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涼山的水稻成熟,入眼一片金黃,豐收的場景讓人喜悅


7年前的10月,筆者曾到過大涼山,當時途徑昭覺縣,看到路邊的農田中大多種植著玉米和土豆,也看到不少彝族村民揹著揹簍或者趕著牛車往家裡運送玉米。今年10月,筆者再次到大涼山時,經過上次途徑的區域,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片金色的水稻,以及正在稻田裡忙著收割的人們,這讓筆者很是驚奇。圖為航拍鏡頭下的美麗稻田。

印象中,大涼山的農作物應該是玉米、土豆和苦蕎,和水稻應該是不沾邊的。途徑昭覺縣地莫鄉一片農田時,筆者停車和一位正在收稻子的大哥聊了起來,雖然大哥的普通話不是很好,但我們交流還是非常順暢。大哥說,昭覺縣之前就種植水稻,種植的歷史還是蠻悠久的,只是這裡都是大山,農田很少,為了吃飯,以前的很多人都願意種植產量更高的玉米和土豆。

圖為幾名彝族村民正在把收割的水稻抱到地頭脫粒。資料顯示,昭覺縣幅員面積2700平方公里,彝族佔總人口97%左右,是彝區腹心地、聚居區。境內山高谷深,立體氣候明顯,最高海拔3878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年平均氣溫10.9℃,並不是很適合種植水稻。


“聽老人說,解放後政府修了很多堤防工程,並進行病蟲害防治和防冰雹工作,同時對水稻品種進行改良,讓這裡的水稻從畝產四五百斤,逐步提升到現在的一千斤左右。畝產提高了,人們才開始放棄種植玉米和土豆,擴大了水稻的種植面積。”彝族大哥笑著說:“大米總是比土豆好吃嘛。”圖為稻田裡正待收割的水稻。

據瞭解,昭覺縣的人均耕地面積非常少,大約為一人半分地。那位彝族大哥家有六口人,土地就只有一畝水田和兩畝山地。“我們這裡的水稻一般是五月種植,十月收割,所以水田只種一季水稻,其他農作物因為天冷無法生長,就不再種植。”圖為大哥的家人在地頭為稻子脫粒。

由於天氣寒冷,這裡的水稻生長週期長,加之空氣好、水好,昭覺出產的水稻品質也非常好。圖為一名彝族少年提著兩把打完稻穀的秸稈放到田裡晾曬。

在繁忙的收割場景中,筆者看到參與收割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年輕人很少。“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畢竟地太少,人又多,即便是畝產千斤,也顯得不夠。我收完稻子,也要出去打工掙錢,這樣就能給家裡增加一些收入。”大哥說。圖為幾名婦女正在地頭忙碌地為稻子脫粒。

在另一家的農田中,一片稻子全部脫粒完成,需要轉移到另一片稻田,家中50歲左右的大嫂竟直接背起沉重的脫粒機,快速地在田埂上走過。早聽說彝族的婦女能幹肯吃苦,這次看到,真的讓人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