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農藥減量 小麥提質增效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小麥單產提高了2.63倍,其中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大量投入是小麥得以增產的重要物資保障。但化肥、農藥過量施用,也導致了包括大氣、水源、土壤等自然環境遭受汙染。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小麥栽培團隊針對目前小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以品種選用、播量調控、新型肥料運用、病蟲草害新型防控等措施的優化集成,來實現化肥農藥減量、小麥豐產高效。

選用高效肥料品種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上單位面積化肥、農藥施用量,均比發達國家有不同程度增加。除了國外多為一年一季、我國多為一年兩季或多季的種植制度差異外,還與我國耕地連年旋耕導致耕層變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且肥料多為表施、撒施或者‘一炮轟’的施肥模式有關。”省農科院作物所喬玉強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不同品種對肥料的需求規律、產量潛力及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存在差異,農戶選用安農0711、淮麥44、菸農19等半冬性、高產穩產、抗逆性強的小麥品種,可以在施氮肥量較低的條件下獲得高產。

在肥料施用上,農戶可每畝基施商品有機肥100至150公斤或腐熟牛糞500公斤,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益生菌活性,提升土壤基礎肥力。農戶還需施用新型保持(控失)性肥料,畝施純氮12至13公斤、磷4至7公斤、鉀3至6公斤。氮肥基追比例依據前茬作物類型及秸稈處理方式而定,玉米秸稈全量還田的,基肥比例佔60至70%,玉米秸稈離田及前茬為大豆的,基肥比例為50%左右。

綜合防控病蟲草害

農戶在收穫前茬作物的同時,把秸稈粉碎後均勻拋撒在田間,通過翻耕作業使秸稈埋在15—20釐米土層中,不僅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通透性,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還可以有效抑制土壤病菌及雜草生長,降低病蟲草害發生風險。

在藥劑拌種上,播前使用12.5%硅噻菌胺或4.8%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拌種,可有效防控紋枯病、根腐病及全蝕病的發生及危害。在小麥抽穗初期,使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50毫升/畝)+22%噻蟲·高氯氟(4ML/畝)+葉面肥,在田間按照以上順序桶混後進行噴霧。可有效防控蚜蟲、小麥赤黴病、鏽病、白粉病的發生。在小麥赤黴病預報較重的年份,在小麥第一次一噴三防用藥後7天,使用40%戊唑醇·咪鮮胺20毫升/畝,進行噴霧。

提高播種出苗質量

安徽省皖北地區小麥種植戶可以適當增加播種密度,在氮肥減少15至30%條件下,可保持籽粒產量不明顯減少。精細整地,以墒情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播期早適當降低播量、播期晚適當增加播量,播後鎮壓。

喬玉強博士告訴記者,該項技術體系概括說就是,以“品種抗病、播期避病、播量減病”實現農藥減量,以“精準施肥、肥水耦合”實現化肥減量高效;集成農藥、化肥減量條件下的小麥豐產補償技術。今年6月2日,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墾事業局、太和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有關專家對太和縣100畝試驗區、30萬畝示範區、60萬畝輻射區進行田間抽測,項目區小麥長勢明顯優於非項目區田塊,化肥用量減少20%的核心區和示範區田塊畝產分別達到642.3公斤和614.8公斤,與周邊農戶麥田相比,分別增產23.52%和18.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