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武裝黨衛軍第一“警衛旗隊”師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用戶69792950182


黨衛軍是納粹黨內部的武裝力量,希特勒成為納粹黨領袖之後,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成立了“戰旗護衛隊”。


1925年“戰旗護衛隊”更名為“黨衛隊”,成為了納粹黨中十分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黨衛隊”就是黨衛軍的前身,黨衛軍由希特勒的親信組成,名義上受到衝鋒隊的領導,實際上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裝力量。希特勒掌握德國大權後,黨衛軍的人數迅速擴充,希特勒再次從黨衛軍中挑選精銳,組成了新的“警衛旗隊”。

1934年希特勒發動“長刀之夜”行動,殺死了衝鋒隊的主要控制著,250多萬的衝鋒隊成員被黨衛軍和國防軍瓜分。在黨衛軍實力擴充的同時,希特勒的“戰旗護衛隊”也在不斷地擴充實力。為了增強黨衛軍的影響力,希特勒沒有讓自己的衛隊閒著。


從1935年開始,“警衛旗隊”先後參與了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戰鬥,希特勒將衛隊擴張為一個團的編制,並且對衛隊進行了摩托化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警衛旗隊”再次充當德國侵略的急先鋒,在入侵波蘭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少戰功。1940年“警衛旗隊”參與了曼施坦因計劃,主要負責荷蘭方面的作戰,在戰鬥開始後,“警衛旗隊”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快速突破到阿姆斯特丹附近,為閃擊荷蘭立下了功勞。


之後“警衛旗隊”又參加了對法國的戰役,並且同樣在法國戰役期間立下了大功。法國戰役結束後,希特勒又派遣“警衛旗隊”參與了入侵希臘的作戰,在希臘投降之後,“警衛旗隊”獲得了摩托化師的編制。

入侵希臘的戰役結束後不久,希特勒便開始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警衛旗隊”再次作為主力出征,由於蘇聯軍隊的頑強抵抗,德軍在蘇聯陷入了持久戰的泥潭。1942年年底,“警衛旗隊”因為消耗過大被迫退到後方休整。


因為“警衛旗隊”的戰鬥力關係到希特勒的面子,因此在退到後方之後,“警衛旗隊”很快就補充了兵源,並且升級成為了裝甲師。(裝備一個坦克團的裝甲擲彈兵師)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之後,“警衛旗隊”再次被打散了編制,希特勒為了避免“警衛旗隊”被全殲,將“警衛旗隊”調到了後方作戰。


英美軍隊在諾曼底登陸後,“警衛旗隊”參與了西線戰場的大部分作戰,但是沒有參與柏林保衛戰。希特勒自殺之後,德國向盟軍部隊投降,為了避免遭到蘇聯人報復,“警衛旗隊”的剩餘成員一路西逃向美國軍隊投降,至此希特勒的“警衛旗隊”徹底覆滅。

“警衛旗隊”是黨衛軍的精銳部隊之一,他們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大功,主要是因為希特勒給了他們非常好的武器裝備。因為“警衛旗隊”地位比較特殊,德國軍方一直對其十分“愛護”,即使是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仍然命令“警衛旗隊”向美國人投降。


因為“警衛旗隊”沒有向宿敵蘇聯人投降,所以很多“警衛旗隊”的官兵都倖存下來,而同“警衛旗隊”一樣戰功赫赫的骷髏師則沒有這麼好運,在戰爭結束後骷髏師的大部分成員都被處決。


歷史總探長


說到武裝黨衛隊,首先不要有那麼多的仰慕,因為這就是一個板上釘釘的犯下滔天罪行的犯罪組織。

黨衛軍,或者武裝黨衛隊本來是希特勒身邊的一支私人,非正規武裝,在德國只有帝國陸軍,空軍,海軍是合法的正規武裝。但是,當希特勒早年在選舉期間,作為草根流氓,需要為自己打砸搶燒的暴徒團伙。

