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01


必糾自然地理易錯易混點


1、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時,指向標總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經緯網地圖上,必須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則來確定方向;不能簡單地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確定方向,但當經緯網地圖上的經線和緯線都是直線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法則確定方向。

3、進行比例尺換算時,特別要注意實地距離和圖上距離單位統一。

4、在等高線圖上判斷河流流向時,要注意等高線的彎曲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5、進行地方時和區時計算時,一要注意北京的時間(北京的地方時)與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120°E經線的地方時)的區別;二要判斷兩地之間的東西位置關係,確定是應該加或減時間差(東加西減);三要注意是否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向西越過日界線,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斷晨線和昏線的前提條件是地球自轉方向和晝夜分佈狀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晨線以東為晝半球;昏線以東是夜半球。

7、在經緯網地圖上推算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時要主要取通過這兩點的球面大圓上的劣弧進行計算。

8、要注意區別正午太陽高度和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是特殊時刻(地方時為12時)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與物影長度的關係:太陽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長。

9、判讀光照圖和統計圖時要注意利用圖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光照圖中的晨線和昏線、太陽直射緯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統計圖中的橫座標名稱和縱座標名稱、數值的正負、線條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轉軌道上近日點(1月初)與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遠日點(7月初)與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的區別。

12、理解熱力環流原理時,要注意從影響氣壓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氣壓的高低分佈規律,氣壓高低與海拔高低相關:同一地點近地面氣壓總是高於高空氣壓,高空氣壓的高低與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實際生活中風與等壓線的關係時,要注意區分近地面與高空:近地面要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一般不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隨著高度的增加,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逐漸減小。

14、分析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時,要注意季節判斷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北迴歸線附近時,北半球為夏季,赤道低氣壓帶位置偏北;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附近時,北半球為冬季,赤道低氣壓帶位置偏南;太陽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時,赤道低氣壓一般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佈。

15、南亞的西南季風是由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形成的。

16、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與江淮準靜止鋒有關,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讀鋒面圖時要注意鋒面的傾斜方向總是向冷氣團一側;畫冷鋒和暖鋒簡圖時,要注意三角形與半圓形凸出方向,即總是指向鋒前,冷鋒指向暖氣團一側,暖鋒指向冷氣團一側,它們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動方向。

18、判讀氣候類型時,要注意根據氣溫最高、最低值出現的月份判斷南北半球——7月份氣溫最高為北半球,1月份氣溫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氣候類型分佈規律時,要注意氣候類型的特殊分佈,如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兩側。但有些地方比較特殊,如澳大利亞東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巴西東南部等地區都遠離赤道,其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地處東南信風迎風坡、暖流的影響有關。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崗岩的區別:玄武岩是岩漿噴出地表後冷卻凝固形成的岩漿岩,花崗岩是岩漿侵入岩石縫隙在地表下冷卻凝固形成的岩漿岩。

21、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別:相對來說,風化作用是靜態的破壞作用,主要破壞因素風等;侵蝕作用是動態的破壞作用,主要破壞因素有流水、風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塊中,亞洲的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屬於印度洋板塊,中南半島屬於亞歐板塊,紅海位於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而安第斯山脈南部是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從地形上講是山嶺被侵蝕成了山谷,但從地質構造上講還是背斜。

24、黃土高原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但黃土高原上千溝萬壑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斷裂與斷層的區別:斷裂是指岩層沿裂隙斷開,但斷裂面兩側的岩層沒有發生明顯的位移;斷層是指斷裂面兩側岩層發生明顯位移的地質構造。

26、利用等值線圖判斷河流與地下水補給關係時要注意兩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補給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補給河水;黃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終是河水補給地下水。

27、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氣候區冬季為汛期、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則全年降水量豐富。

28、注意利用河流與等高線的關係判斷湖泊的性質——鹹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線向湖泊一側彎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為淡水湖;等高線背向湖泊彎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為鹹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時要注意判斷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熱量豐富,自然帶分佈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熱量豐富,自然帶分佈位置高。

