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曾有機構調查過美國人最喜歡的中餐菜餚,奪得冠軍是這道菜:

【李鴻章雜碎】

沒錯,我想大多數中國人都沒吃過,甚至都沒聽說過,當然,李鴻章這位歷史名人是家喻戶曉的。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李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中的風雲人物,不僅在中國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在世界各國也都有著不俗的聲譽,這其中自然有好的也有壞的。李鴻章幾乎包攬了中國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條約,雖然他也不想籤,但身在其位卻又不得不寫下注定的罵名。不過在中國近代史開始之初,李的聲譽可是非常不錯了,甚至一度蓋過了他的老師曾國藩。

就在其聲譽巔峰時,李鴻章出訪了當時的美國,也正是這次出行,促成了上文提到的名菜“李鴻章雜碎”的誕生?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十九世紀末,古老的東方帝國終於很不情願的敞開了自己的國門,讓對其幻想了幾百年的歐美人好奇心大增,於是當李鴻章第一次踏上美利堅合眾國的領土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以至於當時李中堂的一舉一動,都會有大批報社記者爭相報道,這其中就包括他的菜單。

原來清政府為了妥善安排這次出行,特意讓李鴻章帶了隨行廚師,為了保證這位“晚清裱糊匠”(見註釋1)的身體健康,索性還帶了足夠中堂大人食用的中國食材,保證即使身在大洋彼岸,也能嚐到家鄉的味道。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很快,《紐約晨報》的記者就將李大人的日常菜單用整版刊登了出來,標題為“李鴻章的雞肉大廚在華爾道夫所做的奇怪菜餚”,其中有米飯、燕窩湯、炒雜碎、雞湯、豬肉香腸、魚翅湯等,其中還包括記者自己杜撰的“李鴻章雜碎”的做法,其中有幾點描述著實有意思,比如菜單中提到“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約2英寸長,嚐起來非常柔嫩可口”。

大米是經過脫殼處理的水稻種子,不可能發芽,只可能發黴,這對中國人基本算是常識了。但對於之前從未吃過豆芽的美國人(見註釋2),只好憑藉自己的想象來理解這種食材了。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雖然美國記者自己杜撰的食譜有不少漏洞,但卻不妨礙“李鴻章雜碎”成為當時的熱門菜,而順勢推出這道菜的中餐餐館,熱門程度大致和如今的網紅店差不多。這便是中國名菜“李鴻章雜碎”的由來。關於這一點,被譽為“民國四公子”的張伯駒先生也曾經對李鴻章與美式中餐雜碎有過一段評論:

李鴻章雜燴一菜,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此菜。而外人就餐者,亦必食此一菜。菜,凡合肥世族,皆能制,非李鴻章專制也。先慈亦善治此菜。其法:用雞蛋皮絲、雞絲、海參絲、海帶絲、洋粉、黃花菜、木耳、魚丸子(切半)合於一碗,以雞湯口蘑蒸之。俟雞湯蒸乾,至半碗時取出,食時,先以箸,後以匙。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時李鴻章訪美是所吃的並非記者所說的雜碎,而是雜燴,原本是中國安徽的一道地道美食,用料考究,做法精妙,且十分美味。只可惜美國記者只得其名,未得其髓,弄出了個四不像的“李鴻章雜碎”,以至於成為很多中國人都沒吃過的“中國美食”。這便是文化交流中無可避免的誤會,看似好笑,其實很具有代表性。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此外,張伯駒先生還詳細介紹了這道雜燴菜餚的文化內涵。原來這道菜並非平日裡就能吃到的美食,而是僅在特定日子裡如紅白喜事,高中狀元時的宴席菜餚。原本這道菜在江浙多用海參海帶,極具鮮味,但到了內陸地區,因食材所限,只好換為較為常見的豬肺豬肚,因此又被稱為雜和菜。由此可見,這道菜背後還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並非一道簡單的美食那麼簡單。

在清末明初,這道雜燴並非尋常市井能夠吃到的大眾菜,而且其對刀功,火候,以及湯汁要求較高,平常的菜館做起來成本太高,所以往往是一些大家族才會在重要日子中做這道菜,這裡面自然就包括李鴻章家族。

而美國版的“李鴻章雜碎”,在刀功、火候以及用料上都是無法與中國地道的雜燴相比的,當然這也是美國飲食文化底蘊不足導致的。因而不得不進行相應的簡化,但也因此,讓這道所謂的中國美食變得徒有虛名。

潮溼環境下發芽的大米,為何成為美國人眼中的美味?源於一場誤會

此外,當時介紹“李鴻章雜碎”的美國記者,還著重強調中國菜十分油膩,在報紙中是這樣說的:

除外還應該添加一些醬汁和花生油給這鍋油膩的食物調色。接著,你就可以盡情享用了。倘若你能消化得了,就可以像李鴻章一樣長壽。

或許在美國人眼裡只能用油膩來形容,其實這並非是美國人多麼健康,而是因為飲食文化發展階段不同導致的。要知道在唐宋以前,中國人的飲食也是極為清淡的,如今日本十分流行的壽司和生魚片,便是源自當時中國的魚膾。《漢書·東方朔傳》中便有這樣的記載:

生肉為膾。

到了唐宋時期,伴隨經濟的高度發達(食用油普及),以及製造業水平的提高(鐵鍋普及),用油炒菜才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國人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當時的美國,額,不對,因為當時還沒有美國,即使是被看做歐美文明發祥地的歐洲,也正和要命的黑死病抗爭呢,又何談飲食文化呢?

但正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古代的輝煌遮蓋不了中國近代史中的淒涼。不過我們也不應因此妄自菲薄,該來的盛世不會遲到,該有的自信不可丟棄。

同為人類,同在地球,這本身就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註釋1:晚清裱糊匠是晚年李鴻章對自己的一種自嘲,明知大廈將傾,卻又不得不“螳臂當車”,可悲亦可嘆。

註釋2:直到二戰以後,芽菜生產技術從中國和日本引入歐美國家,芽菜成為西餐不可或缺的鮮蔬,值得一提的是國際芽菜協會並未在芽菜發源地之一的中國成立,而是成立於美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