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NO.1

每個人都有著關於成長的記憶

一座城市同樣如此

70年前

合肥還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江淮小邑

70年後

合肥一躍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合肥!NO.1

這70年,合肥到底做了什麼?

今天我們沿著光陰的足跡

翻看合肥這段關於創新的履歷

合肥!NO.1

1949年

這一年的1月21日,合肥解放!

這座2000多年的古城

從此掀開嶄新的一頁

“合肥不錯,為皖之中”

三年後被定為安徽省會

人們戲稱“3個5”:

城區面積5平方公里、人口5萬、路燈5盞

合肥!NO.1

如今

合肥城區範圍擴大十幾倍、人口突破800萬

真正實現了大城蝶變

1951年

這一年

全國如火如荼興修水利

淮河兩岸紅旗招展,夯聲不斷,場面熱鬧非凡

1951年7月9日

安徽首座機械灌溉站在合肥城郊建成

合肥!NO.1

一個浪潮退去,下一波浪潮襲來……

如今,最流行的“站”變成了5G基站!

2019年1月

安徽省首個5G基站落戶合肥

這個城市再一次站在新時代的最前沿

1954年

這一年的11月20日,離新年只差40天

合肥農具廠紅芋切片機終於試製成功

運送北京展覽

隨後漂洋過海送往德國萊比錫

參加國際博覽會展覽

合肥!NO.1

如今

合肥已連續獲評“中國最具會展競爭力城市”

國際性大型展會不斷

一波又一波國內外知名企業

來肥“刷臉”參展

2019年世界製造業大會 再次在合肥開幕

世界製造,看合肥

1956年

這一年

安徽省科學研究所在合肥成立

兩年後,所裡來了一名叫程錦松的男人

合肥!NO.1

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想到

創造出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DJS-103

在國內外引起巨大轟動

合肥因此贏得了“中國微機搖籃”的美譽

1968年

合肥!NO.1

這一年

第一臺江淮牌載貨汽車在巢湖邊開下生產線

遠在歐洲的德國大眾

對她來說

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合肥!NO.1

萬萬沒想到!

48年後,總理當“紅娘”

江淮大眾喜結連理,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

助力合肥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

1970年

這一年

中科大輾轉南下

70多次貨運列車

裝載了35000箱儀器、圖書

最終停在合肥金寨路96號,落戶紮根!

“不吃不喝,也要把科大留住!”

時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的李德生堅決表態

地理上不具備供暖條件的合肥

把全市第一條供暖線路通到了科大!

合肥!NO.1

這座城從此與高校結緣

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1989年提出“教育為本、科技立市”方針

幾十年一根接力棒傳遞至今

合肥已坐擁60所高校、9家中央駐肥科研機構

成為實至名歸的“科教基地”

1970年

還是這一年

一個叫潘建偉的男孩出生了

初中後第一次寫作文,班主任老師只給了40分

他不放棄、不服輸、一路迎頭追趕

最終順利考上中國科技大學

合肥!NO.1

大學期間,他對量子世界產生了濃厚興趣

決定與量子“糾纏”下去

正是他的這份執著和努力

帶領團隊認識了“冷原子”

這是一種最好的精密測量技術

最好的多光子糾纏操縱技術

他當之無愧

成為世界級量子信息研究的開創者

1974年

三十多年前的夏天

一把蒲扇搖啊搖

沒幾個人知道空調是何物

甚至電風扇都是稀有

30歲出頭的合肥人梁德瑞

花37元在上海買了一張廢棄圖紙

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

這相當於普通工人一整月的收入

合肥!NO.1

梁德瑞根據那張圖紙修修改改

不到一年

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研製成功

瞬間就讓合肥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千里迢迢過來等著出貨

回去安裝在上海灘上最顯眼的玻璃櫃裡

1977年

19歲的合肥小夥裴世鈾

用爺爺的老花鏡和顯微鏡鏡頭做了一個天文望遠鏡

第一次看清了神秘面紗籠罩下的月球

從此對光和玻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復旦大學光學系畢業後

他懷揣著科研夢

落腳硅谷靠一身所學打拼

當時他怎麼也想不到

他會在合肥打開事業的機會之窗

合肥!NO.1

京東方落戶合肥後

裴世鈾和團隊紮根此地

讓智能玻璃在世人面前驚豔亮相

1984年

這是熱烈的一年

改革的春風慢慢吹遍神州大地

柳傳志在中關村的一間傳達室裡創辦公司

張瑞敏改造青島日用電器廠

王石在深圳成立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

他們後來均成為中國企業的領軍人物

合肥!NO.1

這一年

合肥也為未來創新之路孵化了“彩蛋”

省委提出四大基地總體戰略設想

分別是:長江經濟帶、兩淮經濟區、

皖南旅遊區,還有合肥科技中心!

