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樹原產地和茶馬古道起點,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普洱茶是以雲南特有的大葉茶種製作的茶類。雲南大葉茶主產地在普洱、西雙版納、臨滄等地區。其中,普洱府的普洱山所產的茶葉性溫味香。於是人們用“普洱”來為這種茶葉命名。圖為鎮沅千家寨2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樹。

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位於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南部惠民鄉景邁村和芒景村,平均海拔1400 米,年平均氣溫18℃。古茶樹分佈範圍包括景邁、芒景、芒洪、翁居、翁窪等地,總面積2.8 萬畝,如今有成林成片的採摘面積1 萬餘畝,系當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馴化、栽培,迄今已有1000 餘年的歷史,故稱“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抗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滇藏茶馬古道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思茅,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地區、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茶馬古道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圖為茶馬古道上的雕塑。


圖為茶馬古道上曾經的馬蹄印。

和其他作物一樣,在人工栽培以前,普洱的茶葉生產經歷了一個野生採集、馴化、野生茶樹的自然演變或引入種植、形成今天的栽培型茶樹品種現代生態茶園等階段。栽培型茶樹經過人工多代馴化以後品系相對穩定,製成品已無毒性,適宜人們飲用。普洱市現存仍在利用的古茶園多以栽培型茶樹為主,它們中最年輕的也已有100多歲。圖為栽培型普洱茶的葉、芽、花、籽。

以普洱市為中心的瀾滄江中下游少數民族悠久的種茶、製茶歷史孕育了獨具風格的民族茶道、茶藝、茶俗等內涵豐富的茶文化和飲茶習俗。不同民族對茶的加工和飲用方式更是各具特色。如傣族的“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鍋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佤族的“燒茶”、拉祜族的“烤茶”、彝族的“土罐茶”等已作為傳統的飲茶習俗,代代相傳。圖為哈尼族祭祀古茶樹


佤族飲茶習俗。

普洱茶製作的第一道工序是對鮮葉殺青。普洱茶選擇雲南大葉種茶為原料,殺青方法通常為鍋炒殺青。由於大葉種茶水分含量高,晾曬往往難以達到殺透的效果,因而多用鍋,採用燜抖結合的方式使茶葉迅速失水,達到殺透殺均的目的。圖為普洱茶殺青。

普洱茶與當地美食相結合,成為極具特色的普洱美食。

為了有效保護“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近年來普洱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條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普洱茶原產地的保護,樹立普洱茶品牌,不斷提高質量、優化品質,提供更好的生態、綠色、安全的產品。圖為普洱茶藝大賽。

1993 年,第一屆中國普洱茶葉節在普洱舉行,與茶文化相關的豐富節目內容和茶葉交易吸引了海內外的眾多茶商和茶文化工作者參與。迄今為止,中國普洱茶節已經走過了十多個春秋,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性、開放性、公益性的茶界盛會。圖為茶節祭祖。


圖文摘自《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影像志》,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 年8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