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錢比清朝15年收入還多,為何嘉慶花了一年就沒了?

吳孟龍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就嘉慶這事,咋說呢?誰讓嘉慶攤上個坑兒子的爹呢?乾隆要是活的時間短點,嘉慶他也不會這麼累,所以啊這豈止是個坑啊!

而這事,您得從康熙說起。

話說滿清擱到康熙的手裡頭的時候,因為連年的戰爭,已經為了進行戰爭需要在政治上玩平衡,康熙對整個宗室實行的是寬容的政策。

啥寬容呢?簡單的說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政策,要不後邊的雍正也不會給康熙的諡號里加個仁字,讓大傢伙叫他聖祖仁皇帝不是。

當然您也不要瞅錯了,他的仁只是針對滿人的,至於漢臣還是洗洗睡吧,瞅個熱鬧就得了。

所以啊,就因為他的仁,滿清的官場上那叫個腐敗,補都不補過來,國庫虧的耗子都在哭。

要不然九子奪嫡的時候,他雍正也不會入了康熙的法眼。

雍正這人苛刻的厲害,皇家的東西,國家裡的東西,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損失,有了損失你自己個填,不夠把你腦殼揪下來填。話說那會把國家的東西往自己個小家倒騰,那都是宗室裡拿大頭。所以啊,這一傢伙就把個宗室得罪慘了,後來那史料裡描寫雍正,那就使勁的黑的,滿人壓根就不介意,根子其實就在這裡。

畢竟滿人修改歷史那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了不是。但經過雍正這麼一治理,滿清那國庫終於又豐滿了起來,老百姓在滿清這統治下也有了幾年的好日子,但氣不打一處來的卻是滿人整個群體。

但雍正這人過於勤勉把自己個的身子早早的掏空了,別說好兒子了,就是兒子也沒幾個,所以皇位就留給了乾隆。

而這乾隆可以說是康熙教育出來的。所以啊,乾隆那是特別的崇拜康熙,他這輩子啥都想和康熙比個高下。

康熙整了兩次千叟宴,他也有樣學樣不多不少也整兩次,康熙下江南,他乾隆也有樣學樣也下江南。康熙為了打仗方便玩了一輩子的仁字,他乾隆也有樣學樣把個仁字玩到了極致。

但乾隆這輩子學的都是表面上的功夫,實質性的東西他是一丟丟都沒有學到。

雍正朝好多利民的政策,在乾隆看來這就是違背康熙的意願一腳丫子全踹到了垃圾桶裡邊去了。

所以啊,康熙朝出現的弊端,在短短的幾年之後,一傢伙就全都有了。啥國庫虧空,啥奢靡無度比康熙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所以雍正朝整出來的利好,全在乾隆的手裡邊毀的啥也不剩了。滿清打乾隆中後期這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了,要俺說如果沒有雍正,乾隆打一開頭就應該走下坡路了,用不著啥中後期。

所以啊,乾隆這個二世主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這就開始開源,至於節流您想多了,乾隆的字典裡就沒有這倆字。

咋開源呢?簡單,買官賣官,老祖宗留給他的黃馬褂都能拿銀子購買,還有那雙眼花翎,單眼花翎的,要不是和珅制止乾隆都想把表示最高戰鬥勳章的三眼花翎拿出來賣,而且還想多弄個四眼五眼花翎的。

所以啊,滿清有好多好一點的規矩其實就是打乾隆這個時候破壞的,就連後來的慈禧都特別的崇拜乾隆,把乾隆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有了六十多年的糟蹋,您覺得乾隆留給嘉慶是個啥攤子?爛攤子唄!

嘉慶接手的攤子

首先,是這官場的風氣。那叫個腐敗,國庫空了不說,那官員之間相互勾結,上下齊手欺上瞞下的那叫個玩的溜。

咱別說嘉慶,就說乾隆中後期,那些個案子,兩淮那鹽引案,甘肅的監糧案等等,這些個案子那個不是窩案大案,一拉一大串,集體貪汙,那個案子都不下上百萬兩的銀子。

您就說吧,這事到了嘉慶的手裡邊能少了嗎?不能啊!而嘉慶真真的是個平常人,壓根就沒有啥魄力像雍正那樣搞事,所以這腐敗的事,只能是任其發展下去了。

其次,滿清那會抄家您覺得那幫子腦瓜摸油的傢伙,會老老實實的去抄?啥叫雁過拔毛,他們比任何人玩得都溜,畢竟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啊!

當然這是小頭,但乾隆這輩子的虧空,你以為他這一走,就結束了嗎?哪能啊!這乾隆的虧空,您這嘉慶還得接手不是!

而且嘉慶剛剛接手國家權力,那屁股後面的宗室還瞅著天上掉餡餅,畢竟乾隆這小子定下的規矩,不管幹嘛都要把這幫玩意餵飽了,才能行事。要是雍正在的話,壓根就不想看這幫子宗室。

最後一條,滿清自打入關以後,年年都有戰事,天天都有人想著反清復明,這是歷史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所沒有的。

而嘉慶當然也不能免俗啊,白蓮教起義,攻佔的縣城多大二百多個。這得開戰吧,打仗你就得花錢,從開打到結束,兩億兩白銀就這麼沒了。

還有嘉慶朝的天災他也不少,1815年到1817年雲南這地饑荒就持續了整整三年,這還不算,其他的地也相繼發生過大的天災,您這也得用銀子吧。所以嘉慶這輩子給乾隆補窟窿不知道填進去多少,加上自己個弄的這些個事,您算算和珅的家產就算是再多,夠花嗎?

