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1.1適度負債的人更富有

「貸款」1.1適度負債的人更富有

本節概要

各種跟負債相關的負⾯事件讓普通⽼百姓堅定「⽆債⼀身輕」的信念,但實際情況卻是富人常貸款,普通人常存錢。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具體到每個人, 應該負債加財務槓桿,還是多存錢呢?

1.負債是惡魔嗎?

講到貸款,大多數⼈的態度都是本能的排斥。關於這點,⽆可厚⾮。

絕大多數人對貸款的認識,僅侷限於常見的信用卡和房貸,而且也誤認為窮人缺錢才需要貸款。從小時候聽的楊白勞故事,到現實中的⾼利貸催收、「辱母殺人案」等等,各種跟負債相關的負面事件讓普通⽼百姓堅定「無債一身輕」的信念。

股神巴菲特老爺子也是反對財務槓桿的形象代⾔⼈,好幾次公開發言,奉勸避免負債投資。

「貸款」1.1適度負債的人更富有

可事實卻和理論不太一致。回想⼀下我們知道或認識的有錢⼈,卻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財務槓桿成為富人的。就是巴菲特他自己,也是財務槓桿的收益者,其下屬的保險公司有大量浮存⾦(指客戶繳納的保費,扣除必要費用後,可以進⾏投資的部分),可以理解成接近 0 利率的貸款。有人測算過巴菲特的公司利⽤浮存⾦⻓期擁有 40%左右的負債比例,如果沒有這些低成本負債的話,伯克希爾哈撒⻙公司的長期回報率會低很多。

其他的例子,最典型的比如房地產公司,買地、建房、交房、結款,每個環節 都把“槓桿”玩得爐⽕純⻘:買地,自己出⼀部分錢,剩下的用貸款;建房則要求施工方墊付資⾦買建築材料;賣房時玩預售,先收錢,兩年後才交房;等給施工方結賬的時候,還不一定給現⾦,可能給幾套不太好賣的房子。

零售商也⽤這種套路:供應商先把貨送到賣場,商品賣完以後 2-4 個⽉再結 賬。各種商家都⾮常喜歡⽤的預付費儲值卡,先收到的錢也相當於免息貸款。還有貸款買房,信⽤卡、股權融資,融資租賃、信⽤證、供應鏈⾦融各種,不再列舉了。

2.不同的平衡點

那麼這些因貸款⽽致富的⼈,為什麼和楊⽩勞的下場不⼀樣呢?關鍵是平衡點的掌握,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理解,假設:

18 歲的時候,借 1 個億,可以隨時取⽤,不要利息,80 歲還清。借不借呢?

當然借,存到銀⾏吃利息就夠了。

有⼈會說,⽩借這麼好的事情是不會有的,那加點條件,需要⽀付每年 3%的利息,借不借?還可以借,買成貨幣基⾦,每年還可以賺 1%+。

5%的利息,需要找直系親屬擔保⼈,借不借?嚇⾛⼀⼤批⼈,貸款買房的⼈借,5%的利率⽐銀⾏貸款利率還便宜,夫妻雙⽅或者⽗⼦雙⽅都可以。

7%的利息,規定每年必須歸還⼀次本⾦,然後再借⾛,還借嗎?做⽣意的⼈借,很多⽣意每年賺個 10%+還是有的賺,⽽且流動資⾦也能應付每年歸還⼀次本⾦。

12%的利息,需要監督借款⽤途,不能⽤於⾼⻛險投資,賭博。借不借?利潤⾼的⽣意⼈還是會借,總會有讓⼈意想不到的好⽣意。

24%,每次最⻓借 5 年,5 年到期重新評估信⽤狀況,決定是否展期。借不借?短期應急可以借,⻓期借這麼⾼的利率會死⼈的。

50%,借不借?……賭徒會借。

通過剛才的假設,可以得出結論,只要條件合適,有利可圖,⻛險可控,絕大多數⼈都會借錢負債,只是每個⼈的平衡點不⼀樣:保守派只願意借⽐餘 X 寶便宜的錢,然後借來買成餘 X 寶套利。

中間派會根據⾃⼰的財務狀況,借款⽤途,投資回報和⻛險綜合做出決策。

激進派願意⽀付超過 12%的年化利息,博更多的利潤。

有句⽐較扎⼼的話:窮⼈把錢存在銀⾏是在補貼富⼈。應該怎麼理解呢?

