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2019年以來的信託,好像一直都處於山雨欲來的不平靜中。

1月,某信託投向牧場的產品第三次延期;

3月,某信託11億貸款違約;

5月,某信託收到上交所問詢函,涉及產品違約和延期兌付;

7月,某信託被銀保監局賜罰單一張;

9月,某信託地方政信類產品又出現了兌付逾期;

……

紛至沓來的消息,讓信託圈裡的人一度“聞雷色變”。

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第2季度末,信託風險項目有1100個,規模為3474.39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1.54%,較2019年1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2015年—2019年季度信託風險項目個數和風險規模(數據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


驟然之間,彷彿一級警報被拉響,不安與恐慌席捲而至。

在投資者心中,一個問題浮現了出來,爆雷不斷,信託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非要說的話,所謂的信託“爆雷”,並不只是2019年才有。

從2018年以來,信託項目違約發生的頻次和金額就一直在增長,遠遠高於2017年。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信託產品違約的項目有77個,涉及金額296.58億元。

同樣一片“驚雷滾滾”,讓不少人神經緊繃,膽戰心驚。

而這兩年,所有人都能感覺出,行業雷聲不斷,風聲不停,但風向已經變了。

一場去通道、去槓桿的監管颶風餘威還沒有消退。

資管新規的出臺和信託監管55號文又給了信託業重磅一擊,原本剛性兌付的金字招牌被打破,信託規模收縮,企業融資渠道一定受限成了必然結果。

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戰的緊張氣氛依舊,外部摩擦加劇,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尚在繼續。

2018年4季度,中國經濟實現6.4%增長率,對比3季度,下降了0.1個百分點。

在這些多重因素作用下,信託風險上升,整個行業起風了,驚瀾四起,“爆雷”頻頻。

就像到了一個“水逆”期,從去年開始行業全面下滑,到今年2季度,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2018年底減少0.17萬億,較2017年底減少3.72萬億。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2015-2019信託業管理資產規模季度變動情況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種不太平讓人心惶惶。

因此,媒體聞風而動,各類觸目驚心的標題一個接一個,焦慮充斥在每個角落,滾滾雷聲嚇得不少人不敢輕舉妄動,

部分人轉而放棄信託,重新投回到了商業銀行的懷抱。

雖然說,市場因轉型趨於下行是不爭事實,但那些所謂的“爆雷”,真的都是雷嗎?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回顧開頭的不平靜,出現最多的字眼,是“延期”。

事實上,延期兌付並不等於爆雷。

1、P2P前車之鑑

為什麼信託投資人對“延期”如此草木皆兵,甚至深惡痛絕?

這和前幾年的P2P爆雷狂潮脫不開關係。

早期的爆雷,一般指P2P平臺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臺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臺失聯、倒閉等問題。

在P2P領域裡,那些逾期兌付的,似乎無論平臺規模是大是小,無論背景雄厚與否,無論退出是良性還是惡性,基本上都走向了一個結局——因非法而被立案偵查。

因此,對於P2P平臺來說,延期兌付=爆雷。

但這樣的一個前車之鑑,並不適用於信託業,兩者有著根本上的區別。

一個備案尚無下文,一個全國限量68家;

一個兩眼一抹黑資金不知去向,一個要麼房地產要麼政信,要麼工商要麼金融市場;

一個草根老百姓一個高淨值人士;

兩者截然不同。


2、流動性危機

至於為什麼信託會出現延期兌付?還是因為流動性風險,缺乏現金流。

現金流對於企業資金週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近兩年宏觀經濟下行、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企業融資難是一個現象級狀況。

比如房地產,央媽對於樓市的調控是有目共睹的,又是房住不炒,又是換錨LPR,在脫虛向實中房企普遍面臨融資收緊,現金流緊張,也就無法如期償還信託貸款。

再加上2019年又是信託兌付大年,據有關數據,截止9月今年一共兌付了5263億,而在今年的12月31日,到期要兌付的金額是9310億,數量1997只。

這也是今年房地產信託風險暴露加速,業內人提醒關注平臺類、地產類項目風險原因。

但這種現金流緊張,並不意味著企業要破產了。

一來,信託產品所投資的項目基本是長期向的,解決資金週轉往往需要時間;

