。法國在1940年投降德國,日本趁機佔領了這些地方。等到日本人被打敗後,這些地方的人打算建國。於是越南共產黨在胡志明領導下,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老撾也建立了“老撾王國”。 但法國不願意放棄這塊殖民地,在英國的支持下捲土重來,佔領老撾。而越南的胡志明對法軍迎頭痛擊。法國扶持越南阮朝的退位皇帝阮福晪建立了傀儡政權,招募了幾十萬偽軍。越共在北,法國在南,兩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大戰。到新中國建立後,對胡志明大力支持,越南發動反攻,殲滅大量法軍,收復高平、諒山等城市。 這時候,美國不能眼看著西方陣營的法國吃癟,就必須插手了。1953年,美國支持法軍大舉進攻,佔領了越南西北的奠邊府,結果被陳賡指揮越軍把法軍包圍在奠邊府,最後俘1萬多人。法國只得求和。1954年7月21日,日內瓦國際會議決定停火,以北緯17度為界,暫時分為南北兩家,北邊是胡志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南邊是前阮朝君主阮福晪的“越南國”,柬埔寨和老撾也都獲得了獨立。 法國灰溜溜離開了交趾支那,然而世界範圍內美蘇冷戰已經鬥得狼煙四起。美國認為,越南的歸屬關係著兩大陣營的此消彼長。艾森豪威爾支持南越將領吳庭豔發動政變,推翻了阮福晪,建立“越南共和國”。而同時,北邊的胡志明搞起了社會主義運動,越共的游擊隊也不斷向南方滲透。 這下子雙方又開打了。美國取代法國支持南邊。一開始,美國只想打“代理人戰爭”“特種戰爭”,出錢出槍出顧問,扶持吳庭豔跟胡志明打。可打了差不多十年,南越地盤不斷被佔領,內部矛盾也此起彼伏。 眼看代理人不管用,美國只好親自插手。1965年,約翰遜政府宣佈升級到“局部戰爭”,美國陸海空軍殺奔越南而來。誰知越共遊擊隊非常頑強,美國只好不斷增兵,沒幾年,在越南的美軍達到了60萬,還有幾萬韓軍,以及聯邦德國、日本、菲律賓、中國臺灣等盟友。 美軍的狂轟濫炸,經常把越南的村寨整片整片夷為平地,把越南民眾直接蒸發掉。為了遏制越共在叢林的游擊戰,美軍往越南南部高達10%的地區投放了大量化學毒品“橙劑”。這種落葉劑不但會使植物枯死,還會使遺傳基因病變,生出可怕的畸形兒。橙劑不但造成越南數百萬人深受其害,甚至不少參加越戰的美國大兵都產生了後遺症。美國還順帶著把柬埔寨、老撾都重新佔領了。 然而越共背後站著蘇聯和中國兩個大塊頭。蘇聯中國不僅僅提供武器、物資、資金和顧問的支持,而且使得美軍不敢大舉進攻北越的本土,只能迎擊南下的越共遊擊隊。這樣一來,北越等於有了一塊受保護的根據地,可以源源不斷地派兵到南方參戰,把美軍拖進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幾年打下來,美軍在越南陣亡了5萬多人,受傷30多萬,國內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反戰運動。


小杰老百科


美國怕越南共產黨執政,怕越南成立共產主義國家,根本原因是為了阻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擴張 。



二戰結束後。全世界只剩下兩大勢力,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自諾曼底勝利登陸以後,英美盟軍成功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西線戰場,與蘇聯紅軍的東線戰場互相配合擊敗德國。英美盟軍解放西歐各國,蘇聯紅軍解放東歐各國,德國也被分成東西德。美國控制的西歐以資本主義國家為主,蘇聯控制的東歐以社會主義國家為主 。大家都知道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在國家意識形態上是截然想反的 。所以兩大勢力控制的區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對抗,而且愈演愈烈。以美國為首的西歐首先成立北大西洋軍事協約組織,蘇聯為了自身的社會主義安全拉攏東歐與之對抗,也迅速成立了華沙軍事協約組織。兩大勢力在全世界展開對抗。



迴歸正題越南。越南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從19世紀開始淪為法國的殖民地。到了二戰時期法國迅速被德國擊敗。日本乘火打劫佔領了越南,日本投降後,法國捲土重來,這時候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在北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共和國是東南亞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法國在南越擁護保大皇帝成立南越政權,此後為爭奪越南控制權,雙方開戰,北越在蘇聯支援下擊敗法國。法國從越南撤兵,把南越轉手給美國。美國很快在南越廢除皇帝成立越南共和國。這時候越南形成了以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對抗以美國資本主義國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國。兩大勢力在越南展開對抗。



