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吹泡泡的大马猴


(王刚饰演的和珅)


因为和珅这么多年就没有培养起值得皇帝害怕的势力。


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上那些出名的权臣去总结一下,要成为一个皇帝都忌惮的权臣需要哪些势力。


结果我们就能发现,历史上成功的权臣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尤其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


中国古代历史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嘛其实很简单,就是伟人说过的那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


蒋介石为什么能后来居上越过汪精卫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


肯定不是他能力、资历、学历比汪精卫强,而是他掌握了黄埔军官团组成的中央军。


没有军队,汪精卫就算做再大的官,蒋介石派一个排去让他滚蛋他就得滚蛋。


唐朝是历史上宫廷政变最多的朝代,凡是成功的政变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掌握了北门禁军。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能成功就在于收买了北门禁军的常何,把李世民的队伍放进了皇城。


同样道理,为什么汉宣帝要到霍光去世才对霍家动手?


除了霍光资格老以外,更为重要的当时长安的南军、北军、羽林军都掌握在霍氏家族手里。



东宫和西宫的卫尉都是霍光的女婿,而且终霍光一世,不管他多忙,每逢羽林军招募新兵,霍光都要亲自到场。


为的不就是彻底掌握京师的兵权吗?


同样道理,为什么明清两朝只有奸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臣?就是因为明清皇帝吸取前朝经验,对京城禁军掌握的特别严格。


是的,张居正其实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权臣,因为内廷、禁军、锦衣卫、东厂这些权利始终掌握在李太后和冯保手中,李太后完全可以随时让张居正滚蛋。张居正依仗的不过是李太后的信任。


嘉庆朝京城军事力量分三块:丰台大营、侍卫、九门提督掌握的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



嘉庆帝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就借口守灵免去了和珅九门提督的职务,而且即使在乾隆朝,乾隆帝不管有多么信任和珅,对和珅向丰台大营、侍卫、九门提督这三个地方安插私人都是严密控制的。


说白了,和珅也不是权臣,只是宠臣。


他基本控制不了清帝国京城周边的军队,他权力来源于乾隆帝的信任。


而当新皇帝决定不再信任他时,他用权势构建的人际网络就像沙滩上的城堡。


兰台


和珅在乾隆年间,地位显赫,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贪污的财富可以填满好几个国库。这样一位能臣,背后当然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势力极其庞大。嘉庆帝当然害怕了,不过嘉庆帝很聪明,巧妙的化解了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个大贪官,整日里油嘴滑舌,各种讨好乾隆,背地里却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却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经也是个清正廉洁的能臣,出生贫苦,奋发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顺利了,不会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爱,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却反其道而行之,随着地位和权力的与日俱增,自己的欲望也被无限放大,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最终走在贪污的道路上无法自拔。

嘉庆元年,乾隆实行禅让,将皇位交于嘉庆,自己退居幕后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庆的,但嘉庆却没有多大的权力,凡是军机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庆对和珅的权力有所忌惮,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打击和珅。

和珅与嘉庆的对决

和珅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驾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仅极力限制嘉庆培养自己的亲信、党羽,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在嘉庆身边,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

嘉庆很聪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乾隆对嘉庆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于是开始韬光养晦。

嘉庆在政治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交于和珅打理,每当有人上书说和珅种种不好的时候,嘉庆都当着和珅的亲信面,训斥说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后甚是高兴,他认为这位皇帝在将来也是离不开自己的,渐渐的开始信任嘉庆帝,没有了任何防备之心。

嘉庆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足以麻痹和珅,并在暗中联系自己的老师朱珪,为和珅的倒台出谋划策。

乾隆驾崩,和珅倒台

乾隆在禅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庆隐忍了四年,知道时机成熟了,一边为自己的父亲举行葬礼,一边联系老师朱珪进京帮忙主政,另一边架空和珅。

和珅独自来到乾隆的灵堂进行祭拜,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许多侍卫,将和珅押走,和珅临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谁敢动我。”听到这话的嘉庆大怒,暗里指示大臣上奏弹劾和珅,并为和珅罗列二十大罪状。

狱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感慨不已,并留下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说完,接过赐死的白绫,自缢而死,享年49岁。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和珅的家就被抄个底朝天,并贬谪和珅党羽数千人。从此那个能说会道,欺上瞒下的和珅就此倒台了,满清王朝也迎来了新的时代。至于和珅的是非功过,后人早已为他安排好了!

