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英國殖民了兩百年,但印度人對英國並不反感,甚至有些感謝英國,這是為什麼呢?

菩薩我想對你說


其實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殖民地,對於大多數的殖民統治來說,這些經歷都是對本國的羞辱,也是無法忘懷也不想要提起的屈辱經歷。可是印度卻不同,印度對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不僅沒有任何反感,還十分感謝英國,為什麼印度的三觀和主流不同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雖然提到印度的時候,人們所想到的是一個國家的名稱,實際上也是如此,但是過去印度的情況和其他國家不同,印度這個名稱對於這個國度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印度曾經是一個分裂的多民族地區,在這片區域內有很多邦國,過去這些邦國之間經常發生矛盾,而且互不相讓,這樣自然無法統一。因為印度有這樣的政治特點,所以印度遍地都是公主王子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印度的割據和分裂太嚴重,所以當時印度是難以達成統一的,這樣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印度只有等死的份。


在印度的眾多王朝中,莫臥兒王朝的名氣是很大的,但是即便是這個王朝,也只有虛名而沒有實權,因為當時各方勢力都雄霸一方,也沒有將莫臥兒放在眼中。更加重要的是,在印度這片地區,一共有一百六十多個民族,語言就有兩百多種,而且宗教也不統一,因為這樣的形勢也加劇了矛盾和分裂,當局者沒有任何辦法。但是到了十七世紀,當時英國人開始進入到印度,英國發現莫臥兒王朝的權勢已經喪失殆盡,就趁機開始在各個邦國之間進行挑撥,英國這樣的做法讓印度邦國的矛盾日益加深,而英國就藉著這個機會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統治。對此印度人是作何感想呢?其實印度對於英國一點都不記恨,反而是感謝,因為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時,並沒有採取暴力,只是印度邦國之間所產生的矛盾,所以無法歸咎於英國。而其他地區之所以對殖民統治如此痛恨,就是因為大部分的殖民統治都伴隨著殘忍的鎮壓,由於英國和印度之間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自然就沒有什麼仇恨可言。


另外通過英國的殖民統治,一下子解決了印度的分裂問題,讓印度實現了統一,對此印度自然表示感謝。就連現在的印度總理也曾經公開表示過,印度對英國十分感激,因為英國給予印度很多可貴的資源,更加重要的是,通過統一讓印度獲得了穩定的政局。


尚武菌


一個貼近比喻: 中國被蒙古人殖民統治近一百年。蒙人曾侵佔中國攻城掠地更屠殺漢男無數。盡佔漢婦為廣佈基因。中國人大都不反感蒙人更認成吉思汗作祖先而引以為傲。

對比英人殖民統治印度人二百年,當中的確曾殺傷過〈幾百印度人〉看英國人事實曾教化留給印度人有:英文+英式生活文化+英式民主制度+社會管理+鐵路建設+醫療醫藥+科技+....,印度人對此心懷感激,自然吧!?

對比蒙古人教化了中國人的:

~多家多戶共用一套廚刀農具鐵器;

~推廣蒙式生活大毀農田改牧場好作蒙騎狩獵;

~推廣蒙古文化- 漢女初夜權全歸蒙人;

~建立蒙古新制度-分4等人-南逃的正宗漢人排尾最劣等;

~全面推廣蒙古傳統審美,以濃豔的紅黃藍綠七彩再混金色雜匯為美,宋代美學殘存無幾。

~廣佈基因以改造中原農耕民族因吃米的苗條小臉體型,以頭大臉寬粗腰凸肚短腿為傲。

中國人對蒙古國人並不反感,甚至有人感謝並以之為傲的,題主覺得自然嗎?


眾人皆醒他未醉


跟咱們中國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同,主流上看,還真是這樣,比如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就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創建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雖然咖喱英語很難懂,但必須承認,沒有英國的殖民經歷就沒有當今統一的印度。

實際上,“印度”這個稱呼,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多數只是個地區概念,並不是正式的國家名稱。

與咱們中國的大一統不同,印度是一個“分裂的多民族地區”。幾千年來,一直處於是邦國割據的狀態,所以才有了遍及各地的印度王公。比如,下圖,著名的莫臥兒王朝最強盛時期的印度版圖——可以看出,印度南部還是諸多分散邦國,加上宗教民族成非常分紛雜,團結一致,抵禦外敵的能力非常有限,國家認同感也不強。長期以來,莫臥兒王朝的國王只是個空殼,基本沒實權,說了也沒人聽。