30、注意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在分佈地區和對應氣候類型上的區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主要分佈在大陸東岸,對應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主要分佈在大陸西岸,對應地中海氣候。

31、注意北海漁場(西歐)與北海道漁場(日本)的區別。秘魯漁場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與其他三大漁場形成原因(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區別。

32、自然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三者之間的關係要區分清楚——水資源和氣候資源是交叉關係,都屬於自然資源。

33、能源與能源資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資源,還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資源僅指自然資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資源。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34、颱風中心無風,盛行下沉氣流;而颱風中心附近的風力一般在12級以上,常出現狂風暴雨。

35、颱風和颶風雖然都是熱帶氣旋,但要注意兩者發生的區域存在差異——颱風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颶風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熱帶氣旋。

36、乾旱災害與降水之間的關係:並非降水量少的地區,乾旱災害就最嚴重。乾旱災害主要是對農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關係影響的。我國西北地區降水比華北地區少得多,但華北地區對水的需求量大,故華北地區比西北地區乾旱災害嚴重。

37、寒潮危害最大與寒潮勢力最強是有區別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對農作物而言,一般發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勢力最強一般發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級與烈度兩個概念要區分開: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區相同條件下,烈度與震級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並非百害無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噴發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來研究地球內部結構。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質災害,兩者最大的區別: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條件,而滑坡則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過多的水分會加劇滑坡的發生。

02


必糾人文地理易錯易混點


1、自給農業與商品農業是相對而言的,判斷時要注意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密集農業與商品農業之間聯繫密切,資金密集型農業和技術密集型農業一般屬於商品農業,但勞動密集型農業大部分屬於自給農業。

2、人類對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違反自然規律。溫室大棚農業一般出現在緯度較高地區和冬季;熱帶地區一般不會發展溫室大棚農業,因為熱量非常豐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適合在坡度比較小的地區,所以並不是所有山區都可以通過修建梯田來改造自然條件。

4、季風水田農業屬於自給農業,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但並不是所有屬於季風水田農業地域類型的亞洲國家商品率都低,機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國的商品率就較高,日本的小型機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問題時要根據具體信息進行,防止脫離材料盲目歸類。

5、水稻種植業分佈地區需要雨熱同期的氣候條件,但並不是絕對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資源豐富,能夠發展灌溉農業,則它可以發展水稻種植業,如我國河西走廊。

6、混合農業是按生產對象劃分的。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雖然與澳大利亞和西歐混合農業相差甚遠,但仍然屬於混合農業。

7、工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並不是不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如採礦工業受自然(資源)條件影響較大。

8、不同指向型工業的區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獲得經濟利益,市場指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檔傢俱廠;原料指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市場。所以分析工業區位時要用發展的觀點。

9、勞動力素質並不專指勞動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勞動者的經驗和熟練程度。

10、注意區分電子工業和電子裝配工業,前者是技術指向型工業,後者是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11、新興工業可分為勞動力密集型(意大利的東北部及中部地區)和技術密集型(美國“硅谷”),並非特指技術密集型工業。

12、傳統工業和高技術工業對交通條件要求都較高,但前者側重於運量大的水運、鐵路運輸等方式,後者側重於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運輸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發育最理想的環境,但並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佈有密集的城市,如亞馬孫平原。

14、河流交匯處有利於城市的形成和發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區,河流交匯處不利於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15、交通運輸條件對城市的影響是動態的,某一時期主導交通運輸方式的繁榮往往會促進城市的發展,反之會阻礙城市的發展。揚州的興衰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與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區別: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百分數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時間段城市化水平變化的大小,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發展中國家雖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於發達國家。

17、對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侷限於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還應該認識到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敗,而是城市擴展的一種新形式,多出現於發達國家的大城市。

19、城市問題並不是每個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也不是必然會出現的。

20、注意區別城市地域形態與城市基本形態: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態——集中式、組團式、條帶式或放射狀;後者既包括外部形態,也包括內部形態——集中緊湊式和分散疏鬆式兩種。

