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30天收集200袋母乳 90後母親為早產雙胞胎備足“口糧”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朱久陽 萌友 馬振 “每天取奶6次左右,每次能取80-100m……”10月13日臨近中午時分,在鄭州一處出租屋內,劉向前跟往常一樣,拿出吸奶器,熟練地將收集到的母乳進行封裝、冷凍,而這個習慣,她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

“26周臨盆,而且是一對雙胞胎……”將時針撥回至9月6日,那一夜,對於劉向前和丈夫牛海剛來講,是最為難熬的一晚。據牛海剛介紹,妻子在懷孕六個月的時候看起來猶如正常孕婦懷孕九個月一般,當時雙胞胎在母體出現胎位不正的現象,且胎兒相互壓迫使得宮腔內部壓力過大,子宮口張開,各種複雜的情形交織下保胎無效,無奈,生產成為唯一的選擇。

據牛海剛稱,那天妻子生產是在老家周口縣永善醫院進行,當時孩子出生後情況很不好,河南省兒童醫院醫生和縣醫院大夫聯合搶救了兩個小時左右,一直等孩子情況稍微平穩之後,才連夜轉急診趕到鄭州,所幸的是,孩子創造了奇蹟,挺了過來。而隨後一紙診斷結果讓牛海剛犯了難!兩個孩子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呼吸衰竭、腦發育不全、肺部感染肺炎,且大寶出現了嚴重的腦出血四級……


出生證明上,大寶是哥哥叫牛靖宇,二寶是妹妹叫牛婧雅,兩人出生的時間僅僅相隔6分鐘,出生時的身長僅僅不到30公分,體重也只有860g,“兄妹倆屬於超低體重早產兒,比較危重,生存希望不大,除非有奇蹟出現!”當時,在縣人民醫院,醫生告知牛海剛的這句話,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牛海剛今年29歲,老家在河南省西華縣椿樹張牛樓村,目前在鄭州一家餐飲店上班,2011年,牛海剛結識了同在餐飲店上班的南陽女孩劉向前,也就是他現在的妻子,當初由於兩人均來自農村家庭且又是同歲,所以聊得十分投機。2013年,二人如願走進婚姻的殿堂,婚後的日子清貧而甜蜜。次年,他們便有了可愛的女兒。

平靜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今年9月份,這兩個小生命“迫不及待”的降臨徹底打破這份寧靜,目前,兩個孩子全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還未脫離危險期。雖說妹妹腦出血症狀比哥哥稍輕一些,但肺部和心臟發育功能依然較差。


“短短六天以花去7萬元,後續治療還需要近40餘萬元”手持一沓厚厚的花銷票據,牛海剛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壓力,很長一段時間裡,牛海剛一閒下來就會不停的翻看著手機通訊錄,尋找可以開口借錢的親朋好友。

而妻子劉向前,由於產後恢復狀況不是太好,目前暫居在鄭州一處出租屋內靜養,劉向前從醫生口中得知母乳對孩子身體恢復有幫助,便從網上購置一個簡易的吸奶器和一些自封袋,每間隔三四個小時取奶一次,每次能取80-100ml,一天取奶6次左右,取出之後的奶水她都會用存儲袋裝著,然後標記日期、時間等信息後放在冰櫃底層進行冷凍,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據牛海剛稱,為了能讓孩子能夠恢復更快,從孩子出生至今,妻子的手機裡設置了多個時段的鬧鐘,不論百天還是夜裡,每天堅持定時取奶,目前收集的冷凍母乳已經有兩百多袋。


平日裡,牛海剛每隔三天會將冷凍的母乳送去醫院,醫護人員會通過鼻飼法將母乳輸送到孩子的腹中,一般間隔兩三個小時左右,“孩子吃的都很少,大寶一次能吃3ml左右,二寶每次能吃8ml”,每次劉向前通過醫護人員拍攝的視頻看到孩子進食的一幕,她就會泣不成聲。

“兩個孩子出生之後,就送去了重症監護室,她一直沒有見過”,牛海剛稱,每天回到家裡,妻子都會第一時間詢問孩子在醫院的情況,而自己每次向妻子講述完之後,妻子都會習慣性的用手機搜索查詢孩子的病情、症狀。

牛海剛目前在餐飲店工作一個月工資四五千元,而父母則都是農民,妻子目前又沒有工作,二人和別人合租的一處出租屋一個月房租要1500元,除此之外,牛海剛作為長子為了替父母分擔,有時候會主動給正在讀研究生的妹妹的匯去部分生活補貼。

目前,保溫箱內的兄妹倆只能通過營養液維持生命,大寶牛靖宇近期剛做過顱內出血手術,接下來要等待的就是兩個孩子的心、肺、腸道功能慢慢恢復,體重慢慢增加。而這期間,住院還需要近兩個月左右,日開銷少則六七千多則上萬,如今,治療費用缺口近四十萬,而且還不算後續漫長的康復治療。夫妻二人每提及眼前的這道“難關”就會陷入深深的無力感中。東方今報 今日頭條感光計劃 聯合出品

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