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E+戰略:一場社群革命


耐克E+戰略:一場社群革命


NIKE這個運動裝備商是世界五百強俱樂部的成員,它的裝備很酷,運動鞋也可以讓你跑得更快。但耐克認為這樣做遠遠不夠,真正偉大的產品就應該改善大家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NIKE啟動E+戰略:NIKE產品與運用程序結合,讓運動清晰可見,如運動日期、時間、距離、熱量消耗、總運動次數等一切盡在掌握;連接起智能設備,在跑步中可以聽到音樂和朋友的掌聲,讓這項枯燥而又孤獨的運動變得有趣;個性化的運指導,根據不同國別、年齡、體質制訂合理的運動計劃,讓跑步個性化,獲得更好體驗;制定《菜鳥跑者成長計劃》,用10個不同的主題跑,引導更多用戶養成跑步習慣;建立“數字+圈子”社區,鼓勵在NIKE+的賬戶上傳自己的跑步數據和體驗,並與朋友分享,並激勵更多人投身於運動。就這樣,耐克從一家傳統運動裝備製造商進化為世界上偉大的跑步俱樂部。

社群,人類社會常態

NIKE啟動的E+戰略實踐,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新名字—品牌社群。

社群本指某一特定區域和邊界內,因共同信仰凝聚,共同興趣吸引,共同利益追求而聚合在一起的人類群體。社群突破社會學的邊界,走進商業領域,成為品牌的新基因,其實是最近幾年的事。

社群讓人類得以生存,並走向繁榮,人類歷史長河中,社群是常態,一直是社會結構的主體。人類隨時間進化製造出更多更先進的工具,生產力提高,人口劇增,活動範圍擴大,生產方式變革,推動社會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經濟活動需要更高效、專業的商業組織,生活需要獨立的空間,家庭成為社會的基本單元,社會需要更有力的保障,國家也就誕生了。

國家凝聚文化承載信仰,商業組織創造經濟繁榮,家庭讓生活更美好,從此信仰、生活、經濟三者分離,社群基礎不在,告別歷史舞臺。

社群,信息時代的品牌基因

歷史很快翻篇來到21世紀,全球跑步進入信息社會,地球村由慢生活變成快生活,社會由溫情變成競爭,奔跑的年代,大家都處於匆忙的狀態,時間成為稀缺資源,生活和工作界線開始模糊並融為一體,人們用消費圍繞自己的日常生活構起小世界。這個小世界通過消費來串成一個整體,從消費變成融工作、生活、娛樂、社交為一體的綜合工程。

消費變成一個綜合工程,成為自我的映射,這賦予品牌新的使命,通過消費成就自己的幸福。幸福的消費建立在場景化的基礎之上,消費場景並不是簡單的功能聚合,還帶有儀式感,帶情緒化,這就要求品牌承載人文的關懷,還必須承載價值主張,建立身份認同感,凝結成圈層文化。從此品牌集功能、精神、文化於一身,昇華成為一種信仰,品牌進化為社群。

品牌社群,也是互聯網賦能品牌的結果。互聯網時代,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高歌猛進並迅速成為基礎設施,數字技術的特點是快速滲透和融合,交互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組織原來的邊界融化,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由封閉增長走向開放,這個開放的核心是,集消費者、生產者、傳播者於一身,用戶成為品牌主人,企業必須吸引用戶,同享同建,真正成為用戶為自己創造幸福的品牌。