1923年,希特勒組織了第一支自己的私人武裝——衝鋒隊(Sturmabteilung,SA),由於成員穿褐衫,也被稱為褐衫隊。負責人恩斯特·羅姆。

衝鋒隊創立宗旨是維護黨內會議,當然也包括騷擾別的政黨組織。後來羅姆把黨衛隊發展到40萬人,比當時的德國陸軍還多,而且還很不聽希特勒的話,於是被希特勒除掉其創始人羅姆,之後褐衫隊淪落為國民組織,而取代它的,則是黨衛隊。

黨衛隊其實最早發源於衝鋒隊,1925年,在衝鋒隊內部成立了黨衛隊,負責人希姆萊。

希姆萊比羅姆會拍希特勒馬屁,將黨衛隊的職能從維護紀律發展到擁護希特勒,貫徹其意志,打擊異己。希特勒上臺以後,黨衛隊擁戴有功,迅速壯大,除了本身的警察特務組織結構之外,希姆萊還先後發展了三十多個作戰師,人數達到一百萬人。

要知道,二戰納粹德軍外加僕從國正規軍軍隊總數才一千二百多萬,一支流氓混混二軍人部隊居然就佔百分之八九。

武裝黨衛隊旗隊,或者武裝黨衛隊第1師,亦稱“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1. SS-Division 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就是希姆萊在黨衛隊體系裡建立的作戰部隊。

黨衛隊旗隊,因為和元首有關係,有形象擔當之說,完全由標準的日耳曼人組成,1933年3月,只有120人,是元首的貼身侍衛。

1935年參與重佔薩爾,1936年參與重佔萊因非武裝區,1938年作為機動化步兵團 Infanterie-Regiment LSSAH(mot)參與進佔奧地利,1939年參與佔領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作為獨立部隊入侵波蘭,1940年,入侵法國,1941年,入侵巴爾幹,1941年編入黨衛軍,參加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1943年作為裝甲擲彈師參加哈爾科夫戰役,1943年參加意大利戰役,1943年參加庫爾斯克會戰,1944年,參與西線盧提西行動法萊茲包圍戰,阿登反擊戰,到1945年,已經擴充為第一黨衛裝甲師,兵力兩萬人,是武裝黨衛隊,甚至是德國陸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師。

知道自己不是普魯士傳統軍人出生,而是社會底層的草根混混,所以黨衛隊特別要自尊,特別能幹,特別狠,打起仗來也特別恐怖,特別不講道理,除了能打硬仗惡仗,還在1940年至1945年之間殺害了至少5,000名戰俘,戰後被紐倫堡法庭判定為犯罪組織。

然而神奇的是,這支部隊的歷任最高指揮官都沒有被處以極刑,最後一任指揮官奧托·庫姆本是歐根親王師的師長,在1945年2月6日接替作戰受傷的威廉·蒙克(Wilhelm Mohnke)成為“警衛旗隊”師最後一任師長,帶領能打善戰的的部隊向美軍主動投降,浪子回頭,晚節有保,直到2004年才去世。

當然,比起在集中營裡禍禍無辜百姓的那些渣渣,武裝黨衛隊也算是浴血奮戰過,因此至今也為一些軍迷津津樂道。


HannibalLecter


1、納粹御林軍,武裝黨衛軍“警衛旗隊”裝甲師。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希特勒的護衛隊,也算是保鏢和儀仗隊,每當希特勒向山呼海嘯的人群行手禮或者演講的時候,他身邊總有一些穿著黑亮制服,僵直站立、面容冷酷的士兵,這些人就是警衛旗隊。軍事化改造之後這支隊伍整編成三千七百人的裝甲師,是黨衛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從閃擊波蘭到柏林會戰,警衛旗隊貫穿了整個二戰。

