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用米飯做“神明”,全市僅剩1位手藝人,恐面臨失傳


在漳州的民俗裡,做“王醮”或做“普度”的時候,會用米做的粿餈塑成神像,俗稱“飯尫”,一來驅鬼,二是保平安。

百花村廟宇旁邊的一間小屋子裡地上十分整齊的擺放著三十多尊半成品的“飯尪”神像。其中四大天王、觀音菩薩、帝君王爺、送子娘娘、天兵天將等各路神仙,人物逼真。

“飯尫”的製作工序相當複雜,工藝類似於“捏麵人”製作,但更為複雜。要先用較粗的鐵線和稻草扎出人物或動物骨架的粗草坯,再用梗米粉與糯米粉混合做成的粿餈,染上顏色,一點點地粘在粗草坯上,塑出神像的樣子來。

頭部是需要用模型單獨製作出來,再按到神像身上。孫建平給神像畫眉,神情表現得逼真生動。製作“飯尫”既要做得符合每尊神像特有的形態與氣質,還要每年都有所創新,著實不易。

“飯尫”從明朝流傳至今,早期用來裝飾神像的都是採用紙飾品,現在孫建平與時俱進,用女兒網購的精美塑料飾品進行裝飾,使神像的立體感更強了。

孫建平的手藝來自其父親孫開忠,孫開忠希望這傳統手工藝不要失傳。

孫建平:“我父親非常執著,還有就是他對這種傳統文化的熱愛、傳承,所以他一直做下來。

我父親走的時候也是交代我們說這種東西不要把他放掉,一定要傳承。這是一種文化傳承。

我們不做的話肯定失傳了。”由於製作“飯尫”具有宗教意味,所以孫建平一直只收取較低的酬勞。

再加上“飯尪”只是在農村的廟宇慶典時才派得上用場,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銷路,所以這門手藝並不能帶來多少收益,而現在漳州市區也就只剩下孫建平一家在做了。

儘管漳州市區47個村莊都有用“飯尫”祭拜的習俗,但有些村莊的“王醮”60年才一次,週期最短的也要五六年一次,“普渡節”也只有一年一次,要完全依靠“飯尫”謀生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