而且和珅那些個財產中有些個壓根就不能花,比方說字畫啊,古董啊。

您自己個琢磨琢磨,那個皇帝拿這些個東西去拍賣整毛毛錢,沒有魄力的皇帝還真幹不出來。

所以啊,和珅的財產被嘉慶沒多久就整沒了,當然不至於題主說的一年就花了流光,畢竟這比乾隆還敗家不是。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和珅的錢比清朝15年收入還多,為何嘉慶花了一年就沒了?(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俗語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現一個大貪官名叫和珅,是皇帝跟前的紅人、權臣,貪汙受賄,狠勁斂錢。直到新皇帝嘉慶上臺後,才扳倒了和珅,查抄了他的全部財產。據說,和珅家財大概有8億至11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15年的國庫收入,按理說新皇帝收繳這麼多的財產,即便彌補國庫虧空,還會有很多剩餘,過幾年好日子是沒有問題的,但為何嘉慶卻花了一年就沒了呢?事情原來是這樣。

1、年輕有為的和珅成為鉅貪的蛻變。

和許多影視劇裡的形象不同,和珅早年其實是一位“年輕有為”的清官。1750年7月1日(乾隆十五年),和珅出生,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父親是福建副都統。3歲時,母親產下弟弟和琳,難產去世。9歲時,父親去世。父母早亡,讓和珅兄弟非常困頓,備受欺凌。15歲,得到資助,狀況才有所改善。少年和珅一表人才,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熟讀四書五經。18歲時,才貌雙全的和珅得到直隸總督馮英廉的賞識,並把孫女嫁給了和珅。和珅因此得以“娶”入豪門。

1769年,和珅19歲參加科舉落選,在馮英廉的建議下,和珅改走侍衛路線,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開啟了官場生涯。1773年,23歲的和珅就任管庫大臣,負責管理布庫。和珅認真工作負責,努力學習理財和管理知識,庫中布的存量大增,令乾隆十分滿意。1776年,26歲的和珅任戶部右侍郎、軍機大臣。這時的和珅為官清廉,能力突出,稱得上是一位年輕有為的清官。也正是在這個位置上一步步淪落為鉅貪的。

和珅就任侍郎後,一位名叫安明的官員,向和珅行賄,希望升職。和珅斷然拒絕了賄賂,但仍然向上司舉薦了安明。和珅不要錢,安明便投其所好,帶和珅大吃一頓,再到處花天酒地爽個夠。不料,這時安明的父親去世了,按規定安明應該回家守孝三年。剛剛升職的安明不甘心,便隱瞞下來,但最終被尚書得知,上奏給乾隆。乾隆大怒,安明被凌遲處死,和珅也因失察降兩級留用。

1780年,乾隆派和珅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和珅假裝遊山玩水,暗中查獲了李侍堯犯罪的實據。迫使李侍堯低頭認罪,押解京師,被判斬監候。和珅因此被升為戶部尚書。但也就是在這起案件中,由於案發在外地,天高皇帝遠,和珅私吞了李侍堯的大部分財產。窮慣了的和珅,突然嚐到財富的味道,喜不自禁,從此走上貪腐之路。同年,乾隆把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長子。和珅成了皇親國戚,百官爭相巴結,從此和珅更加肆無忌憚。

1782年,甘肅剛剛平定叛亂,百廢待興。32歲的和珅調用5萬戰俘,作為免費勞動力,大興建設。朝廷沒花多少錢,就迅速恢復了甘肅的經濟,乾隆大為讚賞。1783年,乾隆帝在乾清宮舉辦千叟宴,由和珅主辦。和珅發明了火鍋,宴會大獲成功。1784年,乾隆開始第六次南巡。在和珅的安排下,由各府進獻資金,包攬南巡的各項開支,國庫未花一毛錢,乾隆玩得又開心又痛快。不久,和珅就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他大興文字獄,肆意打擊政敵。他也掌控科舉,以“價高者得”販賣功名,既賺足了銀兩,又收穫了大批學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貪汙集團。

1790年,和珅發明了議罪銀製度:假如官員犯罪,可通過罰款免罪。一時間,官官皆貪,但國庫銀兩充實。

1796年,85歲的乾隆退居二線,任太上皇,由嘉慶繼位。46歲的和珅再次主辦千叟宴,再獲成功。這一年,掌控軍權,任大將軍的弟弟和琳在戰爭中染病身亡,這對和珅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在朝廷上,乾隆老態龍鍾,和珅和嘉慶分立兩旁,但只有和珅才能聽懂乾隆說什麼。所以官員三跪九叩後,和珅就等同於攝政,被大家稱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慶,則毫無實權。

此時的和珅,爵封一等公,頭上頂著的官職有:領班軍機大臣、首席內閣大學士、吏戶刑三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內務府總管等數十個要職。

2、乾隆駕崩,和珅被抄家。

1799年2月7日,乾隆駕崩。第二天,長年故作老態的劉墉突然上奏,彈劾和珅。恨死了和珅的嘉慶,不顧乾隆“屍骨未寒”,立刻任命和珅為首席治喪大臣,軟禁在宮中,開始徹查。五天後,和珅被革職,逮捕入獄。隨後,沒收了和珅的全部家財。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中的《查抄和珅家產清單》,說查抄的家產中,能估值的為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而難以估值的地產古玩等,則難以盡述。有人估算和珅總資產有二十億兩!

在《清朝檔案史料選編》中,有一節《查辦和珅案》,涵蓋了和珅案所有的原始史料。以此估算,和珅家財大概有8億至11億兩白銀。而當時清朝每年的國庫收入,才只有7000萬兩白銀!也就是說,至少相當於十多年的國庫收入!和珅當之無愧是世界“首富”,第一鉅貪!