二來,房企想要借信託融資,本就需滿足各種風控條件,抵押+質押,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

因此,延期兌付≠產品爆雷。

並且,在信託橫跨資本、實業、證券市場的光環下,過去的不少信託項目都是通道業務,與主動管理型業務不同,信託只是一個被動管理方,不過多參與項目運營。

而這些項目,在近兩年的去通道壓力中,風險暴露加快,也面臨著一場轉型大治理。

把全部的延期項目等同於產品爆雷,未免有販賣焦慮之嫌,有些過於危言聳聽;而因雷聲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信託產品,也有些過於風聲鶴唳,總不能因噎廢了食。

回到最初的問題,信託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1、經營效率在提高

或許不少投資人依舊心有慼慼,畢竟去年一整年行業都在下滑,資產規模在遞減,但正如前面所言,這其中有著宏觀經濟下行加經濟轉型的多重作用。

可正所謂不破不立,不浴火又怎麼涅槃重生呢?

資管新規讓前期一些不夠合規的產品無處可逃,包括通道業務,但違約帶來的巨大信譽壓力也讓68家信託公司開始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

2018年底,信託賠償準備金為260.71億元,比2017年底221.12億元多39.59億元,同比增長17.9%,今年的賠償準備金依舊在上升。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在受託資產規模收縮的背景下,這意味著信託業的風險抵禦能力提升。

而伴隨著信託公司在監管壓力中紛紛優化治理,“資管新規”落地後,通道與多層嵌套業務不斷清理與壓縮,信託主動管理業務增加,業務結構不斷調整。

因此,即使增速回落,但質量優於數量的效應卻帶動了行業整個效率。2019年2季度,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為0.54%,較去年有著明顯提高。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2015—2019季度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與實際收益率(數據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

2、比想象更低的風險

與此同時,看似雷聲不斷,但信託的實際風險卻比想象中低。

截至2019年2季度,信託行業有1100個風險項目,這個數目令人害怕;風險項目總規模達3474.39億元,這一金額更是讓人心驚肉跳。

可如果把它放到整個行業裡,信託圈屬於高淨值人士,全行業的資產規模是22.53萬億,這兩個數據表明,2019年2季度信託產品的不良率為1.54%。

如果再來一個參考系,商業銀行2018年底的不良貸款率為1.83%。

結果顯而易見。

傳統觀念裡最為穩健安全的銀行,不少人對信託失望重投懷抱的銀行,可誰曾想,整個銀行業的風險其實遠高於整個信託業呢?

可為何信託業雷聲滾滾不斷,卻鮮少聽聞銀行違約?究其原因,這和銀行的“內部消化”有關,並非沒有違約,而是違約並不公之於眾。反觀信託,一有雷聲便告訴了投資者。


3、老字號牌照優勢依舊

毋庸置疑,監管破剛兌的步伐打破了原有的信託基調,一定會有基於剛兌才買信託的投資者轉戰其他戰場,但信託的牌照優勢卻依舊存在。

全國有3500多家銀行、170多家券商、100多家保險,展業中的信託卻只有68家。

在銀保監局的眼中,物以稀為貴的信託絕對更顯眼。

越被關注,要求也就越高,按法律規定,信託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是3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可自由兌換貨幣,3億的實繳貨幣資本足以pass掉一大波華而不實的資本機構。

其次,在產品信息披露和財務上,信託可以說是最為公開透明的產品之一,牌照本就珍貴的情況下,信託選擇項目也不得不考慮自身的信譽,加強對產品結構及風險的控制。

爆雷,還能再信而託之嗎?

四 結語

一言以概之,信託並非百分比無風險,但總體風險性卻相對較低。

這場雷聲不斷的山雨,是信託業“提質”的信號。

在資管新規下,信託的節奏和力度都放慢了不少,但雖降卻降中有穩、雖穩卻穩中求進。

當一場去通道、去槓桿、破剛兌的大清洗過後,信託業會迎來一個新生,更高質量的它會進入一個更利於宏觀經濟發展的新時期。

到那時,也許離“信而託之,代人理財”的初心並未更遠,反而更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