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聞訪學班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感受“創新之城”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一良)10月30日上午,“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短期訪學班的28位外籍學員走進蘇州工業園區。學員們參觀了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成果展,並圍繞園區發展現狀、園區企業引進標準、園區環境保護政策等問題與園區工作人員展開交流討論。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短期訪學班部分學員合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創新之城”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市城東,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國-新加坡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中新園區項目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

2018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0億元,進出口總額1035.7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萬元。在商務部公佈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蘇州工業園區連續三年(2016年至2018年)位列第一,並躋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蘇州工業園區也被稱為“創新之城”。

據瞭解,截至2018年底,園區累計有效期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046家,累計培育3家科技部獨角獸企業,集聚科技企業超5000家。累計評審園區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近1500個,累計建成各類科技載體超800萬平方米、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0多個、國家級創新基地20多個,引進科研院所40多家。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頂尖高校在園區設立了研究機構或離岸創新基地。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另外,園區集聚新型研發機構近500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9件,平均每天產生髮明專利高達18件。

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

在交流討論環節,亞美尼亞NEWS.AM通訊社副總編輯康斯坦丁·阿米拉克揚提出,“什麼樣的企業才能入駐園區,園區將給企業提供怎樣的服務和支持?”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對此,蘇州工業園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啟飛表示,園區對引進企業有一定標準,園區歡迎科技型企業入駐,“我們著重引進處於各領域先進水平的企業,與園區產業規劃發展方向吻合的企業,對於入駐的企業,我們會提供高水平的綜合性服務,比如房租補貼、人才引進、孵化資金支持等等。”

朱啟飛指出,園區對入駐的製造業企業有非常便捷和成熟的服務體系,如幫助企業一天內辦理營業執照等,“園區在水電等基礎設施方面也非常成熟,可以全面滿足製造業企業,包括總部經濟企業的需求。”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摩爾多瓦因佛塔格通訊社社長亞歷山大·塔那斯則對今年以來複雜的外部經濟形勢對工業園區的影響提出疑問。

朱啟飛告訴現場學員,園區今年進出口額約達800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外資項目131個,新增註冊外資增長83%。朱啟飛認為,園區外資項目的增長,意味著外資企業用真金白銀為園區和中國政府提供的良好營商環境投下了信任票。

朱啟飛以瑞士包裝企業康美包為例,“11月18日,康美包亞太三廠將在園區啟動,這個項目投資14億元人民幣,2021年投產後,企業產能將明顯提升。”

康美包是全球領先的無菌食品飲料紙盒包裝及灌裝系統供應商,蒙牛、伊利、光明等國內乳業巨頭都是其客戶。截至2018年年底,康美包在蘇州工業園區累計投資40億元人民幣,累計納稅超27億元人民幣。

“一带一路”新闻访学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感受“创新之城”

參觀過程中,學員間就“一帶一路”問題展開討論。《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陳一良 攝

《多民族格魯吉亞報》總編輯米哈伊爾·艾迪諾夫對園區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問題頗為關心。

朱啟飛告訴米哈伊爾·艾迪諾夫,園區一直堅持環境保護原則,對入駐園區的投資者有完善的環保評估,對不符合園區環保要求的企業,堅決拒絕其入駐。

“據我們統計,從1994年開園到現在,已經有約3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因為不符合園區環保要求而被拒絕進入。”朱啟飛介紹,園區實行雨水和汙水分流,汙水統一處理,並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鏈,“在我們園區,汙泥經過幹化處理後,就變成了環保建築材料,園區內依靠煤炭發電的企業目前也在逐步關閉,我們要求企業統一使用天然氣。從全國的工業園區來看,我們的環保標準是走在前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