作者:安夏丨history。关注不迷路哟!


淡墨青史


怕,嘉庆当然怕。嘉庆登基后,满朝文武除刘墉、董诰皆是和珅一党,而刘墉、董诰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对和珅,甚至为了避免被和珅清算,刘墉装老、董诰装傻,可谓是滑稽至极。



你说就是这样权势滔天的和珅,嘉庆怎能不惧怕,怎能不思危。嘉庆这位九五之尊,本是至高无上的主,可偏偏却只能在和珅这位奴才面前委曲求全。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许下“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的诺言,于是在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下诏退位,嘉庆即位为帝。当然乾隆只是位退,而权不退,皇帝的头衔虽然转移到了嘉庆的头上,但皇帝的权力却是依然掌握在乾隆这位太上皇的手中。



如此,乾隆不倒,则和珅不倒。相反,和珅反而因乾隆的退位,而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乾隆退位时,已有84岁,已是迟暮之年,说的直白点就是老眼昏花,头脑不清楚的主,都已经这样的乾隆,他也宁死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可是,不愿意放弃权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手握权力就是另外一回事。



当时,乾隆虽死死抓牢手中的权力,但真真去使用这些权力的却是和珅。也难怪,当年的英国使臣会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因为只有和珅一人能大概听的懂口齿不清的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次上朝,亦或处理政务的时候,和珅都要站在乾隆的身边,然后乾隆一切对朝政的处理,都需通过和珅的口中说出。而这明摆着朝政大权都有和珅一人掌控,乾隆说的话其他人压根听不清楚,所以到底如何完全就凭和珅的一张嘴。



就是凭借着这等权力,和珅在嘉庆初期可是手握着朝中文武百官的生杀大权,无人可挡其锋芒。就连嘉庆亦是如此,因为嘉庆也害怕和珅会利用乾隆来废了他,毕竟此时乾隆依然是大清的最高统治者,如果乾隆说要废了他,改立其他皇子,也并非不可。

所以嘉庆初登基几年,对和珅可谓是百般讨好,说奉承都不为过。嘉庆初即位时,和珅曾送其玉如意,以示自己拥立之功。此时,嘉庆明明十分憎恨和珅,可却始终不敢发作,而且还得虚心假意的写上几首《咏玉如意》来讨好和珅,深怕他的不满被和珅知道。



可以说,乾隆退位的那三年,嘉庆可谓是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什么也不敢做,什么都不敢说,对乾隆如此,对和珅亦是如此。为了让和珅更放心他,他不但允许其除公众场合外不用行三跪九叩之礼,更是时不时的就会赐给和珅大量的良田美宅,奴仆婢女,甚至还晋升他为一等忠襄公,位列异姓爵位之首。

你说就是这般权势滔天的和珅,就是这般委屈追求的嘉庆,和珅的势力能不大吗?嘉庆又能不怕和珅吗?但恰恰就是嘉庆在即位初期的委屈求全,最终让嘉庆能在乾隆死后,成功的给予和珅最致命的一击。



正因嘉庆对和珅处处的忍让,正因为嘉庆或明或暗的给予和珅各种的好处,让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和珅最终认为“嘉庆不足以与我斗智谋”。试想,一个不把对手当做对手的人,他又怎会去认真的对待。

如此,即使和珅空有庞大的势力,他也不会动用他去对付嘉庆。而和珅背后的势力,再没有得到和珅的指使时,他们又怎么会去强出头的去对付当朝皇帝呢?



不过和珅松懈是真,嘉庆政治手腕高也非是虚的。嘉庆在对付和珅一事上,可谓是准备了数年的时间,他先是用各种看似是主人讨好奴才的做法,让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都相信,他会如同乾隆那样,重用和珅,甚至连和珅自己都是如此认为。

而后,他在乾隆弥留之际,开始或明或暗的剪除和珅的羽翼,先是解除和珅在朝堂上影响最大的死党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后更相继以各种理由将和珅在外掌兵的党羽或调,或明升暗降,总之就是不让他们掌兵。



随后嘉庆又接着乾隆大丧,让和珅总理丧事,并让其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出大殿半步,以此彻底的切断了和珅同外面的联系。而此时,随着和珅与外面的失联,他的党羽皆不敢乱动,随后嘉庆凭借着手中的皇权,借口和珅治丧事务繁忙,恐耽误朝政,然后将和珅的九门提督、领班军机大臣等要职一一剥夺,然后这些空出的位置就被嘉庆的亲信所掌控。