21、注意區別城市功能區(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與城市土地利用(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要根據題目的指向有針對性地回答。

22、高級住宅區並不是分佈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佈在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緣。

23、根據市場最優的原則,商業中心往往位於城市中心地區,但並非城市中心地區都是商業區。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區。

2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時間、運量或者運價,同時還要考慮是否具備相關的運輸條件——河流、鐵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管道)與交通運輸工具(火車、汽車、飛機、船舶和管道)的區別,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運輸線路,又是運輸工具。

26、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雖然河運的地位在不斷下降,但海運的地位依然非常穩定。因此不能籠統地講水運地位在逐漸下降。

27、在分析交通運輸線的區位因素時。科學技術往往作為一個獨立於社會經濟條件之外的區位因素。

2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呈“之”字形彎曲的山區公路主要分佈在山高坡陡的地區。一般的山區多通過開鑿隧道的方式修築公路。

29、城市道路網的判斷一般根據該城市所在國家進行;歐洲的城市一般為環形放射式,我國的城市多為方格——環形——放射式。

30、發達國家出口的產品並非全部是工業產品,還包括小麥、羊毛、牛肉等少數農畜產品。此外,發達國家還常出口資本和技術。

31、注意區分環境汙染(大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和噪聲汙染)和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兩種環境問題的表現,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屬於生態破壞。

32、環境問題因人類活動而產生,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會產生環境問題。只有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時才會產生環境問題。

33、追求經濟增長與環境問題的產生之間存在一定聯繫,但並非存在必然聯繫。如果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時,注重環境保護,則一般不會產生環境問題。

34、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環境問題,但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不發展經濟。因為環境問題是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的,需要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

35、注意區分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兩個概念:前者是因人類活動產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氣候變暖;後者是自然現象,如颱風、地震、海嘯等,但人類活動可以加劇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和發生頻率。

36、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原則時,重點理解公平性原則,不要把公平性原則與共同性原則混為一談,前者強調全球不同地區之間的公平,而後者強調全球這個整體。

38、清潔生產並不是完全沒有汙染,而是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直至達到“零”排放。

39、生態農業是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的綜合體現,只注重其中某一項利益的農業不是生態農業。

40、人口自然增長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總數增加),也可能為零(表示人口總數不變),甚至可能為負值(表示人口總數減少)。

41、一個地區人口總數的最大值出現的時間應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值變為零的時期,因此人口增長速度降低並不等於人口總數的減少。目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減慢,但人口增長數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聯繫與區別:生育率是一定時期內出生人數與育齡婦女(15歲~49歲)人數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礎,一般情況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對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判斷應該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特點,但並沒有具體的數值標準。

44、除人口自然增長外,人口的數量變化還包括人口的機械增長(即人口的遷入和遷出)。

45、注意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前者是指一個地區在相對穩定條件下資源環境所承載或容納的最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強調自然環境承載能力,後者強調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於環境人口容量。

46、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區別:人口遷移不僅強調空間遷移,而且強調時間限制,而人口流動主要強調人口的空間運移動。人口遷移無論對遷出地還是遷入地都會產生影響,既有有利影響,也有不利影響。

47、判斷人口遷移的三個重要標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的空間位移、居住地變更和時間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對人口統計圖判讀時,要注意縱橫座標上的數值,不要採取粗略計算的方法。特別是等邊三角形統計圖的判讀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否則會得出完全錯誤的判讀數據。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49、人口老齡化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7%。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發達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我國目前及將來面臨的重大人口問題

03


必糾區域可持續發展易錯易混點


1、注意大陸和大洲的區別:世界上有六個大陸,七個大洲,但並不能說大陸比大洲範圍大或者大洲比大陸範圍小,比如亞歐大陸比亞洲大,澳大利亞大陸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並不是面積最大的亞洲,而是南極洲;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也不是面積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積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內海(伸入大陸內部或位於一國領土內的海域)與陸間海(兩個大陸之間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區別。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地形特徵的異同:都可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西兩側高、中間低,但具體地形類型存在差異。北美洲東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南美洲東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大山系;澳大利亞東部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為高原。