2月22日,在乾隆死去僅15天,當時的世界首富、49歲的和珅回到家中,以一條白綾自盡。

3、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為何嘉慶花了一年就沒了?

拿到和珅全部財產的嘉慶皇帝可以說是坐在“金山”上,但不可思議的是嘉慶一生都被錢不夠花的問題所困擾,那麼這些驚天財富都哪去了呢?

一是以清朝的官場的風氣,但凡抄家,欽差們總會在朝廷和皇帝默許的潛規則下,先過一道手,中飽私囊。當然和珅抄家這件事情嘉慶皇帝肯定的上心,兩位前去抄家的親王也不敢拿太多,但是這也是其中一個去向,更何況“任你清官似水,自有吏滑如油”,下面具體負責抄家的人又豈能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

二是將這些罪產分潤宗室。因為乾隆時期一直對宗室保持“親親和睦”的政策,所以剛剛獨立親政的嘉慶自然也會去拉攏宗室,其中將和珅宅邸賜給恭親王就是最好的證明,現在北京的恭王府前身就是和珅的家。而且所有的土地田產以及大量不能直接變現成金銀的東西都被收沒進皇莊,將這些土地上的產出用以維持宗室以及各處皇室場所的運轉。

三是在乾隆執政後期,所謂康乾盛世便已經是落日餘暉,出現了頹敗的現象,國家經濟吏治糜爛。乾隆六下江南、四處用兵、營建宮室等等都耗費了大量錢財。據不完全統計乾隆年間的國家歲入大約是白銀5000萬兩,糧食1300萬石左右,而他所謂的“十全老人”所花費的錢財對於歲入來說都是入不敷出的,都是在做用國家的財政做抵押,寅吃卯糧的“使錢老人”。而這些後果都要嘉慶來承擔,而且嘉慶又不能否定自己父親的所作所為,所以只能默默的做一個接盤俠,用和珅的罪產來彌補父親的虧空。

四是清朝官場貪腐到嘉慶時期已經深入骨髓。其實在康熙朝中後期,官員貪腐問題就已經很嚴重,就連國庫都快被各級官吏拿空了;到了雍正上臺鐵腕反腐、整飭吏治才挽救回了局面,清朝財政好轉,國庫充盈;乾隆登基後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氣氛,就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官員的管制,特別是乾隆朝中後期官員貪腐、奢靡之風日盛,兩淮鹽引案、甘肅監糧案、山東虧空庫帑案等貪腐大案連發,各級官吏上下勾結集體貪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和珅就是乾隆朝官員中的“貪汙之王”。嘉慶帝雖然剷除了和珅,但是嘉慶帝缺乏父祖做大事的決心氣魄,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穩定,反腐力度有限,只是剷除了和珅等大貪官,沒將反腐制度化、擴大化,使得貪汙問題反而更嚴重了。有這一大幫“碩鼠”在,嘉慶就是有金山銀山也被搬空了。

五是清朝財源枯竭。清朝的稅賦收入主要農稅和鹽稅等商稅,這些在嘉慶時期都出了問題。先說農稅,農稅就是從種地的人身上收錢,是封建社會國家的主要財富來源。因為“康乾盛世”時中國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到了嘉慶時期人多地少的問題非常嚴重,人們靠種地普遍吃不飽飯,再加上官員的欺壓,土地日趨集中到官僚士紳手中,雖然清朝在雍正時期制定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政策,但由於吏治腐敗這些善政難以執行。再說商稅,清朝商稅的敗壞要怪到乾隆身上。乾隆自號“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古今第一,還曾經六下江南、大興土木,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大筆錢財之上的,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兩淮鹽商。鹽商給清廷捐款的行為叫做捐輸,沒有定額,反正朝廷有事鹽商們就要掏錢,比如乾隆屢次南巡鹽商花費就得過億兩。鹽商除了應付皇帝的花銷,還要接受官吏的盤剝,為了賺錢就不斷抬高鹽價,使得官鹽滯銷私鹽氾濫,官鹽賣不出去自然收不到鹽稅,作為清朝重要財源的兩淮鹽政廢弛。另外嘉慶本人重農抑商,多次禁止開礦,進一步加強了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影響清朝貿易,收入越來越少,坐吃山空。

六是在嘉慶年間,公元1815年至1817年雲南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饑荒整整持續了三年,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易子而食。而且在嘉慶統治的後期,直隸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地區,頻頻遭遇大旱,百姓生活極為困苦。嘉慶年間的直接財政收入大約只有4000萬兩左右,財政吃緊,國家經濟捉襟見肘,皇帝的內帑私庫也不得不拿出錢來賑災,而內帑中的絕大部分也都是當年抄沒和珅得來的罪產。而且由於繼承了父親驕奢淫逸的性子,嘉慶在位時也是揮金如土,揮霍不已,將接盤俠的命運又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道光皇帝。

七是社會矛盾尖銳,起義頻發。嘉慶時期可以說是一個反清起義運動高發時期,不滿貪官汙吏剝削、文字獄壓迫的民眾紛紛起義,此起彼伏,為了鎮壓起義清廷花錢如流水,再加上戰後安置重建等花銷,錢花的就更多了。比如爆發於四川、陝西、湖北等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從嘉慶元年到嘉慶九年,白蓮教起義軍攻佔州縣達204個,清廷為了鎮壓起義調集十六個省份數十萬大軍,花費超兩億兩白銀軍費,清王朝元氣大傷。

歷史上的嘉慶可以說是一個守成之君,面對父親乾隆留下的爛攤子、清朝統治百年間積累的各種矛盾,缺乏改革弊端的氣魄和才能,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是完全的解決問題,積重難返下再多的銀子也難以扭轉清王朝的衰落。所以,雖然有和珅的億萬家財,仍然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葛大小姐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已經八十九歲高齡的清朝太上皇乾隆帝逝世,不久一代大貪官和珅轟然倒臺,被親政的嘉慶皇帝抄家賜死。和珅是乾隆的寵臣,在乾隆朝後期權傾天下、富可敵國,是18世紀時期的世界首富,聚攬財富多達八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當時有一句民諺“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拿到和珅全部財產的嘉慶皇帝可以說是坐在“金山”上,但有意思的是嘉慶一生都被錢不夠花的問題所困擾,那麼這些驚天財富都哪去了呢?

