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苗族婦女,靠蠟染技藝受邀清華北大英國高校講課


1971年出生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珠藏鎮鏈子村的楊曉珍,和村裡的絕大部分村民一樣都是苗族。

7歲便跟隨外婆和母親學習苗族服裝的蠟染、印染工藝,天資聰穎的她通過6年的學習和實踐掌握了包括採摘染料植物、畫蠟、染色、脫蠟等一整套苗族蠟染工序。

在13歲時便能獨立創作完成自己的蠟染作品。

就這樣,蠟染和楊曉珍一起走過了41個春秋,她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同時,不斷創作傳統與現代創新相結合的藝術作品,並收藏省內外的傳統苗族蠟染作品2萬餘件。

在楊曉珍看來,傳承千年的蠟染藝術是苗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民族的瑰寶。

為了蠟染技藝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2017年,楊曉珍自籌資金180萬元成立貴州楊曉珍鴻達苗族蠟染文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旨在把苗族蠟染文化宣傳出去,創造、開發多樣性產品,給更多的貧困同胞帶來收益,帶領更多的農村婦女一起傳承和發展苗族蠟染技藝。

應中國美術館邀請,楊曉珍作為傳統手工藝師前往日本參加中日建交四十週年文化交流;被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聘為“客座講師”;被清華、北大等院校邀請進行苗族蠟染、刺繡工藝演示和苗族文化的傳播;還應邀去英國普利茅斯大學藝術學院開辦蠟染講座。

“我只有小學文化,只是力所能及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國家卻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我只有把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傳承好,做一個苗族後人該做的事情。”楊曉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