5、注意北九州與九州的區別:北九州是日本工業區的名稱,九州是日本四大島嶼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經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流經印度的河流是恆河。

7、西亞石油運往西歐和北美地區最近線路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航線,但石油運輸量最大的航線是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線。

8、埃及盛產長絨棉,但其經濟支柱是石油、運河、僑匯和旅遊。

9、摩爾曼斯克港地處北緯70°,但終年不凍,是因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斷地向它輸送溫暖氣流。

10、渤海是我國內海,而不是邊緣海。

11、我國位置最靠北的省級行政區是黑龍江省,而不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置最靠東的省級行政區是黑龍江省,而不是臺灣省。

12、主要山地與山區的區別:山地是一種地形類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較大的地區;而山區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嶇的高原。

13、東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

14、青藏高原雖然太陽能輻射最強,但其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因為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幾條地理界線的區別: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16、我國冬小麥和春小麥種植區的分界線是長城,小麥與水稻種植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17、浙贛線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間的鐵路。京廣線、浙贛線與湘黔線交會於株洲市,而不是長沙。

18、注意河套平原與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於甘肅省境內祁連山以北。

19、我國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還有一線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魯藏布江、怒江等),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國兩個有色金屬礦的礦產地名稱:湖南錫礦山——銻礦;青海錫鐵山——鉛鋅礦。

21、注意鞍山與馬鞍山的區別:鞍山位於遼寧省,馬鞍山位於安徽省。兩地都是我國的鐵礦產區,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但兩地位置相差很遠。

22、東部和西北地區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響因素分佈是降水量和氣溫。

23、注意西部經濟地帶與西部大開發範圍的區別:西部經濟地帶指西部十個省(市、區);而西部大開發的範圍包括西部經濟地帶的全部、中部經濟地帶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東部經濟地帶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並流中“三江”的區別:三江源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位於青海省境內;三江平原指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三條河流沖積形成的平原,位於黑龍江省境內;三江並流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在橫斷山脈自北向南平行分佈而形成的並流景觀,位於雲南省境內;這裡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資源與水能資源的區別:水資源一般指淡水資源;水能資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蘊藏的水能。

26、修建三峽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發電。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豐收節

04


單選題

  • 2018年6月21日(夏至),中國國務院發佈批覆,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國務院發佈批覆到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A.巴西利亞(15.8°S,47.9°W)的日落時間越來越早

B.莫斯科(55.8°N,37.6°E)正午物體影子越來越短

C.瑞典北部適宜觀賞美麗的極光

D.新加坡(1.4°N,104.0°E)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比悉尼(33.9°S,151.2°E)小

2.下列詩句反映“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自然現象的是

A.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B.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C.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D.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答案】

1.D

2.C

【解析】

1.從國務院發佈批覆到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時間段,即為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由北迴歸線向赤道移動,南半球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巴西利亞位於南半球,晝變長夜變短,日落時間變晚;莫斯科位於北半球中緯度,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正午太陽高度角不斷變小,正午物體影子越來越長;適宜觀賞美麗極光的時間為冬半年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此時段內,瑞典北部仍然是晝長夜短,未出現極夜現象;緯度越低,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小,新加坡比悉尼緯度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小,D項正確。

2.“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候鳥南飛,北半球進入秋季;仲春是春季;晝晷已雲極指的是夏至日,北半球白晝達到最大;夏至一陰生指夏至,C項正確。

  • 2018 年 9 月 23 日是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全國處處五穀豐登、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正當其時。下圖是地球公轉運動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3.農民豐收節時,地球位於公轉軌道上的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4.地球位於①時段時,北京(40° N)

A.白晝長度在變短B.日出時間在延後

C.正午日影在變長D.正午太陽在變高

5.地球位於②時段時,重慶(30°N)

A.晝夜平分B.晝長夜短

C.晝短夜長D.出現極晝

6.冬至時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慶地區樹木落葉B.北京地區春意盎然

C.海南越冬人口擁擠D.東北地區積雪融化

【答案】

3.C

4.D

5.B

6.C

【解析】

【分析】

試題考查地球公轉意義

3.由材料“9 月 23 日是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可知,豐收節時地球位於秋分位置,C正確。

