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黑天鵝》以芭蕾舞者妮娜為第一主角展開敘事,表現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自我探索和藝術追求。對純潔柔弱的妮娜來說,生活就是一個以芭蕾為原點的舞臺,全部意義僅在於登場表演。為此,她幾乎放棄了正常的人生,在前舞者母親的嚴苛管教下成為了一尊藝術雕塑。

妮娜幾經波折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天鵝皇后角色,卻因性格所限無法詮釋黑天鵝的邪惡與放蕩。為了達到完美,她試圖突破自我,釋放潛藏在靈魂深處的,與黑天鵝相通的黑暗力量。在內心突圍和外部壓力的相互作用下,她一點點崩潰,為了藝術的完美而走向自我毀滅。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驚悚與童年陰影

驚悚片是美國乃至世界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從開創性的《卡里加里博士》到黃金時代希區柯克的一系列作品,再到近期波蘭斯基的若干影片,驚悚片近百年的發展史中佳作迭出,創意層出不窮。

驚悚片與恐怖片最大的區別在於,儘管可能同樣存在著某種來自外部的威脅力量,但其中真正的威脅與恐怖主要出自主人公內心的黑暗力量——

它常常源自某種痛苦的童年記憶或者心理創傷。

《黑天鵝》就是這樣,在妮娜身上,痛苦的童年記憶與心理創傷兼而有之。單親家庭本就是一個有明顯缺陷的成長環境,而與其相依為命的母親艾瑞卡又是一個帶來極強壓抑感的形象。這種壓抑向內表現為艾瑞卡對自己未婚生子行為的強烈自責和對被迫中斷的芭蕾事業的極度緬懷,向外體現在她對妮娜的嚴格要求和過度呵護。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內外兩種壓力相互作用,勢必會給妮娜的童年乃至整個成長過程造成極大的陰影,心理創傷的形成也是意料之中。導演通過各種細節將她們母女之間關係的發展和妮娜微妙的情感變化展現得淋漓極致,為故事的產生、發展在邏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電影開始不久艾瑞卡為年近30的妮娜穿衣的過分呵護,發現到她背上抓痕時冷酷的臉,以及後來面對妮娜拒絕吃自己準備的慶功蛋糕時的過激舉動等細節場景都點出了艾瑞卡對妮娜肆虐的愛與盲目的專制。而妮娜面對母親房間無數自畫像時的不安和排斥反應,以及她內心的黑暗力量逐漸釋放出來後對母親的種種衝撞、反抗則從被動接受者的角度印證了這種不健康母女關係對她造成的極大傷害。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恐怖與懸念

為恐怖和驚悚給出切實的來源只是第一步,影片真正的恐怕氛圍來自驚悚元素的一系列運用,其中導演做得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懸念的營造。《黑天鵝》實際上選擇了妮娜作為第一人稱敘事者,所有的場景都以她的在場為前提,觀眾因此失去了全知全能的視角,只能跟在妮娜身後靜待一切的發生

。這就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不確定性,懸念由此而生,與其相生相伴的恐怖也便有了合適的溫床。

導演拋給了觀眾無數問題,解答的嘗試都伴隨著一陣陣雞皮疙瘩。影片15分31秒至55秒,失意的妮娜走在黑暗的過道里,迎面走來的黑衣女人面孔熟悉,擦身而過的瞬間她意識到那熟悉的面孔就是自己的臉。短短的24秒不夠製造驚悚,卻為全片最大的懸念——“黑天鵝”的身份——埋下了伏筆。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第49分47秒,妮娜回頭看見陰影裡站著一個黑衣人,問:“誰在那?”導演特意插入了一個頗有意味的反打鏡頭——在黑衣人身後過肩拍妮娜,在縝密的電影敘事結構中,這一視角的瞬間轉換無疑是個破綻。接著鏡頭刻意停留在黑衣人身上,那陰影裡的輪廓像極了妮娜自己,走近的人卻是莉莉。這幾個刻意的鏡頭都是導演給出的線索,乍看之下很容易被觀眾忽略,細品以後才知含義萬千。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隨著主人公情緒的波動越來越大,導演給出的線索也越來越清晰,影片強迫觀眾進行想象,恐怖一步步升級:一夜纏綿卻發現莉莉只是自己的幻象,瘋狂的貝絲長著自己的臉,化妝間裡的莉莉突然變成另一個自己……直到妮娜流下了悟的淚水,觀眾才確定此前的一切癲狂與謎團都是妮娜的臆想,“黑天鵝”是深埋在她內心的另一重人格——終級懸念揭曉,影片走向尾聲。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的懸念,像是妮娜身上出現的諸多異樣,人物本身不知曉,觀眾更是毫無頭緒:背上的抓痕,妮娜很少刻意抓撓,卻愈來愈嚴重;手指上的傷口,血流如注又瞬間消失。傷口和鮮血不斷出現又迅疾消失,這些刺激性鏡頭經過阿倫諾夫斯基之手,具有了極強的畫面表現力,將不可知的戰慄感與恐懼放到最大,成為觀眾與主人公揮之不去的噩夢。