1、清朝官場貪腐到嘉慶時期已經深入骨髓。其實在康熙朝中後期,官員貪腐問題就已經很嚴重,就連國庫都快被各級官吏拿空了;到了雍正上臺鐵腕反腐、整飭吏治才挽救回了局面,清朝財政好轉,國庫充盈;乾隆登基後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氣氛,就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官員的管制,特別是乾隆朝中後期官員貪腐、奢靡之風日盛,兩淮鹽引案、甘肅監糧案、山東虧空庫帑案等貪腐大案連發,各級官吏上下勾結集體貪汙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和珅就是乾隆朝官員中的“貪汙之王”。

嘉慶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目睹了以和珅為首的貪官集團是如何貪贓枉法的,因此對於對貪汙深惡痛絕,剷除和珅可以說是他的反腐第一槍。可惜嘉慶帝缺乏父祖做大事的決心氣魄,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穩定反腐力度有限,只是剷除了和珅等大貪官,沒將反腐制度化、擴大化,使得貪汙問題反而更嚴重了。像皇帝吃一個雞蛋內務府就要十兩銀子的事可不是光緒時期才有的,有這一大幫“碩鼠”在,嘉慶就是有金山銀山也被搬空了。

乾隆南巡

2、清朝財源枯竭。清朝的稅賦收入主要就是兩大塊,一個是農稅,一個是鹽稅等商稅,這些在嘉慶時期都出了問題。先說農稅,農稅就是從種地的人身上收錢,是封建社會國家的主要財富來源。因為“康乾盛世”時中國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到了嘉慶時期人多地少的問題非常嚴重,人們靠種地普遍吃不飽飯,再加上官員的欺壓,土地日趨集中到官僚士紳手中,雖然清朝在雍正時期制定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政策,但由於吏治腐敗這些善政難以執行。另外因為天災頻繁,嘉慶每年都要減免災區的錢糧,還要撥款賑災,為了一個南河治河工程就花費了4000餘萬兩,可以說嘉慶在農稅上基本賺不到錢還要往裡面搭錢。

再說商稅,清朝商稅的敗壞真的要怪到乾隆身上。乾隆自號“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古今第一,還曾經六下江南、大興土木,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大筆錢財之上的,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兩淮鹽商。鹽商給清廷捐款的行為叫做捐輸,沒有定額,反正朝廷有事鹽商們就要掏錢,比如乾隆屢次南巡鹽商花費就得過億兩。鹽商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除了應付皇帝的花銷,還要接受官吏的盤剝,為了賺錢就不斷抬高鹽價,使得官鹽滯銷私鹽氾濫,官鹽賣不出去自然收不到鹽稅,作為清朝重要財源的兩淮鹽政廢弛。另外嘉慶本人重農抑商,多次禁止開礦,進一步加強了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影響清朝貿易,收入越來越少,坐吃山空。

天理教起義

3、社會矛盾尖銳,起義頻發。嘉慶時期可以說是一個反清起義運動高發時期,不滿貪官汙吏剝削、文字獄壓迫的民眾紛紛起義,此起彼伏,為了鎮壓起義清廷花錢如流水,再加上戰後安置重建等花銷,錢花的就更多了。

比如爆發於四川、陝西、湖北等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從嘉慶元年到嘉慶九年,白蓮教起義軍攻佔州縣達204個,清廷為了鎮壓起義調集十六個省份數十萬大軍,花費超兩億兩白銀軍費,二品以上官員20多人、副將以下中級武官400多人陣亡,清王朝元氣大傷;再比如東南沿海地區的蔡牽起義,受不了清政府壓榨的沿海部分民眾成為海盜,佔據島嶼、封鎖航道向過往商船收稅,最終發展成大規模反清起義,戰事從嘉慶三年一直打到嘉慶十五年;再比如爆發于山東、直隸、河南地區的天理教起義,這次起義從嘉慶十八年九月至十二月,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因為爆發於清朝統治核心地區,特別是紫禁城都差點被攻破,因此影響力空前。

嘉慶可以說是一個守成之君,面對父親乾隆留下的爛攤子、清朝統治百年間積累的各種矛盾,缺乏改革弊端的氣魄和才能,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是完全的解決問題,積重難返下再多的銀子也難以扭轉清王朝的衰落。


當狗容易做人難


大家想必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根據《清朝野史大觀·和珅家財》等野史記載,當年嘉慶登基之後,查抄和珅的府邸便抄出了八百兆兩(八億兩)之多,而當時的清朝政府一年財政收入也僅有7000萬兩,而和珅作為一名臣子,為官近三十年,其所積累的財富幾乎可以比擬國家年收入的15倍之多,即使按照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提供的數額是二億三千萬兩。這個數字也是清朝年收入3倍之多。讓人不得不對和珅的貪婪及生財之道印象深刻。

但令人驚奇的是,獲得如此巨量財富的嘉慶皇帝,僅用了不過幾年的時間便把這些錢給花光了,那麼這些巨量的財富到底去了哪裡呢?