4.圖中①時段為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位於從赤道向北迴歸線運動,太陽直射北半球,北京白晝長度在變長、日出時間在提前、正午日影在變短、正午太陽在變高,D正確。

5.圖中②時段為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位於從北迴歸線向南向赤道運動,太陽直射北半球,重慶晝長夜短,晝漸短夜漸長,重慶不會出現極晝,B正確。

6.冬至時節,直射點位於南迴歸線,北京是溫帶季風氣候,此時為冬季;重慶地區為常綠闊葉林;海南地處熱帶,越冬旅遊人口數量多,C正確;東北地區春季積雪融化。

  • 陝北傳統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溼就幹,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則而建,窯洞前多植樹。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7.陝北民居的修建原則反映了該地區( )

A.溝壑縱橫B.全年多雨C.河網密佈D.土質疏鬆

8.窯洞前植的樹主要是( )

A.常綠硬葉樹B.常綠闊葉樹C.落葉闊葉樹D.常綠針葉樹

9.下列節日中,門前樹的日影在地面轉動角度最大的是( )

A.春節B.兒童節C.豐收節(秋分日)D.國慶節

【答案】

7.A

8.C

9.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及地球運動.

7.黃土高原地表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在窯洞選址時,要避開陰坡(避溼就幹)和海拔較低的溝谷地區(避低就高),而選擇向陽、排水條件好且高於最高洪水位的緩坡,故選項A 正確;陝北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選項B 錯誤;陝北地區與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區相比,降水量較少,地勢起伏較大,河網密度較小,選項C 錯誤;陝北地區均有較厚的黃土層覆蓋,黃土土質疏鬆,對窯洞的微觀選址影響較小,排除D。

8.陝北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因此窯洞前多植的樹種為落葉闊葉樹,選項C 正確。

9.由所學知識可知,白晝越長,樹影在地面轉動角度越大;選項中四個節日中,兒童節(6 月1 日)陝北地區白晝最長,故選B。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獲取圖文信息進行概括即可,難度一般。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發佈,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節氣那一天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回答下列各題。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10.國務院批覆發佈農民豐收節的當天,太陽直射點接近下圖中的哪個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全國農民在慶祝首屆豐收節時,我國晝夜情況接近哪幅圖( )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12.我國華北地區的一句農諺所言:“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種麥時,地球位於公轉軌道中的哪個位置( )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必修123常考易錯易混點彙總



A.A B.B C.C D.D

【答案】

10. B

11. B

12. B

【解析】

10.國務院批覆發佈農民豐收節的當天為6月21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故B正確。

11.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晨昏線過極點,故B正確。

12.在公轉軌道圖中,用“二至”定“二分”。A位置太陽直射點位於北迴歸線,為夏至;根據地球公轉發現可知B為秋分,故B正確。

05


綜合題

13.風俗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的節日習俗源遠流長,內容十分豐富。

春節已有4千年歷史,許多習俗在先秦時已出現。春節正值一年農事活動全部結束,人們祭祀神明,祈願福佑。同時也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

清明節正值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同時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時刻。

中秋節起源於西周,當時人們在秋收之際,拜謝月神和土地神的庇護。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閤家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臘八節源於先秦時,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

說出3項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差異,並任選一項說明影響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8分)

【答案】飲食:南米北面,氣候;行:南船北馬,河流(地形);民居:南方牆壁薄,北方厚(南方屋頂坡度大,北方屋頂坡度小),氣候(降水,氣溫);娛樂活動:南方賽龍舟,北方跑旱船,河流(氣候)(影響因素從河流、氣候、地形三方面解釋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試題分析:

(2)中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由於地形、氣候、河流的差異,導致飲食習慣,交通狀況,居住條件,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北方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體現了其冬季寒冷,降水較少,河流少,地形平坦等特徵。南方相反。

考點: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