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生活是怎樣的?

中華微視CVTV


學習一點也不輕鬆

很多留學生都有這樣的感受,美國的大學節奏很快,課業壓力大。

如果你不努力,第一年可能就會被淘汰,但只要你堅持過了第一年,以後就會慢慢適應這種生活。

老師經常開了幾十本或上百書的推薦書單,並需要寫閱讀心得或筆記。

語言、文學、哲學、歷史等學科都需要常年海量的閱讀才能做出一些成績,否則很難畢業,學生用盡一切時間和資源去學習。

雖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但很多名校的碩士和博士生活都比較艱辛。

不要覺得出國留學是件容易的事,不勤奮的人就不要想著留學了。

我很多朋友說,在國外,每天獨自學習12個小時是生活的常態,學習8小時之下是不道德的。

要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在競爭力極大的同學間,並不容易。

有人戲謔的說,留學後:

你的感情狀態

因為嫁給了學校…

當你嘗試著GPA保持4.0,工作,志願者,還要保持三餐,睡8小時,保持健康,還得運動還得social,一天24小時不夠用啊~

如何形容研究生院,吃喝拉撒全都在同一個地點搞定,就是這麼炫酷!

第一次看教學大綱的時候:啥玩意,直接告訴我在哪上課,考不考勤不就行了!

週末計劃是這樣的…

雖然累成狗,不過在國外,線上資源非常豐富,成長的也很快。

網站廣播對學習很有幫助,推薦BBC Arts and Drama,一檔戲劇和文學朗讀節目。

名著就是名著,讓人內心豐富,聽起來真的很幸福。

有很多狄更斯的小說,莎士比亞、契訶夫、蕭伯納、王爾德等文學大家資源。

網上聽書之外,常用的還有Google找書、讀書。

Google 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還有一個偉大產品叫Google book,涵蓋很強大,還可以預覽、試讀,省去了在圖書館翻來倒去的時間。

國內圖書館沒有收藏的書,或者過了版權期的舊書,也可以通過Google book閱讀和下載。

這種線上資源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大大拓展了你的知識邊界。

學習累不說,吃飯也是一項挑戰

當你初到美國,進入一家餐廳,服務員遞上菜單的時候,腦海中警報響起,這就是“菜單恐慌”。

這時候如果你把菜單翻到最後。,發現最後有中文版本,這時候才會放鬆下來。

我有個學生到美國,經常閉眼點餐,看不懂菜單上的單次,羞於問服務員這道菜究竟包含什什麼。

我們平時在中國學習的vegetable,fruit甚至apple,banana完全派不上用場。

當你好不容易弄懂了bagel(硬麵包圈)、croissant(羊角包)、caraway(香菜)、spinach(菠菜)、broccoli(西蘭花)和cauliflower(菜花)、asparagus(蘆筍)、lettuce(生菜)之後,什麼又是scallion(青蔥)?什麼又是leek(韭蔥)?

也許你知道什麼是cinnamon(肉桂)、hazelnut(榛果)、basil(羅勒)、rosemary(迷迭香)、raspberry(覆盆子)之後,你也知道什麼是almond(杏仁),但是apricot(杏)又是什麼?什麼又是avocado(鱷梨)和guacamole(鱷梨醬)?這兩個為什麼差這麼遠?還有更古怪的,什麼是frisee(菊苣),oregano(牛至)?

想要搞清楚這些食物是什麼,口感怎麼樣,還真需要一些時間。

點沙拉也很痛苦,各種葉菜的叫法,都不知道是什麼。然後就是點肉,也許你只知道肉分成beef,chichen,pork,或者更直接的meat。

不過meat不會出現在菜單上,菜單上只會有paillard(一塊小牛肉)、pastrami(五香菸燻牛肉)、prosciutto(意大利燻火腿)、bresaola(牛肉乾)這些只有在饒舌歌曲大全中才會有的詞。還有無止盡的香料:dill(小茴香)、fennel(茴香)、parsely(西洋香菜葉)、champignon(食用香草)…

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問服務員今天的特色菜是什麼,然後一連串OK就可以了。

另外飲食方面真的差異很大。

第一個是沒有溫水,無論是老人、小孩還是成年人都是喝涼水或冰水的。

如果你想要喝溫水的話,可以要一杯開水,一杯冰水,自己兌著喝。

即便在醫院也是喝涼水居多,要做好準備,特別是生病感冒的時候。

第二個,餃子餛飩是有奶酪芝士餡的,覆盆子果汁是要配著氣泡水喝的,辣根是一些高級餐館的高級醬料,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吃飯學習都這麼難,找對象應該挺容易的吧?

有次跟一個去美國留學的女孩聊天,聊到這個問題,挺她吐槽吐了半天:

記得來美國第一年暑假回國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在問“你不會領個美國男朋友回來啊?” 聽後心裡真是想翻80個白眼。

其實來美國之前,很多人也有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景,以為自己可以找到一個美國男友,架起一座增進中美感情的橋樑。後來才發現是自己too young,too simple。

在美國讀了四年大學,只被美國男人搭訕過一次,當我聽到excuse me的時候,心中著實一喜,心想終於有人跟我搭訕了!