這支部隊的作戰能力世人皆知,閃擊波蘭的時候以三千多人的兵力,擊垮波蘭整個步兵師,俘虜五千多人。後來又對抗整整一個“波茲南”集團軍,逼得十二萬波蘭軍隊繳械投降。不過這支軍隊的驕橫和兇殘也是出了名的,有的時候連希特勒也根本不放在眼裡,在追擊英法聯軍的過程中,警衛旗隊無視希特勒的命令孤軍深入,最後還讓他打贏了,俘虜了幾萬英軍。警衛旗隊裝甲師的士兵有時候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他們會為了防止有人狙擊,而把沿途所有的村莊房屋付之一炬,為了搭建浮橋,他們會毫無顧忌的把周邊所有的建築全部拆掉,然後拿走木材。最終在阿登反擊戰中被打垮,剩餘的殘部在戰爭結束時,向美軍繳械投降。








匹諾曹jun


殘忍嗜殺,頑冥不化。

蘇德戰爭以血腥殘酷著稱,戰場上刀兵相見你死我活拼得血肉橫飛可理解,但殺俘為人不恥,國防軍如此,黨衛軍尤甚。1941年10月19-23日烏克蘭塔甘羅格,“希特勒警衛旗隊”旅級師殺死蘇軍戰俘4000人,德軍41年宣稱俘虜330萬蘇軍,42年1月僅110萬幸存。

柏林戰役,蒙克為防守“Z”區司令,手下許多警衛旗隊師的傷愈老兵。蒙克投降活到了戰後,只怕那些炮灰屍骨無存。

天道好還,殺人者人恆殺之。44年6月10日“帝國”師在法國奧杜杜爾屠殺642名平民,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在諾曼底卡昂槍殺近2百加拿大戰俘。不要怪戰後東、西方對黨衛軍斬草除根,罪有應得之舉!也不要怪蘇聯人在德國的眾多暴行,種因得果應償之義!



歷史扒糞機


武裝黨衛隊第1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是從希特勒的私人衛隊發展演變而來的一支部隊,完全由標準的日耳曼人組成,從團擴大到旅再擴大為師。是武裝黨衛隊戰鬥力最強的師之一。1939年參加入侵波蘭行動的時候還是一支獨立部隊,1941年歸屬黨衛軍並參加巴巴羅薩行動。戰後在紐倫堡審判中,黨衛軍被判為犯罪組織,第1裝甲師是其組成部分,該部隊在1940年至1945年之間殺害了至少5,000名戰俘。

從1933年3月至1945年5月的十幾年歲月中,“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已由原先護衛德國元首的120員貼身侍衛,擴充成為第一黨衛裝甲師。這是一支兵力超過20,000人、火力十分強大的裝甲部隊。


晨光百科













全是圖了。


普魯士之魂


在希姆萊陪伴下,正在檢閱“警衛旗隊”的希特勒

(1933年出席希特勒生日的黨衛軍領袖,左為澤普.迪特里希,右為希姆萊)

(武裝黨衛軍中第一位國防軍軍官出身的指揮官,保羅.豪塞爾)

由於篇幅太長,決定這一篇先寫下‘’警衛旗隊”從誕生到正式成師的歷史,自“巴巴羅薩”行動到大戰結束的歷史,日後另開新篇。



1933年1月,剛剛當上德國總理的希特勒,出於對國防軍和納粹衝鋒隊的不信任,決定組建一支直接負責自己安保工作的直屬近衛部隊,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他忠心耿耿的貼身警衛,一戰老兵澤普.迪特里希。3月17日,迪特里希向希特勒報告,他組建了一支全由忠誠的黨衛隊員組成的高級衛隊——黨衛隊柏林本部衛隊(SS-Stabswache Berlin),這支部隊有117人,都挑選自“阿道夫·希特勒突擊隊”,此時他們仍然穿著同衝鋒隊一樣的褐色上衣,但是為了以示區別,這支私人衛隊換上了黑色領帶,黑色領章,黑色的褲子和靴子。這117人都是黨衛隊理想的典範:25歲、身高180cm、無犯罪記錄。這支部隊有四分之一成員常駐在帝國總理希特勒身邊。柏林本部衛隊的駐紮地點是弗雷德里希大街的亞歷山大(Alexander)兵營,而後在4月份轉到裡希特菲爾德(Lichterfeld)兵營