價值共享,凝結精神社區

品牌價值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工業時代品牌一直就希望增加社會屬性,為品牌注入價值一直在行動,只是時空的距離,用戶無法參與,思想無法碰撞,價值塑造最終變成單向輸出。社群時代的品牌價值是底層,不是炒冷飯,而是新定義:社群的價值不是創造,而是發現,價值本來存在於用戶的生活之中,企業要做而且能做的,無非是發現並激活而已。NIKE就是這樣做的,有一天,這個行業老大發現運動裝備再酷,跑鞋讓人跑得再快,也不受用戶待見,他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普遍追求是讓生活更美好,NIKE重新定義自己的使命,真正偉大的產品就應該改善大家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個體是社交時代的基本單元,價值也就分散在每個個體之中,從一個個獨立而鮮活的個體中,從多樣的生活方式之中,從碎片化的場景之中,找到相同的興趣愛好,洞察興趣愛好的支持體系—世界觀與價值觀,價值被解碼成文化,文化生成內容,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去鏈接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形成一個圈子,有信仰的社群也就形成了。NIKE社區,也是遵循這個邏輯,它邀請用戶注網NIKE賬號,鼓勵上傳分享運動數據的場景,讓用戶體驗運動如何讓生活更美好,吸引更多用戶加入這個社區。

共情,讓品牌親近生活

品牌社群是親近生活的理念,把品牌建立在用戶的生活方式之上,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用本真的生活方式和語言來表達,形成代入感,產生共情,引發心靈共振,進而採取一致行動。共情是價值的放大器,價值的吸引力產生強大的磁石效應,讓圈子成員不離不棄。

共情就是將用戶從現實帶入精神世界。必須用有形的物質形態去反映和承載無形的精神狀態。工業時代品牌物質與精神是分開的,信息時代,大家都很忙,沒耐心,希望接觸產品就能擁抱靈魂,帶給人精神的滿足,帶情感,有儀式感,並要與用戶消費場景化的需求匹配。解決產品媒體化,集內容、功能、情感於一身,才能激發出情感共鳴,才能把用戶從物質形態直接帶進精神境界。

共情品牌是凡人視角,社群是普通人的集合,普通人與偉大無緣,更多的是平凡,是油鹽柴米。做人不做神,給企業植入親民的基因,與消費者持續平等對話,用生活俗話與俚語來表達文化與價值觀,親切有感染力,才能與用戶形成情感共鳴,才能引領大家一路前行。曾經NIKE踐行的是花花轎子名人抬的品牌理論,NIKE社區的建立,NIKE開始放下偶像路線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設置長跑計劃,菜鳥跑者成長計劃為這個巨頭植入親民基因,於是聚合成地球上最大的跑步社區。

共創,社群產生自驅力

品牌社群,其實是市場話語權易位,用戶從奴隸到主人的過程,品牌不再是控制和輸出,目標也不再是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而是建立一個互信、互愛、互益的平臺,驅動用戶自動自發、共創共建,與品牌共同成長。

信息時代首要任務是鏈接,建立對等的溝通與交流渠道,傾聽用戶內心的聲音,向用戶開放創意、設計、製造等環節,和他們深度溝通,通過各種話題不斷激發其參與討論,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關注個性化數據,特別是特定時間與空間下的場景化數據,發現場景下用戶的痛點,集合形成需求圖譜,為大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讓用戶找到自己的幸福。

共創就是讓用戶看到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努力下實現,讓他們提出標準,讓他們參與建造,讓他們自行驗收、自己創造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建造不是在工廠裡勞動和生產,而是場景化,其實是以人為中心的,將多樣化需求解碼到一個特定的空間,高效精準地將需求與功能形成映射,快速、動態地提供解決方案,這樣才能發現共創的真諦。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是“物理層面產品+應用程序”組合體,受時間成本制約,場景構建很多時候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必須運用程序來解決。

NIKE實踐就證明了這個道理。鞋子的柔性生產成本太高,現在只能以標準產品出現,E+戰略運用數字技術構建起的社區,用戶可上傳步伐、消耗量、運動次數等數據,NIKE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給出專業化的運動建議,甚至讓用戶製成個性化的好看的跑步地圖,構建起個性化的快樂的跑步體驗空間,這樣就成功實現了產品延伸,讓標準化產品實現共創的夢想。NIKE要實現生活更美的夢想,也就照進千萬個跑者的現實生活。

本文刊載於《銷售與市場》雜誌營銷版(原渠道版)2019年10期,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 田友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