就是如此,等和珅缓过神时,这一切就都完了,此时和珅已失去了手中所有的筹码,整个京城被嘉庆彻底掌控,等待和珅的就只有灭亡了。1799年正月十八日,不可一世的和珅在家中用白绫了解了自己的一生。



而后,嘉庆在和珅死后,又下诏已除首恶,其余官员不会再追究,就是如此和珅其他党羽眼见皇帝不再追究,也就不再有任何的动作,毕竟谁也不会为一个死人搭上自己的命和前途,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服侍好这位已亲政的嘉庆皇帝。


澳古说历史


1775年乾隆退位,自称为太上皇,将皇位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三年后,乾隆去世,在乾隆去世后的十五天,嘉庆就以多项罪名赐死了和珅。很多人都有疑问,和珅作为当时权倾朝野的宠臣,嘉庆如此迅速的杀掉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培养的势力对其造成威胁吗?

嘉庆必杀和珅的原因

从嘉庆如此迅速的杀掉和珅就可以看出,嘉庆对和珅是痛恨至极。在嘉庆即位前,由于嘉庆的老师朱珪被和珅陷害,嘉庆对其就已经心生不满。而在嘉庆即位后,这种不满便逐渐演变成了痛恨。

虽然和珅成为了乾隆期间风头最盛的宠臣,但和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尤其是他已经被金钱欲望迷了心智,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嘉庆掌权的前三年,虽然乾隆已经退位,但依然掌控的政权,嘉庆事事都要经过乾隆的允许,形同傀儡皇帝,本来就过得憋屈。结果和珅经常向乾隆打嘉庆的小报告,甚至还利用自己的势力各种打压嘉庆,让本就憋屈的嘉庆过得更加艰难,心中的恶气自然都要算在和珅的头上。乾隆在世时嘉庆无法拿和珅怎么样,但也因此这种痛恨越积越深,想杀和珅的心也不是一天两天,自然也会一直筹谋杀和珅的各种方案,所以乾隆死后,嘉庆才会如此迅速的解决掉和珅。

原因一:和珅手中没有军权

任何的国家和时代,军权都是关系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很多皇帝之所以会先杀掉开国功臣,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的军权,怕他们有一天谋反,但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不敢轻易动手里有军权的人。

而和珅虽然深受乾隆的宠信,但手里却没有军权。本来和珅还有个弟弟和林,是个大将军,可惜后来在战场死掉了,所以对嘉庆来说,没有军权背景的和珅,不足畏惧。

原因二:贪官势力不足为惧

虽然和珅权倾朝野,但不过是仗着乾隆的喜爱,而其他官员为了能够赢得乾隆的重新,所以才会依附和珅,他们之间的关系全靠利益支撑,一旦这种利益链断开,或者开始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关系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和珅死后,嘉庆宣布其同党只要归顺,便不予追究,自然没有人会为了和珅以身犯险,也就不足为惧了。

总结

所以嘉庆当时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干掉和珅了,肯定各方面的因素早就想好了,毕竟他忍气吞声足足准备了三年,自然是想好了对付他身后势力的对策,才能那么干脆利落的干掉和珅。


两半文化


嘉庆为什么要怕?

嘉庆才是一国之君

乾隆在1796年正月就举行了退位大典,传位于十五阿哥永琰就是嘉庆皇帝。



虽然退位之后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与和珅的手里,但是嘉庆皇帝也是名义上的国君,在法律地位上他也有权处置下臣和珅。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王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嘉庆师出有名

和珅罪名林林总总大多二十款,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五类:对太上皇大不敬、揽权专擅、贪污腐败、延搁军报、泄漏国家机密。

以上罪名条条皆是大罪,要是真按《大清律例》来,判他个满门抄斩都不为过,因此这样看来嘉庆帝最后判和珅上吊自尽已经是很宽容了。

嘉庆处理手段迅速老练,和珅猝不及防

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就命令和珅给太上皇守灵,不得离开灵堂半步,这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

和珅本来已经意识到太上皇这颗大树一倒,嘉庆皇帝可能会拿自己开刀,但是嘉庆的动作实在太快,和珅还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布置就被软禁在了宫里,

这样一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只得任人宰割了。

评价

其实在乾隆、嘉庆、和珅“三足鼎立”的时候,和珅采取的措施就是死死地抱住太上皇的大腿,对嘉庆皇帝则是监视和打压。这一切嘉庆自然看在眼里,长此以往,嘉庆必然怀恨在心。

乾隆在的时候嘉庆还顾忌三分,三方还能维持平静,他要一旦不在了嘉庆于公于私能不“干”他吗?

