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曆史上有多少人考取了進士?為耒陽爭光?

民族英雄文天祥,1273年農曆五月到衡陽,任湖南提刑,曾巡視耒陽,作《衡州進士題名記》:“按衡進士姓名可考者自祥符省元鄭向始,景右八人皆擢第……耒陽居其三,嘉定郡十八人,耒陽又半之。間歲往往多得士。”文天祥誇讚耒陽出了很多進士。進士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最高文化教育水準,是一種顯著的文化符號。照今天的流行語,是軟實力的象徵。那麼,耒陽到底出了多少進士呢?

耒陽曆史上有多少人考取了進士?為耒陽爭光?


我國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存在了1300週年。期間,產生狀元602人(也有說700多人),進士近11萬人,舉人500多萬人。查閱清代《湖廣通志》、《湖南通志》、《湖南歷代狀元名錄》、《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湖南省志》、《湖南名人志》及《衡州府志》、《耒陽縣誌》、《耒陽市志》(1993年版)、《湖湘文化大辭典》,古代湖南,有狀元13人,其中衡陽地區出狀元2人(何克明、彭浚),探花2人(曾朝節、譚鑫振);有進士2432人,其中衡陽地區298人,耒陽、常寧二縣各47人。與衡陽地區其它縣市相比,不及衡山縣一半(衡山97人),比衡陽縣少20人(衡陽67人),但比衡南縣多11人(衡南36人)、祁東縣多43人(祁東4人)。

從朝代上分析,耒陽47名進士,唐代2人,李君防、拔野古;北宋6人,羅庭忠、曹裕、李仁俊、鄭向、曹洪、秦昌朝;南宋9人,羅諤、王國士、李仕賢、陳秀舉、李芮、曹洪、羅宗華、羅宗貴、羅添受;元朝5人,谷嶽生、周錦繡、阮興、譚士實、徐宣文;明代13人,楊坦然、蕭克敏、羅允彰、羅金、羅昌、謝文祥、謝諮、謝訥、胡文奎、胡文璧、曾鳳儀、周訓、李璽;清代12人,鄭士玉、伍先準、羅文清、羅鍾生、羅錦雲、羅錦成、羅旭、羅歸德、羅永章、羅淳、羅為漢、謝池清。

耒陽曆史上有多少人考取了進士?為耒陽爭光?


從數量上來看,兩宋和明清時期最多,唐朝最少。究其原因,從宋朝開始,中國文化中心南移,加上湖湘學派的發展,極大推動了湖南教育事業發展。全國四大書院,湖南就有兩個: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宋代湖南考取進士達948人,形成一個高峰。耒陽受此影響,尤其是百里外石鼓書院的影響,開始重視教育,杜陵書院得到維修,人才劇增。後來到了元朝,耒陽升格為州,但蒙古人對漢人排擠,刻意摧毀漢族的教育文化,以致參加科舉的人才劇減,元朝時,湖南只有進士123人。到明清時期,湖南文風鼎盛,加之湘軍崛起及其對湖湘學子的大力提攜,形成湖湘子弟科舉考試人才錄取的高峰。明清兩朝,湖南考取的進士有1310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耒陽教育事業走向封建時代的一個頂峰,杜陵書院規模擴大,明朝嘉靖年間創建了白石書院,到清朝初期又先後創辦了青麓書院、紫雲書院、義興書院、仰高書院、淝江書院。據耒陽詩聯協會編印的《耒陽民風民俗》一書記載,僅1724-1901年的177年中,耒陽考取進士28人、舉人42人。這個數據,不完全準確,因為,《耒陽市志》記載只有18人,分別是:周熙、周頤、徐受祖、劉彥斌、倪自安、謝必賢、袁顯、謝文善、劉貫、鄭重、張誥、段逢亨、周良士、廖應亨、羅才曄、陳必成、楊汝傳、徐步蟾。

耒陽曆史上有多少人考取了進士?為耒陽爭光?


按照姓氏排行榜計算,耒陽進士中,羅姓最多,達17人,佔三分之一多。其次是李姓,5人。第三是謝姓,4人。其餘,曹姓3人,鄭姓、周姓、胡姓各2人,王、陳、秦、谷、曾、伍、譚、徐、楊、蕭、阮各1人。究其原因,羅姓、李姓、謝姓、曹姓一直是耒陽的望族,占人口比例大。尤其是羅姓,自從東晉時期,中散大夫羅含由江西遷耒陽定居,其子孫後代始終以羅含為榜樣,好學上進,人才輩出。宋太祖開寶四年進士羅延忠,住馬水良坡村,該村羅族都是羅含之後。羅延忠在宋太宗雍熙四年授金青光祿大夫。

這些進士中,有不少是祖孫、父子、兄弟,他們以各自的德業事功光宗耀祖,留下許多佳話。李君防是耒陽第一個進士,累官連州刺史,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解組歸道,卒葬耒陽縣臨江之南亭山,子孫稱南亭李氏。羅宗華、羅宗貴、羅添受都是耒陽馬水良坡村人,同宗族出來的進士,其中羅宗華、羅宗貴是兄弟。而他們的先祖羅溶、羅濱,一個是南朝宋武帝時的馬軍都總節度使,封忠顯侯,一個是南朝宋孝武帝押衙指揮承信郎,可謂名門望族。曹裕和曹洪,謝文祥與謝諮、謝訥,都是父子進士。羅錦雲、羅錦成,胡文璧、胡文奎,羅金、羅昌,都是兄弟進士。還有不少同榜進士,如曹裕、李仁俊,都是仁宗景右年間(1034-1038)考取進士的。南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耒陽一次考取進士9人。有兩個同名同姓的進士,北宋、南宋各有一個曹洪,其中北宋曹洪在宋哲宗元祐三年任永興縣令,是曹裕之子。

