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攝影人的照片是調色的,肉眼完全沒見過這樣的色彩。你怎麼看?

信天游KWAN


感謝參與討論的各位,我這張照片是哈蘇XPANii寬幅135膠捲拍攝的,也就是數碼派常說的直出,沒有做過任何PS。


信天游KWAN


很多人覺得攝影人的照片是調色的,肉眼完全沒見過這樣的色彩。你怎麼看?

很多人覺得攝影人的照片是調色的,肉眼完全沒見過這樣的色彩,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怎麼看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也想問問某些人幾個怎麼看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文學作品都是作者虛構的,完完全全都是編的,沒發生過沒見過的人或事,卻成了傳世名著,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我買本書看!


為什麼很多電影大片都是演員演出來的,完完全全都是假的,場景假的,故事假的,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我買票去看!


為什麼其它藝術形式可以虛構,可以穿越,可以誇張,可以無中生有,然後還有人欣賞,有人追捧,然後到了攝影,就必須眼睛看什麼樣,就要拍出什麼樣,你只要調色了,後期了,你就是作假,你就是騙人,這個誰來給評評理?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免費查看大量後期教程,免費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這確實是自互聯網發達以來,攝影這塊最值得爭議的話題之一。


簡而言之,就是攝影作品,可不可以進行後期(因為後期常用軟件是photoshop,簡稱ps),ps過的照片還能稱之為攝影作品嗎?


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爭議一般來自專業和非專業兩個群體,而專業群體中對於後期程度和範圍意見也不統一。

1、先說非專業群體對這件事的看法。

在後期軟件比情人多,而且比情人好使喚的當下,照片已經被戲稱為“照騙”了,手機用戶,尤其是年輕的女性用戶,誰的手機不裝個圖片後期軟件,那簡直和時代格格不入。把自己美顏得懷疑人生沒關係,但是要面對一張後期過的風景照,他們也許會不屑----假的!


有必要說下單反相機照片的存儲格式,我儘量簡單點。佳能的原片格式是cr2,索尼的是raw.....這些格式的原片,含有大量的拍攝信息,如果是採取hdr(高動態範圍圖像)那麼原片保留的細節會更多---這些原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拍攝的細節,比如色彩元素,光比等等,但原片一般來說,不是常規看圖軟件能夠識別的,需要專用軟件對其解碼,才能直觀顯示,這些軟件,可以對原片的細節進行重新調整配置,比如提高和降低暗度、增減色彩飽和度、調整色階範圍......等等。

嚴格說來,這個還原過程,其實不能完全算作PS,因為這只是對所拍攝到元素進行解碼和調整---說句專業點的話:在Camera Raw關閉轉入photoshop後直接轉換成JPG格式,這個過程,其實不能算做PS---儘管這兩者的功能有重疊部分,爹是爹的,娘是孃的,PS做出來的活,才能稱為是PS的。


非攝影愛好者或非專業人士不瞭解這些,把這個過程稱為“照騙”,其實是無需解說的,你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解說清楚。

2、專業人士的爭論。

目前還是能常常看到作品底部標註:原片直出四個字的,這些朋友或者說大師,可能就是不贊同後期的。同時,業內也有這樣的說法:無後期,不攝影或者無攝影不後期---這些可能就是贊同後期的。

2.1、我們不去說標有“原片直出”不贊同後期的大師們。

這四個字和現時代在額頭上貼上“我是處女”一個效果----處女已經不是考量一個優秀女性的唯一標準了,現在的標準是:你既要有處女的潔身自好,又要有高尚的品行,秀美的外形。


2.1、說說“無後期,不攝影”派。

這一派認可攝影作品必須有後期,但後期到什麼程度,哪些類型的可以後期,哪些類型的作品不能後期,沒有統一認識。


有認為所有攝影作品都可以後期,並且在實際操作中也是這麼做的:拍紀實片的時候,老頭明明是手裡拿根菸沒點著,他給菸頭加上火,火上還加上煙.....至於湖面上加上飛翔的鳥,風景換掉天空,更是司空見慣....

有認為攝影作品應該分門類、分用途、分程度,進行有限後期,本人就是持這種觀點。

所謂有限後期,首先要用途。自己拍著玩的,你想怎麼折騰都行,只要你PS技術夠硬,但是對於紀實類攝影或者有紀念意義的拍攝,絕對不能無限後期,當然,更不用說正規的參賽作品了,你增刪畫面元素以及過度後期,不符合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取消參賽資格,把給你的獎牌獎盃還有“馬臉”(money)還回去。2012年,《國家地理》大賽就取消了一副作品的獲獎資格,原因是拍攝者通過後期,把畫面中地上的一隻塑料袋給抹去了,嗚呼哀哉。2015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有位參賽大師因為照片描述的背景有誤,也被取消獲獎資格.......要是早和我交朋友,跟我聊聊天,就不會和這樣的大賽獎盃失之交臂了...

3、我的迷惘。

你說不可以增刪原片元素,你說攝影大賽更不能幹類似不靠譜的事情,但是,你知道郎靜山麼?知道中攝協這個鼻祖嗎?這位1892年出生的祖宗,中國攝影第一人,和張大千等大師是哥們,據說張大千給他當過不止一次模特。其攝影最大的成就就是創造了“集錦攝影”----什麼集錦攝影,就是運用多次曝光、後期縮放、重新合成等手段,把不同場景不同人物集於一張照片之內,完美表達主題----簡而言之,就是PS,PS,PS啊!