所以说和珅的悲剧早已注定!


晓史才能明事


公元1799年,大清嘉庆4年,在乾隆皇帝死后的第15天,初掌权的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将权倾朝野的和珅革职下狱,并赐其自尽。在实际掌握清廷大权的乾隆皇帝刚刚死15天,为什么嘉庆就敢赐死他父亲最宠幸的大臣和珅?初掌权的嘉庆皇帝,难道一点儿都不怕和珅数十年在朝廷经营的势力吗?

和珅

能够被称为天下第一贪官,能够贪污相当于清政府当时国库收入的15年总和,和珅的权势之大,毋庸置疑。那么,和珅都当过哪些要职呢?

在乾隆皇帝无与伦比的宠幸之下,和珅曾被封为一等忠襄公,曾担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步兵统领等职务。

和珅曾担任的这些职务,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名副其实的中央要员,而和珅几乎将这些职务包圆,很显然,用权倾朝野来形容和珅,并不夸张。

电视剧纪晓岚剧照 和珅

担任过如此多重要的职务,掌握清廷中央的各项大权,与此同时,从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一直到49岁时被处死,和珅掌权的时间长达20多年,可以说和珅在清廷,已经具备了培植势力和羽翼的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和珅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了吗?当然是有的,清朝乾隆时期名将康安、大臣吴省兰等人,都是和珅的羽翼。既然如此,初掌权15天的嘉庆皇帝,为什么敢悍然对已经培植势力20多年的和珅下手,并顺利的将其抄家处死呢?

首先,和珅固然担任了数十个重要职务,并且,也称得上权倾朝野,但是,和珅与霍光、王莽式的权臣却截然不同。

电视剧照 乾隆 和珅

从秦始皇称帝以来,中国的封建帝制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而各个王朝的皇帝,无不竭尽全力的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自身的控制力。因此,在汉朝时期,宰相甚至有权封驳皇帝的命令,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力,明清的皇帝们甚至连宰相这一职务都彻底撤销。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清八旗创立的清朝,更是将封建帝制推至巅峰。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以来,清朝的皇帝真正做到了集大权于一身。此时皇帝手下的任何一个大臣,无论他有怎样崇高的地位,拥有怎样的功劳,对于皇帝而言,不过都是能够一言废止的奴才。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完全依靠乾隆皇帝宠信掌握大权的和珅更是如此。因此,与其说和珅是一个权臣,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弄臣。所以,乾隆时期,虽然权势滔天的和珅甚至有了“二皇帝”之说,然而,这个“二皇帝”与正德年间的“立皇帝”刘瑾并没有什么区别。

纵使成为了“九千岁”,和珅和刘瑾也依然只是依仗皇帝、狐假虎威的家奴而已,没有了皇帝赋予的权力,没有了皇帝的信任,无论曾经拥有怎样的位高权重,无论怎样的权势滔天,都将瞬间一无所有。

而这也正是嘉庆皇帝敢于初掌权之后,立刻下令将和珅抄家处死的底气所在。虽然嘉庆皇帝刚刚掌权,虽然嘉庆皇帝的根基并不深厚,虽然资质平庸的嘉庆皇帝手段还很稚嫩。

但是,只要嘉庆掌权的最大障碍乾隆皇帝去世,那么,就没有谁能够阻止嘉庆皇帝。本质只不过一个“奴才”的和珅,自然更不是对手。

其次,虽然和珅在任上飞扬跋扈,似乎只手遮天,但实际上,当时的朝堂远不是和珅的一言堂,和珅也并非毫无对手。例如扳倒和珅的关键人物,嘉庆皇帝的老师阿贵就是和珅最大的朝堂对手。

这些人在和珅被乾隆皇帝宠信时自然无可奈何,但是这些人依然在倾听中央及地方担任要职,本身的权势其实并不小。他们之所以斗不过和珅,不是因为能力弱,或者实力差,而是因为有乾隆皇帝拉偏架。因此,一旦没有了乾隆皇帝作为后盾,他们根本不害怕和珅,他们也将成为和珅最大的掘墓人。

