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途經峨眉山寫下一首詩,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李白在20多歲的時候便離開故鄉,仗劍天涯,踏遍千山萬水。

他曾到過繁華如煙的金陵,“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也曾飽覽廬山的壯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曾登上氣勢雄壯的黃鶴樓,“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有人曾經做過一張地圖,圖上標記的便是李白曾到過的地方,發現他的足跡遍佈18個省、206個州縣、80多座山,60多條江河、湖泊。

可是即便他踏遍千山萬水,寫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令他朝朝暮暮,魂牽夢縈的始終是他的故鄉——四川。

對於李白的出生地一直是有爭議的,有人說是四川綿陽,也有人說是甘肅隴西,甚至有人說是吉爾吉斯坦。

眾說紛紜,爭議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童年、少年,是在四川度過的。

對於他而言,四川就是他的故鄉。

李白途經峨眉山寫下一首詩,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在他離開四川,乘船沿長江而下時,曾途徑峨眉山。

望著這家鄉的山水,李白的心中一時感慨萬千,於是便寫下了一首《峨眉山月歌》,表現了他對故鄉山水的無限依戀之情。

全文如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28字中,竟出現了五個地名,這在唐詩中是絕無僅有的。

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同樣出現了五個地名,劍外、薊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但是請注意,杜甫的那一首是七言律詩56字,所以也就沒那麼稀奇了。

李白途經峨眉山寫下一首詩,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詩歌的開頭從峨眉山的月亮寫起。

高峻的峨眉山,只見半輪秋月高高地懸掛在山頭,皎潔明亮。

這一句便點明瞭季節——秋季,而“半輪”則勾畫了一幅青山吐月的幽美意境,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接著的第二句詩人的目光又轉向了江面。

月亮的倒影在澄澈的平羌江上,清晰透亮。

月影本是靜止不動的,可是因為船在行走,所以就會出現月影隨人行的景象。

在這悽清的秋夜裡,有這清冷的月光伴他前行,讓李白的心中有了些許安慰。

李白途經峨眉山寫下一首詩,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其實前兩句都只算是寫景,而詩人一直到了第三句才出現。

他乘著夜色,登上小舟,從清溪出發直奔三峽。

對於剛離開家鄉的詩人來說,故鄉的山水令他難以割捨,於是最後便有了“思君不見下渝州”。

一個“思”字,便將他對家鄉的留戀之情寫到了極致。

在這首詩中,詩人連用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峽——渝州,不僅是在描述他的行蹤,更是勾勒了一幅壯麗的千里蜀江行旅圖。

他並沒有具體描寫這些地方的景色,但正是這樣朦朧的寫法,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李白途經峨眉山寫下一首詩,精妙絕倫,至今無人能寫第二首

後世對這首詩的評價是極高的,《唐詩廣選》曾言:如此等神韻,豈他人所能效顰

而李白能寫出這樣妙不可言的神作,主要還是源於他對於故鄉的那片赤誠之心。

對於李白而言,踏遍千山萬水,只有家鄉才是他心中永不改變的方向。

可惜的是,李白這一生再也沒有回到那令他魂牽夢繞的故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