後來才發現人家只是摩門教徒在傳教,從此滅了找美國男友的那條心。

在美國呆的越久,越發現其實還是跟中國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大家share共同的語言,文化。

學過一點點的社會學,發現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膚色的人自然容易互相吸引,成為朋友。所以仔細觀察,學校裡黑哥哥們,小白還有ABC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團體。

父母們都說 “不要老混中國人的圈子”,但我們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我們跟中國人更容易拉近關係,建立感情。

很多妹子也更傾向於找中國男友,畢竟隨口就能聊起我愛我家的感情可比要學美式橄欖球規則的感情來的容易的多。

關於自我成長

孤獨是每個留學生的必修課,好山好水好寂寞很多異鄉人體驗過的情緒。平日裡,忙於學業與打工,或者社交活動,日子倏地就過去了。但在很多個時刻,比如說自己生病熬夜寫作業、連續吃一週的泡麵、連夜搬家,遠離父母與朋友,仍舊會感受到深刻的孤單與無力感。

但每一份成長都是標好價碼的,在異鄉面對那些艱難的事情,你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更強大。獨自走過的時光,會讓你不斷地蛻變成更好的樣子。

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一邊應付繁重的學業一邊獨立生活,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讓自己不斷提升的同時,更加理解這個多元的世界。

海外經歷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各位且行且珍惜呀。


藤博士留學


一箇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生活的真實記錄:

初到美國

記得剛來克村(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對,留學生都管這個地方叫村。因為實在是沒法兒和北上廣比,甚至沒法跟國內二三線城市相比。所以來了一段兒時間,覺得美國也不過如此。但真的想一想,克村,一個不到50萬人口的城市,居然能讓我,還有大多留學生在飲食上迅速適應下來。這個留學生不僅是亞洲人,還有來自中東,非洲,拉美各個國家的。而這個不是克村的專利,基本在美國像克村這個人口級別的城市,都能做到在飲食方面的“國際化”。也就是說,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來的人,基本都能在克村這種美國的三四線城市,找到自己想吃的。遠的不說,我們學校周邊除了中國菜,還有意大利菜,日料,韓國菜,越菜,泰國菜,中東菜,埃塞俄比亞菜等各國特色。(我同學說埃塞俄比亞菜特好吃...)。

克村的埃塞俄比亞菜/Adam

簡單來說,對大多留學生來講,想在這邊留下來,吃的首先不是問題。這個真的挺不容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好,這就到重點了。我們中國這些年一直在推國際化,也強調把人才引進來(大概多半是華人華僑吧)。引進來的同時,還得讓人才留下來。我們的社會和文化,能不能接納這些人才?能不能為他們在當地的生存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美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跟他們對人才迅速的的接納和吸收密不可分。我來這邊,包括其他同學在內,不管最終是否會留在美國,或者願不願意留下,前提之一,就是認為在這邊生活,問題不大。我們國家最近也出臺了很多針對人才引進,外國人在華工作的政策措施,來增強我們的競爭力。但我們國內,除了港澳臺,包括北上廣,有多少針對歐美人飲食的超市?三四線城市呢?確實很多老美喜歡中國菜,但能讓國際人才,迅速在一個地方適應,首先就是飲食。這點我們還差老美不少。

“克村”街頭藝人

只有美國才能吃到的中國特產

當地有兩家比較大的華人超市,其實叫華人超市不太準確,按照其翻譯,應該是亞洲超市。裡面也確實包括亞洲各國的商品,以中國,東南亞,印度為主。而商品也主要是以吃的為主,其他的生活用品比例不大。可見中國人或者是亞洲人與歐美人首要的文化差異還是體現在吃上。對於中國留學生,或者當地華人來說,主要的食品原材料,都可以在這兩家超市買到。剛去逛的時候覺得東西真的挺全的,好方便,甚至還吃到了好多國內沒吃過的地方特產。我廣東來的室友,對食材還是挺挑剔的,一般都能找到比較正宗的他喜歡的。就比如我的日常必備,速食煎餅,就有起碼十幾種,照顧到各種口味。挨個兒試了一遍後,發現臺灣林生記的蔥油餅好好吃!好吃到什麼地步呢?一袋5張,真的兩三天就吃完了。這個林生記還又一個同款叫香酥煎餅。就是比蔥油少放了蔥,但真的味道和蔥油餅沒法兒比。做起來也很簡單,直接撕開包裝放到鍋裡,加熱幾分鐘就熟了。對像我這麼懶,生活沒規律,對吃的不咋講究的簡直太方便。好羨慕那些願意拿出大把時間來做飯的同學!但這個蔥油餅,動不動就斷貨,導致我和我室友每次只要看到有上架,全收!後來想著回國能不能買到,就上網搜,結果發現,好像只有美國才賣。都不知道在臺灣有沒有賣。

