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驁不馴的緬甸

桀驁不馴的緬甸(本篇文章的GDP都是已經換算成2013年的美元價值所應該對應的數額)

這是一個與我國相鄰的桀驁不馴的,可以歸屬於熱帶國家範疇的曾經被嚴重孤立的,在迴歸世界主流政治體制的過程中,面積達到67.6萬平方千米,卻依然不忘趁機佔據華人為主的面積只是2700平方千米的果敢地區的緬甸,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國家。68%的人口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還有不屬於法定少數民族的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

根據IMF和世界銀行及聯合國統計司數據,1960年人口數量2149萬的緬甸人均名義GDP60美元,人均實際GDP771美元。1961年到1977年這17年時間,人均實際GDP處於波動停滯狀態,這意味著緬甸白白浪費了17年時間,比如1977年人均實際GDP為864美元(這個人均實際GDP水平處於饑荒與溫飽之間)。由於美元的貶值因素,1977年人口數量3213萬的緬甸人均名義GDP達到130美元。這17年時間,人口增長49.5%,年均增長2.4%,處於高速增長狀態,是緬甸人口增速最快的一個時期。

經過前面這麼多國家的經濟增速分析,我們應該完全可以意識到,長時間持續的經濟停滯,必然伴隨著特殊的行為,不然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事情是這樣的;緬甸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讓私有企業國有化,逐漸從市場經濟體制向計劃經濟體制發展,這才帶來1961年到1977年這17年時間的經濟停滯局面。

1967年8月24日我國某報紙第6版的一段內容:1963年,奈溫集團(1962年通過政變上臺的左派軍人集團)先把銀行、大米貿易、石油和森林工業“收歸國有”,然後頒佈 “企業國有化”法令,吞併了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中小工商業,包括華僑的中小工商業。1964年,把仰光以至全國的批發商、經紀商、百貨商店等“收歸國有”。

據1964年4月23號緬甸政府報紙《勞動人民日報》報道,奈溫政府已在全國接管了一萬多家商店。奈溫政府還在1964年9月宣佈由政府管制34種農產品,以低價強迫收購。1966年1月,緬甸政府又宣佈對426種工農漁業產品實行統購統銷。

1963年和1964年的這些政策導致1964年人均實際GDP負增長8%,效果立竿見影!

1978年到1991年這14年時間,人均實際GDP依然處於基本停滯狀態,只是人均實際GDP平均比上一個17年週期高了一點(約平均高了20%,人均實際GDP約在一千美元的水平狀態,比如1991年人均實際GDP為877美元)。這其實也是緬甸浪費的14年時間,加上前面的17年,緬甸浪費了31年時間,這自然導致了現代緬甸的貧窮落後。

為何1978年到1991年這14年時間段的經濟情況比1961年到1977年這17年時間的經濟情況略好一點呢?原因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奈溫集團遇到了很大困難,經濟停滯嘛!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奈溫開始放寬對經濟的控制,嘗試吸引外資和國外援助,來緩解自己所面對的糟糕局面。由於奈溫本身思想的侷限性,其對自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力度不大,效果自然不大。

從1961年到1991年,雖然人均實際GDP增長停滯,但也沒有倒退。如果考慮到同期2個百分點的人口增速,這個時期的緬甸經濟增速應該在2個百分點以上,接近3個百分點。

1978年到1991年這14年時間,緬甸人口增長了33%,達到1991年的4278萬,年均增長2.07%,已經比前面的17年週期的人口增速慢了,雖然依然處於快速增長狀態。

1988年,在國民的抗議下,奈溫被迫下臺,緬甸政治進入新時代。蘇貌為首的軍人集團維持著緬甸政局,這是一個過渡政府。1992年開始,丹瑞出任軍政府領導人,此時國際形勢大變,蘇聯已經解體,計劃經濟成為人人喊打的經濟體制,緬甸順理成章的開始大幅度的改革開放。

軍政府廢除計劃經濟體制,推行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開放化等經濟改革政策,主要措施有:改革國有企業,頒佈《國有企業法》、《私營工業企業法》,設立緬甸工業發展銀行,建立多個商會、行業協會,推動私營經濟與國有企業建立合資企業,允許私人租賃國企;鼓勵私人經濟發展,允許私營企業經營國內外貿易,放開邊境貿易,推動經濟的對外開放,實施出口退稅政策來鼓勵企業出口;實施《緬甸聯邦外國投資法》,重視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推行金融體系改革,允許私人開辦銀行,允許外資銀行在緬甸開辦分支機構,允許緬甸銀行開展外匯交易;頒佈《緬甸農業和農村發展法》,取消國家對糧食的統購統銷制度,放開農產品市場,允許農產品自由交易,並建立畜牧與漁業發展銀行來支持農業發展;推出《緬甸飯店與旅遊業法》,發展旅遊服務業。從改革力度上看,這已經是很大了,類似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了。

改革開放的回報是明顯的,1992年到2013年,緬甸經濟全面恢復增長,不僅平均增速很大,而且未曾有人均實際GDP的負增長,比如2009年,竟然沒有發生許多國家出現的經濟負增長局面。

1992年到2013年這22年,緬甸人均實際GDP增長了396%,年均增長7.55%,達到2013年的4345美元(低於印度的5450美元)。較大跨度的時間內,如此快速的增長,完全屬於經濟騰飛,只是經濟起點太低,才沒有讓世人矚目。比如,2001年實現了人均實際GDP最快的11.5%的增速,2003年到2005年連續3年11%以上增速。只是近幾年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已經不算太低了,可能由於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人均實際GDP增速已經不算太快了,近3年只是保持4%附近的人均實際GDP增速,如果加上2%的人口增速,GDP增速依然達到6%以上。