耒陽還有個謎一樣的進士,那就是唐代進士拔野古。有人認為是李君防,但查《唐代訖清代籍貫為湖南或寄籍湖南之進士》,卻清楚記載耒陽有兩個進士:李君防、拔野古。可見,並非同一人。拔野古又稱拔野固、拔曳古,是隋唐時部落名稱。居住在今克魯倫、海拉爾兩河北境,西與黑龍江境內的靺鞨諸部相鄰近。拔野古人以捕獵為主,很少耕種,經常乘著木撬在冰上追逐著鹿群。唐開元四年(716)以後,拔野古部叛離突厥,歸附了唐朝。科舉考試中對考生的籍貫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各州縣的舉人或童生必須在原籍報考,如果以外州縣籍冒充本州縣籍,就稱為“冒籍”。由於各州府人口多少不一,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差較大,其解額分配的差異明顯,導致地域分配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考生便到取解機會相對較多的州府“冒籍”應試。比如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縣,後來“冒籍”到安徽宣城參加鄉試,取得禮部考試名額,後中進士第。因此,我懷疑這個拔野古,可能是拔野古部落的一個考生,“冒籍”到耒陽報考的。

水東江有座三順祠,原名靈顯廟,為祭祀耒陽人廖思文、廖思政、廖思宥所建。唐未,天下大亂,黃巢兵馬襲擾耒陽,廖氏三兄弟率民保障耒陽有功。北宋,朝廷將廖思文封為明應侯,將廖思政封為定應侯,將廖思宥封為靖應侯。南宋紹興年間,敕賜立靈顯廟,俗稱侯王廟。該廟額就是宋紹熙庚戍年耒陽進士羅諤所題:“夫自古有天下國家,為神民萬物之主者,歷能御大災,捍大患。有德於民,必載祀典。委之祠官,世世不絕,示其報功。我宋受命,際天所覆,罔不臣妾。而上方以道懷柔百神,貽爾多福。吾邑偏左,有如三侯。榮奉徽稱,暴著於時,可不揚勵褒崇,以著永奉之意。孰補舊碑之亡,俾來者可考耶。輒亡固陋,敘次其事於右。”通篇言簡意賅,寓意深遠,足見文學功底。羅諤有近百篇詩文流傳於世,稱得上文采出眾的進士。

李璽是位以清廉著稱的進士。李璽字朝用,號玉山,生卒年不詳,耒陽人。明宣德五年(1430年)中進士,官拜監察御史,負責糾察百官,辨明冤獄,為朝廷耳目。李璽任監察御史期間,先後巡按江蘇、浙江、陝西、四川等地,不阿權貴,秉公辦案,為民伸張正義,享有“李青天”之譽,為群僚仰慕。明正統十年(1445),李璽升遷浙江參政,四年後晉升雲南按察使。李璽在雲南任期,清廉勤政,深受滇民愛戴。明代宗朱祁鈺對他的政績很是讚賞,下聖旨要他晉京陛見。李璽離開雲南的第二天,雲南紳耆推選500人進京,保奏挽留。明代宗看了奏章後,賜詔褒異,晉通議大夫,仍今李璽赴雲南留任。李璽第二次赴雲南後,更是盡心民事,留任十三年之久,直至以疾乞歸。滇民為紀念李璽,立生祠以祀之。

胡文璧是位很年輕的進士。胡文璧(1460-1523),字汝重,號石亭,從小聰穎,二十歲登進士第,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中。他才猷練達,作風果斷,辦事迅敏。明正德己巳(1509年),由正郎改任浙江監察御史,負責肅正紀綱。胡文璧剛正不阿,對腐敗官員嚴肅懲處,使兩浙官員收斂了欺民劣跡,百姓受到實惠。任滿後,他擢為大常少卿,先後調守鳳陽,保定、天津。後因上《禁草皇莊疏》,觸怒明武宗朱厚照被捕,貶為延安府檢校。嘉靖元年,明世宗朱厚熄繼位,復起用為四川按察使,可惜還沒上任,他就病逝了。胡文璧是位詩人,有《文會錄》、《太極圖說解》、《天津三衛志》十卷、《明史藝文志》、《耒陽遺記》等多部著作,以及《耒陽十景詩》20餘首,流傳於世。

科舉制度1905年被廢除,延續1300年。它使社會中的平民知識者,有了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有了通過努力去獲得社會榮耀的出路,發揮過很大積極作用。在漫長的封建年代,進士始終是政治舞臺的主角,是龐大帝國官員的主體和中堅。正是這些接受正統儒學教育培養出來的文人學士們,維持了我國一千多年的有效運轉。耒陽的47名進士,相對全國11萬進士,無疑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我們不能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