今天,今古就為大家好好講講和珅的家產到了嘉慶手裡之後,是怎麼花出去的。

首先,不論是8億兩還是2.3億兩都只是估值,一大半都是不動產和珍貴物品

我們要知道,嘉慶當時在抄和珅財產的時候,抄出的財產中黃金及白銀大約在價值一億兩左右,這些是直接可以充作貨幣的財富。

而其他的路各種文物珠寶以及不動產則是暫時無法及時折現的財產,尤其是和珅的財產中有兩個玉器庫,價值就達到了7000萬兩之多。

但是,這些非現金財產對清朝的財政並不能帶來太大的幫助,即使要兌換成金銀,也需要逐次慢慢兌換,不然如此巨量的兌換會對市場帶來極大的衝擊,也會影響兌換價格,因此大多被嘉慶收入國庫,作為平時的賞賜所用。

其次,嘉慶接的是乾隆留下的爛攤子,清朝的底子早已被乾隆掏空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說乾隆這個坑兒子的皇帝。作為自封為十全老人的乾隆自認為自己的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好大喜功的功夫是做的十足。

不論各項皇室花費,都完全不向他的模範皇帝父親雍正皇帝學,雍正為他辛苦存下的6000萬兩白銀,再怎麼多也經不住他這喜歡遊山玩水的兒子花銷。

這也使得乾隆中後期,財政開始出現問題,但是對於這位思維跳脫的帝王而言,沒錢的問題好解決啊 ,找山西商人、兩淮鹽商讓他們募捐,到後面這些商人們也沒多少油水可以榨的時候。

他直接就打起了官員的主意,但是他不是要反腐倡廉,反而是鼓勵貪腐。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議罪銀製度。

官員們原先貪腐還遮遮掩掩的,但自乾隆發起議罪銀製度之後,貪腐就成了一項可以用錢財來頂罪的行為,簡直和中世紀歐洲天主教的贖罪券有的一拼。

這樣一來,清朝政府上至一品大員,下至皂吏走卒,貪腐形成常態,國家形成了上下一體的貪腐利益集團,大量的國家收入成為這些人的囊中之物。

等到嘉慶登位之時,清朝的國庫早已空虛。

第三,初登大寶的嘉慶皇帝為鞏固帝位,需要大封權臣貴戚

對於清朝自雍正之後採取的秘密立儲制度有過了解的,都會清楚清朝有四位皇帝是靠著這個制度登上皇位的,他們就是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

這些登位的皇子在真正登上皇位之前,都是皇帝的考核對象,所以大多都是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小心,生怕被自己的父王發現結黨營私的跡象。

這雖然有利於不再發生雍正繼位時的骨肉相殘情況發生,但也使得這些登位的皇子沒有足夠的勢力基礎。

為了能夠穩固自己的帝位,嘉慶在獲得和珅大量財富之後,也將這些財富取出了一部分賞賜權臣貴戚,以穩固自己的皇位。

第四,連年的白蓮教起義,吞噬了大量軍費

而嘉慶元年,在湖北、四川和陝西爆發的白蓮教起義,則將嘉慶剛剛填滿的國庫大量吞噬。

自嘉慶元年(1796年)開始,至嘉慶九年(1804年)歷時九年多,白蓮教佔據或攻破州縣達204個,牽制並消滅了清朝從16個省徵調的大批軍隊,擊斃副將以下將領400餘名,提鎮等一、二品大員更是達到了20餘名,嘉慶皇帝為此耗費軍費達二億兩,相當於清朝當時4年的財政收入。

如果說當時嘉慶沒有抄沒和珅的家產,或許都不一定能夠有錢去鎮壓這場起義。

第五,乾隆時期養成的貪腐集團,早已迅速將剛剛充實的國庫吸食一空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乾隆給嘉慶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整個清朝上下都已是貪腐一片,而流入國庫的和珅家產,也毫不意外最終只能流入到這些既得利益的貪腐集團手中。

結語

和珅的財產,在當時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筆鉅款。對於守著空空如也國庫的嘉慶來說可謂是一筆天外之財。但是對於早已爛到根子裡的清朝而言,就算是再多的錢財進入到國庫中,面對滿朝的貪腐集團,腐朽的制度下,清朝就是個滿是漏眼的篩子,再怎麼也盛不滿水,最終的結局也早已註定。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乾隆後期國庫空虛,階級矛盾尖銳爆發不少的起義。這個爛攤子交給了嘉慶皇帝,初期辦掉了和珅得了一筆不小的錢財,對於國家的正常運行是有好處的!老百姓的矛盾相對緩和,不過這時候又災害比較多主要還是水利問題,所以嘉慶皇帝為了賑災花了不少。不過階級矛盾畢竟是存在的,那麼還是有這個白蓮教起義,還有一些小規模的地方衝突,對於嘉慶來講都是需要去鎮壓解決的。所以花了不少銀子。。即使和珅的錢多也經不住大規模的花費,那麼在嘉慶上任後做了一些列的改革成效微小,沒有根本上解決清政府的內部矛盾以及老百姓之間的階級矛盾,反而進一步激化了。嘉慶皇帝在位時候西方國家已經在搞工業革命了,那麼繼續閉關鎖國政策的清朝政府沒能抓住這次變革的機會,在工業上開始大幅度落後於西方世界。而且嘉慶皇帝不擅長搞這個經濟,沒能快速的解決清政府的財政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清政府開始進一步衰落。

嘉慶皇帝勤政,但是思想上面是效仿祖宗的法規,沒有開創精神。雖然每天起來的很早睡得又很晚,但是發現最終就是越搞越差。和珅的銀子也是通過各種斂財的不法手段獲取的,終歸還是有限的,多方面的花錢,使得快速的花完了。


