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為何是“炎黃”而非“黃炎”子孫?

炎黃子孫是全球華人的自稱,“炎”指炎帝,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內),姓姜,號神農氏,又號連山氏、列山氏;“黃”指黃帝,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姓公孫名軒轅,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號軒轅氏,後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你知道嗎?為何是“炎黃”而非“黃炎”子孫?

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兩個部落因為矛盾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炎帝臣服,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炎黃子孫最早是華夏民族的自稱,語出《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後來,幾乎所有皇帝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等等)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

在清朝末年,這個觀念隨著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隨後為了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包括少數民族人士在內的有識之士號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於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在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至此,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已成為共識。

你知道嗎?為何是“炎黃”而非“黃炎”子孫?

那麼為什麼後世要稱“炎黃子孫”而不是“黃炎子孫”呢?我們知道,炎帝是被黃帝收服的,地位理應黃帝高於炎帝,所以更應該是“黃炎子孫”才對呀?

一般來說,稱謂可以反映出輩份高低、先後順序,例如“康乾盛世”。從論資排輩的角度看,並稱“炎黃”,並不是說炎帝地位在黃帝之上的,指的是時間上的順序。《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有關的原文如下:“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可以看到,黃帝時代,炎帝部落已經衰落,因而可以推斷炎帝早於黃帝,至少第一代炎帝早於黃帝數百年,所以從時間上來講,可以解釋為何“炎”在“黃”之前。

另外,根據漢代流行的“五德始終”說,後一個王朝的屬性與前一個王朝的屬性是相生關係(最早戰國是相剋,後世有時認為相生,有時認為相剋,視當時王朝需要),炎帝是火德,黃帝是土德,火生土,所以黃帝必在炎帝之後。

你知道嗎?為何是“炎黃”而非“黃炎”子孫?

可以看到在先秦的古籍記載中,提到黃、炎二帝時,總是黃帝在前,炎帝在後。如《國語·周語下》:“皆黃、炎之後也”,《左傳·昭公十七年》:“昔黃帝氏……炎帝氏……”等等。但到漢朝之後,黃、炎的關係發生了顛倒,先秦古籍中的“黃炎”變成了“炎黃”,而這一顛倒影響至今,直到現在我們仍習慣說“炎黃子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