關鍵是,郎祖宗的大量“集錦照片”在國際大賽中獲得了大量的獎項,並被認可,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

如果你是認真地看到這裡,相信你也迷惘了----這個PS的度,到底在哪裡?


任何藝術形式,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時代既能推陳出新,也可以推新現成,對於照片PS的爭論,估計還會繼續下去。


徽豐大叔


就如同膠片時代的暗房工作,數碼的修圖也是必須的過程。

即使是拍照記錄,也要儘量還原景物的原始色彩,而由於相機記錄圖片時算法的原因,直接得到的圖片大多會有一定偏差。最起碼要調一下顏色。

如果是有一定創作成分,那麼藝術來源於生活而超越生活,就更要朝著美的一面調整,作一些取捨。這沒什麼不正常。





攝影師Colin


攝影---色彩請不要太妖嬈!

攝影,就是用專門設備把你感興趣或需要的對象記錄下來。最初的攝影就是力求拍攝對象的真實反映(但鑑於工具的侷限性,當時的黑白影像不可能把視覺中的東西完善表達)。後來,隨著攝影的普及,有了攝影專業,有了攝影師;有了攝影作品藝術再現的需要,於是有了影像的後期加工。

最初的攝影載體就是黑白膠捲,其後有了彩色膠捲,再後來有了數碼相機的數碼彩色載體並且攝影設備也是越來越高級、越來越多樣。

我們知道,膠片時代,攝影作品的色彩靠膠捲的色彩來支撐(當時有金柯達、綠富士、紅樂凱之稱,因為柯達膠捲偏黃,富士膠捲偏綠,樂凱偏紅),後期調整的餘地很窄,無非是色調的些微變化和色彩的濃淡。由於膠片原因,那時人們按快門的手很謹慎,不多次構圖和對焦決不會輕易下手。

數碼相機問世後,這一切改變了,拍出的照片其色彩由攝影設備通過內部硬件計算輸出,沒有了膠片的限制,並且下載到在計算機後可以用軟件隨意調整,包括色彩、銳度、色調、反差甚至內容。於是,快門的響聲動則如放鞭炮,拍不好後期調嗎!回家就拼命PS,用高度飽和的色彩調整照片來吸引人已經成為多數攝影者的家常便飯。特別是手機的普及,我們迎來了全民攝影的時代,照片後期製作更是花樣百出。

我要說的是,雖然攝影發展到今天,其地位已經從天堂掉落人間,照片人人會拍,但,藝術修養不人人都能具備的,攝影可以是一門職業,而攝影家卻仍是一個難以達到的頭銜。敬請沒學會走就要跑的攝影者,最好先學一些構圖啊、色彩啊、光圈啊、快門啊以及景深等基本知識,然後再去搞那些後期製作吧。雖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可以高於生活,但不能說是脫離生活啊。

朋友,攝影作品畢竟不是繪畫,請你的色彩不要太妖嬈!

附:本人的幾張攝影作品,也調整過色彩,你覺得過分嗎?











和為貴I金河人I


後期就是為了更好表現照片吧。很多人老是強調:你看我的照片是直出,沒有後期。好像很牛逼一樣。其實數碼相機,包括手機,這裡面都是有算法的,你所謂的直出照片那也是按廠家的標準進行了處理。數碼照片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後期。無非大家覺得明明現場不好看,你拍的照片這麼美。在騙人。藝術加工有什麼好大驚小怪呢。



南宮宇彥


喜歡拍一些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小花小草、一山一水,都是肉眼看到原色原味的東西,不太喜歡後期過度粉色。曾與一個專家攝影師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拍攝,偶爾一天在街上廣場看到那攝影師的那張風景照片,後期處理讓我現在看到的風景和素照的差別很大。當然後期處理藝術感較強,沒到過那個地方的,就想去看看,這也許就是藝術的魅力。但去了後也不過如此。美,是每個人想看到的,真實而適度,是最好的。追求藝術感,理解。但藝術來之生活中之美,也返回生活中之真。有些風景照那種調色,那種風景感,千年無一遇,離現在生活太遠了,縹緲無望,我認為,那是"空殼"藝術。





美麗河池


經常會看到有的人反對後期,說一個有過後期的作品不算是真正的攝影。

我覺得一個不後期的作品只能算個紀實片。要想強烈地向觀眾表達你的想法,用後期突出主體是很不錯的手段。

如下圖提問者提供的雪景,雪應該是白色的,怎麼就變成藍色的雪了。


比如下圖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恐怖的夜晚也都是藍色的,現實也沒見過藍色的夜晚

藍色是冷色調,強調冬天的冷加藍會顯得格外冷。夜晚本身就冷清,加上藍氛圍更冷就是恐怖了。

後期在大多數的場景中還是必須要有的,除了更強化視覺效果外也會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


志勵好攝


適當的做一下後期還是可以的,但有些照片做得太多了,色彩太過濃豔很假就不好了。







艾亮東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分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只是攝影藝術更注重寫實點,但不能否認別人通過ps進行藝術加工和創造。每個人喜好不同,不必要求別人和你一樣。就像一盤菜,你不吃辣椒的非得要湖南人不吃辣椒嗎?難道放了大量佐料的菜就不是一道菜嗎?你們沒注意歐美人像片人物的膚色還是白種人的膚色嗎?這真實嗎?不就為了審美需求才調成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