保守、⻛險承受能⼒弱、不能利⽤借款創造更多利潤的⼈,把資⾦拆借給能創造更多利潤、願意冒⻛險,可以⽀付利息的⼈。從結果來看,借款人群體比出借⼈群體更富有。因為借款⼈群體擁有更多的賺錢技能,冒險精神和財務槓桿,他們就會更傾向於借利率和額度更⾼的錢,⽽出借⼈群體往往賺錢能⼒稍弱且更保守。這也解釋了坐在家⾥⽤⼿機買理財的收益率,常常會比那些自己⾟苦勞動做⽣意的⼈低,做⽣意收益⾼是因為付出勞動的同時還擔負了⻛險。

有朋友可能會想,我不願意冒那麼⼤的⻛險,安穩的⽇⼦才適合我,這種選擇也是可以的,畢竟⼈⽣能發⼤財的機會不多,也就兩三個。但是,既然選擇不冒險,也要接受少賺⼀點錢,不過那也⽐上槓杆破產的⼈好太多了。

3.負債可以對抗通貨膨脹

⼤家應該都知道,超發的貨幣會讓貨幣在不知不覺中貶值,造成購買⼒下降。

在這個時候,負債可以對抗通貨膨脹的負⾯影響。或者換個說法,通脹可以讓負債的實際價值縮⽔。舉例⽐較容易理解:

我們借了銀⾏ 100 塊錢,如果貸款利率是 3%,通脹率此時為 1%,那通脹之前我們需要還 100*(1+3%)=103 元,但是此時你還的錢的實際價值則是100*[1+(3%-1%)]=102 元。⼀旦通貨膨脹率增加到 2%,我們雖然還是要還 103 元,但這 103 的實際價值就只有 101 元,⽐之前的 102 元要少,這就是通脹增⼤導致負債的縮⽔。

再加上資本逐利的本質,造成了過去⼗多年貸款買房發⼤財的結果。超發貨幣導致貸款實質上縮⽔,資⾦⼜都跑到房市導致房產價值抬升。⼀正⼀負,炒房的人大賺。

4.建立個人、家庭資產負債表

當⼀個家庭有百萬千萬級別房產股票基⾦後,對資產的⼼態會有明顯的變化。

漲的那點⼯資,或者去超市買打折商品⽣下來的錢,和房價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波動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在有財產以後,記賬⽅式都會發⽣變化,由以前的流⽔賬,改成資產負債表+流⽔賬。資產負債表的變化才更值得關注和研究。

淨資產=總資產-負債

如果想讓淨資產增加的更多,增加總資產減少負債的道理,⼤家應該都懂,這⾥要稍微解釋下擴張和縮表也就是所謂的“槓桿”,指的是什麼。舉個例⼦:

總資產 300 萬,負債 150 萬,則淨資產=總資產 300 萬-負債 150 萬=150 萬

現在進⾏擴張,總資產擴 10 倍到 3000 萬,負債也擴 10 倍到 1500 萬,然後賣掉資產全部還清負債,則此時的淨資產=3000 萬-1500 萬=1500 萬,也擴張了 10 倍。

這個簡單的例⼦告訴我們,審時度勢,做好加減乘除,經營好家庭資產負債表,最終才會成為“不勞⽽獲”的資產擁有者。關於如何正確認識和玩轉財務槓桿,以及信⽤卡在當中發揮的作⽤,會有⼀系列⼤概 12 篇內容,後續內容包括:

1.2 ⼈⽣不同階段應該擁有什麼樣的債務?

2.1 低成本資⾦之三駕⻢⻋:刷臉、信⽤卡、公積⾦貸

2.2 信⽤卡就是我們⼝袋⾥的貴⼈

2.3 信⽤卡分期⾥的那些套路

3.1 銀⾏、持卡⼈、⽀付公司、監管層是如何應對“套現”的?

3.2 揭秘“永續債”:以卡養卡、空當接⻰、⼗鍋九蓋

3.3 普通⼈如何擁有 200 萬額度,600 萬授信的信⽤卡?

3.4 如何申請到 300 萬信⽤貸?

3.5 貸款申卡為何被拒,怎麼破解?3.6 個⼈財務“身份證” 徵信報告化妝術

3.7 ⼀不小心發現了銀行“流水單”的驚天“大咪咪”

本節小結

1.找到屬於⾃⼰的財務槓桿⻛格,控制⻛險駕馭負債。

2.合理負債可以抵抗通貨膨脹、擴張資產負債表

以上內容為⽂章作者個⼈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