最后,和珅也并不具备一个全程应有的能力,而和声最大的短板莫过于他在军事方面的弱项。逛.来能够成为说一不二的权臣,掌握兵权是最重要的步骤。

而这方面,恰恰是最大的短板,和珅原本只是出生满洲正红旗的一名普通八旗子弟,而且家道中落,家族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实力和势力。和珅依仗自己的刻苦和机遇,最终以进宫为侍卫起家,最终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从此飞黄腾达。

因此,从始至终,和珅其实并没有在军队中厮混的经历,而在其掌权的数十年间,虽然和珅也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但却表现乏善可陈,甚至堪称拙劣。自然,和珅从始至终都没有机会和能力掌握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

因此,当嘉庆皇帝决定对和珅动手时,即使当时的和珅能够横下心来准备鱼死网破,没有兵权的他也毫无对抗的实力。自然,和珅只能坐以待毙。最终,和珅积攒的庞大财富成全了嘉庆皇帝,而他本人也只能在牢中用一尺白绫结束一生。


鸢飞九天2018


1799年,乾隆病逝,嘉庆皇帝在悲痛之余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终于可以手握实权了。可是当他看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却十分的陌生,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很多人都在观望,群臣在观望着另外一个人和珅。这个时候嘉庆思前想后,决定将和珅给处理了。
(嘉庆剧照)

为什么嘉庆在乾隆才病逝十天就杀和珅,不怕所谓的“和家军”么?毕竟和珅深受乾隆信任,培植一些势力很正常。这些人如果趁机作乱,会动摇国家根本,嘉庆皇帝肯定想到各种可能,但是即便如此都要处置和珅,有几个方面因素。

嘉庆做皇帝四年像傀儡一样活着,怨气很大

乾隆为了避讳康熙帝在位61年,于是在1795年宣布将皇帝禅让给嘉庆但是权力却没放手。于是嘉庆做了四年的傀儡皇帝。这四年里,嘉庆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做的什么不好的事情就让乾隆把自己给拉下皇位。作为乾隆的亲信,和珅反而在这四年里如鱼得水,甚至有时因乾隆身体不适,朝堂上的事情都交给和珅去办,而将嘉庆晾在一边。可怜的嘉庆还不能反抗,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和珅呼风唤雨,于是时间一长对和珅的怨念更深。毕竟自己是皇帝却没有权力,和珅只是一个朝臣,权力却那么大。
(和珅剧照)

嘉庆时期国库匮乏而和珅家底殷实

坊间都传着一句话“和珅王,嘉庆饱”。和珅是满清第一大贪官,但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反正只要是能挣钱的买卖他都做。
(乾隆剧照)

据《清史稿》记载: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以一国二十年之强。私库藏金六千两。

简单来说,和珅的这些都已经是数以千万计的财富了,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千万两,同时乾隆时期几次下江南也将康熙,雍正积累的国库掏空了。清王朝积攒了百余年的社会矛盾开始集中爆发了出来: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如白莲教、天理教等此起彼伏,官员贪污腐败,嘉庆处处都要花钱。这个时候嘉庆就想到了和珅,满朝文武百官都知道和珅富得流油,于是处理和珅正好可以缓解财政上的紧张问题。

立威之效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旧臣不服新皇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嘉庆也是遇到这个问题,毕竟他有四年都是傀儡般的存在。然后嘉庆他很会想,终于就让他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拿和珅立威而不动其他人。这样也是为了告诫众人,现在是嘉庆时代,再也不是乾隆时代。如果你做的不好,哪怕是乾隆时代的亲信,我想让你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有。就这样和珅被处理了,他背后培植的亲信都树倒胡猢狲散,让那些观望朝堂政治风向的人纷纷作出选择。不得不说这样确实也起到了巩固皇权的作用。
(嘉庆画像)

综上,嘉庆敢处理和珅就想到了那些和珅培植的亲信不会跳出来,因为大环境使然,况且嘉庆只是处理了和珅,对其他大部分人都网开一面。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啊!