這片熱土上,存在著160多個民族,200多種語言,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佛教四大主要宗教和深入人心的種姓制度,各邦國派系錯綜複雜,卻沒有一個實力強大到足以掌握全局的民族。這種局面下,印度要成為現在這種統一的南亞大國,靠他們自己完成”大一統”,基本上沒戲。

從17末世紀開始,英國殖民者趁莫臥兒王朝衰敗,各邦國內訌之機,成功在這片大陸上建立起殖民統治。

此時,英國人基本上沒怎麼動粗和浪費槍炮,而是選擇利用邦國之間的矛盾,逐一攻破。用幾句空洞的許諾,幾紙瞞天過海的契約,幾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薄禮就收買了印度的王公、將軍,順利的把歷代印度本土王朝都不能順利統治的區域全納入了行政區劃,

到了19世紀,“英屬印度”版圖到達了印度版圖的“巔峰"。

所以,英國早期的殖民並沒遭到過大規模的反抗,沒留下什麼冤仇。

到了19世紀,從未去過印度的維多利亞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畫像掛滿了南亞次大陸的各種場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臉的尊崇,沒說一個“不”字。印度中上層人士會也以說英語,上英國人辦的學校,給英國人做事兒,去英國開眼為榮。

下圖,2017年電影《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個忠心耿耿侍奉維多利亞女王的印度男僕形象,大讚女王和印度僕人的深厚友誼。電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兒孫們孝順多了。

歷史原型與電影劇照

這期間,雖然大多數印度人都是乖乖的順民,但英國的殖民統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導火索是英國給印度僱傭軍發的子彈用了豬油、牛油來包裹,結果大家都受不了了——國家可以亡,皇帝和王公們可以被囚禁、流放,但是神靈和信仰絕不能被褻瀆。雖然起義很快被鎮壓,但是英國方面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婦女兒童死於暴亂中的仇殺。

英國殖民者鎮壓完起義後,開始認真總結教訓。

此種情形,如果換成俄羅斯來面對,肯定是要花點時間,殺光原住民,然後大量遷入俄羅斯族人,搞個居民大換血活動,來個徹底解決。

當然,這麼整不是英國的菜,從鎮壓起義以後,英國的統治,表面上,貌似開始變“溫和”。

從導火索上就可以看出,印度人對“神”的認同感要遠遠高於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九十年後的印巴分治,再次證明)。要想再相處下去,就不能影響他們“拜神”。所以,從此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基本都得到了充分保證。

然而,早前英國人大力譴責和堅決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童養媳制度等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默許,深得印度人心,儘管這些都是英國人深惡痛絕的。為了安撫印度上層人士,女王詔書宣佈:“要像尊重我們自己一樣尊重王公們的權利、尊嚴和榮譽。我們將堅持尊重和維護世襲土地所有權利的堅定意志。”書面上,讓那些印度王公找回來滿滿的自尊。

英國也的確做信守了承諾,從1858年到1947年英國撤離次大陸的90年時間裡,沒有一個土邦因某種原因被取消或被兼併。在英國政府新推行的控制加拉攏甚至庇護的政策下,印度王公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死心塌地效忠於英國”,印度各土邦從此成為“不列顛印度統治權的基本支柱”。

(下圖,1926年,印度王公Alwar為英國客人組織的龐大獵虎隊伍,共有300多人和12頭大象。這接待規格,已經不能用“熱情”二字表達了)。

同時,在印度大興建設工程,發展教育醫療事業,興修水利系統,公路、鐵路網...打下了印度的工業基礎。

在這些領域,產生了最早的印度精英階層。上世紀的印度國大黨,一面領導著印度搞獨立運動;一面還對英國統治充滿了深情,多次表達了對英國的感謝和肯定。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被殖民的過程中也不乏被壓榨、欺凌的“血淚史”。除了大起義被殘酷鎮壓,英國人日常作威作福欺壓印度人以外,還多次出現了毀滅式的“大饑荒”(英國人在收成減產的情況下堅持出口印度糧食,導致數百萬英屬印度原住民人餓死)。在印度獨立前的最後一次饑荒中(1946年),剛剛下臺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竟輕蔑的說:“印度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有沒有饑荒,印度人都會像兔子一樣繁殖。”

