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雲南篇:景頗族——會走路就會跳舞

可愛的中國·雲南篇:景頗族——會走路就會跳舞

掌上春城訊 遠目青黛綠岫,近及蒼林翠竹,山腰平地間,低壩河谷處,建著連片的村寨,一個“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景頗族,就生活於此。

景頗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的隴川、盈江、芒市、瑞麗、梁河等5個縣(市)。景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音樂與舞蹈常常融為一體,舞蹈多為集體舞,形式多為環舞、巡迴舞,曲折行進,縱歌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奏鮮明,表現了群舞的較高水平。

目瑙縱歌節,作為景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有“萬人狂歡舞”的美稱,景頗語翻譯過來是“大家一起來跳舞”的意思。

舞場上,“瑙雙”(景頗語音譯,指舉行“目瑙縱歌”時,帶領群眾進行舞蹈的領頭人。)頭戴綴有野豬獠牙的犀鳥頭冠,身著紅綠綢緞制龍袍,手執長刀,在激昂的鼓鑼聲中,帶領數萬人踩著同一鼓點豪放起舞。

縱歌隊伍中,男子手舞銀光閃閃的長刀,女子翻飛手中的舞扇或手絹,伴著衣服筒帕上耀眼的銀泡碰撞出的清脆叮噹聲,人們完全沉浸其中。

趙保忠,是目瑙縱歌國家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保忠從小就對目瑙縱歌表現出濃厚興趣,哪裡有舞蹈,哪裡就有他的身影。1983年他開始學習目瑙縱歌,得到瑙雙老前輩嶽麻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嶽衛東的言傳身教和精心指導,至今已堅持學習長達36年之久。

36年的熱愛與激情,36年如一日的堅持與恆心,目瑙縱歌已經成為趙保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說,“要有興趣和堅持的決心,才能成為瑙雙領舞人”。

如今,趙保忠已學有所成,熟練掌握了瑙雙圖譜,能夠獨立領隊領舞,在每年舉行的“目瑙縱歌”節盛會上,擔任瑙雙領舞角色,得到前輩瑙雙和廣大群眾的肯定和公認,已成為解放後隴川第三代瑙雙代表性傳承人。

在隴川縣城邊的一家環境清幽的餐廳,光明網和雲視網記者拍攝到了景頗族的綠葉宴。

2018年9月,景頗綠葉宴被評為“中國菜”之雲南十大主題名宴。綠葉宴是景頗山寨中既古樸又帶點野性的名宴。以當地極為豐富的山菜和野味為主,採用傳統的烤、煮、炸、醃等手法烹製,用肥大的樹葉或芭蕉葉包盛飯菜,用樹葉疊成勺、盆盛湯,因滿席翠綠、全不用碗筷而得名。

逐一打開“綠包”:有噴香的糯米飯,有鮮美的魚腥草,有蜂蛹荷包蛋,還有飛螞蟻煎餅、舂烤綠斑鳩、帕滾酸菜魚等。面對整桌碧色、滿席佳餚,再加上醇香的米酒、水酒和景頗族同胞的熱情好客,心都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