根據1954年日內瓦會議規定,北越跟南越在1956年進行統一全國的選舉。北越由於是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給人民,人人有其田。這直接引起了南越人民的羨慕,同時南越政府跟美國感到了恐慌,美國認為統一越南的全國選舉,南越不可能勝出,到時候越南會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北越也是有顧慮的,畢竟美式制度是要民主選舉的。所以最後雙方都沒進行統一全國的選舉。雙方矛盾不斷加劇。



而此時在西歐共產黨活動特別頻繁,法國跟意大利更是被共產黨游擊隊控制美國的戰略重心放在西歐。無暇顧及東南亞。北越就在蘇聯的支持下不斷的挑釁南越。美國雖然無暇顧及東南亞但是卻對南越比較上心,害怕社會主義控制越南轉而影響到整個東南亞,進而影響到雙方勢力的平衡 。而北越感覺時機成熟,想統一越南,便向南越秘密派出人手,成立南越解放前線,北越更是發兵南越協助南越共產黨一起解放南越,美國製造北部灣事件。美國總統希望能夠快速解決越南問題。隨後美國正式入侵越南。




鐵血戰史1927


是因為美國國家利益。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兼中國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軍的說法:

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兼保持世界第一強國在美國的國防戰略綱領裡是歸納於國家利益的。


那麼,打越南戰爭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1. 馬六甲海峽:它是世界六條其中的主要海峽貿易通道,掌管了它,即接管了東南亞往返歐洲和非洲的主要航路,佔據越南有一部分是因為此原因,等同於現在南海衝突,為什麼美國三番四次阻礙中國獲得南海的專屬經濟區域,是因為那事關世界海上的六大鎖匙(馬六甲海峽是其中一條),掌管全六條鎖匙即掌管海洋。同時也是因為當敵對強國增強在海峽路線上的優勢時,之於美國也是有損國家利益的。也是為什麼美國三番四次阻撓別的國家發展任何有損美國地位的技術

  2. 地理性政治手段:我的經濟學研究生導師是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他就曾說過,越南戰爭其實是中美的直接衝突,只是透過第三方或多邊國家等間接方式進行,而這一招數即稱為地理性政治手段,等同於朝鮮戰爭。所以,美國決定打越南戰爭某程度上是為了打壓中國,透過越南地區降低中國之軍事優勢,同時亦是與中國開戰的間接途徑。


澳門作家何卓倫


這個問題就說來話長了。

誰能想到,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會以陣亡5萬餘人,負傷30多萬人,並賭上15年光陰去打一場根本就沒有勝算的戰爭。

而且因為這場戰爭的存在,美國國內掀起了自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抗議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社會階層的分裂,其影響力直到今天仍然揮之不去。

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無論蔣介石、李承晚還是吳庭豔,美國的精英集團總是在仔細甄別後準確無誤地選中了爛泥扶不上牆的代理人,而最後的結果幾乎都是被這些代理人拉下水,在國際上顏面盡失,尤其是越南戰爭。

從1961年美軍正式登陸南越開始,雖然美軍不斷在越南戰場加碼,但卻始終不敢越過1954年由東方大國調停確定的17度停火線,這使得長達15年的越南戰爭成為美國自縛手腳的戰爭,美國最終在曠日持久的越南戰場元氣大傷。

那麼美國為何要出兵越南?他想在越南得到什麼?關於這個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有過詳細闡述,簡單說來就是:

出兵越南,是為了對抗蘇聯,更是為了遏制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成為兩大並峙的超級大國,雙方在各領域展開激烈競爭,針鋒相對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雖然美蘇爭霸是二戰之後的主旋律,但雙方交鋒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歐洲,向東最遠也就是到達南亞的阿富汗地區,亞太區域雖大,但始終是次要陣地,二戰時期如是,美蘇爭霸時期更如是。

所以美軍在越南戰場上的大張旗鼓,絕不僅僅是為了遏制蘇聯這麼簡單,它的最終目的在於,徹底扼殺一個紅色東方大國的崛起。

美國的精英集團始終相信,一個領土完整的東方大國更能起到遏制蘇聯的作用,所以一直以來美國都不主張肢解這個東方大國,但他們沒有預料到這個東方大國僅僅用三年時間便實現了脫胎換骨,並和蘇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兄弟。

所以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迅速開進臺島海峽,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東方大國崛起的擔憂。

針對美國的企圖和野心,偉大領袖在抗美援朝之前曾有過精彩論述:

“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我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們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從臺島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

也就是說早,早在美軍出兵越南的十多年之前,領袖就預言到這一天的到來,並對美軍的野心瞭如指掌。

正是基於這樣的高瞻遠矚,領袖力排眾議抗美援朝,用兩年零十個月的時間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震撼世界。