9月,希特勒親自將黨衛隊柏林特遣隊的名字改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還舉行了一個特別的命名儀式,這個儀式也是著名的9月“紐倫堡”大會的壓軸節目。9月3日夜,60多名身著M32黑色制服,手握利劍的強壯黨衛隊員圍繞在主席臺四周,17時,希特勒在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和黨衛隊保安處處長萊因哈特·海德里希的陪同下來到會場,面對著臺下6000名希特勒青年團團員,他像以往一樣發表了一個小時的冗長演說,主題是黨衛隊對他的絕對忠誠。而作為對這種忠誠的回報,希特勒把最高榮譽授予黨衛隊——“用他們元首名字命名的不可磨滅的稱號”。這個“特殊榮譽”用一條繡著元首名字的袖帶表現出來,這種袖帶佩戴在制服左袖口上方10釐米處,用黑色緞帶製作,寬約28-30毫米,在上下邊繡有銀色的鑲邊,中間用哥特體繡著“Adolf Hiter”的字樣。1934年之後使用了第二版袖帶,將哥特體改為手寫字母,並且一直佩戴到戰爭結束。士兵使用的袖帶,山下鑲邊和希特勒的名字是用銀灰色或者白色棉線機繡而成的,軍官使用的袖帶則用鋁線手工繡制。

警衛旗隊在閱兵中常見的典型形象如下:筆挺的黑色制服、光潔如鏡的長筒皮靴、黑色領帶、帶有雙SS閃電符號盔徽的黑色鋼盔,配以白色襯衫、白手套和白色皮革武裝帶及彈夾包,還有左臂上紅色的萬字袖標,這種對比鮮明的搭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再加上威嚴的儀容,一絲不苟的動作,就此成為了黨衛軍士兵的標誌形象。

黨衛軍新兵的訓練工作都是由柏林第三軍區的第8和第9步兵團負責。而柏林特遣隊和其他特遣隊是唯一接受陸軍訓練的黨衛軍單位。1933年8月2日,措森特遣隊和柏林特遣隊合併,在新的柏林特遣隊下又增加了1個第2步兵連,由當時的一級突擊隊中隊長蒙克任連長。同年9月3日,新柏林特遣隊正式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當時編有一個指揮部,3個步兵連(第1,2,3連)、1個摩托化連和1個機槍連,共有官兵725名,相當於一個營的規模。到9月底,將“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擴編為1個完整的摩托化步兵團的計劃開始實施,將於特堡特遣隊也合併到“阿道夫·希特勒旗隊”當中,到10月已經擴充到2個營6個連的規模,由迪特里希擔任團長,奧托·萊西擔任參謀長,第一營營長為二級突擊隊大隊長馬丁·科爾澤,下轄通訊排,第1,2連和重機槍連。第2營營長是二級突擊隊大隊長於爾根·瓦格納(Jurgen Wagner),下轄騎兵連,第3、4連和運輸連。11月4號,迪特里希宣佈“阿道夫·希特勒旗隊”成為一個獨立單位,只接受希特勒本人的命令。11月9日,正式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到1933年12月底,“警衛旗隊”完全取代了國防軍,全面負責了總理府的警衛工作。


在主持了“長刀之夜”——針對羅姆衝鋒隊的血洗後,黨衛隊的規模急劇擴大,出現了三個軍事組織,分別是“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SS-VT,1940年組建為武裝黨衛軍)、以及黨衛隊髑髏隊,這三個組織,就是日後武裝黨衛軍最初三個作戰師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第2“帝國師”以及第3“髑髏師”的核心與母體。警衛旗隊進入了新的大規模擴充期,到10月中旬已經達到三個營,十三個連的規模,而且完全採用了國防軍陸軍標準步兵團的編制,每個營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第13連是一個摩托化步兵連,歸3營指揮。第1,2營營長都沒有變化,新編成的3營營長是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申克(Schinke)。1935年初,“警衛旗隊”總人數達到了2551人,具備了滿編團級部隊的規模,佔到了整個特別機動部隊的四分之一。到1935年底,“警衛旗隊”又新編了兩個連,一個連隊的名稱也發生變化,第13連改名為“輕型步兵炮”連,第14連為新編的反坦克連,而第15連更改為摩托化連

