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症狀提示腎不好,你中招了嗎?

人體有兩個腎臟, 俗稱“腰子”分居在人體腰部左右各一個,對我們來講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常常在電視廣告中能聽到相關的廣告,廣告詞也是朗朗上口,而我們其實對它似乎又很陌生,

陌生到現在1億多腎臟病患者中大約有90%的人,並不知道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腎臟已經有了問題,也正是如此,在腎內科當中腎臟病有個綽號叫“沉默的殺手”!

這些症狀提示腎不好,你中招了嗎?

即使是腎衰竭了,也可以沒有不舒服?

腎臟病外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一些已經晚期腎衰竭的患者來看醫生時,表示並沒有太多不舒服的症狀,而當醫生通過診斷,診斷其為慢性腎衰竭時,大多數人都拒絕相信,認為這不是真的!

意外不意外?確實讓人意外,通過檢查的指標中顯示:患者的腎臟的功能明明已經所剩無幾了,還可以沒有什麼症狀支撐一段時間,其實這是腎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

既然晚期有的都沒什麼症狀,就不要說早期的了,如果不是通過常規體檢查出尿檢有問題被醫生告知要去看腎內科,很多腎友都會被矇在鼓裡,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腎臟已經出現了問題!

在這裡我們要科普劃重點的是: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學齡兒童,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腎病。

這些症狀提示腎不好,你中招了嗎?


有哪些症狀可以提示是腎臟病?

雖然,有很多的腎臟病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但也有患者出現了腎病的一些“警報”,但被自己忽視掉了,或者沒有意識不明白這是腎臟病引起的。

那麼,通常腎病常見的表現有哪些呢?

1、腫

腫,這是最常見的症狀了。在這裡我們要提醒的是:如果家裡或者身邊朋友有些人早上起來眼睛周圍有很明顯的水腫且不容易消失,或者下肢一按一坑,這有可能是腎臟方面的問題,要及時的到腎內科排查。

2、蛋白尿

如果在排尿的時候發現細密的泡沫很多,在查尿常規的說又顯示蛋白質有加號,通常是腎病引起。

3、血壓高

有的人就有疑問了這腎臟和血壓有什麼關係?其實,如果長期血壓高而且沒控制好,會引發腎病;而且腎病本身也會引起繼發的血壓高,兩者“狼狽為奸”。

尤其是年紀輕輕同志們在查血壓的時候就發現明顯高了例如:130/80,一定不能忘了篩查腎臟病。

4、排尿異常

排尿異常範圍比較多,比如首先看尿的顏色,尤其是在有感冒以後尿的顏色像濃茶水、洗肉水色夜尿次數明顯增多。這時候我們也要篩查一下是不是腎臟疾病;

以上介紹的就是腎病最為常見的一些症狀,當身體發出這些預警信號時大家千萬不要輕視。當然,我們剛剛已經講了腎臟病是“沉默的殺手”,我們普通人最好在健康體檢時,做一做尿液檢查和腎功能。

這些症狀提示腎不好,你中招了嗎?

哪些腎臟病容易發展為尿毒症?

那麼患者在得了腎病就是死路一條、世界末日嗎?其實大可不必,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腎病最後發展為尿毒症的,只佔腎友的一小部分。其實大部分患者是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科學規範的治療之後,就能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不會進一步惡化了。雖然腎病要徹底治癒很難,但是通過控制穩定病情的發展,達到和正常人一樣的腎功能下降速度,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其次,就算退一萬步來講,腎病也有“保底”方案,一少部分患者發展到了尿毒症了,還有透析和腎移植來維持。更何況,科技日新月異,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就有更便捷、人性化的替代治療跟大家見面。

那麼,一般情況下,哪些腎友容易病情惡化,尿毒症的風險比較高呢?

1、大量蛋白尿,且蛋白尿持續超過1g/天

2、血壓持續的控制不佳,大於140/90mmHg

3、如果一發現腎功能就已經很差,且腎小球的濾過率低於30ml/min/1.73m2,那麼這個時候留給醫生的餘地就比較小了。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患者朋友擔心發展為尿毒症,我們可以總結為幾個特點:腎臟病發現晚且出現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壓等情況,並沒有規範化的治療過,這類患者群體發展尿毒症的風險比較高,或者是雖然治療但一直沒有控制好的腎友,尿毒症風險也會比較高。而發現早、本身病情就不重或者雖然進展風險大但治療效果指標控制好、能在正規醫生管理下各項指標控制良好的,尿毒症風險就會相對較低。

腎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盲目悲觀

腎臟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可是我們平時關注的渠道太少,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誘導很容易導致患者病急亂投醫或者產生絕望情況,給規範治療帶來難題。

很多腎友因為不瞭解其中門道,對於身體上出現的症狀問題,要麼產生不必要的恐慌,要麼乾脆忽視,今天,在這裡和廣大腎友叮囑一句:你負責自律,把生活方面安排妥當,比如少鹽,健康飲食,不要大魚大肉過高蛋白飲食,戒菸,服藥遵醫囑,不亂服藥(各種保健品、減肥藥、中藥、感冒藥、抗生素等不要濫用),適量鍛鍊提高體質。希望章主任的這篇文章,能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也歡迎轉給身邊的小夥伴們,對於身體上發出的求救信號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申請章友康醫生線上管理~

這些症狀提示腎不好,你中招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