除去精心營造的懸念,藥物、自虐和鏡子也是影片驚悚效果的重要來源。阿倫諾夫斯基高中時代主修的科目是生物,在哈佛大學時對人類學涉獵頗深,他電影中的主人公常常與藥物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伴隨而來的身體傷害,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有自虐傾向的經典形象。《黑天鵝》中,妮娜是在莉莉的誘惑下,藉助藥物第一次釋放了靈魂中的另一個自己,將劇情的發展推向了小高潮。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不過藥物並未使妮娜滑向自虐,因為妮娜原本就是一個跟自虐分不開的形象。芭蕾舞訓練本就帶有強烈的自虐性,而表演又是對精神的自虐。妮娜在動作和表演上對自己的苛責使得她天然地帶有極強的自虐傾向。抓撓傷口的習慣,無法忍受手上的倒刺,即便腳趾開裂也要完成“揮鞭轉”——種種強迫性的舉動都加重了觀者的心理負擔。

對鏡子的出色運用更不必說,鏡子幾乎是驚悚片中的必備元素。排練廳裡整面整面的鏡牆,化妝間裡大大小小的鏡子,衛生間裡的牆鏡……電影中的主要場景中都配有充足的鏡子,導演對鏡子的組合利用和鏡頭的選擇幾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分身與雙重人格

阿倫諾夫斯基在解說《黑天鵝》時曾有這樣一段話:

在我看來,影片裡‘替補’的概念,跟北歐民間傳說中的‘分身’沒什麼兩樣。古老民俗裡,人們遇見自己的分身就相當於大難臨頭。事實上是人的本能如此,因為你沒法想象遇見另一個自己時,會發生什麼狀況。

從《俄狄浦斯王》到《哈姆雷特》,再到現代的電影話劇,千百年來文藝創作者們從未放棄追尋人的價值和本質。身為現代人的阿倫諾夫斯基對於這一命題,選擇從雙重人格的角度切入,探究幽微隱秘的人性背面。

人所處的生存環境決定了人具有多面性。在學理層面上,弗洛伊德給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概念;於常識層面,大家都認同人在扮演社會角色時戴著一副面具,獨處時又會換上另一副面孔。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出身於單親家庭,妮娜是失意母親在事業、生活上的唯一寄託,她的成長環境、社會屬性要求她是母親的乖女兒、劇團的完美舞者,天真純潔、柔弱可人。雖然妮娜自己未必意識到這一切的不合理性,但這種種帶有極大強迫性的要求導致了她人格的致命缺陷:她的自由意志長期被湮滅,壓抑的童年經歷和隱形的心理創傷在她的靈魂深處埋下了巨大的黑暗力量。

妮娜長期以來的偏執個性使她很難接受心靈深處的另一個自己,骨子裡的自卑使得她本就脆弱的神經不堪一擊,潛藏的野心和對完美的渴求又不允許她停下走向舞臺的腳步。她在無意中走上了自我探索之旅,既自我吸引,又自我厭棄,在多方力量的拉扯下釋放了自己,也毀滅了自己。

妮娜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影片借這個悲劇性與美感並存的故事向觀眾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否有勇氣面對你的“分身”——靈魂幽微處的另一個自己?

自我成長的鏡像語言:電影《黑天鵝》的精神分析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