為了積極準備即將到來征服西歐的戰爭,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也組建了自己的參謀部,1936年10月1日,由前陸軍少將保羅·豪塞爾(Paul Hausser)擔任特別機動部隊督察,豪塞爾的到來,使得政治素質遠遠高於軍事素質的黨衛軍,慢慢也提高了作戰業務水平,成為合格的軍事部隊。


在得到合格的軍官之後,特別機動部隊開始擴充,到1938年初,已經建成了三個團,分別是駐柏林的“德意志”團,駐漢堡的“日耳曼尼亞”團和特殊的“警衛旗隊”。豪塞爾開始以國防軍的訓練大綱為基礎,在特別機動部隊培養了一批骨幹,並且在部隊內部貫徹一支野戰軍應有的紀律觀念,這些正規訓練,使特別機動部隊官兵的軍事素質大為提高。同一時期,另一位加入黨衛隊的前國防軍軍官菲利克斯·施泰納(Felix Steiner)在“德意志”團進行了訓練改革。他奉行一戰後期德軍暴風軍團的精兵思想,強調部隊的高度機動性和主動性,他訓練並要求每一名士兵都能獨立面對戰場上無時不刻都在發生的突發情況。這種革命性的訓練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938年3月,德奧合併,“警衛旗隊”組建為一個摩托化步兵團,其摩托化縱隊和國防軍的陸軍裝甲部隊一道,從柏林向維也納開始一次長途行軍,兩天內行進了965公里。他們嚴整的軍容和嚴明的紀律得到了國防軍同行和沿途民眾的讚賞和歡迎。

8月,隨著希特勒對國防軍掌控的逐步深入,黨衛軍特別行動隊終於獲得了合法,與國防軍平起平坐,成為第三帝國正式武裝力量的地位。 “警衛旗隊”由於出身希特勒貼身警衛部隊,因為這個地位顯得高人一等,即使是在早期選拔嚴格的武裝黨衛軍精銳部隊裡也是十分特殊的。報名參加“警衛旗隊”的志願者的年齡限制在17到22歲之間,身高不能低於1.80米,後來因為報名人員踴躍,又提高到1.84米,五官端正,四肢勻稱,甚至“連一顆蛀牙都不能有”


1937年3到4月間,“警衛旗隊”又擴編了2個連,分別是第17裝甲車連和第18摩托化工兵連。1938年春,第16連被解散,第17,18連被降為排級建制,但“警衛旗隊”依然在擴大,當年11月1日,又有600名志願者加入“警衛旗隊”。如前文所述,從1938年3月到1939年3月,“警衛旗隊”先後參加了對奧地利、蘇臺德和捷克的佔領活動。

1939年7月間,“警衛旗隊”的三個機槍連(第4、8、12連)被改編為迫擊炮連,每連裝備6門80mm迫擊炮。8月24日,“警衛旗隊”終於獲得了“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團的番號。到1939年8月29日波蘭戰役開始前夕,“警衛旗隊”已經有了一個加強步兵團的規模,共編有3個營,15個連及若干支援分隊,總兵力超過3700人。其中團長是迪特里希、參謀長為威廉·比特里希,1營營長為馬丁·科爾羅澤,下轄第1、2、3、4(機槍)連,2營營長為馮·博奧坎普,下轄第5、6、7、8(機槍)連,3營營長是威廉·蒙克,下轄第9、10、11、12(機槍)連,還包括各支援單位,第13輕步兵炮連,第14反坦克連,第15摩托化連,還直轄有裝甲偵察排,工兵排,騎兵排,通訊排和軍樂隊(標準的加強步兵團)