2013年人口數量達到6495萬,1992年到2013年這22年時間,人口增長51.8%,年均增長1.91%,人口增速繼續緩慢下降。2013年緬甸人口增速為2%,這既有緬甸人口增速處於週期性的高峰時期有關,也顯示了緬甸經濟的依然落後。緬甸的總體富裕程度還很落後,這是人口增速依然較大的原因。事實上,我們只要研究更多國家的人口增速與富裕程度的數據,我們就會感覺到,不僅可以根據富裕程度判斷人口增速,而且還可以根據人口增速判斷富裕程度。

1961年到2013年這53年時間,緬甸人口增長了202%(同期中國人口增長了103%,可見緬甸人口增速明顯快於中國),年均人口增速為2.11%,處於同期世界較快人口增速水平。

根據多方面研究,人口增速會隨著經濟發展而下降,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人口增速可以下降到停滯狀況,也就是零增長狀態。大部分國家都要經歷這個轉變,大部分國家也確實正在經歷著這個轉變(發達國家已經完成這個轉變),緬甸應該不會例外。如果緬甸不會例外,這意味著緬甸未來的某個時候,人口增速就會趨向於零,意味著緬甸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或最大值附近。1961年到1991年這31年時間人口增長了99.1%,這是筆者特別在意的地方,這是緬甸社會發展停滯的幾十年內人口增長情況。這幾十年,雖然是緬甸經濟領域荒廢的幾十年,但是,在人口領域卻對緬甸產生了巨大影響。根據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緬甸經濟停滯的幾十年,讓緬甸人口數量基本翻翻,這導致緬甸未來經濟發展成熟以後,人口停滯時,人口數量將比沒有這幾十年的經濟停滯時期的話,多一倍,這就是緬甸經濟停滯對緬甸人口數量的持久影響效果。

緬甸2014年生育率為2.18,2010到2015年生育率預測中估值為1.95。這個生育率水平是不高的,這也許意味著緬甸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是很大的。緬甸人均實際GDP水平沒有印度高,但是人口生育率卻明顯比印度低,要麼是緬甸地域富裕程度差異小或社會貧富差異小,要麼是緬甸人口生育率對人均實際GDP更敏感一些,如果是這種敏感,這意味著緬甸人口經濟天賦高於印度人口,意味著緬甸未來更高的人均實際GDP。緬甸現在較低的人均實際GDP水平,完全是緬甸之前相對印度更不幸的經濟體制所致。

2011年,民選政府上臺後,在以政改為主的同時,也繼續推動經濟改革。改組落伍的經濟管理機構,新設服務機構,清除保守派高官,重用改革派人士,增強改革派力量,統一思想和行動,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官員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調整或新頒系列法規、條例,以靈活方式解決經濟發展瓶頸,創新經濟發展方式,以更優惠的方式擴大對外開放,立法保護投資者利益,提高經濟發展的先進程度。推行國企私有化,放寬對電信、能源和金融等領域的控制,嘗試提高上述行業的私有化程度,助推私營經濟發展,增強經濟活力。按照國際標準改革金融、匯率體系,提高緬甸經濟與國際經濟的接軌程度。改變封閉、孤立局面,爭取外援,頻頻向世界發出“招商引資”的盛情邀請,並派團赴中國、日本、歐盟等召開赴緬投資說明會。這些措施顯示了緬甸經濟體制進一步的深化改革,為緬甸未來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緬甸曾經的歧路,來感受緬甸的不幸歷程。1914年,屬於英國殖民地的緬甸鐵路總里程達2500千米,超過法屬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是泰國鐵路里程的兩倍多。1920年代末,英資伊洛瓦底江輪船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航運公司之一。緬甸石油產量1921年達100萬噸。1925~1929年間,緬甸年均出口大米300萬噸,為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國。在當時落後的東南亞地區,緬甸算是“經濟先進國”。

由於受到二戰的破壞,1948年獨立時,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國的光環不再。“吳努政府”制定發展規劃,力圖改革畸形經濟體制(殖民地模式的經濟體制)和大地主主導的土地所有制(準備通過土地國有化,改變這種現狀),推動經濟對外開放,並積極爭取美國、日本、中國等國的援助。20世紀50年代,緬甸人均實際GDP年增長近2%,類似當時一流發達國家的人均實際GDP增速,這明顯不算快。不過,緬甸此時經濟實力在東南亞仍屬中等,與泰國經濟水平類似。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仰光堪稱東南亞花園城市和“燈塔之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親自率團到仰光學習城市規劃。可見,此時的緬甸在偏左的吳努政府管理下,情況雖然不太好,但也不算糟糕,人均收入畢竟在持續增長中。

但是,這已經讓緬甸思想更左的時髦激進分子嚴重不滿了,這些人認為,如果學習當時時髦的蘇聯經濟體制,情況就會好多了。並且,由於吳努政府偏左的經濟措施影響,到1961年,緬甸人均實際GDP負增長1.7%。經濟的惡化,也讓國民趨向不滿。這導致1962年奈溫發動軍事政變,建立更加偏左的軍政府,隨之,大幅度改變緬甸經濟體制。經過奈溫27年的統治,緬甸從類似泰國水平,跌落到被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行列。

不幸中的緬甸幸運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奈溫政府,雖然進行了土地國有化,但是並沒有像蘇聯那樣進行集體耕作,而是把國有耕地分配給農民耕種,這類似於中國農民承包責任制的耕地經營模式。雖然由於農產品低價統購政策讓農民勞動積極性降低,導致大米產量明顯下降,但並沒有帶來更嚴重的局面,比如沒有產生類似蘇聯20世紀30年代的大饑荒。如果那時的緬甸在耕地國有化以後,又全面實行集體農業耕種模式,很有可能會產生類似柬埔寨那樣的大饑荒。

桀驁不馴的緬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