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修鞋不小心成了網紅

兩口子修鞋不小心成了網紅

兩口子修鞋不小心成了網紅

網上直播修鞋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讓夫妻倆收穫了許多快樂和成就感。

两口子修鞋不小心成了网红

每天早上八點,家住瓦房店的姜龍、張春月兩口子都會準時來到自家的修鞋店,拿出材料、工具,準備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跟一般修鞋匠不同的是,兩口子在修鞋之前,還要在工作臺上擺個支架、架上手機。

三年前,喜歡玩短視頻的姜龍突發奇想把自己修鞋的視頻放到網上,沒想到成了熱門,之後竟有不少外地網友把鞋寄過來修。從那以後,姜龍夫妻倆就開啟了直播修鞋的網紅之路。

A

“把我這把錘子帶上吧,幹不成別的,就修鞋吧”

瓦房店市文聖市場斜對面,人們遠遠地就能看到那個叫隆祥鞋店的小門面。走進店內,滿屋子不到30平方米的空間裡擺放著各種鞋,還有一堆大小不一的鞋楦子、成捆的皮子和十幾個沒有開封的快件。記者後來才知道快件裡裝的都是從外地郵過來的需要修的鞋。

見記者來訪,正在忙活的姜龍夫妻站起身熱情地打招呼。說起修鞋的事,熱情善談的姜龍打開了話匣子。今年41歲的姜龍和38歲的張春月都是黑龍江雙城人,年輕時在當地鞋廠做過工人。2007年年初,倆人下了崗。為謀出路,姜龍帶著賣掉老家鄉下三間房的一萬八千元錢,來到了大連市內尋找工作機會。遺憾的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倆人也沒找到適合夫妻倆乾的工作。

此時,姜龍想起了父親送他的一把修鞋錘。原來,因為小時候不愛學習,姜龍15歲退學後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製鞋手藝,後來去鞋廠做了工人。去當工人前,父親送了他一把修鞋錘,對他說:“你出去到外面闖,我也沒有什麼給你,把我這把錘子帶上吧。幹不成別的,就修鞋吧。這活兒雖說不怎麼體面,但也可以養家!”可惜姜龍當時太年輕沒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直到生活受挫後,他才想起了父親傳承下來的修鞋製鞋這門手藝。

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姜龍兩口子在瓦房店開起了修鞋店。姜龍也沒想到,這門自己年輕時學過的手藝,後來竟然讓自己成了網紅。

B

每修好一雙鞋,就像完成了一件滿意的作品

一開始,和普通修鞋店一樣,姜龍的生意主要靠的是賣手藝、培養回頭客。直到2017年,姜龍迷上了快手、火山小視頻、抖音等短視頻軟件。“一開始就是瞎玩,打發時間!”直到有一天,姜龍錄了一段媳婦製鞋、修鞋的小視頻放到了網上,沒想到竟然上了熱門,收穫了上百萬的播放量。

看到自己親手錄的視頻火了,姜龍很開心。更讓他興奮的是,很多外地網友開始在網上留言跟他要地址,想把需要修理的鞋寄給他修。“這網上直播相當於打開一條銷路啊!”從那以後,每天夫妻倆修鞋時都要直播或者錄製一些小視頻。

借精湛的修鞋技術和姜龍風趣幽默的介紹,幾年下來,兩口子在幾個短視頻平臺上收穫了30多萬的粉絲,姜龍還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修鞋哥”。

“有網友想看看男士懶漢鞋,今天它帶著80年代的氣息來了,先看看他的前臉,鋥明瓦亮……喜歡的雙擊加關注!”採訪時,夫妻倆又開始了修鞋+主播的工作。每修好一雙鞋,夫妻倆就像完成了一件滿意的作品,不僅自己開心,有時還拍成小視頻,分享給鞋的主人。有的客戶把鞋發過來了,還要求通過直播觀看整個維修過程,姜龍通過手機屏幕全程直播修鞋過程,一邊幹活一邊講解用的是什麼材料,換的是不是原廠的鞋底,費用上給打了幾折,怎麼修才更結實。

C

直播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但深知專業信譽是基礎

記者觀看姜龍的賬號後發現,他發佈的短視頻都有數萬的播放量,最火的一條播放量近千萬。

姜龍記得,去年冬天,就是這條視頻上了熱門,之後他收到的外地修鞋訂單,讓兩口子幹了整整一個冬天。說話間,又有快遞員上門,抱進來一摞快件,有內蒙古、新疆、浙江的……一邊看著這些快件,姜龍一邊自言自語:“這活又壓成堆了。”據他計算,現在修鞋店的業務有七成都是外地訂單。

姜龍說,網絡成全了他的小生意,但他懂得專業和信譽才是基礎。外地客戶發來的鞋,大多都是價格較貴的品牌鞋,鞋面基本沒有破損,鞋底和鞋口磨爛了的較多。“八成新的鞋,扔了太可惜,修好了就跟新的一樣。”

這些年,街面上修鞋的越來越少,能裁會改有手藝的修鞋人就更少了。姜龍兩口子不僅會修鞋、換鞋底、鞋面,還會用皮包、皮衣改鞋和製作特型尺碼、特殊要求的訂製鞋。二人不但技藝精湛,用料也貨真質好,所以客戶越來越多。看到短視頻軟件裡客戶的好評和讚歎,是夫妻倆最開心的事。

“網上直播修鞋帶來效益的同時,也讓我們收穫了很多其他東西!”姜龍拿起一雙皮靴,告訴記者:“這是一名老軍人發來的上世紀50年代的騎兵馬靴,存放了很多年都找不到能修的人,他通過網友介紹把鞋發了過來。”親手將馬靴修補完好後,姜龍心裡充滿了成就感。這時他修補的就不是一雙鞋,而是一段歲月。

經過自己的手,每年將幾千雙有可能當垃圾處理的鞋變廢為用,給社會節約資源,這讓夫妻倆感到特別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