當風吹過你的發


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雖然史書中對其的評價很高但在其執政後期確實做了很多糊塗事,所以才會導致大清由此走開下坡路,自己撒手人間,把爛攤子全部交給了嘉慶。



嘉慶上臺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國庫空虛,國家沒錢各方面都會降低,例如在各國間的影響,一直是老大的中國,由於沒有錢補充軍事防務,導致小小的日本便敢在沿海岸的村莊叫囂,面對一系列缺錢的問題,他選擇了將手伸入和珅的口袋。




記住一點嘉慶上位後,乾隆並沒有下放權利,只不過是名義上自己是太上皇,不理會政事,但有人勸其不要放權,這個人就是和珅,也就是嘉慶帝日思夜想除掉的人,如果沒有和珅嘉慶早早就能不受人的管制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由於害怕會引起公憤所以並沒有這樣做,只是一輩子安於守成。



乾隆死後,嘉慶立馬抄了和珅的家,從他家中光賬面上的銀子加上各種器具,價值八億兩白銀,當時沒有人會公事公辦,所以和珅的家產肯定不只這麼多。這麼多錢相當於大清十幾年的收入,但嘉慶皇帝用了不到一年就花光了這些錢。他是怎樣花的呢?



1、封賞大臣



將一些稀罕物件或一些宅院賞賜大臣,這些人就會對皇帝感恩戴德,忠誠度立馬上升很多,這種手段是清朝每個皇帝都喜歡用的方法。

和珅被抄家後,負責抄家等我兩位王爺各自都受到了嘉慶很大的封賞,將和珅的院子以及寶貝分給這些“有功之臣”。這最少花錢了三年的賦稅。

2、為自己老爹擦屁股



乾隆巡江南的錢,並不是由和珅直接從自己手中拿出的,而大多都是一些賣官賺來的錢,以至於皇帝每次去江南見到的官,每次都有很多的變化。

都知道在江南地區當個官一定是個肥差,所以這些人便想方設法的送錢給和珅賣官,這些地區的官員個個都是鉅貪,所以讓這些人下馬嘉慶花費了很多銀子,才將這幾批貪官剷除。

派去查案的這些人只有皇帝沒有給自己多餘的銀子,那麼這些人一定不會是貪官。所以嘉慶只能掏出大把銀子說是賞賜這些人,來換的將貪官全部打掉,不過這樣就相當於沒有改革,頭疼治疼,腳疼治腳,對社會發展沒有絲毫進步。



總結:嘉慶皇帝是非常穩重的一位皇帝,根本不會輕易的改革,如果此時繼位得是雍正皇帝的話,清朝最少還能多生存一百年,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摯潷畫畫紅塵


和珅被後世稱為貪汙之王,甚至有人認為,乾隆皇帝給兒子留了一個和珅,就會為了讓嘉慶“吃飽”,據統計,乾隆皇帝死後僅十五天,和珅被賜死,嘉慶皇帝開始抄和珅的家,光得到的白銀就有十億兩之多。而當時全國財政收入,不過五千萬兩而已。但這些驚人的財富,卻無法讓已經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帶來太大的轉機。

想要了解這些問題,首先,我們看看,在嘉慶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而這些大事,又將對清朝嘉慶年間的國庫,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連續不斷的戰亂讓整個清朝陷入混亂之中,打仗就要花錢,而且,這樣的錢簡直就是無底洞。

從乾隆末年一直到嘉慶初年,在各地,都爆發了白蓮教起義,這些人大多都是已經飢餓到無法生存的普通百姓,清政府對白蓮教眾殘酷鎮壓,卻始終難以成功。這場起義持續了九年,而清政府,為了鎮壓起義,先後投入了白銀兩億兩。

白蓮教起義之後,又出現了東南沿海起義,一直持續到嘉慶十五年。雖然這次起義鎮壓,清政府花費不詳,但從白蓮教看,這次鎮壓起義的投入,不會少於一億兩白銀。

第二,黃河治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始終困擾著嘉慶皇帝,其實,黃河治理,在歷代帝王中,都是十分重視的,而黃河,也曾經多次決口,帶來巨大損失。

在嘉慶時,先後出現三次黃河絕口,共花費白銀,超過八千萬兩,而河流治理的費用,每年高達數百萬兩。可問題在於,為什麼每年花費幾百萬兩,黃河問題依然嚴峻,原因在於,貪官橫行,清政府撥付的銀兩,有一半進入私囊,這樣一來,河道管理無人進行,國庫的白銀卻源源不斷的花了出去,黃河還是決口,老百姓依舊飽受黃河氾濫之害。

第三,嘉慶皇帝拒絕了英國通商請求,貿易順差讓英國鋌而走險,雖然中國封閉的如同鐵桶,但依然抵擋不住鴉片的走私生意。

走私鴉片已經到了異常嚴重的地步,從乾隆末年到道光年間,鴉片流入中國的數量幾何倍增長,而其中,嘉慶年間尤為明顯。

這些鴉片,使得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而白銀的外流,導致白銀儲備急劇縮水,物價飛漲,整個國家經濟惡化,而清政府不得不通過國庫存銀來穩定局勢。這又進一步導致財政赤字的出現。在嘉慶皇帝執政的中期,也曾經通過旨意,嚴禁人們再吸食鴉片。

但這種想法,非常天真,而且很難實現,因為鴉片不同於其他的藥物,這些東西很容易上癮,一旦上癮,很難在徹底戒掉,這是嘉慶皇帝沒有想到的,因此,這種旨意根本無法保證禁菸運動的進行,直到道光年間。

