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呂品在禮賓車上向群眾敬禮。(呂大海攝)

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志願軍第五屆國慶觀禮代表團合影(二排右七為呂品)。 受訪者供圖

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上,呂品(左四戴眼鏡者)在抗戰老兵乘車方隊中。新華社記者曹燦攝

“今年是我入伍80年、入黨80年,還是我作為老兵第三次參加首都慶典!”

頭髮銀白,聲音洪亮,時而慷慨激昂,時而熱淚盈眶,隨著96歲老兵呂品的講述,一段崢嶸歲月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

 1949

“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儘管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大典已結束20多天,遼寧省軍區副軍職離休幹部、原遼寧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呂品,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難掩激動。

這是呂品第三次參加首都慶典。“第一次是1954年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參加國慶五週年慶典;第二次是2015年,作為新四軍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並參加‘9·3’首都閱兵。”

10月1日上午,呂品登上禮賓車,隨致敬方陣參加慶典。他乘坐的禮賓車,在群眾遊行隊伍第一個方隊第一個梯隊組。車上乘坐著6位元帥親屬——賀龍之女、羅榮桓之子、徐向前之子、陳毅之子、劉伯承後代、彭德懷侄孫;還有兩位老科學家子女、老一輩軍地英模等。

“當我們車隊通過天安門,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向我們招手,現場群眾高舉國旗和鮮花向我們歡呼,我向著天安門方向莊嚴地舉起右手,遲遲不願放下。我在心中默唸:‘祖國,老兵第三次向您報到!’”

眼前的歡騰景象,讓老人想起了70年前他曾錯過的開國大典。

當時,呂品是50軍149師宣傳科科長,正隨部隊奉命殲滅鄂西地區國民黨殘餘部隊。從電臺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師部命令他立即將消息傳達給全師官兵。

為了讓大家儘快知曉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策馬狂奔,第一時間將這一喜訊傳達給正在行進中的全師官兵。戰士們聽到消息後,都高興得蹦起來歡呼。

“能參加這次慶典,不是我個人的榮譽。我代表的是無數為新中國建功立業的老戰士。”

呂品說,在今年閱兵的戰旗方隊裡,看到50軍447團在抗美援朝戰鬥中獲得的“白雲山團”,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祖國沒有忘記在朝鮮戰場英勇殺敵的勇士集體,沒有忘記那些保家衛國的烈士。”

 2015

“小英雄”憶抗戰往事

2015年7月26日,時年92歲的呂品在家裡接到了參加9·3大閱兵的通知。

1945年,他曾作為蘇北軍區鹽阜軍分區一名指導員,迎接過抗戰勝利的時刻。70年後再度受邀參加大閱兵,周圍的人都擔心他的身體,勸他不要太激動。但他說,自己對這一天期盼已久。

“當時,我的座位是老兵方隊第5車第5位。車上有華南遊擊隊隊員、遠征軍老兵、八路軍南進支隊隊員等。”

參加那次閱兵的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最年長者102歲。當時,兩個抗戰老兵方隊乘坐敞篷車,由國賓摩托車拱衛在前後左右,呈箭頭狀護衛進場。“通常只有外國元首來訪時才會啟用國賓摩托車護衛隊,我們這屬於國禮級待遇。”

當車隊行進到天安門前,呂品和其他老兵莊重地向天安門舉起右手。這張圖片很快傳遍網絡,成為“9·3”大閱兵的一個經典瞬間。

回憶起抗戰往事,呂品對自己參加的第一次戰鬥記憶猶新。

當時,16歲的呂品參加的是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遊擊支隊三團一營3連。入伍3個月,他剛學會放槍就和戰士們參加了一次伏擊戰,擊沉了一艘日軍運輸船,消滅了10多個敵人,繳獲了5支步槍。那次戰鬥是當地抗日武裝第一次取得勝利,鼓舞了士氣,吸引了更多青年參軍。

2個月後的一次慘烈戰鬥,讓16歲的小兵成了“抗日小英雄”。

當時,衝鋒在前的呂品左臂中彈卻渾然不覺,直到戰鬥結束,一摸有血才發現肉裡有個硬東西,“我用指甲把四周的破皮爛肉撥開,硬是把它摳了出來。一看,是子彈頭!”作為連隊年齡最小的小兵,呂品受到了連隊表揚。70多年過去,那塊牛痘花般的傷疤,至今還留在他的臂上。

呂品講述時,提到了很多曾奮戰在抗日前線的戰友。比如,帶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戰士乙兆科,在一次戰鬥中被擊中腿,呂品趕去救他,他卻大聲呼喊,“不要管我,快向前衝,打鬼子!”在解放淮陰戰役中,呂品所在的部隊尖刀班班長徐佳標,用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眼,為部隊贏得了寶貴時間,是我軍第一個用身體堵槍眼的英雄……

談起這些,老人的眼睛裡總是閃爍著淚花。“我是代表他們接受祖國的檢閱,代表他們向祖國敬禮!”

 1954

“來到首都,走到哪裡都受到熱烈歡迎”

“炮彈炸翻了土地,我們說不準你侵犯;大火燒紅了山岩,我們說不準你前進。英雄昂立在山巔,英雄的鮮血光輝燦爛……”這首《歌唱白雲山》,至今縈繞在呂品耳邊。白雲山壯烈的戰鬥場面,也在參加新中國成立五週年慶典的呂品腦海裡反覆出現。

1954年,新中國成立五週年慶典前,抗美援朝志願軍組成了一個歸國觀禮代表團。當時呂品是志願軍50軍149師447團政委,代表全師回國參加國慶5週年觀禮。這也是呂品第一次參加首都慶祝大典。

“1954年那次觀禮,彌補了我沒能參加開國大典的遺憾。”呂品拿出一張發黃的老照片說,“這是1954年志願軍參加國慶觀禮代表回國前拍的合影。從左邊數第二排第七名是我。”

“來到首都,走到哪裡都受到熱烈歡迎。我們代表團被安排在前門外總政的一個招待所,當時條件是最好的。”一想到要參加國慶大典,呂品興奮得一夜沒睡。

10月1日清晨,49名志願軍代表來到緊靠天安門城樓的觀禮臺,“我們站了3個多小時,卻一點沒覺得累。最激動的是看到毛主席在城樓上向我們揮手,我們也向毛主席敬禮,向天安門城樓敬禮。”

在天安門廣場的歡呼聲中,呂品彷彿看到了他的戰友們用鮮血染紅的“白雲山團”那面鮮紅的旗幟。

在抗美援朝期間著名的白雲山阻擊戰中,呂品所在的447團與美軍第25師激戰了11個晝夜。“陣地丟了再奪回來,再丟再奪。7連指導員宋時運胸部、腹部同時中彈身亡,年僅21歲。‘東遠裡阻擊英雄第二班’唯一倖存的戰士高喜友也犧牲了。有一個連100多名戰士最後只剩下一個指導員、2個戰士了,還在堅守陣地。我當時聽到師長反覆說的一句話是:‘奪回來!奪回來!奪回來!’”呂品回憶。最終447團守住了陣地,在血與火、生與死的拼搏中經受住了考驗。

1951年5月,經志願軍政治部批准,447團被授予“白雲山團”光榮稱號。白雲山11晝夜的英雄故事,在國內廣泛流傳。“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長眠於地下的烈士,他們的英名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呂品曾整理一本影集,裡面收集了他的不少照片。然而,他在前言中寫道:我是一個老兵,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風風雨雨幾十年,總感覺與老戰友相比,自己的經歷只能用平平淡淡來形容。(記者於力 特約撰稿魯世聯)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