正是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使共和國有了斡旋亞太局勢的資格和能力。在中蘇兩國的支持下,北越用9年時間打敗了捲土重來的法國殖民者,迫使法國在日內瓦簽訂媾和條約,以北緯17度線作為南北越的軍事停火線,維持了共和國南疆的安寧。

但北越的胡志明政府對於這樣的結果並不滿意,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吞併南越,更是兼併老撾和柬埔寨,恢復印度支那聯邦雄心的宏偉版圖,所以在南北越停戰後,北越向17度線以南大量派遣游擊隊,攪得南越天翻地覆。

從二戰後美國扶持的諸多代理人來看,戰鬥力弱雞是他們的共同點,除了社會制度的差異導致的凝聚力和戰鬥意志都不同,更多的原因在於北方政權一直以來都有兩座靠山,那就是蘇聯和共和國。

越南戰場同樣如此,雖然此時的共和國和蘇聯早已交惡,但他們對北越的支持都是大公無私的,而且為了爭奪在共產主義陣營的領導權,兩國對越南的支持可謂傾其所有,這導致北越的實力空前強大,南越在北越的打擊下根本不堪一擊。

而一旦沒有美國的支持,南越勢必和韓國一樣被北方吞併,雖然這不是共和國想要的結果,但作為美國的死敵,特別是此時的共和國和越南尚處於友好時期的背景下,越南的統一客觀上增強了共產主義陣營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對美國在亞太的勢力形成了有力壓制。

和領袖高瞻遠矚的分析一樣,美國之所以在朝鮮半島、臺島及中南半島三個方向進攻,就在於掌握這三個戰略支點可將共和國牢牢鎖死在第一島鏈之中。

鎖住這條東方巨龍,無論它和蘇聯的關係如何,都不可能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形成實質性衝擊。

從二戰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出,雖然蘇聯和美國撐起了冷戰的框架,但蘇聯始終對美國有所畏懼。

比如朝鮮戰爭期間,美國誤炸了蘇聯在遠東的軍用機場,斯大林卻誤認為美國將要進攻蘇聯,因此取消了對志願軍提供空中掩護的承諾;

赫魯曉夫時代的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蘇聯同樣在美國的以死相逼下選擇了妥協;

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時代更是如此,雖然此時的蘇聯咄咄逼人,並在珍寶島事件後揚言對共和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但尼克松政府對蘇聯進行核報復的威脅,還是讓蘇聯最終認了慫。

所以,在越南戰爭時代,真正不怕美國的只有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剛好處於越南的身邊。

二戰後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薩達姆、卡扎菲等紛紛見了上帝,同樣與美國勢同水火的金正恩卻安然無恙,這充分說明了體重不是決定結局的根本因素,地理位置才是。

而越南的地理位置令美國絕望。因為領袖在抗美援朝前對美國戰略的準確預估,所以即使美國進入南越後,我國並未正式對美國提出“不許越過17度線”的警告,但美國懼怕17度線成為下一個38線,害怕因共和國的參戰導致美國重蹈抗美援朝失敗的覆轍。

所以美國在越南戰場始終保持相對剋制的狀態,其地面部隊始終沒有越過17度線,而這樣做的最終結局就是越南戰爭成為嚴重束縛美軍手腳的戰爭。而北越則可以大規模派出游擊隊深入南方作戰,破壞美軍和南越設立的“戰略村”。

而即使美軍在北越上空投下了比有史以來所有戰爭總和還要多的炸彈,因為北越直接以共和國為靠山,使得北越的物資源源不斷,美軍史無前例的轟炸並未取得迫使北越投降的結果,反而使北越越戰越強。

在1969年胡志明去世,黎筍政府上臺之前,北越一直是共和國的好兄弟好夥伴。

所以打擊北越,將勢力伸向中南半島,就是對共和國的圍追堵截的最終封口。有了南越的立足,最起碼是南北對峙,美國就能在鎖住第一島鏈的同時,攪局南海並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掐住東亞的海上生命線。在這樣無恥的操作下,像日本這樣的盟友就不得不更加倚重美國,控制盟友同樣是美國在二戰之後的重要內容。

至於對蘇聯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並不大,因為蘇聯和越南是在1978年才正式結成牢不可吹的軍事同盟。在這個軍事同盟建立前,美國在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對峙對蘇聯的打擊更有效果。

所以,對於美國而言,越南不能丟,歷史上扶持的代理人即使曇花一現也在所不惜。而這個越南除了能打擊蘇聯,更能夠徹底絞殺共和國。

當然,這注定是美國的一廂情願。因為即使北越損失軍隊超過百萬,也不如美國陣亡5萬多,負傷30多萬嚴重。

所以,束手束腳的美軍是註定打不贏這場戰爭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