“克村”的亞洲超市

奶酪、漢堡、藍圍裙

說回食材,該怎麼形容美國人對cheese奶酪的熱愛呢?好像國內還真找不到對應的食品。大致相當於我國大米的地位吧,但還要高!首先常見的品類就有幾十種,幹吃的,夾三明治的,做披薩的,真的是,我覺得可以和醬油媲美了。日常食品幾乎沒有不放奶酪的。美國人天天喊著減肥減肥,真的要比國內好多女生嚴肅認真的多。但對待cheese這一高熱量食品,好像就覺得可以例外了。再減肥,也不能做飯不放醬油吧?然後就是美國最常見的食物,薯條,薯片,三明治,漢堡,再加墨西哥卷兒?就這幾種基本款,老美能變出花兒來。遍地都是麥當勞,漢堡王,溫迪,肯德基這類快餐。我覺得差別不是很大,但當地人感覺,差別大了去了!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新漢堡問世,廣告也是接不停,新的連鎖店還在產生,每次聽著都是宇宙最新漢堡,然而,還是漢堡。不吃的人覺得真的都一樣,吃的人都是發現新大陸。但說實話,吃的人多半是底層群眾。這些食品也基本都在10刀以下。中產階級或稍微有錢的,還是會買各種原料自己回家做,或者多半在餐廳吃。在這個層面,吃的就很多樣了。有一個算是美國的一個特色,藍圍裙(Blue Apron),就是一個食材配送服務公司,這個北京晨報好像做過報道,簡單說一下,就是跟這公司下好單,他們就每週固定時間送來一個大箱子,裡面有菜單,食材。菜單上步驟極為詳細,都是量化了的。這個還是要配合老美的全套量杯啥的。各種菜都塑封,然後肉都保鮮在兩個冰袋中,液體調料專門裝到小瓶子裡,各種原生配料一個都不落。再說一遍,真奢侈。我開車路上見過他們的配送車,特別大!認識的一個當地朋友就訂這個,有時候去他家吃飯,我就幫他一起做這個。各種菜都有,每次菜譜配料也都是隨機發,法國的,意大利的,東歐的,中東的,有一次還碰到臺灣雞飯。我說這中國菜,我熟。我真的不熟….就一個雞飯,步驟有接近30道。這真的是要有閒的美國人才能做。加班群體是做不來的,這麼一道菜得費個一個半小時才能做完。還得有錢,平均每道菜,兩人份的,都得二三十刀吧,人民幣200左右了。這麼想,說明我還是窮。但客觀來說,每天都能嘗試新菜,吃到世界各地的風味,確實讓做菜成了一種享受。這是要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成果,敲黑板!

“克村”集市

吃的不好容易長胖

除此之外,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是選擇外出就餐的。說到這裡,不得不誇一誇美國的就餐環境,普遍水平要高一些的。我去過的普通餐廳,裡面都很乾淨(是因為沒油煙?),服務員都很熱情(或許是他們指著小費活?),美國的超市生鮮產品放眼望去,幾乎都是全加工的,肉是已經削骨切片兒了的,稍微有點兒骨頭的就能便宜不少。菜基本都是擇了洗乾淨了的,回家直接可以下鍋。這都是包含人工成本在裡面的!貴啊!美國人工之貴,真真可以說得上一個字,貴!但曹德旺說美國人工不貴,相對的吧。這個以後樁樁件件的扯。所以貴就涉及到一個事兒,窮人是吃不起蔬菜的。起碼不是天天能吃的起的。這裡就又涉及到,美國社會關心的兩個特別重要的問題:food poverty(食品貧窮)和food desert(食品荒漠)。因為我學社會學,每每提到貧窮問題,這兩個問題總是和犯罪問題一樣顯著。簡單來說,兩個都是在說低收入群體吃的垃圾食品太多,綠色蔬菜,有機食品太少。然而,注意這兒!食品貧窮在美國,多半不是指沒吃的,因為政府給發食品券,主要是說,吃的東西太便宜,太便宜的想吃飽就得熱量高,然後就導致營養不良,發胖。簡單說,這邊的食品貧窮,不是沒東西吃,是吃的不好容易長胖!食品荒漠指的也不是沒食品,而是沒有綠色食品在城市供應。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和醫學院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然後我們最終決定討論食品荒漠。我就顯露出咱們中華兒女的本性了,一拍大腿說,別人不賣咱自個兒種啊!我也見一些社區確實有公共菜園幹這個的。但老美熱情不高,仔細想想,他們大片土地真的都用來種草坪了。再一個,據說中國人的種菜天分確實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培養嘛。這就要談到,真正需要這個菜的那些人,願不願意賣力呢?存疑。


中華微視CVTV


本人是加籍華人,目前在美國上大學。我觀察到的就是,中國來的留學的孩子普遍只跟中國人一起社交。美國人對和中國人交友的興趣不是特別大,所以感覺像他們互不感興趣,各過各的。中國孩子很多時候和本地人一說起話來就結吧,點頭如小雞啄米,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有點不自信和緊張。

中國人喜歡一起聚會,住在一起,有時男女同居。反正練英語的機會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