第四,以清朝皇族為代表的特權階層急劇膨脹,吃空餉在整個封建時期,幾乎是常態,清朝體現的尤為明顯,大量的皇親國戚吃著財政。

不但如此,他們的子孫同樣吃著財政,如果還是乾隆盛世時期,國家財力豐厚,似乎可以維持,但嘉慶年間,國庫已經捉襟見肘,勉強維持,也加劇財政負擔。

更可怕的是,清政府的統治者必須遵循祖制,給予這些特權者足夠多的待遇,這樣的待遇甚至不能隨意挪用。

嘉慶皇帝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庫的白銀,像是流水一般,流向那些王公貝勒的腰包,卻無可奈何,只能把財政負擔轉嫁給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活不了,就會造反,造反就要鎮壓,鎮壓就會花錢,而花錢又會養出更多吃空餉和發戰爭財的貪官汙吏,如此惡性循環。

第五,貪官橫行,嘉慶皇帝嚴懲貪官,整頓吏治,但他缺乏治國的大才,非但沒有沒有遏制貪官,反而因為國內動盪,助長貪官汙吏。

國庫的銀兩,以及老百姓的賦稅,大量流入達官貴人之手。就像上面說的惡性循環,而嘉慶皇帝又缺乏足夠的能力制止這樣的循環繼續惡化下去,最後得到的結果只能是掏空國庫。

可見,嘉慶年間清政府,財政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雖然十億兩是個非常龐大的數目,但對於這麼一個龐大而又日落西山的帝國而言,卻並不算太大的數目。雖然不至於一年就花完,但不會用太多時間。


小小嬴政


和珅是貪官不假,但是他並沒有他那麼多錢,都是當時史書對他的無限,更加當事人們對他的痛恨,一次來說明抄家殺頭的合理性。

和珅是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也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吧,小時候生活比較貧窮,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科舉一步一步到軍機大臣和幾個部門的負責人。

據說是在當年電視的時候,乾隆看到和珅長得英俊瀟灑,頓生貪戀之心。看來乾隆還是個雙性戀,立刻就有提拔他了。同時和珅自己又比較努力,深得乾隆的喜愛。

其實和珅還是非常有才能的,他能將一個沒落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讓乾隆有時間下江南玩兒,搞一些亂七八糟的cosplay。

但是和珅他自己也有個缺點,就是功高蓋主,不把當時的太子放在眼裡。仗著自己對乾隆的衣服,對嘉慶皇帝,沒有表示出足夠的忠心。甚至有時候跟嘉慶的黨羽進行對抗。讓嘉慶記恨在心。所以合身自己也知道,當乾隆要去世的時候,和珅對自己深感憂慮,所以想方設法在乾隆去世之前要到一個護身符,可惜乾隆一去世,這個護身符就過期了。

當嘉慶皇帝繼位的時候,和珅的黨羽還是遍佈朝野,實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想搞他必須有足夠的理由和罪惡的事實。這就出現了抄家的時候,公佈的貪汙枉法數量驚人。以此來證明和珅罪大惡極。

其實這也沒辦法,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年間不是也把雍正留下來的張廷玉給辦了嗎?所以要激流勇退,該退的時候一定要退,不然沒有好下場。


教育界的小仙女


嘉慶親自下旨將和珅家抄家,得到了8億兩白銀,按理說嘉慶非常的高興。

但是僅僅一年之後,他就發現自己又沒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嘉慶為什麼這麼悲催呢?

嘉慶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悲催的皇帝,雖然登基了,但是權力被乾隆牢牢的握在手裡,再加上有和珅這個奴才給乾隆幫忙。

所以嘉慶作為皇帝,不僅是沒錢、沒權,還要看和珅這個“二皇帝”的臉色,壓抑的都快要瘋了。

當然,這也是乾隆死後僅僅15天,和珅就被迫不及待的嘉慶賜死的終極原因。多虧和珅有一個固倫和孝公主當兒媳婦,不然凌遲都有可能。

嘉慶抄家所得超過8億兩,那麼多的財產嘉慶是怎麼敗光的?

一、財產是8億兩,但是真金白銀很少。

和珅的家產確實得非常多,說是有清朝15年的賦稅總和也不為過,但是大家要注意,所謂的財產與真金白銀差別是非常大的。

和珅也絕對不可能有8億兩白銀,放在家裡面。其中更多的應該是,文物、字畫、不動產,這些不能夠變現的東西。所以,嘉慶得到的真金白銀是非常少的。

二、抄家的大臣、宗室過一到手。

抄家反正沒有一個固定的數目,裡面做手腳的地方非常的多。所以當時主持抄家的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瑆兩位親王,還有手下的官兵們,一定過了一道手,最起碼其中有一小半,落到了這些親王手裡。

就連和珅的府邸,都被立足不穩的嘉慶用來拉攏恭親王,可見一斑。

三、國庫與內庫分開,大頭進了內庫。

和珅抄家所得,肯定是不可能還給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而是直接充入國庫。

但是充入國庫以後,就連嘉慶都不能隨意動用,需要大臣們的同意。因為嘉慶有自己的內庫,支撐皇家開銷。嘉慶為了得到和珅抄家所得,將其中的大部分都納入了內庫,官面上當然只是一小部分,據說只有幾百萬兩。

四、白蓮教起義,花費巨大。

嘉慶可以說一個非常倒黴的皇帝,接手一個爛攤子。

剛一登基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整個白蓮教起義綿延九年多,耗費軍費二億兩,這還只是軍費,其他的各種損失就更多了。

所以和珅抄家以後,充入國庫的那點錢,真的還不夠花的。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事兒比較有趣,都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可事實上,嘉慶吃飽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他爹乾隆爺留下的攤子,根本不是一個和珅家可以彌補的。為什麼呢?先說答案,一是攤子太爛、二是官場太爛、三是收入枯竭、四是農民起義、五是自然災難,這一切從和珅跌倒說起。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客觀地說,和珅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但他遇到了一個十全老人——乾隆。