历史每日说


和珅可以说的上是历史上最大的也个贪官了,和珅的家产可以抵的上好几个国库了,乾隆年间和珅是最得宠的一个官员了,不仅官居一品大员还是皇亲国戚,在现在所有人的眼中和珅就是个大贪官,其实和珅也是有好的时候,只是可惜了,和珅的仕途太顺利了,所以给和珅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也正是因为这样和珅的贪污更加的便捷了。

乾隆在位的时候,那时候的大清国在雍正和康熙的统治期间得到了非常的繁荣,所以那时候的乾隆其实当皇帝是非常的轻松的,从他下江南就可以看出,每一次的下江南都是耗资巨大的。当时和珅掌管着大清帝国的内务府,这也是乾隆有意为之的,当时的乾隆其实心里非常的明白和珅是个贪官,但是乾隆也知道和珅是贪但是能力还是很强的,一个和珅可以把整个大清的内务打理的清楚,而且乾隆也知道和珅只是贪而已,不会有其它的想法,甚至和珅还会想法设法的保住乾隆,因为乾隆就是和珅的命,只有乾隆还在和珅才可以安心的贪污。


其实和珅并不是没有想过乾隆不在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被杀,和珅也不傻,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乾隆不在了自己百分百会被杀,所以他在乾隆家里还在的时候向乾隆要了一份免死圣旨,和珅拿到了圣旨就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担心。

嘉庆元年,乾隆实行了让为制度,自己退出前台,隐居在幕后,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帝,乾隆在让位四年后驾崩死去,嘉庆也知道现在是杀死和珅的最好时机了,因为乾隆在位的时候就有和嘉庆说过和珅是自己留给他的一个得民心的机会,其实乾隆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出国暗示了,记得有一次出巡纪晓岚问乾隆,沙河深还清河深,当时嘉庆也在乾隆身边,后面乾隆就说沙河深,然后纪晓岚还特意的和嘉庆说了一次沙河深(杀和珅)当时估计只有和珅是不知道的。

乾隆死去的那几天,和珅独自的来到了乾隆的灵前为乾隆守灵,也就是这个时候嘉庆将和珅抓进大牢下狱,嘉庆列举了和珅20几条大罪状,每一条都够和珅斩首,但是但是当时的和珅手上还有一道免死圣旨,可是当和珅拿出那份圣旨的时候里面写道留全尸。和珅看完知道自己离死不远了最后在狱中留下了一首诗就接过赐死的白凌。自杀而亡,享年49岁。


不到半月和珅的家就被抄了,至于和和珅有利益来往的官撩或者是和珅的党羽在没有了领头人的情况下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不是嘉庆不怕和珅培养的势力,而是嘉庆知道所有的一切他的父皇乾隆都给他安排好了,乾隆给和珅的那道圣旨就是让和珅放下警备之心,要不然凭借和珅当时的势力还真是有机会给嘉庆留下头疼的事情的。

各位觉得小编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呢?欢迎评论区发言哦。


幽暗的启明


准确的说,乾隆死后仅仅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赐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个奴才,充其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铁了心”的想要赐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权后培养的势力,有没有用?

和珅确实非常的受宠,并且在朝廷上担任了几十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其中包括内阁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对于和珅的处境,都没有什么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势力,当然也是这些贪官污吏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这些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帮助和珅,反而会将污水全部泼到和珅身上,与和珅划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时,刘墉查出来的20多条罪状,哪来的?当然是这些贪官污吏制造出来的。

和珅有没有真正的铁杆势力?

其实在和珅背后真的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和珅的亲弟弟和琳。

和珅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没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个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这个亲弟弟和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和琳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说是走的捷径,但是和琳确实是依靠自己的本领,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实打实的将军。只可惜和琳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受瘴气”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庆是非常高兴,终于不用担心诛杀和珅以后,引起和琳叛乱。

受和珅的连累,本来配享太庙的何琳,所有的功绩都被嘉庆抹杀,连世袭的“一等公爵”都丢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嘉庆确实很急,乾隆于1799年2月7日一死,仅仅过了半个月,嘉庆便在2月22日这一日赐死了和珅。

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生前最为宠信的人,嘉庆为什么会这么急迫地要铲除他?

乾隆皇帝虽然在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便禅位于嘉庆,可是一直到乾隆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清朝的国柄始终掌控在乾隆的手里,嘉庆只能看,却不能碰。

乾隆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向所有人宣布了一个消息,他将立永琰为皇太子,然后禅位于皇太子,以明年为嘉庆元年。

不过,他为了继续掌控皇权,又在十二月发布了一条命令:朕在明年虽然会归政于永琰,可是,今后所有的军国政事,你们仍然上奏于朕,唔,你们在奏疏中称朕为太上皇即可!