然而,印度獨立後,印度歷屆的總統,總理等社會精英階層,基本上都是英式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這些人對於英國的文化和觀念是十分的認同,對於英國帶著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們上臺後也沒有抹黑英國,反而表現出了明顯感激的意思。

這些精英階層代表了印度的主流社會,主流社又會影響價值觀、各種輿論和文化教育領域,帶動媒體選擇性的正面報道。這麼著幾代人教育影響下去,現代印度自然就對英國充滿了感激;有仇恨的早就在大饑荒中給餓死了,或者世代都是刷廁所的低種姓群體,本身又是文盲,根本沒有話語權。

還有一點,個人覺得,那就是印度種姓文化影響。種姓制度把印度人分成三六九等(4個種姓,外加一個等外品——賤民)區分種姓,除了看姓氏和職業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膚色越淺,種姓越高 。不過,一般情況下,再高貴的婆羅門也白不過英國人(畢竟印度天天暴曬,英國整日陰天)。 是不是印度人對白皮莫名的情愫也給英國人增添了一份好感?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印度🇮🇳次大陸的王公貴族即高種姓者,大都是原歐洲來的雅利安白種人。

與英國殖民者同屬一族。

所以他們對英國殖民者沒有強烈的反感意識。

英國佔領印度次大陸時。

次大陸上有數百個大小不一的幫國。

一些幫國之間,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互不相屬。

英國殖民主義者,詭計多端。

以保留這些原統治者的基本利益為誘餌。

讓他們歸屬了英控殖民當局。

於是印度次大陸大部分地區都歸屬英控當局。

才會有後來的大印度和小巴基斯坦。

英控印度時,組成以英殖民當局為主,各土幫王公大臣攜手高種姓者共同參合的領導階層。

低種姓者苦不堪言,受到雙重的盤剝。

經過英人百年的統治,大部分高種姓族群,已掌握三哥式的英語。

為他們與世界交流平添了方便。

蒙巴頓方案實施後,原來從未統一的印度次大陸,大都歸屬了新印度。

雖然以英式。選舉方式,組成了所謂新的領導階層。

實質上,大部分權力還是由高種姓者掌控。

但是此時印度已非舊時土邦林立舊面貌。

而是換然一新的新印度。

領土面積儼然已經成為世界大國之一。

一個四分五裂的次大陸,變成了基本統一的大印度。

故,這些以雅利亞人為主的高種姓統治者們,能不心存感激嗎?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跪的太久,很容易忘了怎麼站起來。在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中,印度和英國的關係,無疑是非常微妙的。與日本崇尚強者的國民心理不同,印度對自己這位曾經的“主人”,既有些幽怨,也有些感激,還夾雜著些許的依戀。

單純說是愛是恨,總有些顯得太過蒼白。在印度對英國態度的問題上,我們不妨來看下國大黨開幕式上,大會主席伍梅士·錢德拉·彭納吉的“高論”:

“英國對印度造福無窮,全國都為此對英國表示感激。英國給了我們秩序,給了我們鐵路,而最為重要的是給了我們歐洲教育的無價之寶……”

印度國大黨,全稱為印度國民大會黨,是印度第一個全國性的和最大的民族主義政黨。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黨派的言行,基本代表了19世紀末印度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分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富裕階層和農村地主。

在這一黨派的成立大會上,參會者幾乎都在對英國歌功頌德,虔誠地表示感謝。值得玩味的是,他們要的不是實現獨立,而是獲得參政權。而在國大黨成立之初的二十年間,它所提出的各項要求中,都沒有包括實現獨立,只是一些改革措施,始終對英帝國表示效忠。

當然,隨著印度人們民族意識的不斷覺醒,英國的殖民統治也無法再繼續維持下去。這樣的獨立,與其說是印度上層奔走呼號的結果,倒不如說是下層民眾堅持鬥爭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印度對英國的情感,依舊不是那麼痛恨。這樣的情況,實際上也多與後期的印巴分治有關。說白了,在印度獨立的過程中,受委屈的是巴基斯坦,最獲利的就是現在的印度。對於偏向自己的曾經的宗主國,又有什麼理由不感激呢?