這乾隆啊,從父祖兩輩人手上接過來的花花江山,可以說是富得流油,當一個正常皇帝,吃兩代大概問題不大,可你家底再厚,胡搞亂搞也遭不住啊,前兩輩人留下的財富,乾隆用了半代時光就霍霍完了。

國庫沒錢,皇爺要花,怎麼辦?和珅發威了,他搞出了各種斂財手段,充實了乾隆主子的內庫,要換在其他時代估計國家也就敗了,好在康熙、雍正兩位把基礎打得好,乾隆霍霍的江山,還是金玉其外的。

乾隆一看,和珅有點本事,能賺錢不說,還能不把國家搞亂,於是胃口愈來愈大,對和珅也是愈發寵信。

但問題就來了,我和珅幫你乾隆賺錢,我不可能白乾,沒賺一筆錢我分點成也合情合理吧?乾隆默許了和珅的做法,於是這君臣倆一起悶聲發大財,和珅可比乾隆胃口更大啊,所以他比乾隆更發財。

後來乾隆一命嗚呼,嘉慶反手就把和珅砍了,在和珅家抄沒的財產觸目驚心——相當於清朝國家財政收入15年的總和!

嘿嘿嘿,嘉慶皇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過了沒多久嘉慶就發現,乾隆這個爹太坑兒子了,和珅家那點錢不夠用不說,很多還得從自己內庫裡面掏錢來彌補。

那這些錢到底去了哪裡呢?

1、攤子太爛

實際上在乾隆執政時期,清朝內部就已經敗壞了,貧富差距之大,英國訪華團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想不通,一個老百姓如此悲慘的國家,怎麼屹立於神秘的東方而不倒的?

乾隆六下江南、大好喜功、生活奢靡,一會兒打仗啦、一會兒修房子啦、一會兒過生日啦、一會兒給老佛爺過生日啦,這任意一項都是巨大的開支,根本經不起乾隆的折騰,和珅給他斂財的手段,都是在透支國家的未來。

2、官場太爛

和珅為什麼能斂財如此之巨?他肯定不是憑一己之力能辦成的,下面還有一個斂財班子,班子裡面每個人,有誰不貪,從民間搜刮來100兩銀子,皇帝只能拿到小頭,大頭讓和珅拿走了,剩下的人還不得瓜分一些嗎?

和珅一人得道,下面的雞犬全部昇天。

說到抄和珅家這裡也是一樣,抄家負責人貪一部分、手下人貪一部分、剩下的才到嘉慶手裡,嘉慶自己肯定也要拿一部分,最後剩下的上繳國庫。

這是封建官場上的潛規則,你看《鹿鼎記》,韋小寶抄家鰲拜,隨手一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兩銀子。

3、收入枯竭

封建社會國家的收入主要來自賦稅,農業國家自然農稅佔大頭。

康乾盛世中國人口爆發式增長,乾隆鼎盛時期,中國人口多達四萬萬之巨,但田地是有限的,換句話說農業生產力是有限的,在合理的人口增長速度下,保證農業生產速度能跟上人口增長,就是盛世。

雍正年間很是搞了一些政策,在保證百姓生活的前提下來提高稅收,比如攤丁入畝,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前面說了,乾隆時期亂搞一通,到了嘉慶年間,百姓種地也吃不上飯,還交什麼稅,根本交不起啊!農業稅收這一大頭就枯竭了。

另外封建社會稅收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鹽稅。但是乾隆把下江南當回家似的,花費自然落到了江南富商身上,但是富商給皇帝花了錢還要賺回來啊,於是提高鹽價,官鹽價格過高造成的結果就是私鹽氾濫,官鹽賣不出去了,鹽稅這一大頭又斷了。

而嘉慶其人也是個遠見的,本來就窮還重農抑商,繼承了他父親閉關鎖國的優良政策,好嘛,內部的稅收不起來,外面的錢賺不回來,你不窮,誰窮?

4、農民起義

清朝自立國初就從來沒有斷過農民起義,只是在康雍乾三位的高壓手段下,起義軍比較收斂,都在等待時機,而且說實話康雍兩朝生活還不錯,沒事兒誰去起義啊。但是到了乾隆後期,前面說了,各種腐敗亂搞,農民起義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到了嘉慶年間,難以收拾的起義已經變成了不可收拾,起義軍就像雨後春筍搬冒了出來,要鎮壓就要花錢,鎮壓完還要安撫重建,軍隊戰鬥力強還好,起義可以很快被壓下去,但嘉慶時期的軍隊戰鬥力也很弱,起義軍則是新生力量,動不動拿下百八十個周線,這誰遭得住啊,鉅額的軍事花費,掏空了老皇帝的身體。

5、自然災難

中國歷史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但凡國家動盪,必定有自然災害。

其實,在太平盛世也有自然災害,只是國富民前,上下一心,花點錢花點時間也就挺過去了,但嘉慶在位那些年,本來國家就很窮,再加上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真是餓殍遍地人相食。旱災、饑荒、蝗災,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來不會缺席。

百姓遭了難,皇帝再不把百姓當人,也得賑災啊,長時間的災難又不是千兒八百兩銀子可以解決的,和珅留下的錢已經花光了,怎麼辦哇,從內庫拿錢填坑唄!

總結

以上5點,差不多就是和珅家那些錢的去向,填不上乾隆留下的坑,嘉慶這個好兒子只能默默地付出,直到死去。

本以為抄家之後是享福來著,真是蒼天饒過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