如今,合肥不負眾望

正朝著“創新之都”大步邁進

讓這一年尤為光彩照人的

還有中國首個國家級實驗室落戶合肥

建有中國第一臺

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

被稱為“合肥光源”

並助力“嫦娥一號”成功探月

合肥!NO.1

2019年“嫦娥四號”再奔月

合肥又送上關鍵“助攻”

研製的緩衝拉桿成功保障“嫦娥”在月背軟著陸

實現人類歷史上與月球背面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1992年

這一年,在美國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上

一個僅僅2平米的展臺

吸引了合肥青年姜萬勐的注意

展品是一款MPEG(圖像解壓縮)芯片

他靈光一現:

如果把圖像和聲音同時存儲在一張小光盤上

製成音像視聽產品

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

合肥!NO.1

說幹就幹!

姜萬勐與人共同投資成立合肥萬燕公司

研製視聽新品

他把這款產品稱為VCD

“我們知道中國人在做VCD,

沒想到這麼快,我們很慚愧......”

看到姜萬勐的VCD樣機後

日本影視巨頭JVC服了輸

兩年之後

世界上第一臺VCD從合肥萬燕下線上市

首批1000臺幾乎全被國內外家電公司買去做了樣機

成為“解剖”對象

正是這些合肥創新創業中的澎湃激情

促進著合肥一次次跨越和蝶變

1999年

科大學生劉慶峰

在這一年組建了科大訊飛創業團隊

被人笑稱“草臺班子”

同一年

馬雲在他的湖畔花園向18羅漢描繪未來的“大餅”

馬化騰為了推廣OICQ兼做客服,

李彥宏在賓館租了兩個房間,討論百度的雛形

合肥!NO.1

歷史給了他們最好的9年

劉慶峰和他們一樣

都成長為各自領域當之無愧“龍頭”,

科大訊飛在AI核心技術領域拿下12項國際第一

劉慶峰和他的團隊

在厚植創新基因的合肥

用AI讓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亮!

2013年

英國《自然》雜誌

在全球學術界享有盛譽

合肥老鄉李鴻章乘坐“聖路易斯號”郵輪訪美時

這本雜誌就創了刊

只是“李中堂”沒想到

這本雜誌在120年之後的2013年權威發佈:

合肥科研實力位列全國第三

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合肥!NO.1

兩年後

合肥再登《自然》雜誌榜單

成為中國十大科研產出城市第五名

超過香港、廣州、杭州……

合肥!NO.1

2017年

這一年元旦剛過

合肥收到開年“紅包”

獲批全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通往更高層級的“機會之門”為合肥解鎖

儘管當時

大部分合肥人並不瞭解意義所在

但是該項目的三個“官宣”定語

足以讓所有人振奮和驚喜——

代表國家水平、體現國家意志、承載國家使命!

合肥!NO.1

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開通

攜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首次打通洲際量子保密電話……

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科技成果

在合肥競相迸發

創新成為合肥最閃耀的城市名片

合肥!NO.1

2018年

在上海市中心城東南

有一片95平方公里的土地

叫張江科學城。

以西400多公里外的合肥

一座嶄新的科學之城——濱湖科學城“開城”了

面積更大,達到491平方公里

省委書記李錦斌表示:

“舉全省之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合肥又一次讓全國豔羨不已……

合肥!NO.1

70年的光陰

很多故事開始了

很多傳奇也從這裡啟幕

一個個時間的節點串起記憶

一段段往事的回味催人奮進

如今新時代已在我們面前鋪陳開來

創新合肥,正以一匹黑馬的姿態

蹄疾步穩,奮勇前行

繼續書寫下一個70年的追夢日記!

策劃:趙敬亭

文案:劉剛

美編:張睿 陳子譞

統籌:陳雪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