客觀來講,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也曾促進了這一地區的開發和開化。從某種程度上講,伍梅士·錢德拉·彭納吉代表國大黨對英國所進行的感謝,倒也不無道理。只是,印度的這種進步,無疑是建立在被剝削、被掠奪的基礎上的。


史海爛柯人


二十一天養成一種習慣,何況印度被英國人殖民了二百年,足矣讓印度養成對英國宗主國充足的卑躬屈體的奴性,跪著跪著就習慣了,繼續跪著就覺得榮耀了,印度人不但不對英國反感,相反的印度人還非常仰慕英國人。



從印度近些年進入國際市場上的一些影視作品來看,對英國的仰慕還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已經滲入印度人的骨子裡。例如:比較熱播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印度人就非常重視英聯邦內的賽事為榮。



印度對英國的仰慕,根本不能用反感或者感謝那麼簡單的情緒形容詞描述,印度現代社會的精神核心,就是以英國殖民文化為主幹,以印度地區傳統的文化為枝葉,甚至印度現在的大國雄心,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認為是繼承自當年的大英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說,印度覺得自己才是繼承日不落帝國衣缽的國家。



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出來後,自認為繼承了曾經的大英國帝國在南亞次大陸的所有權益,這也是印度頻繁與巴基斯坦爆發戰爭的一部分重要的原因,印巴可不僅僅是對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爭議,真正讓印度多年來對巴基斯坦耿耿於懷的是,印度覺得印度才是繼承英國在南亞次大陸霸權的繼承者。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印度的野心是非常赤裸裸的外露,對鄰國的欺凌幾乎是發自內心的,吞併錫金、控制尼泊爾、威懾緬甸、顛覆東巴成為孟加拉,干涉斯里蘭卡等,最為野心勃勃的是宣稱印度洋是印度的大洋。



這就是如我們今天看到的印度,雖然被英國殖民剝削了二百年,既不反感英國的殖民統治,相反的還以此為榮。


涇水書生


不要一談起“殖民”這個詞,就認為英國當初對該國或地區進行過強行霸佔或侵略或掠奪等,是犯有罪行的,凡是昔日大英帝國殖民過的國家或地區,今天的國力及處境都不算差,英國給這些國家或地區最大貢獻就是給它們帶來了“契約精神”(按今天說法就是法律及法制),這也是英國對全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一旦有了這個契約精神,人類社會就從一個封建皇權專制時代、野蠻時代進入到一個高度講法制講文明的法制時代,人人開始遵紀守法了,社會秩序也就逐步井然有序了。今天的印度國力之所逐步繁榮和進步、有民主與法制和自由等,多虧了大英帝國所賜予它的民主與法制這個禮物,印度理所當然地要對英國這個宗主國頂禮膜拜,且繼續拜歐美國家為師,向他們學習和借鑑。西方的殖民文化及西方文明今天看來不完全都是有毒有害的,不能一概而否定,要鑑別吸收它的精華而為我所用,畢竟它是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和繁榮的砝碼!


春光明媚花開始


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印度獨立之前叫做英屬印度,是被英國統治了幾百年,按道理來說被殖民會被認為是恥辱。那麼為什麼印度人對英國不反感,反而感謝英國呢?下面我根據在印度生活以及和印度人的交流為大家講解下原因。

其實如果沒有英國的殖民,現在的印度估計還是四分五裂,根本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在印度存在上百個名族和兩千多種語言,除了溝通有障礙外,各個名族的風俗習慣差異很大,甚至相互衝突。英國將印度的語言統一了,現在大部分印度學校都是英語教學,電視臺也大部分採用英語,很大程度幫助印度國際化的發展。

英國殖民印度期間,對印度人進行了大量的洗腦教育,讓印度接觸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大家都管印度人叫阿三,這也是因為印度人開口閉口就是a sir ,慢慢演變而來。英國殖民印度有別於日本殖民菲律賓等國家,他們並沒有對印度進行燒殺搶掠之類的行為,而是通過文化宣傳和管理統治。從這點上來看,印度人長期在英國的教育和文化宣傳薰陶之下,他們完全不覺得自己是被英國殖民。我們之前和印度同事討論過,他們聽到我們講英國殖民印度的歷史非常不高興,也不認同,他們認為英國是解救他們,把他們帶到現代化社會,為他們造福利。

印度人還在孟買海邊修建了印度門,紀念英國女皇從該處登陸進入印度,由此可見印度非常崇拜英國。所以總的來說,印度完全被英國的殖民統治奴化,不論是教育還是文化,他們不反感英國人,甚至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英國統治者。