有趣的是,正是武裝黨衛軍內部沒有國防軍那種上下等級森嚴,以出身論英雄的傳統,使得武裝黨衛軍官兵之間的關係較為平等,人人都有以自身軍事作戰素質與政治素質向上晉升的可能性,反而讓武裝黨衛軍官兵士氣高昂,內部關係融洽親密,作戰時並不輕易拋棄袍澤,澤普.迪特里希自己就以身作則,通常在連一級單位和下級軍官及普通士兵一起吃飯,作戰訓練時身先士卒,所以被部下親切地稱為“澤普老爹”。當然,警衛旗隊官兵和國防軍部隊,每週要學習兩到三次納粹黨的所謂“理論著作”,比如希特勒《我的奮鬥》或者“黨內哲學家”盧森堡的著作,從而使得警衛旗隊師官兵都把自己視為日耳曼民族的精英分子和種族純潔的捍衛者,從而願意為了納粹理想而赴湯蹈火


到1939年9月戰爭爆發之前,“警衛旗隊”在組織訓練做好了相應準備,這與豪塞爾和施泰納的精心調教是分不開的。

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警衛旗隊”被配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第8集團軍第13軍,歸第17步兵師指揮。由於第10軍的左翼缺乏機動偵察部隊,“警衛旗隊”被派往由約翰內斯·布拉斯克維茨(Johannes Blaskowitz)將軍的第8集團軍與沃爾特·馮·賴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的第10集團軍之間,負責確保兩個集團軍之間的聯繫。在作戰計劃中,“警衛旗隊”的第一個任務是佔領位於普羅斯納河(the Prosna)後方的一個關鍵性高地,它控制著通往佈雷斯勞築堡地區的要道。他們將面對大量波蘭步兵和炮兵。

9月1日,也就是預定的攻擊發起日期,凌晨12點45分,第8集團軍召開了誓師大會,戰士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並隨著會議臨近尾聲達到了高潮。一批最新加入“警衛旗隊”的戰士也參加了宣誓。雖然他們現在還不能完全背誦“警衛旗隊”有關忠誠的誓言,但是已經做好準備奔赴戰場,他們是黨衛隊的新鮮血液,而他們中很多人將會在第一次戰鬥中犧牲,其中一個新兵在家信中寫道:“我正在藉著極微弱的光線寫這封信……今天我們將要進攻波蘭,而他們看上去毫無防備。明天我就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戰士。我已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我現在只有一個想法——為了祖國”。

“警衛旗隊”就這樣開始了在二戰中浴血奮戰的歷史。

在波蘭戰鬥中,“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團付出了123人戰死,306人負傷的代價。傷亡比例較之國防軍參戰部隊要高,這是因為武裝黨衛軍相對青澀的作戰指揮水平造成的,當然,武裝黨衛軍較之普通國防軍狂熱的士氣和不惜代價進攻的精神也是原因。10月,警衛旗隊再次擴編,擁有4個步兵營,1個75毫米步兵炮連,1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個偵察連和一個工兵連,以及一個裝備了三號坦克底盤75毫米突擊榴彈炮的突擊炮連,已經達到了旅級規模,並且獲得了足額的卡車和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完全實現了摩托化。

在1940年5月10日開始的閃擊歐洲作戰中,警衛旗隊隸屬第227步兵師,首先在6天之內,兵不血刃席捲了荷蘭全境,接下來又轉入法國作戰,在瓦唐-弗拉芒地區和英軍作戰,然而又轉而向南,與依舊頑抗的法軍第七集團軍作戰,在將近一個月的戰鬥中,警衛旗隊旅抓獲了超過15000名英法聯軍俘虜,繳獲坦克和其他車輛超過300輛,接下來,警衛旗隊旅又揮師巴爾幹,征服了希臘和南斯拉夫,戰後,元首大本營宣佈,將“警衛旗隊”旅,正式擴編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師。


用戶69792950182


種族主義很深,對德意志第三帝國很忠誠的隊伍,但是非常仇恨猶太人與其他民族國家,是一隻類似近衛隊的軍中,戰鬥力一般但是政治敏感度非常強。


趙淵昊


主義深貼身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