这条命令一下,所有人便知道了乾隆的用意,嘉庆虽已即位为帝,但是仍然作不得主,皇权仍然被乾隆皇帝死死地拽在手里。

嘉庆被乾隆压制了四年,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的威信可言,所以乾隆一死,他想要坐稳皇位,想要将皇权收回自己的手中,想要牢牢地掌控皇权,便得立威!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拿和珅祭旗无疑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嘉庆要用和珅来告诉所有人,乾隆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此时此刻开始,清朝,由他嘉庆说了算!

嘉庆立威的这第一刀看似砍向的是和珅,实则是乾隆。

此外,嘉庆立威的第二刀出了是砍向和珅之外,实际上也包括了朝堂上的所有王公重臣——朕能处死和珅这样的权臣,也能处死你们,所以呀,你们还是乖乖听话吧。

当然,嘉庆处死和珅的原因除了立威之外,也想着趁机捞一笔钱,毕竟康熙、雍正两朝的积累,几乎已经全让乾隆给挥霍光了,嘉庆上台后手头也是颇为拮据,所以只能从和珅身上刮油。

传说和珅“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入而强”,即便没有二十亿,《清史稿》中所记载的数额也已让人惊叹,“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此外珍珠宝石更是无数。

可见,“和珅倒,嘉庆饱”这六个字所言不虚。

嘉庆处死和珅,在立威和捞钱之余,实际上也是在借机进行政治利益的再分配,打完了棍棒,当然也得给几根胡萝卜。

和珅在乾隆时期实在太受宠了,已经成了一代权臣,为人又太贪财,所以几乎将所有的利益都给揽到了自己的手里,别说喝汤了,有的人连啃骨头的机会也没有。

所以,嘉庆掌控实权之后,自然少不了要给这些曾经被和珅压制的人一点甜头,以此收买人心。

然而,和珅作为乾隆时期的权臣,势力如此之大,为什么嘉庆能够这么快、敢这么快便处死他,却不怕他和他背后的势力反扑呢?

和珅的势力究竟有多大,从一件事便可以看出一二。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要册封皇太子,然后让皇太子即位当皇帝,和珅听说了这事之后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乾隆已经老了,或许很快便会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候他又该如何自处?

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实际上便是投靠新皇帝,获取新皇帝的信任。

为此,他在乾隆还没有宣布到底立谁为皇太子的前一天,便偷偷跑去找嘉庆,然后告诉嘉庆,乾隆将会立嘉庆为皇太子,试图以此获得拥戴之功,让嘉庆当皇帝之后继续重用他。

当时,除了乾隆自己,知道乾隆会立嘉庆为皇太子的人,也只有和珅了,可想而知乾隆有多信任他。

皇帝的信任,便是和珅能够成为权臣的根本。

嘉庆之所以敢这么快处死和珅的原因,实际上在嘉庆和熊光的谈话中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熊光说:“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

和珅虽然是一个权臣,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追随他,更不用说忠于他了,更何况和珅和军方也有冲突,所以,他想要对嘉庆反扑,想要造嘉庆的反的话,没有几个人会冒险去追随他。

熊光的这句话很清楚地告诉了嘉庆,以和珅为核心的政治利益集团实际上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牢不可破。

然后,熊光又继续说:“不速治其罪,无识之徒观望夤缘,别滋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至。”

这是在告诉嘉庆,处死和珅一事越开越好,你的动作越快,和珅越来不及反应,一些试图观望局势的墙头草会被吓得不敢滋生事端。

反之,如果嘉庆的动作满了,便会让人误以为嘉庆是在忌惮和珅,让人认为和珅确实有和嘉庆掰一掰手腕的实力,这么一来,朝堂上的人便不得不考虑考虑究竟是战队嘉庆还是站队和珅了。

当然,嘉庆能够这么快便铲除和珅,说到底还是因为和珅手里没有兵权。

别看和珅权极一时,但是他手上拿着的却是财、政之权,手里没有兵权,想要反扑,想要造反?

这是在找死。

乾隆说要禅位给嘉庆的时候,和珅为什么会跑去巴结嘉庆,说白了他也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没有对抗嘉庆的实力!不然的话,对于和珅这样的权臣,最好的选择是躺在家里等着嘉庆拿好处出来拉拢他。

清朝的皇权的集中程度也堪称历代之最,所以和珅这样的权臣在皇权面前,也终究难逃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