小明觀世界


沒有英國的殖民統治就不會有現代的印度。

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莫臥兒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雖說這個莫臥兒王朝從建立到滅亡期間共有三百年左右,但他真正統一印度的時間卻只有一百年左右。換句話說,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處於統一狀態,其他的時間都處於分裂之中,就類似於我國的春秋戰國、五代十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樣。也正是由於統一的時間短,印度人並沒有形成大統一的意識,他們對政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多隻到邦這一級。正因如此,所以就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對古代印度,與其說他是個國家,不如說他是個地理名詞更合適。

那是誰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呢?是英國殖民者。正是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的兩百多年,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殖民統治者才是印度的國父。

另外,英國殖民者在統治印度的時候,不但教給了印度人大一統的意識,還為印度的現代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了更好的掠奪印度的資源,英國殖民者就在印度修鐵路,修公路,修港口,建立配套的工廠、企業。另外,為了便於管理印度,英國殖民者還給印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印度殖民政府組織,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今印度還在享受著英國殖民者帶來的好處。

另外,英國在殖民印度的時候,培養了一批親西方的政治精英,並將英語作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如今印度能在美俄歐之間左右逢迎,到處都吃得開,這與印度國內的親西方勢力是分不開的。

所以,對於英國殖民者,印度還是挺感激的。


血染戰旗紅


世界上大多數曾經做過殖民地的國家地區,對曾經的入侵者都相對比較厭惡,至少不會有什麼好感,比如韓國對日本。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印度曾被英國殖民數百年之久,被掠去大量的財富造成深重苦難。可如今的印度人對英國卻親近得很,英印之間的關係算是相當融洽,印度人似乎一點都“不記仇”。

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可以說是印度人的天性使然,也可以說是其他原因。的確,近代數百年英國的殖民入侵給南亞次大陸民眾造成了傷害,但客觀上來說,當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也奠定了如今印度形成的基礎,為印度近現代的發展也有莫大的好處。

從三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覆滅以後,整個印度半島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屢屢被外族入侵,被外族所主宰的歷史。除了雅利安人之外,大月氏人、突厥人、塞種人、波斯人、蒙古人等在上千年歲月中先後侵入。這些外族大多在印度半島進行武力的野蠻統治,所以大多也都沒能持續太久時間。

從海外而來的英國人,也是這些入侵者之一,卻也是眾多入侵者中維持統治最久的。而相對於以往的外族,英國人的統治雖然也充斥著各種黑暗,但相對已經算比較“客氣”的了。英屬印度時代,英國採取“以印製印”的策略,拉攏印度土邦貴族來維持統治,這種“文明”的統治對印度人來說,已經很好了。

英屬印度數百年,來自於南亞次大陸鉅額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入英國國庫,為近代英國的原始資本積累與工業化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以至於英屬印度,被稱為“大英帝國王冠上最耀目的寶石”。雖說英國從印度掠走了大量財富,為了資本積累又對印度民眾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另一方面,英國的殖民統治也對印度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現代印度的誕生。

古代的印度與希臘一樣,都只是文化地理單元的概念,並非是完整的國家。千百年來,無論是孔雀帝國,還是莫臥兒帝國等都沒能將印度半島結為一體,直到英國人到來以後。雖說後來有“印巴分治”,但這也不能說是撕裂印度,畢竟從前壓根兒就沒有印度這麼個國家。可以說,沒有英國人,就沒有現代的印度,英國人為印度的聚合做出了很大貢獻。

並且,雖然當年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屈居人下,可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英屬印度也是亞洲最早進行工業化的國家之一。儘管英國的動機是為了掠奪與統治,但客觀上也讓印度很早就擁有了鐵路、機械工廠,為印度資源的開發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二戰後的印度,國力實際上在整個亞洲都並不算弱,很多英殖民時代留下的遺產直到如今都還在為印度創造價值。

由於種姓制度等影響,印度整體上等級森嚴,英國殖民數百年,印度上流群體深受英國文化的影響,而來自於英國的西方自由觀念也備受低層印度群體的推崇。印度的教育、法律等體系,英國文化的影子無處不在,如此潛移默化之下,使得印度人不由自主的就對英國產生親近的感覺。

如今的英國畢竟與印度相隔甚遠,並無直接衝突,而英國文化對印度影響又實在根深蒂固,讓印度人跟英國不親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