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歷史順著時間的軌道往前行進,各個王朝也像走馬燈一樣不斷更替。在各朝代的變化更迭中,無數顯貴家族同樣也經歷著發展、勃興、衰落的歷程。

貴族階層總是因特定的歷史環境而生,他們總是依附一定的統治階層。

城頭變化大王旗,樹倒猢猻散,誰也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鐵律。而歷史往往會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幽微之處。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我們今天來說說在大明時代,能夠坐擁雲南二百年的“沐王府”。

和其他朝代相比,明朝的頂層設計更加趨向強硬,朝廷權力高度集中。在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裡,共有十六位君主登臺表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二百七十多年的時間,又讓無數達官貴人沉沉浮浮,歷盡滄桑。但是,我們發現,雲南的“沐王府”從明朝洪武年間到清康熙年間,在前後280多年,威勢不減、華彩依舊。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那麼,它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呢?今天,位於雲南省昆明市雲瑞西路的勝利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原來的雲貴總督府改建而成。其實,它的前身就是明代“沐王府”的舊址。沐王府又稱“黔國公府”,因為始祖姓沐而得名。

我們先說說“沐氏”的始祖——沐英。

沐英和朱元璋同是安徽人,1344年(至正四年),沐英出生於安徽濠州定遠縣(今天安徽省滁州市)。比他年齡長16歲的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鍾離(今天的安徽鳳陽),兩家相距不遠。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1351年(至正十一年),時間到了元末,老百姓生活悽苦,社會動盪。這時候,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帶領的紅巾軍拉起大旗,發動起義,戰火很快瀰漫在江淮一帶。元朝廷隨即派兵鎮壓,江北大地戰火連綿,亂象環生。

這時候,本來已經喪父的沐英跟著母親過上了流離失所,四處逃難的日子。然而一年後,沐英的母親病死在逃難途中。年僅八歲的沐英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他流浪在濠州一帶。

那時候,紅巾軍在河南等地和元軍正面交鋒。朱元璋在老家濠州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或許是朱元璋馬背上的偶然回眸,或許是沐英街頭的伸手乞討,朱元璋發現了沐英——一個流浪的孩子,他可憐沐英,收留沐英做了兒子,並讓他改姓朱。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沐英的人生從此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作為朱元璋的養子,聰明伶俐的沐英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不辭辛勞,表現很是令養父滿意。剛過十八歲,沐英就被朱元璋封為帳前都尉,協助鎮守軍事要地鎮江。不久,他又被封為指揮使,防守江西重鎮廣信(今天的上饒市一帶)。

命運往往眷顧有心人。沐英勤于思考,潛心研習,很快成長為一個出色的軍事人才。五年後,二十三歲的沐英跟隨朱元璋的大軍平定福建,表現優秀,他“破分水關,略崇安,別破閔溪十八寨,縛馮谷保。”朱元璋笑容滿面。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此後,他調任沐英到建寧,負責管理邵武、延平、汀州等三處軍事要地。

沐英完全可以單飛了,朱元璋讓他改回本姓,延續自家香火。

大明政權建立後,沐英升任鎮國將軍、大都督府僉事,又遷大都督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官。而大都督府作為明朝軍事中樞機構,在新政權初創之後,軍務政務亂如桑麻,沐英思路清晰,聰明利索,高效神速,把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沐英終於可以獨當一面,馬皇后嘖嘖稱讚,朱元璋更是心生喜歡。

1376年(洪武九年),沐英便受命多次前往平定吐蕃、青藏、西番、北元等地,立下了赫赫戰功。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封沐英為副將軍,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征討殘留在雲南的元朝勢力。兩年後,雲南初定,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和藍玉等人,而把沐英留在了雲南。

沐英常駐雲南,平定地方動亂、安撫夷越百姓、發展教育和生產,社會風氣持續向好。消息傳到朝廷,太祖朱元璋大加讚賞。“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汝英也。”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去世,消息傳到沐英耳朵裡。聽到小時候的好夥伴死了,沐英傷心至極,竟至於嘔血生病,臥床不起,最後死亡。一個愛百姓的人,百姓會加倍愛他。沐英去世後,當地士兵百姓萬分悲傷。明太祖朱元璋將沐英的棺槨迎回應天府,追贈他為“黔寧王”。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沐英走了,長子沐春繼承了他的位置。沐春病逝後,沐英的次子沐晟繼位。1406年(永樂四年),沐晟征討安南動亂,立下大功,明成祖朱棣封他為黔國公,他去世後又被追贈為“定遠王”。

與去世後被追封的王爵不同,沐英、沐春時代的“西平侯”以及沐晟時代的“黔國公”都是世襲罔替。沐英家族的地位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從1386年(洪武十九年)起,沐英就在昆明修建了一座西平侯府。此後,又在翠湖西岸建起了一座“柳營”。

明朝“沐王府”的歷史

西平侯府在沐晟受封黔國公後改名為黔國公府。因為沐氏一門在雲南威信很高,當地人又將黔國公府稱之為沐王府。直到1660年(永曆十四年),沐王府被清廷派出的吳三桂佔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